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习的评价与分析_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学习状况的评估分析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分析法论文,初中数学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拟介绍我在协同分层教学法实践中使用的协同成长轨道线分析法.

一、协同成长轨道线的设计思想

为了最大限度地评估学生学习状态,需要对学生的中期和短期状况结合起来比较,还需要将学生个体和班级整体状态结合起来比较.

1.纵向

把学生个体的短期、中期的状态动态结合起来.学生短期状态的评估主要分为: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学生中期状态:以月考成绩为主.将学生短期状态进行打分记录,而这样长期统计的结果更有利于把握学生的真实状态,也有利于在中期考试测评后分析和改进教学工作.

2.横向

把学生个体状态和所在班级整体状态结合起来看.这有利于看出学生在班级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排除了因教学内容和考题的难易程度不一造成的干扰,使得对学生状态的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在上述设计思想的指导下,采用了利用观测数据转换成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这样的优点是:图形分析简洁、直观,能更快更好地把握学生学习的发展趋势.

二、协同成长轨道线的应用法则

构造和应用协同成长轨道线的前提是,对学生状态进行适当时间点和足够次数的状态观测.

协同成长轨道线由上下两条轨道线组成.其中某一个时期上下两条轨道点的取值能够包含该时期60%的集体成员的个人学习指数.

实际上,由于协同分层教学法在实践中一般把班级学生按学习能力和水平从高到低按20%—60%—20%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

实践中,月学习指数作为一个轨道线断面.取上下轨道点,两条轨道线内包含60%的学生.

比如一个班级30名学生,则上轨道点取第7名学生学习指数,下轨道点取第24名学生学习指数.为了减小误差,往往要取上下轨道线的N个学生的平均学习指数作为轨道点.

如上轨道点,我取5名~9名学生学习平均指数;下轨道点取22名~26名学生学习平均指数.

那么,最后将上下轨道点分别相连,就得到上下轨道线.

在应用时,通过观察学生个人学习指数线的走势、比较其与协同成长轨道线之间的相对关系来对学生状态进行分析判断.有以下应用法则:

第一,协同成长轨道线(上下两条线)把班级内各学生的学习状态分为三部分,从上到下依次为A、B、C部分;若学生状态稳定在三部分内的,称之为常态.

第二,预警信号.

当个人学习指数线从原来稳定在轨道内,但是位于协同成长平均线上方的位置向下穿越协同成长平均线时,为退步预警信号.

反之,当个人协同成长指数线从原来稳定在轨道内,但是位于协同成长平均线下方的位置向上穿越协同成长平均线时,为进步预警信号.

第三,突破信号.

当个人学习指数线向下突破轨道下线时,为退步突破信号;当个人协同成长指数线向上突破轨道上线时,为进步突破信号.教师应该重视这样的信号,认真帮助学生查找原因.

三、应用举例

对学生状态的短期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课堂测评:主要采用课堂观测法,在课堂的协同分层教学中观测学生的注意力、参与性、合作性等方面的表现.以打分的形式分项记录学生课堂表现情况.

作业测评:依据下表每天记录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从按时上交作业、作业完成质量、作业订正情况等方面对每位学生进行考核.

其中以作业订正情况为重点,在批改完作业以后,学生及时拿回自己的作业,先自己订正;如果自己解决有困难,其后在组内交流、讨论.

如果组内仍然解决不了,再求助老师.以分数的形式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

归纳起来,如表1所示.

下面是根据表1学生日常学习评价表进行打分得到的某同学的日常学习数据表.表2为姚××的日常学习观测记录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同学不重视课后作业(平均分仅为5.8;原因是贪玩),但是,该生课堂表现不错(平均分18.4),因此,成绩还能保持在次快班的A层次水平中.

每月进行学生成长综合情况分析,可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复合分析法.学习指数是建立在每周情况分析基础之上的.学生个人学习指数=0.7×月考成绩+0.75×平时打分.学习指数满分一百分.第二种是简明分析法,直接使用月考成绩来代替学习指数进行分析.在实践中常常使用复合分析法.

下面是郁××、刘××月考成绩以及各个月份班级的成长轨道上下线的数据.

根据该表数据,可以绘制出协同成长轨道线分析图,如图1所示:

根据图1,可以得出以下情况分析:

(1)协同成长轨道线上下线范围内为B层次的学生.

通过观察,上线表现比较稳定,为缓慢上升的曲线,说明该班中上层次的学生表现比较稳定;而下线表现波动较大,说明中下层次的学生表现很不稳定,需要进一步分析滚动原因,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2)郁××虽然稳定在轨道上线上方,但是其表现与整体学生尤其是中上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趋势截然相反,下降趋势比较明显.

进一步考察其各科学习成绩时发现:第三次月考该生就呈现退步的迹象,但是部分优势科目如数学还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上;第四次月考(期末考)该生呈现全面退步的迹象,连优势科目数学都退步较大.这说明郁××的综合情况出现比较大的问题,必须在学期结束后进行家访、和学生谈话等方式来找出原因,寻求对策.

(3)刘××学习曲线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并在期考中实现了突破.

根据成长轨道线理论,学生在初次突破进步到新的层次时,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

这是因为还存在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或者知识基础不足以完全支持这样的进步.作为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稳定在A层次的行列.

四、结束语.

协同成长轨道线分析法是学生学习状态的量化分析法;它前期建立在对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打分,后期把数据转化成图像进行分析.这样有利于评价学生学习状态,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可以说,协同成长轨道线分析法是我进行初中协同分层教学法实践的有力工具和好帮手.

标签:;  ;  ;  

初中数学学习的评价与分析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