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血液净化中心 202150
摘要:探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常见原因,如血容量下降、透析中的钠浓度过低、透析温度偏高,透析中进食等,针对这些易感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使血液透析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常见问题;防护措施
血液透析是一种安全、易行且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它通过半透膜的弥散和渗透作用,而达到对血液的质和量进行调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低血压是血液透析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其发生率高达20%~30%,国内有人报道其发生率高达53.7%[1]。由于低血压可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胸闷、头晕、无力、冷感、出汗,重者可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黑朦、肌肉痉挛,甚至一过性的意识丧失,有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患者,可诱发抽搐和心绞痛发作,故而研究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机制,探索防治低血压的对策,已成为血液透析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笔着2011年7月~2012年7月,对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及护理,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组共150例,男性95例,女性55例,年龄28~78岁。原发病:慢性肾炎68例,肾病终合症3例,糖尿病肾病51例,梗阻性肾病3例,高血压肾病27例,多囊肾10例。透析次数为2~3次/周,共行16700例次透析,有358例次出现低血压。
1.2诊断标准:血液透析中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 mm 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 mm Hg以下;若收缩压在90~100 mm Hg之间已经明显出现头昏、眼汗、打哈欠、恶心、呕吐、腓肠肌痛性痉挛、胸闷、呼吸急促等[2]。
1.3方法:常规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每周2~3次,每次4 h,血流量200~250 mL/min,肝素0.3~0.5 U/kg,透析用膜为1.3 m2聚砜膜,透析用水为反渗水,透析流量为500 mL/min。透析期间干体重控制需达标,透析前2小时禁用降压药。
1.4 护理措施
1.4.1 低血压的紧急处理:发生低血压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10~15分钟测量血压 1 次,帮助患者处于头低脚高位,给予持续性低流量吸氧,若无效则应立即给予高渗溶液静脉滴注;当有其他症状时,则应再立即给予高渗溶液和/或滴注晶体溶液快速泵前输入;如低血压持续不能纠正时,遵医嘱给予一些升压药物,如生脉注射液、多巴胺注射液或间羟胺注射液等,必要时结束透析治疗[3]。
1.4.2 调整透析:将透析液中钠浓度提高至 142~145mmol/L,同时减慢血液透析超滤速度,并给予低温透析,透析液温度维持在 35℃~36℃之间。
1.4.3 健康宣教:嘱患者注意控制自身体重的增长幅度,每日增长不应超过 1kg,透析治疗过程中不宜进食;透析治疗前不要服用降压药;保证足够的循环血液容量。
1.5透析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分析
1.5.1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透析过程中脱水过多、过快易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血管反应性低下,回心血量减少;心搏出量下降也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老年患者对脱水的
耐受性差、血管反应性低故较易发生透析低血压。
1.5.2透析液钠浓度过低和透析液温度过高:血浆钠的浓度是影响血浆晶体渗透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透析过程中其随透析液钠的浓度不同而发生变化。使用钠浓度过低的透析液进行透析时,透析液钠浓度低于血浆致血钠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体液进入细胞内使血容量减少。过高的透析液温度(>38℃)可使中心血液温度升高,导致低血压。
1.5.3透析中进食:透析过程中进食使迷走神经兴奋分泌大量消化液,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产生低血压。
1.5.4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因素:这些因素均可导致机体应激反应差,透析容量减少时机体不能有效提高外周血管的阻力,易产生低血压。老年组患者普遍身体素质较差,
如贫血、营养不良、血白蛋白等,故相对易发生低血压现象。
2结果
在 358 例次低血压中,有 303 例次患者血压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继续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另有 55例次患者低血压未能纠正,故而结束血液透析治疗,结束透析后经对症治疗血压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因素很多,要密切观察,并积极做好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从而达到透析效果,而且减少医疗成本和护理工作量,同时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谢永昌,等.四川医学,1959,20(4):25
[2].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61;162
[3].刘小丽.血液透析并发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497..
论文作者:陆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7
标签:低血压论文; 血液论文; 患者论文; 浓度论文; 发生论文; 容量论文; 血浆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