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省沈阳市 110034
摘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育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所谓师德即指教师的思想道德以及职业作风,不仅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好坏,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教师;师德;师德培养
一、中学教师师德培养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教师是理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自身的教学知识、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要素,但教师的师德是端正自身教学方法的保证。教学的过程不单单是传授知识,尤其是中学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还起到育人的作用,所以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会在教学过程中熏陶学生。教学与师德这两者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相互作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表现的自身品德,影响着授课的方向,预示着职业责任感,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教学质量高低。
总之,教师自身的师德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关系着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关系到全社会的利益。因此加强中学教师师德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学教师师德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师职业的“功利化”
相关教育专家表示:“教育功利化是我们这些年以来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也是我们中国教育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社会多元思潮的引进,使部分中学教师对中学教育的理想信念产生偏差,专注“分数”的提升,忽略以人为本的教育,使学生过度“压力化”,还有一些教师利用“第二课堂”谋求利益等都是中学教师对自身职业过度“功利化”的体现,也是教师师德培养存在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并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2.教师缺乏职业奉献意识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本职工作即教书育人,部分中学教师把教师工作当成完成任务,在教学中缺乏奉献意识,岗位职责意识淡薄。同时忽略了在对学生育人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表现为不够热爱自己的学生,只重教书、不重育人,缺少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不能把传授知识与德育教育两者融为一体,达到德育的重要价值。中学教师缺乏奉献意识的总体表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不闻不问,缺乏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工作动力。
3.教师缺乏职业纪律意识
中学教师应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教育文件,严格规范自身的职业行为。然而部分中学教师并没有起到教师应有的榜样作用,部分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语,随意辱骂、体罚学生,严重失范教师本身的职业行为,不仅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而且影响了整体中学教师师德建设的良性发展。
4.教师缺乏教育创新意识
加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加深教师教育创新意识,如今是信息化时代,新的教育观点层出不穷,中学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脚步,在教育理念上不断创新,不仅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增强作用,而且对学生的育人效果也有显著成效。然而今天部分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停驻于“应试教育”的旧理念,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忽略了学生本身的发展,并导致教学手段与方法都缺乏创新,例如,有些中学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低,这大大降低的教育的效率,就是缺乏创新意识的表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教师缺乏道德反思意识
教师在自身师德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不断进行道德知识学习,而且要具有道德反思意识。研究表明,教师的道德反思能力对教师本身的师德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十分重要。所以,中学教师应该具有自身的道德反思意识。
三、关于教师师德培养的举措
1.岗前培训 提升教师爱岗意识
青年教师特别是新入职教师,其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尚且不足,应对青年教师开展有效的职前培训活动,进而对青年教师的职业理解重新定位,与校内有经验的教师交流,感知全新职业价值,增加职业带入感。目前,对教师的师德要求绝非仅停留在“敬业、爱岗”上,更要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以教师高尚的人格力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润物无声胜有声”,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2.积极开展师德建设实践活动
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一定是从教学实践活动来强化师德的培养过程,这样才能达到更高的效果。在教师教学之余,学校应为教师组织相应的学术交流会和教学基本功竞赛等相关活动,让教师在这类活动中达到教学能力和师德方面的全面提升。
3.组织学科专业研讨会
学校可组织学科专业研讨会,让教师交流教学经验,这个过程不仅对教师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并且教师在研讨的过程中结合本班实际进行现状分析,凸显了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对教师师德的建设也有显著成效。
4.教师随笔提升个人素养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以随笔的形式记录自身提升过程,这种教师记录随笔的方式也是落实中学教师师德培养的具体举措。
四、我的思考
初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理想信念是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以及社会生活中逐步完善的。教师是他们在学校接触时间最多的对象,教师的自身品质、言行等都在影响着学生,教师在师德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对教师理想信念的培养,将传授知识和育人过程融为一体。
教师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能仅仅停留于已有的教学水平。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原有的层面已经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扎实自身的教学基本功,已有基础上不断进步,应吸收多方面的全新教育理念,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这也是师德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基础等都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教学工作。所以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一视同仁,也是师德培养应该考虑的因素。
在初中教育中,加强初中教师的师德培养是学校和教师应该反思的问题。教师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做分析并展开相应的师德提升措施,学校方面也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提升自身师德建设的空间。从而促进初中教师得到自我提升,在教师的岗位上更好的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黄莺,李建东.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06):106-107.
[2]吴卓蔓. 中学新入职青年教师师德问题及提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李金玲.守护教育的良知——论如何加强初中教师的师德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33.
论文作者:纪昕羽
论文发表刊物:《学习与科普》2019年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教师论文; 师德论文; 中学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意识论文; 职业论文; 《学习与科普》2019年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