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草牧场“双权一制”工作的思索(论文文献综述)
苗静[1](2018)在《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研究》文中认为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寻近70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分析其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因素,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评价产业结构演进的效果,审视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未来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方向,以实现生态保护、牧民增收和牧业旗市经济发展三赢。本研究首先介绍了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特征,旨在说明33个牧业旗市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典型特征。其次对1947年-2015年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和现状进行细致分析,探寻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最后,对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和产业结构演进效果进行评价,为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研究:第一个方面的具体研究,主要是梳理近70年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变迁轨迹,分析产业结构现状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并根据综合指标测算出33个牧业旗市所处的工业化阶段,探寻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近70年中,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遵循“配第-克拉克定理”,其产业结构在2003年从“一二三”结构演变为“二三一”结构,但33个牧业旗市各自的产业结构变化并不同步,差异很大。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看:第一产业内部畜牧业占比最高,畜牧业结构呈现出一羊独大的畜群结构特征。第二产业内部,轻工业逐年下降,重工业逐年上升。第三产业内部,批发和零售行业占比最高。目前,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工业化特征明显,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个方面的研究,主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就是在区域资源禀赋基础上,受产业投资及强力的产业政策引导,继而实现产业结构变迁的政策性演进为主的过程。整个演进过程受外在作用因素(政策)的影响非常大,而内在动力因素(科技、需求)并没有在产业结构演进中发挥出内生动力作用。第三个方面的实证研究,先从经济角度,运用多种产业结构分析指标和方法,对产业结构进行度量和实证分析。然后从生态角度,运用主成分方法、聚类分析法及区位熵方法对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对导致环境规则效果不合理的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并反思。研究表明: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全国,产业化进程缓慢,产业结构效益低,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二三一”的产业结构虽然快速推动了经济发展,但牧民从中受益少,第一产业与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最大。第一产业在全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增速慢于全国。能源工业及采矿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成了产业结构调整掣肘。第三产业对经济带动能力越来越强,吸收就业能力稳中有升。从生态效果看,生态环境虽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重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依然比较严重,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发展模式依旧没有改变。33个牧业旗市中,有17个牧业旗主导产业与生态功能区定位相违背。环境规制效果不理想主要缘于分权治理结构,尚未形成新的政绩考核机制,草原产权概念模糊以及牧业旗市的特殊性仍然没有得到充分正视。未来,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应以“生态优先,注重民生”为原则,限制开发区内的牧业旗产业结构应向“三一二”方向演进,重点开发区内的牧业旗市向“三二一”方向调整。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实现产业融合多元发展。
查木嘎[2](2017)在《基于3S技术的草原权属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以镶黄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草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生态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在我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科学的管理利用草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生态平衡的基础。如今信息化管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能够有效管理草原业务的信息系统少之又少。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草原业务的管理主要还是以传统模式为主,管理手段比较落后。草原管理业务中有很多分支业务,其中草原权属的管理是核心部分,本文在熟悉草原权属管理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技术、编程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研发综合管理草原权属的业务系统,实现了草原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模块、草原承包经营权管理模块、草牧场流转管理模块等管理模块,替代传统草原权属业务管理方式,提高草原权属管理业务的工作效率、业务质量。对比实现的草原权属信息化管理模式和传统管理模式得到的结论如下:1)传统管理模式中,业务数据零散,信息集中性低,管理难度大;然而信息化管理模式中,会建立整合所有业务信息的完整数据库,通过程序来管理业务信息关联,给用户提供方便操作的友好界面,提高管理效率。2)传统管理模式中由于信息传达周期长,上下多级合作完成的业务效率低;而信息化管理模式中,多个级别的平台客户端之间共享信息,使其能高效传达,从而提高效率。3)传统管理模式中每个业务的信息以孤岛形式存在,与其它关联的业务无法开展工作;而信息化管理模式中,每个业务的管理模块相互共享信息,能高效传达信息,提高效率。
金额尔德木吐[3](2013)在《草原承包经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数字草原》是一个全面草原管理业务的巨大信息系统,合理的管理草原是牧区社会稳定、生态平衡的关键。草原承包是草原管理最重要的业务,其研究越来越受到草原主管部门的重视。传统的草原承包管理工作中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因此,急需开发一个结合3S技术、软件工程、草原管理、信息管理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科学领域的综合管理系统,为政府提供草原承包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持,为草原承包业务管理工作提供全新的工作模式,使草原承包管理工作的业务质量和精度得到提高。本文在综合研究国内外草原承包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实地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归纳出了草原承包业务逻辑。根据业务逻辑设计系统总体框架,同时确定应用技术框架。以3S技术为基础,采用GIS二次开发技术、数据库技术、短信接发技术、加密锁身份识别技术、文件传输技术、多进程通讯技术、XML技术、Google Map API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技术等多种技术,最终设计并实现了具有业务管理、工程管理、数据管理、系统工具、系统参数和系统管理等6个功能模块的草原承包经营管理系统。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草原承包经营管理系统代替了传统的以纸质介质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实现了草原承包经营业务的无纸化办公。在整个业务办理过程中,除了签字以外无需手工操作任何步骤。使用最简单的操作方式,输入最基本的业务数据,以最合理的格式,输出所有需要的业务数据,简化了整个业务流程。(2)系统中的各种核心功能的开发与实现,大量节省了草原承包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了业务质量和数据精度。(3)系统具有导入各种历史数据和管理坐标系统等功能,能够方便从传统管理模式转换到新的管理模式。这一功能对系统的推广应用具有重大意义。(4)系统的三维浏览和公告通知功能能够科学地辅助业务经办工作。(5)使用了加密锁安全机制,解决了信息化管理的数据安全问题,保证了数据的机密性,可以做到责任的追踪。
金额尔德木吐,金胡格吉乐吐,包玉海[4](2013)在《草原承包经营权证的设计研究》文中指出1997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为划分草牧场的农牧民颁发了草原承包经营权证,维护了农牧民承包草原的合法权益。但是当时的测量仪器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使用的方法手段不统一,草原承包经营权证的内容不太专业,缺少很多关键内容,导致农牧民草牧场界线出现了纠纷问题,管理部门也很难调节,严重影响畜牧业的正常发展,文章介绍了在管理学、3S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设计的新版草原承包经营权证,为今后草原承包经营权证的升级做参考。
吴曼[5](2013)在《牧而不流—土地与人口流动:一户牧民家庭的民族志》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借助人类学的微观视角,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牧区的一户蒙古族家庭为研究对象,了解在现形政策下牧民、土地与人口流动之间的联系,进而对太仆寺旗牧民的“牧而不流”现象做出解释。笔者曾在内蒙古太仆寺旗开展了近三个月的田野调查,搜集了大量的田野资料并着重在“娜日家”这一户牧民家中进行了深度调查。本研究的研究主题是内蒙古太仆寺旗牧区土地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制约人口流动的因素。通过讨论,笔者发现草原上土地制度的改变直接影响牧民与土地的关系及前者对后者的利用方式,而牧民与土地的关系又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理性选择,即是否会放弃土地而加入流动大军。本研究通过对牧民家庭生活现状及其家族的研究,诠释土地在牧民的地方性知识中的含义及地权与户籍制度的关系,并分析这一关系影响下的牧民人口流动的趋势,最终得出关于土地与人口流动关系的结论。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关注了土地作为一种乡土资源对于娜日一家生活的重要意义。从基本的日常生活到作为牧民文化的符号象征,土地作为孕育牧民文化土壤,在满足牧民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牧民的文化需求。土地作为牧民眼中的“私有财产”,在现有继嗣制度下世代相传,尽管在土地的使用和认知上仍存在着代际间的差异,但对自身是“土地所有者”的认知仍深入在每个牧民的心中。针对太仆寺旗农民流动而牧民不流动的现象,本研究继续挖掘了存在于农民与牧民之间的政策差异。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成为流动大潮中的一员,外出寻找新的生计方式。与此同时,牧民的身份保证了他们对土地的使用权,并且获得了来自国家的经济上的补助。这种政策上的差异造成了基于土地的社会等级划分,即非农户不如农户,农户不如牧民户。在这种等级划分之中,失地的农民丧失了来自于土地的物质保障流动到他地,而牧民则因为拥有土地得以获得更多的利益与文化认同。这些牧民既不愿意失去世代传承的重要财产,也不愿意失去新形势下土地所带来的其他收益。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他们不愿意割裂与土地的联系,并自愿保持自己的牧民身份。土地作为牧民生活的文化之根将他们牢牢的固定在了土地之上。藉此,本文对太仆寺旗牧民牧而不流的现象做出了解释,并且对蒙古族牧民的入口流动状况给予了现实性研究。进而做出了以下结论:基于以上这些有关土地有关的因素的影响,蒙古族牧民很少进行人口流动,至少在此刻,我们也还看不到这种流动出现的前景。
韩砚君[6](2013)在《锡林河流域近三十年草原植被格局动态及其驱动力分析》文中指出草地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的国土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草地植被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严重影响着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束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植被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研究是全面深入认识生态系统退化现象,探索内在机理的重要途径。本项研究以锡林河流域为对象,根据1983年、1989年、2000年和2011年四期中等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包括俄罗斯早期发射的资源-F型卫星接收的Kate-200及美国Landsat卫星所接收的TM影像数据,利用/ArcGIS和eCognition Developerd等软件,采用面积统计法与景观指数分析法分析1983年至2011年近30年来研究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及其动态,试图揭示植被格局演变的时空规律;探讨植被格局变化的驱动力,从而全面认识该区域的草地退化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可准确、客观、快速确定流域自然边界。第二,草原是锡林河流域最主要的植被分布类型,地带性规律明显,自东南向西北依次分布着草甸草原(约占流域面积2%)和典型草原(约占流域面积80%);隐域性沙地植被(约占流域面积6%)和湿地草甸(约占流域面积7%)分布其中。第三,近30年来,锡林河流域天然草原面积不断减少,降幅达7.36%,中生杂类草、羊草、大针茅草原等原生植被类型面积不断下降,分别下降了42.5%、30.7%和47.4%;灌丛化等退化植被类型面积呈显着增加的趋势,其中小叶锦鸡儿灌丛化草原的面积增加了1.24倍;流域内沙化面积明显扩大,增幅达53.67%;盐碱地逐步扩大,三个时期的增长率均保持在8%左右。第四,近30年,锡林河流域植被景观格局具有明显的变化:整个流域的斑块密度增加趋势明显,景观形状指数区域复杂,均匀度增加,最大斑块指数和蔓延度降低,植被格局破碎化程度加剧;其中中生杂类草草甸草原和羊草草原斑块密度增加,景观形状趋于复杂,破碎化明显。第五,草地呈现退化趋势,但2000年后趋势减缓;第六,分析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可知:(1)人类干扰是导致锡林河流域植被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人口增长、过度放牧、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是导致锡林河流域天然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和植被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双权一制”制度的实施对锡林河流域退化草地的恢复发挥了积极作用。(2)降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植被格局,但对景观破碎化的贡献是有限的;生物因素能够影响植被格局的形成及发展特性。阐明锡林河流域草原植被景观格局的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将有助于推动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并且对促进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李娟娟[7](2011)在《政策执行视角下的草原生态保护 ——以内蒙古东部W嘎查草原生态政策执行状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执行的个案出发,以国家草原生态治理为背景,以政策执行理论为分析框架,探讨草原生态政策在基层的执行情况。草原生态保护是本文关注的主题,草原生态政策的落实是本文研究的中心问题,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本文结构的核心。文章首先介绍了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出台的背景,对个案所在地区草原生态状况变迁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描述,揭示国家政权是如何渐渐介入草原地区生产生活的。通过对个案村草原生态政策落实的实证考察以及生态政策的效益分析,笔者从政策本身和政策以外的因素两个方面分析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认为除了政策本身的正确性、明确性以及政策资源的充足性外,草原生态政策的贯彻执行体现了国家、地方、农牧民三者的博弈互动,他们之间存在的复杂利益博弈是政策产生偏差的重要原因。草原生态政策是国家权力下沉到草原地区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改善草原地区农牧民的生活状况,转变生产方式和结构来介入农牧民的微观经济生活。在草原治理的过程中体现了生态与政治的关系,也展现了国家与民族地区农牧民的复杂互动。草原生态保护的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政策效果,却依然存在政策偏差,笔者认为,利益是导致政策偏差的最根本因素。最后,对村民自治组织这一主体以及农村合作社等在生态保护中应有的作用也进行了延伸探讨,认为在国家和农民之外应该充分挖掘自主组织的社会功能。
魏学红,孙磊,赵玉红,王宝山[8](2010)在《西藏那曲地区草地承包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文中提出为提高西藏草地的效益和生态保护的目的,通过那曲地区草地承包制的调查,采用文献检索与综合分析法,分析了那曲地区草地承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细化并认真落实草地家庭承包制度,进一步完善草地承包责任制,规范草地流转行为,建立健全草地监理体系等完善草地承包制的建议。
苏德[9](2008)在《不同因子对家庭牧场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草原上的家庭牧场的经营方式和畜牧业的发展轨迹为研究对象,采用牧户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畜牧学、经济学,生态学和系统学等方法,对影响家庭牧场的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得出:1.家庭牧场以畜牧业为基础的经济格局已经形成,畜牧制度正向市场化和多元化、现代技术投入集约化发展。主要畜产品的综合供给能力得到提高,畜牧业的生产力度逐渐加大。2.以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为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设一批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带动力、辐射力强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大上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订单牧业,活化畜产品流通,主攻出栏率、个体产量和产品质量充分利用饲草和秸秆资源,大搞种草养畜,尽快建立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3.对影响家庭牧场的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畜群结构,提高出栏率,大力推广以调整畜群结构、增加畜群再生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季节畜牧业,改变我们以往只屠宰成年畜的习惯,实行公羔、公犊专群育肥并加速周转,增加经济效率,拉开青年牲畜、良种牲畜的收购价格,使它们更高于老年牲畜和土种牲畜,这样可以加速畜群周转,也能刺激良种畜的发展,加快畜群品种良种化,大力发展畜牧业商品经济,提高牲畜商品率,加快畜群周转,向广大牧民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典型示范和试验,使牧民认识到发展商品经济的好处,增强商品经济观念,改变由于特殊地理环境造成的封闭落后的小生产思想,改变一味追求牲畜头数,老、弱、病、残畜兼养而致牲畜质量低、周转慢、加重草场压力的恶性循环状况,建立建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畜牧科学研究,发展牧区教育,提高文化水平。
李新[10](2007)在《内蒙古牧区草原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实证研究》文中认为牧区草地作为牧区经济运行与牧业生产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经济和草地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是自然资源的巨大宝库,是各少数民族生存的重要家园,更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近几十年来,内蒙古的草地出现了严重的退化和破坏。这种局面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超载放牧是引起天然草地退化最直接的原因,其根源在于草地产权的“公共性”,产权制度设计的缺陷和制度供给的滞后性使草地的使用和保护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本研究主要的内容如下:首先,是对草地制度变迁及其绩效进行分析的理论准备,对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草地制度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作概括性描述和简要的评论,明确了本研究的视角和主要内容。其次,论文较为详尽的回顾了内蒙古草地制度演进过程及其特征,着重分析了各阶段草地制度变迁的绩效。第三部分是根据对现行草地制度现状描述和详细分析,提出现行草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进一步剖析退牧还草这一草地产权制度安排的具体实践,对其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实证角度计算了现行草地产权制度对牧业经济和牧民收入的贡献,从而对已有的理论和分析进行检验。第五部分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牧区草地制度创新的思路。
二、对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草牧场“双权一制”工作的思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草牧场“双权一制”工作的思索(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主体功能区研究现状 |
1.2.2 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
1.2.3 内蒙古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
1.2.4 内蒙古牧业旗市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
1.2.5 文献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内容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2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依据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主体功能区 |
2.1.2 牧业旗市 |
2.1.3 产业结构演进 |
2.2 产业结构理论 |
2.2.1 产业的分类 |
2.2.2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
2.2.3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4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理论 |
2.2.5 产业结构理论的新内涵 |
2.3 生态经济理论 |
2.3.1 生态经济的本质 |
2.3.2 生态经济理论的形成 |
2.3.3 生态经济理论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体现 |
2.4 主体功能区理论 |
2.4.1 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
2.4.2 主体功能区的相关指标体系 |
2.4.3 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体系 |
2.4.4 主体功能区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内在关系 |
2.5 小结 |
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分析 |
3.1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总体特征 |
3.1.1 地缘关系敏感 |
3.1.2 生态系统脆弱 |
3.1.3 民族集中贫困区 |
3.1.4 经济发展不平衡 |
3.1.5 独一无二的草原生态经济价值 |
3.1.6 处于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 |
3.2 近70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
3.2.1 产业发展历史 |
3.2.2 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阶段划分 |
3.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现状 |
3.3.1 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
3.3.2 劳动力变动趋势 |
3.3.3 各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
3.2.4 各牧业旗市产值对比情况 |
3.4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 |
3.4.1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 |
3.4.2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
3.4.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
3.5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工业化阶段的判断 |
3.5.1 工业化阶段判断标准 |
3.5.2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工业化阶段综合判断 |
3.6 本章小结 |
4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分析 |
4.1 理论方法介绍 |
4.2 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
4.2.1 供给因素 |
4.2.2 需求因素 |
4.2.3 创新和技术因素 |
4.2.4 国际因素 |
4.2.5 政策制度因素 |
4.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1 指标设定 |
4.3.2 计量模型设计与实证分析 |
4.3.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效果评价 |
5.1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评价标准 |
5.1.1 经济评价标准 |
5.1.2 生态环境评价标准 |
5.2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经济效果评价 |
5.2.1 产业结构熵 |
5.2.2 产业结构相似度 |
5.2.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评价 |
5.2.4 产业结构效益评价 |
5.2.5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评价 |
5.2.6 产业结构与牧民收入相关性评价 |
5.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效果评价 |
5.3.1 三次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5.3.2 工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环境效果评价 |
5.3.3 生态功能区与33个牧业旗市主导产业吻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调整与政策建议 |
6.1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理念 |
6.1.1 生态优先 |
6.1.2 注重民生 |
6.2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6.2.1 限制开发区内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6.2.2 重点开发区内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6.3 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
6.3.1 制定符合草原牧区特殊性的产业政策 |
6.3.2 让科技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引擎 |
6.3.3 产业多元化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基于3S技术的草原权属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以镶黄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草原权属管理概况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3 草原权属管理业务逻辑与需求分析 |
3.1 草原所有权、使用权 |
3.2 草原承包经营权 |
3.3 草牧场流转管理 |
4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
4.1 3S技术及其在草原权属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
4.2 数据库建设技术 |
4.3 编程语言及开发环境 |
4.4 GIS二次开发框架 |
4.5 NPOI技术 |
4.6 短信接发技术 |
4.7 并发技术 |
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1 关系型数据库 |
5.2 空间数据库 |
6 草原权属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 系统架构设计 |
6.1.1 设计基本原则 |
6.1.2 搭建环境 |
6.2 系统实现 |
6.2.1 草原所有权使用权管理 |
6.2.2 草原承包经营权管理 |
6.2.3 草牧场流转管理 |
7 系统应用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草原承包经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草原承包管理现状 |
1.3.1 国内草原承包管理现状 |
1.3.2 国外草原承包管理现状 |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框架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框架 |
2 草原承包业务逻辑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阅读 |
2.1.2 实地调查 |
2.1.3 专家访谈 |
2.2 业务逻辑 |
3 应用技术背景 |
3.1 3S 技术 |
3.2 数据库技术 |
3.3 软件开发技术 |
3.4 短信接发技术 |
3.5 加密锁身份识别技术 |
3.6 文件传输技术 |
3.7 多进程通讯技术 |
3.8 XML 技术 |
3.9 Google Map API 技术 |
3.10 空间数据 |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总体框架 |
4.2 数据库设计 |
4.3 图层标准设计 |
4.4 关键功能的设计 |
4.4.1 各种 GPS 设备的数据通讯 |
4.4.2 业务档案、协议、合同和证的自动导出或打印 |
4.4.3 各种历史业务数据的导入 |
4.4.4 牧户档案的管理 |
4.4.5 各种承包形式的管理 |
4.4.6 各类草原面积的管理 |
4.4.7 各种业务编码的管理 |
4.4.8 坐标系统的管理 |
4.4.9 业务结果数据的三维浏览 |
4.4.10 公告通知 |
4.4.11 安全机制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牧而不流—土地与人口流动:一户牧民家庭的民族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草原土地产权制度及政策综述 |
1.3.2 关于内蒙古牧区人口流动的综述 |
1.3.3 关于游牧社会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我的田野 |
2.1 田野点的基本情况 |
2.2 进入田野 |
2.3 调查中遇到的问题 |
第三章 娜日一家 |
3.1 娜日一家的基本情况 |
3.1.1 牧地情况及家庭成员 |
3.1.2 草原上的精灵——牲畜的价值与意义 |
3.2 娜日一家的日常生活 |
3.2.1 在牧区的生活 |
3.2.2 在镇上的生活 |
3.2.3 土地、牧民身份与民族认同 |
3.3 政策影响下娜日家土地所有权的变化 |
3.3.1 人民公社时期 |
3.3.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3.3.3 1997年以后30年不变 |
第四章 土地之于牧民 |
4.1 土地的意义 |
4.2 地权的获得与认知 |
4.2.1 地权的获得:赠与与分家 |
4.2.2 对于土地认知的代沟 |
4.2.3 象征地权 |
4.3 土地真正的主人 |
4.3.1 基于使用权确认的土地合法性 |
4.3.2 “土地就是我们自己的”——对地权的私有化认知 |
第五章 土地之于农民 |
5.1 羊倌的自述:汉人社区中的土地变化 |
5.1.1 汉人如何被征地 |
5.1.2 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
5.1.3 补贴政策的农、牧民之分 |
5.2 基于土地的社会等级划分 |
第六章 人口流动 |
6.1 剩余劳动力 |
6.2 人口流动的两种模式 |
6.3 流动的趋势 |
结论:为什么牧而不流?——牧民的土地之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锡林河流域近三十年草原植被格局动态及其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简介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 研究现状 |
1.2.1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
1.2.2 景观格局分析及其研究进展 |
1.2.3 科学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状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状况 |
2.1.4 植被状况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1 经济发展 |
2.2.2 经济政策 |
第三章 锡林河流域的生成及研究区范围的确定 |
3.1 引言 |
3.2 数据获取 |
3.3 锡林河流域的数字化提取 |
3.3.1 ALCClS中水文分析模块的介绍 |
3.3.2 DEW数据预处理 |
3.3.3 水流方向分析 |
3.3.4 汇流量的提取 |
3.3.5 河网的生成 |
3.3.6 流域的提取 |
3.4 研究区范围的确定 |
3.5 讨论 |
第四章 锡林河流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分析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数据获取 |
4.2.2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锡林河流域植被分布情况 |
4.3.2 不同植被类型面积及其变化特点 |
4.3.3 基于景观指数的格局动态 |
4.4 讨论 |
第五章 锡林河流域植被格局动态的驱动力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据获取 |
5.3 研究方法 |
5.4 研究结果 |
5.5 讨论 |
5.5.1 人类干扰是导致锡林河流域植被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 |
5.5.2 自然因素是导致锡林河流域植被格局变化重要原因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政策执行视角下的草原生态保护 ——以内蒙古东部W嘎查草原生态政策执行状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一) 政策执行研究 |
(二) 草原生态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文章结构 |
四、概念说明 |
(一) 草原生态问题 |
(二) 政策执行 |
五、个案描述 |
第二章 政策出台:国家权力的下沉 |
一、水草丰美到沙尘肆虐:历史的变迁 |
(一) 历史上的K旗 |
(二) 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 |
(三) W嘎查草地资源利用现状 |
二、国家政权:自上而下介入生态保护 |
(一) 20世纪90年代以前:生态被忽视阶段 |
(二) 20世纪90年代以后:环境压力下的生态关注 |
三、小结 |
第三章 政策执行:草原生态政策在基层的落实 |
一、草原"双权一制"政策: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前提 |
(一) 旗县级组织落实草原"双权一制"政策 |
(二) 嘎查组织落实草原"双权一制"政策 |
二、项目工程:生态政策执行的承载体 |
(一) 组织实施 |
(二) 围封 |
(三) 舍饲禁牧 |
(四) 农牧民的政策响应 |
三、生态政策执行中显现的问题 |
(一) 依项目办事 |
(二) 政策执行不协调 |
(三) 地方财政缺乏专项资金,农牧民经济压力大 |
(四) 农牧民被动接受 |
四、小结 |
第四章 执行偏差:政策本身和国家主导下的博弈互动分析 |
一、生态工程的效益分析 |
(一) 草原生态政策对农牧民的影响 |
(二) 草原生态政策的效益分析 |
二、生态政策本身视角下的偏差原因分析 |
(一) 公共政策的正确性 |
(二) 公共政策的明确性 |
(三) 政策资源的充足性 |
三、国家主导下生态政策执行偏差原因分析 |
(一) 国家视角:着眼于生态与民生 |
(二) 地方视角:按部就班 |
(三) 政策执行主体与目标群体:国家、地方与农民三者的博弈互动 |
第五章 总结与探讨 |
一、草原治理中的生态与政治 |
二、利益:生态政策执行中难以平衡的关键 |
三、延伸探讨:草原生态建设中的自组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西藏那曲地区草地承包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那曲地区草地承包的现状 |
1.1 草地经营模式 |
1.2 草地承包情况 |
2 那曲草地承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1 部分草地仍存在“大锅饭”经营模式 |
2.2 草地分户经营的正式制度存在不足 |
2.3 草地承包过程中存在技术问题 |
3 那曲地区草地承包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
3.1 细化并认真落实草地家庭承包制度 |
3.2 进一步完善草地承包责任制 |
3.3 规范草地流转行为 |
3.4 建立健全草地监理体系 |
(9)不同因子对家庭牧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家庭牧场与生态环境 |
1.2.2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
1.3 主要理论基础 |
1.3.1 农业生态学理论 |
1.3.2 环境经济学理论 |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 研究家庭牧场的重要意义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家庭牧场牧户状况 |
3.1.1 家庭牧场类型分析 |
3.1.2 影响家庭牧场收入的主要因子 |
3.2 环境因素对家庭牧场的影响 |
3.2.1 不同年度状况对家庭牧场的影响 |
3.2.2 偶然自然灾害对家庭牧场的影响 |
3.2.3 环境退化对家庭牧场的影响 |
3.3 政策因子对家庭牧场的影响 |
3.3.1 草畜双承包对家庭牧场的影响 |
3.3.2 划区轮牧、全年休牧、春季休牧等对家庭牧场的影响 |
3.4 经营方式对家庭牧场的影响 |
3.4.1 典型家庭牧场基本资料及生产技术 |
3.4.2 草畜平衡分析 |
3.4.3 效益分析 |
3.5 经营规模对家庭牧场的影响 |
3.5.1 畜群数量的影响 |
3.5.2 畜种构成的影响 |
3.6 牧民自身条件对家庭牧场的影响 |
3.7 如何建设家庭牧场的初步建议 |
3.7.1 建设家庭牧场的整体思路 |
3.7.2 优化家庭牧场经营模式的几点建议 |
4 讨论 |
4.1 家庭生态牧场 |
4.2 草畜双承包 |
4.3 划区轮牧、年度禁牧与春季休牧 |
4.4 家庭牧场基础建设为家庭牧场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
4.5 家庭牧场生产组织方式 |
4.6 发展牧民定居点建设,提高牧民科学文化素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内蒙古牧区草原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选题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牧区草原产权制度:概念框架与理论阐释 |
2.1 牧区的特征界定 |
2.2 草原土地的概念、作用与特征界定 |
2.2.1 草原土地的概念 |
2.2.2 草地在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2.2.3 草地的生态特征 |
2.3 牧区草地产权制度 |
2.3.1 产权的内涵 |
2.3.2 制度及制度变迁的涵义 |
2.3.3 草原产权制度的涵义及性质 |
3 内蒙古牧区草地产权制度的演变及启示 |
3.1 第一个时期:1947 年—1952 年 |
3.2 第二个时期:1952 年—1958 年 |
3.2.1 牧业合作化过程 |
3.2.2 牧业合作化带来的启示 |
3.3 第三个时期:1958 年—1984 年 |
3.3.1 人民公社阶段 |
3.3.2 文化大革命阶段 |
3.3.3 文化大革命之后的恢复阶段 |
3.3.4 草地全民所有制带来的启示 |
3.4 第四个时期:1984 年—今(现行草地产权制度) |
3.4.1 草畜双承包阶段 |
3.4.2 双权一制阶段(1996 年—今) |
3.4.3 退牧还草阶段(2002 年—今) |
4 现行草地产权制度绩效实证分析 |
4.1 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对内蒙古牧业经济增长的应用分析 |
4.1.1 数据 |
4.1.2 模型分析 |
4.1.3 技术、制度对内蒙古牧业增长的贡献 |
4.2 退牧还草项目对内蒙古牧民收益影响的实证研究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运算结果 |
4.3 现行草原产权制度的评述 |
4.3.1 草地产权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优越性体现 |
4.3.2 现行牧区草地产权制度的缺憾和弊端 |
5 对策 |
5.1 建立体现生态公正的投入机制及草原生态补偿金制度 |
5.2 积极推广草地股份合作经营制 |
5.3 落实草原“双权一制”,扭转牧民在产权问题上的心理错位 |
5.3.1 延长承包期 |
5.3.2 草场承包权,严禁任何形式的短期有偿流转承包 |
5.3.3 建立开放性草场承包制 |
5.3.4 实行国家所有的永佃制,国家直接经营或以严格使用条件出租 |
5.4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对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草牧场“双权一制”工作的思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 苗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1)
- [2]基于3S技术的草原权属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以镶黄旗为例[D]. 查木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3]草原承包经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金额尔德木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S2)
- [4]草原承包经营权证的设计研究[J]. 金额尔德木吐,金胡格吉乐吐,包玉海.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3(08)
- [5]牧而不流—土地与人口流动:一户牧民家庭的民族志[D]. 吴曼.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6]锡林河流域近三十年草原植被格局动态及其驱动力分析[D]. 韩砚君. 内蒙古大学, 2013(02)
- [7]政策执行视角下的草原生态保护 ——以内蒙古东部W嘎查草原生态政策执行状况为例[D]. 李娟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1)
- [8]西藏那曲地区草地承包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J]. 魏学红,孙磊,赵玉红,王宝山. 贵州农业科学, 2010(11)
- [9]不同因子对家庭牧场的影响[D]. 苏德. 内蒙古大学, 2008(02)
- [10]内蒙古牧区草原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实证研究[D]. 李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