自由视角中贫困的本质论文

自由视角中贫困的本质论文

自由视角中贫困的本质*

李小虎

(铜陵学院 金融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摘 要 ]贫困不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只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现象。人们对贫困现象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的,从收入贫困,到能力贫困,再到权利贫困,一步步深入贫困的本质。贫困意味着不自由,自由包含摆脱贫困的本义,贫困是生存自由被剥夺。如何识别和测量贫困?运用阿玛蒂亚森的选择理论,可以测量人们的可行能力大小,进行排序,再划定生存和发展的界限,贫困的标准是定性和定量的结合,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从自由的角度分析贫困,能在更深层次上把握贫困的本质和特征,对精准扶贫意义重大。

[关键词 ]贫困;限制;生存自由;可行能力

贫困现象很早以前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贫困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现在世界各国都把扶贫作为重点工作,把帮助陷于贫困中的人们摆脱困境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清晰地把握贫困概念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前提,不同的贫困概念会导致不同的贫困识别和贫困衡量标准、不同的贫困资助措施,扶贫效果必然不同。

一 、贫困概念的追本溯源

1.贫困概念的出现

认识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有需要是认识的动力。在传统社会中,君权神授,君主及其权利集团是不需要向老百姓负责的,老百姓的贫困是自己的事情,资助贫困只是个别人的道德行为,是善举,这时人们对贫困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深入的认识。直到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出现以后,君主及其集团的权利来自于人们的契约,政府必须向公民负责,帮助贫困者摆脱困境是政府、社会的责任,从这时开始,人们对贫困的本质和特征的研究逐渐深入。贫困的概念是在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要清晰地把握贫困概念,必须分析人们如何使用贫困概念。人们很早以前就使用“贫困”一词,例如《韩非子·奸劫弑臣》:“夫施与贫困者,此世之所谓仁义;”汉刘向《新序·杂事二》:“馀衍之蓄聚於府库者,境内多贫困之民。”宋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今百姓贫困,冗官至多,授任既轻,政事不举。”最初“贫困”是人们用来认识处境特殊的人时使用的,这种特殊处境是人们想要摆脱的,处于这种处境的人需要帮助,比如施舍,帮助贫困者是个人道德行为,所以人们对贫困特征并不需要准确把握。直到近代社会,人们使用贫困概念,不仅是识别处于贫困中的人,主要是帮助贫困者,帮助贫困者摆脱贫困是国家和社会的目标,这时对贫困的特征、贫困识别和衡量的研究逐渐深入,贫困概念逐渐清晰。

2.贫困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

系统研究贫困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99年英国经济学家朗特里调查研究了英国约克郡的贫困问题,1901年在他的著作《贫困:诚征生活研究》中,把贫困定义为:总收入水平不足以获得仅仅维持身体正常功能所需的最低生活必需品,包括食品、房租、和其他项目等。[1]261人们把朗特里的这种缺乏物质资源而不能维持身体生理功能的贫困称为绝对贫困,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时代,不能维持身体生理功能就意味着死亡,这是贫困的最低线。绝对贫困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一直是主流观点,这种认识与当时社会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19末20初是资本主义兴起的历史阶段,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资本的原始积累对人们剥削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维持生命的存在是人们的主要愿望。到19世纪中后期,社会发展迅速,社会整体达到温饱,摆脱死亡的威胁已经不能作为贫困的标准了。这时人们在绝对贫困基础上提出相对贫困概念,鲁西曼和汤森德认为贫困是贫穷的人们由于缺乏物质资源被剥夺了享有常规社会生活水平和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权利。[2]在维持身体生理功能的基础上,加入维持一般正常的社会功能,丰富了贫困的本质和特征。之后也有一些观点补充,但都是围绕物质资源的匮乏,限制人的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展开分析的。

到20世纪末,阿玛蒂亚·森提出,由其他学者补充,得到国际社会认同的,能力贫困概念:贫困是一个人所拥有的,享受自己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可行性能力被剥夺。[3]85阿玛蒂亚·森认为不同地区、文化下,人们追求实现的生活是不同的,其次影响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因素不仅仅是物质资料缺乏,还有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安排、透明性保障,能力贫困表现为过早死亡、严重营养不良、长期处于不健康状态、受教育程度不高及其他方面的失败。能力贫困是多维贫困,用可行性能力来分析贫困者的困境,比收入贫困概念能够更加全面反映出贫困者的困境,更准确的把握贫困的本质和特征,反映出人类社会发展到20世纪末,人们对于贫困者的帮助,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帮助他们吃饱,同时影响温饱也不仅仅是物质因素,扶贫是一项全面、整体工作。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以罗伯特·坎泊、皮埃尔·斯特罗贝尔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把脆弱性、无话语权、社会排斥引入贫困概念,从权利剥夺的角度研究贫困,他们认为贫困不仅仅是缺乏物质资料,发展能力低下,更为根本的是面临冲击、压力、风险时孤立无援,缺乏保护自己的手段,只能接受自己不喜欢的生活境遇。人活在世界中,会面临自然和社会的各种风险,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不同文化里,人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方式不同。人类保护自己的手段主要来自社会安排,例如教育、医疗、保险等政治经济制度,但贫困者通常由于被社会排斥、缺乏话语权等政治经济权利被剥夺,就已经注定他们在制度设计和制定时,不能享受很好的保护,低收入、不稳定的工作、恶劣的生活条件等都源于权利贫困。

自由是人的自由,是为了展现、丰富人的本质而摆脱必然性的限制。人的自由并不是摆脱一切自然、社会、自我的限制,而是摆脱限制人的本质的那些必然性,不断使人的本质展现、丰富起来。无论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还是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都把自由和人的本质联系起来。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实践,实践是自由自觉的。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自由就是“依靠自身的存在”,就是自我意识。自由是属人的,这是共识。自由是人的本质的一种表现,在谈到自由的时候,必然是人的自由,而不是突破人的本质,无所顾忌的做一些动物的行为,无所顾忌,这不是自由。也不是幻想着像神一样,无所不能,那不是人的自由。人是来自自然的社会存在,人的本质也是自然、社会和自我必然性一部分,是整个世界必然性的一部分。有的必然性有助于人的本质展现丰富,有的必然性阻碍人的本质展现和丰富,自由就是强化一些必然性,消除一些必然性的作用。所以摆脱限制获得自由,是有界限的。另外,人的类本质决定了个人的自由是由人类整体自由状况决定的,“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8]843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最终才能解放自己,不允许存在一部分人获得自由,另一部分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生存自由就是摆脱限制过上人一样有安全、尊严、快乐的生活。像人一样的安全、有尊严、快乐生活,换句话说就是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摆脱限制的程度可以通过人们有多少选择来评价,即是选择范围的大小,用阿玛蒂亚森选择理论讲就是可行能力大小,生存自由可以这样定义: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3]3更具体地说,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基本可行能力,以及能够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贫困是生存自由被限制,“贫困必须被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3]85

“咬碎了牙齿怎么办?咬碎了牙齿我就吻你的牙床呀。”陈留两只手环过去,裹住裙子,不让风再吹起来,然后把头凑过去,轻轻亲了易非一下,易非一偏头,照着他啐了一口,说:“牙齿还没碎,小心你的舌头!”

理与太极作为气阖辟升降的阴阳动静之理,只是气的形上层面,不是于气之外别为一物的主宰。因此,理不离气,气必有其理,理气合一于气。理气合一的气,又是即流行即主宰的:“造化只有一气流行,流行之不失其则者,即为主宰。非有一物以主宰夫流行。然流行无可用功,体当其不失则者而已矣。”[1](7册,P505-506)流行是说气是“为物不贰”的实体,变化不已,主宰则是说气的变化流行皆有“不失其则”的条理。故又可说:“盈天地间一气也,气即理也。天得之以为天,地得之以为地,人物得之以为人物,一也。”[1](1册,P306)

综上所述,摆脱贫困的过程就是人们摆脱自然和社会限制的过程。

摆脱限制是个过程,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马克思说共产主义实现之前的整个历史是人类的史前史,也就是说共产主义社会到来之前,人类受到各种限制,没有获得完全的自由,人的本质都没有完全展现,之前的历史不能算是完整的历史,可见摆脱限制,获得自由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人逐渐摆脱自然必然性的限制,获得自由的物质基础,从原始社会的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在大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发展到今天的基本温饱,不断利用自然必然性为我们服务,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人与人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适应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人与人是原始民主关系,还是奴隶和奴隶主的关系,地主和农民的关系,都是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而变化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人与自我的关系,无论从个人来看,还是从人类整体来看,人对世界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入,认识必然性对自由的限制逐渐减弱,人类不断地靠近彼岸世界,这也是一个长期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决定人类的自由状况,使自由呈现出具体的、历史的特征。

二 、自由包含脱离贫困的本义

生存自由是基础和前提,只有先实现生存自由,然后才能实现发展自由。生存自由的核心是活着,但不仅限于活着,不能像动物一样活着,因为自由必须联系人的本质,是人的生存自由,因而必须体现出人的本质,例如安全生存、快乐生存、有尊严的生存等。生存自由的标准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地区,会有所不同,无论多么不同,都会紧紧围绕生存即活着,一旦超过这个标准,就是发展自由。发展自由是实现自我,实现自己所有潜能的自由。贫困就是生存自由被剥夺,无法作为人一样活着,更谈不上发展自由。发展自由被剥夺,却不一定导致无法生存,只是无法实现自我。两者的区别对贫困判断和贫困资助来说非常重要,例如现在的脱贫要求比以前的高,发达国家的要求比发展中国家高,发达地区比落后地区高,但资助时不能突破生存自由的界限,否则就有失公平,因为有的地方人们还没有摆脱贫困——生存不自由,这里却资助实现发展自由了。

1.自由的内涵是摆脱必然性的限制

“自由王国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4]928外在的、强制的必然性存在是必然王国的特征,摆脱这些外在、强制的必然性限制,才能到达自由王国的彼岸。自由意味着摆脱限制,限制可分为自然必然性限制、社会必然性限制和认识必然性限制。自然的必然性对人行为的影响会一直存在,人类本身来自自然,自然的一切必然性对人的行为都有作用,在人类对自然必然性认识不深、利用不够的时候,自然必然性对人的限制就会成为自由的主要障碍。例如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还是无能为力,还有许多疾病无法治愈,人类还无法从自然界获得足够的生存资料等。人类如何在自然界生存,摆脱自然必然性的限制?主要是依靠人类社会,依靠集体,“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4]928社会存在也有自己的必然性,人的行为也要受到社会必然性的限制。许多政治、经济、文化规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还有许多不公平、不民主的社会关系限制着我们的自由。另外人还要受到认识必然性的限制,人的认识活动也有自己的规律,人类想摆脱必然性限制,首先就要认识必然性,但认识活动本身也有必然性,因此获得自由的阻碍,首先来自认识必然性。例如许多愚昧落后的思想还在影响着人们,即使许多有钱有势人,但他们的思想落后,因而也是不自由的。“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5]323“自由不在于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用自认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6]153-154自由是认识必然性,利用必然性,自觉按照必然性活动,是自觉性和必然性的统一,总之自由就是摆脱自然的限制、社会的限制和自我的限制,“是依靠自己的存在”。[7]17

2.自由的属人本质

“有抗节不屈、临危致命”作“前明诸臣”的定语,这句可译为有为保全志节而宁死不屈、临危献身的以前明朝的臣子。

从总体上看,人们对贫困的本质和特征认识是不断变化的,贫困的标准越来越高。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全社会都处于为吃饱肚子而奋斗的阶段,人们不会有贫困概念的,这就是为什么在原始社会,人们没有贫困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整体过上了温饱的日子,那么已经过上好日子的人们就会关注那些还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把这些人视为贫困者,贫困的本质和特征逐渐从没有温饱,发展到能力剥夺,再到权利限制。因而可以说,对贫困本质和特征的认识是受到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影响的。从不同时期对贫困的认识来看,有两个共同点,一是缺乏,无论是收入贫困、能力贫困,还是权力贫困,都显示缺乏某种东西。第二是困境,贫困者总是被困于某种特殊境遇中,这种境遇是人们不愿处于其中的。把第一和第二点结合起来,也就是人们缺乏物质资料或能力,或者权利,使得他们被困于特殊境遇中而无法摆脱。

3.自由是具体、历史的

能将木偶肘到如此形神兼备,整个戏班子里,也只有王爷。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别把木偶当木偶,既然肘在你手上,就得连着你的身体人的心,你怎么想它怎么想,它怎么想你就得怎么想。他是把整个身心都化在这木偶里了。

三 、贫困的本质是生存自由被剥夺

1.贫困的本质是生存自由被剥夺

自由从内容上,可分为政治自由、经济自由、精神自由等,从层次上说,可分为生存自由和发展自由。在人类没有获得自由之前,由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限制,人类还处于政治不自由、经济不自由、精神不自由,或者生存不自由、发展不自由状态。贫困虽然也是由于缺乏导致的限制,是不自由,但显然脱贫不是人类的全部任务,也不是政治不自由、经济不自由、精神不自由中的哪一种,而是包括所有不自由在内,只是层次较低,是生存不自由。

自由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自由也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3]1而自由的目标就包含着脱贫的本义,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摆脱限制获得人的本质全面展现,这个自由内涵包含着脱贫的内在根据。

收入贫困、能力贫困、权利贫困并不是互为补充的关系,而是不断丰富发展的,能力贫困包含收入贫困,物质资料缺乏是可行性能力被剥夺的一种形式,可行性能力被剥夺还有其他形式,例如营养不良、不健康、寿命短、文化水平低等。权利贫困又在前面两种概念基础上发展了,包含了收入贫困和能力贫困,在人类社会中,受到排挤,权利被剥夺,只能从事低收入工作,陷入无可选择的境地。

第二,输入搜索内容为:随机抽取一整段文字。如果在百度和谷哥的浏览器上显示有80%以上的红色字,则可判定该文章有一稿多投的嫌疑。

2.生存自由的剥夺是多维的

一个人的可行能力指的是“这个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功能性活动组合”。[3]62功能性活动指“一个人认为值得去做或者想要达到的多种多样的事情或状态”。[3]62目前被认为有价值的功能性活动的种类比较多,从初级的要求,例如有足够的营养和不受意外疾病之害,到比较高级的要求,例如参与社区生活和拥有自尊。功能性活动还可以分类,经济类的、政治类、文化类的等,每个人都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定层次、类别的功能性活动,形成可行能力,就是一种生活状态。可供一个人选择的各种相互替代的功能性活动组合被称为可行能力集,也就是可选生活状态集合,这反映出一个人自由的大小。生存自由被限制的人,贫困的人,可供他们选择的生活状态很少,甚至是被固定在一种生存状态中,而摆脱贫困的人享有选择权利,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生活状态。

在弄清楚贫困的性质之后,就比较容易抓住贫困的原因了,那些影响人的功能性活动,剥夺可行能力,限制生存自由的因素都是贫困的原因。首先是物质资源匮乏,没有足够的收入,缺乏足够食物,缺少日常生活必需品,这些会导致饥饿、营养不良,进而产生疾病,间接地也会导致受教育不足,社交困难等。其次是能力低下,将物质资源转化为功能性活动的能力低下,例如年老、残疾、生病或者文化程度低(读写计算能力低)等使得物质资源转化为可行性能力更加困难,也使得获得物质资源能力降低。有些身患重病的人,即使收入比别人高,但是并不能摆脱贫困,原因就在于转化能力低。再次是权利被剥夺,政治、经济、文化权利被剥夺,没有话语权,使得影响物质收入、能力培养、抵御风险的制度在制定时,没有很好地考虑贫困的人们,而现代社会,人的一切可以说都是通过社会获得的,所以必然会导致贫困者的生存自由被限制。

如何识别贫困呢?首先,从多维贫困的角度出发,可以通过测量功能性活动向量,比较可行能力大小,把不同国家、地区、人群进行排序。这里有三种基本方法,一是直接法,直接考察并比较功能性活动或可行能力的向量,这是把各种可行能力因素应用于评值得最直接和纯粹的方式,但常常要求太高。二是补充法,以收入比较为主,用突出的可行能力比较作为补充,例如身体健康程度、受教育程度来补充收入测量。三是间接法,以收入为基础,用收入之外的可行能力决定因素调整收入。其次,确定贫困的界限,对测量对象排序完成之后,必须在这个序列中确定界限,界限之下是贫困,界限之上脱贫。有的国家采用三分之一之下是贫困,有的国家采用平均水平百分之六十之下是贫困,这些标准简单易行,但不科学、不合理,因为根据这样的标准,无论何时都存在三分之一以下的人,平均水平百分之六十之下的人,贫困永远存在。我们知道贫困不是永恒的,生存自由受限是历史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终将摆脱贫困,获得生存自由,也将获得发展自由,进入自由王国。这个界限必须联系人的本质,联系人的生存特征来确定,目前只能通过交付给大众,让民众民主讨论、评议来确定贫困的界限,贫困的标准必然是定性和定量的统一,理性和感性的统一。

四 、结语

从自由的角度研究贫困,对精准扶贫有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以正确认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自由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动力。生存自由是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动力。帮助那些生存自由被限制的人,资助那些贫困的人脱离贫困,是国家和政府的职责,扶贫工作不是等所有工作做好之后的再来解决的锦上添花,不是对贫困者的施舍、同情,不是只对一小部分人有利,可以说帮助贫困者脱离贫困,过上安全、快乐、有尊严的生活是政府工作的首要目标,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所有人自由的实现。二是可以准确把握贫困的性质和特征。贫困是生存自由被限制,是从自由的程度上来看待贫困,不是从自由的内容上来分析贫困,不能把贫困仅仅看成是经济贫困,或者政治贫困、精神贫困等,而是包括各种贫困在内的多维贫困。把贫困看成生存自由被限制,有助于准确把握贫困的界限,不会混淆生存和发展的界限,防止在扶贫工作中出现不公平。

[参 考 文 献 ]

[1][英]本杰明·西伯姆·朗特里.贫穷:对城市生活的研究[M].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1902.

[2][英]彼得·汤森.英国的贫困[M].加利福尼亚州:加州出版社,1979.

[3][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上海:商务印刷馆,198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 [收稿日期] 2018-11-09

[基金项目] 安徽省学生资助研究专项研究项目:“贫困生认定、资助、教育体系中不同主体的权责和相互协调研究”(SK2017A1043)

[作者简介] 李小虎(1976-),男,安徽合肥人,法学硕士,铜陵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 ]B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882(2019)01-0028-04

[责任编辑 :刘卫财 ]

标签:;  ;  ;  ;  ;  

自由视角中贫困的本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