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技术价值的“双螺旋结构”——从技术价值的形成看技术的基本价值形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双螺旋论文,价值论文,技术论文,试论论文,形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31文献标识码:A
价值在本质上是人自己的对象性活动及其产物对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而使对象对于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肯定。技术的价值就是技术活动及其成果对于技术实践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它是在技术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的。技术实践活动是“技术发明—技术生产—技术应(使)用”的完整过程。技术发明是技术价值的创造之源,技术生产是技术价值的增值之道,技术应用是技术价值的实现之本。技术价值的创造、增值和实现存在并完成于技术实践的全过程之中。
1 从设计到发明:技术的“自然编码”与技术的内在价值
从设计到发明是技术实践活动的第一个阶段,是技术从无形技术到有形技术的转化阶段。该阶段是以技术专家为群体的技术共同体依照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共同兴趣,响应社会的一定需要,根据已有科学知识和技术经验,在实验室设计发明自然状态下不存在但却为技术发展所必需并可能服务于社会的技术产品的过程。这一过程集中体现了技术活动中最本质的东西——技术理性。它要解决的是技术实践中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技术原理构思问题。技术原理构思是全部技术活动的基础。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技术原理的可行性问题,即技术活动的科学合理性问题;二是技术目的的设定问题,即技术活动的社会合意性问题。前者关涉技术活动的成败,是技术活动合理、可行的基础;后者决定技术活动的品位,是技术活动合意、有效的前提。在科学发展超前于技术的现代,技术原理构思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后者。就是说,科学原理向技术原理的转化,其关键是要加入主体的目的性。如果说科学原理是人所认识的自然规律的话,那么技术原理就是人用以改造自然的合目的性的自然规律。把自然规律转化为合目的性的自然规律,其实质就是客观因果性知识向技术目的性设定的转化,这是技术原理构思的实质所在。这里既存在着科学认识价值向技术应用价值的初次转移,也蕴含着技术价值起源与形成的最初秘密。从技术理性的思想方法看,技术原理构思的根本基础在数学,在通约量化的数学思维与方法。历史上,从毕达哥拉斯到伽利略和牛顿,数学方法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牢固地位,由此人们也形成共识:世界不仅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而且是以数学为基础的技术方式建构的。数学观念与方法的确立,昭示着以数学化为模型的技术世界的到来,其实质是按可量度、可通约、可计算、可预测的严格程序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改造、控制和管理。
第二,功能有效性问题。技术设计与发明在根本上是解决技术功能有效性问题的,其特征是追求效用和效用的最大化。这是整个技术设计的核心,也是全部技术价值取向的实质。所谓效用,一是指功用,即能够成功地服务于一定的目的和满足需要;二是指效率,即活动的优化和节省,效用的最大化。技术的效用以客观规律为基础,是客观因果性的具体表现,但却不是纯粹的客观因果性,而是实现主体目的的客观因果性。正是它才是技术实践追求的目标,构成技术价值客体的物质载体。技术功能有效性的实现有赖于特殊的技术方法论思想,即分解组合的还原论方法。在技术理性看来,世界既是统一的和有机的,又是复合的和机械的,一切都在巧妙的技术构思与元素的分解组合中联为一体、彼此相通。分解组合是技术的根本方法。它既是要素与系统、结构与功能思想和方法的具体化,也是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得以建立的实践基础。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种还原论的方法。曾经有一种误解,以为还原论会抹杀高级运动形式的本质特点。技术与科学的发展证明,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系统论指出,整体的特性可以从部分的组合中产生出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多出来的这部分恰恰就代表了新的本质,而技术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技术史表明,技术从简单器具到复杂机器和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从天然材料到合成材料和生命设计的进步,无不依赖这种还原论方法。这恐怕是技术设计与发明中最实质性的和最有价值的东西。因为它内含着一种更为深层的东西,即:技术一旦归之于人,原则上一切都是可能做到的![1]培根指出:“人类对于自然的影响仅在于运动所赋予他的东西:他所能够做的一切,就是使自然物体相互接近或分离。当这种分离和接近成为可能……他就无所不能,舍此,他便无所作为。”[2]
第三,实践操作性问题。技术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不是抽象地、概念地把握,而是实践地、物质地把握,其基本特点是可操作性、规范性。技术原理的构思和技术发明的创成必须解决这些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技术原理,就是实现特定技术目的的方法、手段和方式的理论规范。这些规范虽以技术概念、数学语言等形式陈述,但却具有可操作性、可实证性、规范性等特点。就是说,它与一般的科学原理不同,具有具体而明确的技术目的,并能实际地指导技术实践的具体操作,俾使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标。在这里,技术原理的提出体现了思维建构技术,技术发明的创成体现了物质建构技术。前者的根本目的是达到技术原理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后者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二者都体现了技术活动的创造性、先进性、目的性,是技术成为技术、技术是其所是的关键环节。缺失了这些环节,技术将不复存在。
第四,需求功能化问题。技术设计和发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这就有一个问题,即需求功能化问题。就是说,技术活动首先要做的,是将人的某种物质需要转化为明确的技术目的,在此基础上,再寻找相应的技术手段,具体地解决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在这里,从“物质需要→技术目的→技术手段→技术功能”的逐步转化是技术发明的内在环节,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整个技术活动的核心所在。只有这个矛盾解决了,技术目的才能得以实现,物质需要的功能化才能变为现实。人类需求的功能化,是技术设计与发明的首要任务,是技术活动中最复杂、最核心的中心问题,也是技术价值创造的根本任务。这意味着,技术设计与发明以物质需求的优先性为其价值取向,它“把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3]
上述设计到发明的过程,笔者认为,其实质就是技术的“自然编码”的过程,相当于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中的“技术编码”。所谓技术的自然编码,就是规定技术的自然属性、创成技术的内在结构的技术活动和过程。芬伯格指出:技术“既存在于设计之中,也存在于技术使用和技术体系之中。”作为一种“技术编码”,“技术存在于设计中”,它是技术的“内在的东西”,是一种内在的、规定技术自然属性的内在必然性。[4]笔者认为,作为一种“自然编码”,技术主要地并首先存在于设计和发明之中,正是设计和发明规定了技术的自然属性和内在品质——技术活动过程中的自然必然性的客观倾向和组织结构,正是这种内在的客观性及其结构把技术过程中的诸要素组织为一个整体,“规范着活动结构特征和方向——所是和应当是,因而是活动、过程的内在根据和驱动力量。”[5]我们把存在于技术内部的这种由设计和发明的自然编码所规定的技术的自然属性及其内在必然性称为技术的内在价值。它是由技术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具有产生某种效应的性能、功能或能量,是一种内在的可能性。前述的创造性、先进性、有效性、可行性、规范性、可计算性、可操作性等都是这种价值的体现:它们构成了技术活动的内在目的和合理性标准,是技术的意义所在和技术进步的指向,也是技术活动和方法区别于其他活动和方法,以及不能为其他活动所代替的根据。正是由于这一点,技术活动内在地包含了某些它本来意义上的后果并表现出某些特定的结构和要求,人在从事技术活动时必须调整自身以适应这些结构和要求。人们评价技术时也首先要依据这种内在的标准。
技术的自然编码、自然属性和内在价值具有层次性。特定时代的技术都有自己特定的生长空间与时效性,其自然属性与内在价值都有确定的边界。例如蒸汽机的热效率不可能超过25%;摆钟的技术结构规定了它无法满足宇航的要求;原子钟突破了摆钟的结构,它利用原子的振频计时,其精度达到了3000年只差1秒。任何技术都存在着自己内在的技术极限,其设计和发明既是先前技术固有极限的某种突破,同时也给自己设定了新的限定性边界。正是技术设计与发明的这种突破与限定的自然编码形成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时代水平,使技术的自然属性和内在价值表现出一定的历史性、层次性。
2 从开发到生产:技术的“社会编码”与技术的潜在价值
从开发到生产,是技术活动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技术发明进入社会的技术系统(主要是企业)并以规模化的方式生产技术价值客体的阶段。即所谓的“从单件技术(样品样机技术)到批量技术”的阶段。[6]技术开发与生产的根本特点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对此,日本技术评论家森谷正规深刻地指出:“没有市场,技术是成长不起来的。”[7]就是说,企业技术开发与生产必须面向经济、面向产业、面向社会。不仅要实现单件技术与原有技术的整合,开发出工艺配套的在线技术(企业技术生产线),而且要组织规模化、连续化的资源、材料供应,要培训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还要接受来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政策、法律、传统、心理等多方面的评价、选择和要求。事实上,企业技术开发与生产一刻也离不开社会多方面直接的需求牵引、规范认同、协调支持。因此,从本质上说,技术开发与生产更多的是技术的“社会编码”。所谓技术的社会编码,就是技术在形成过程中被社会地赋予社会属性,使技术负载特定的社会文化价值的过程。就是说,技术在开发与生产的过程中被社会地注入各种社会的意含、属性和倾向,从而使技术产品成为时代的产品、社会的产品。一句话,使技术产品成为具有社会属性的技术价值客体。事实上,任何技术产品即商品都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其中所包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在技术活动中所规定、所赋予的。例如,蒸汽机、汽车、火车、计算机等的发明和生产旨在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它们都体现并实现着社会的愿望和要求;安全带、降落伞、自动门、减速装置等技术发明则从一开始就把人性带进了设计,它们更多地体现了社会的愿望和要求;而原子弹、细菌武器以及许许多多高档豪华商品的生产所体现的战争目的、非人性质以及奢侈需求,其社会属性就更明显了。由此可见,技术的社会编码也存在于设计和发明中,只不过相对说来,技术开发与生产中表现得要显著得多也集中得多,以致于我们认为有必要把它们相对地区别开来。
技术开发与生产过程中固然也有大量的技术创新活动,因此也在继续着技术的自然编码并不断地创造着技术的内在价值,但从主体和主流看,这是一个技术的社会编码过程,因此是技术价值的增值过程,体现着一种价值的“倍增”效应。这正是企业生产的秘密所在。对此,我们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技术开发与生产过程中存在着“1=10000”的倍增效应。技术开发与生产过程作为单件技术到批量技术的过程,是技术发明进入在线技术并被规模化生产的过程,也就是技术发明的内在价值的规模化生产过程。而技术发明一旦做出,是不需要再次发明的。存在于技术发明中的内在价值即技术智慧或技术原理,不会因为应用而减少,只会随着应用而倍增。换句话说,技术发明一旦做出,它就变成了企业“不费分文的自然力”。[8]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生产过程就是技术的内在价值“1=10000”的倍增放大过程。如果说技术发明的本质是成倍地提高效率的话,那么,技术生产就是把这种“成倍地提高效率”放大一千倍、一万倍。这一过程的实质是社会地实现技术的自然编码的规模化生产,即自然编码的社会化,其目的在于增值,实现技术生产的倍增效应。
第二,技术开发与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1+1>>2”的协同效应。技术生产作为规模化生产本身意味着技术的分工与协作,这不仅表现在技术系统(流水线作业)中,也表现在由技术分工所决定的以及由社会协作而表现出来的技术的社会生产中。无论是技术的匹配和自组,还是人们之间的协作与联合,都必然会产生出新的技术和社会力量,出现所谓的“整体效应”。马克思指出:“12个人在144小时的共同工作日中提供的总产品,比12个单干的劳动者每人劳动12小时或者一个劳动者连续劳动12天所提供的产品要多得多。”整体效应的必然出现意味着技术生产过程必然是一个价值的几何增长过程,而不是算术增长过程。这也是技术生产过程增值的重要方面之一。
第三,技术开发与生产过程作为一个规模化、系统化的生产过程,它不仅把自然编码所规定的技术的内在价值规模化地放大了,而且把由社会编码所规定的技术的社会意含、社会属性、社会倾向性也规模化地放大了。一句话,凝结在技术中的、使技术成为技术的东西都被规模化地放大了,出现了“技术价值中子的链式反应”。
需要指出的是,技术发明进入技术系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开发与创新的过程,其中技术上的每一个改进、革新,可以说都是一个“小发明”,这些“小发明”同样也被规模化地放大了。这也是技术价值增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技术开发与生产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发明经在线技术转变为数倍的产品技术。在这些产品技术中,凝结着前两个阶段的全部智慧和劳动,内存着全部的技术编码——自然编码和社会编码。即,一方面内含着确定的人工自然结构,它由自然编码所规定;另一方面内含着确定的意含社会结构,它由社会编码所规定。可以说,任何一件技术产品都是这两种编码、两种属性和两种结构的统一体。而且,在技术产品的内部,这两种结构还是相互渗透、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这一点,我们从前面的论述中已经看到了。就是说,这两种结构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结构关系:内嵌套和自缠绕。我们把由技术的自然编码与社会编码所构成的技术的这种内在结构称作技术价值的“双螺旋结构”。可以说,技术价值的“双螺旋结构”才是技术的本真结构,是技术成为技术的内在规定性。与此同时,我们把由技术的双螺旋结构所规定的技术的价值形态称为技术的潜在价值。所谓技术的潜在价值,就是技术中内在地负载着的技术活动主体的预期、需要和目的。技术活动主体的自然编码和社会编码构成技术潜在价值的内在根据。
技术的潜在价值不同于其内在价值。前者是技术中内在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是技术的自然编码与社会编码的共同结晶,它构成现实的技术价值客体的内在本质,是即将进入社会并变为现实价值的那种价值形态。后者仅仅是指技术中内在的自然属性,它只是技术的自然编码的结晶,是不能直接进入社会应用领域的那种价值形态。它常常被称为“样品技术、礼品技术、展品技术、专利技术”等。对技术作这样的划分是有意义的。就我国来说,我们的技术水平整体上比较差,但这种说法太笼统,对技术水平的实际提高指导意义不大。事实上,我们的智能技术、专利技术水平并不差,差的只是批量技术、商品化技术。对此,远德玉教授在对中日技术做了比较研究以后指出:“中日之间在技术上的最大差距,便是生产技术的差距。中国在发明能力和水平方面略高于日本;样品制造水平方面不相上下;技术开发能力和水平,即在发明成果商品化方面,中国要低于日本一个数量级;在生产技术水平方面则要相差两个数量级。”[9]另需指出的是,并非每个技术发明都能进入生产的技术系统,只有少数技术发明才能走完技术发展的全程,多数发明(即使在经济文化发达国家)仍是以专利证明书的形式存在的。而且,在由发明创造到现实技术应用的转化中,还必然会遭到挫折、失败。[10]
3 从应用到普及:技术的“社会表达”及其现实价值
从技术的应用到普及,这是完整意义上的技术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即第三个阶段,也是技术全面进入社会的阶段,其实质是技术的社会使用和消费。技术只有通过使用和消费,才能实际地发挥其作用。可见,技术的应用与普及过程实际上就是技术的潜在价值被实践具体规定并进而实际地表现出来的过程。我们把技术在实际的社会使用与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称为技术的现实价值,它是技术的潜在价值的“社会表达”。在这里,“社会表达”一词是从生物学借来的,意指内存于技术中的潜在价值必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并通过主体有目的的社会操作和具体实践才能获得自己的现实性。这种现实性即技术的现实价值,不同于技术的潜在价值,这不仅表现在它已经是直接现实性的东西了,而且在于,它其中增加了“主体的有目的的社会操作”,即上面所说的“实践具体规定”。它类似于生物学上的“基因表达”,基因表达就是一个“环境因子”实际参与和影响的过程。
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即使用和消费既可以存在于创造财富的社会生产之中,也可以存在于吃、穿、住、用、行等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存在于军事作战、防火救灾、休闲旅游、环境保护、政治设施等非生产领域及其他领域中。但是,作为技术实践的一个阶段,技术应用毕竟有别于技术发明与生产,因此,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主要存在于非生产领域,主要指的是非生产领域中的技术使用与消费。正是技术的直接的和现实的使用和消费,才有了技术的现实价值。当然,技术生产中也使用和消费技术,而且,近代以来的企业生产还是技术使用和消费最集中的领域,它们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价值,而且也直接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革和生态环境的变化,不把这部分考虑到技术的现实价值中去也不合理。因此,技术的现实价值也应当包括技术生产中的技术使用与消费。这样说来,技术生产与技术应用相互缠绕,难以分清。事实上,技术生产中必然有技术应用,不应用技术的生产是不存在的。因此,要把技术生产与技术应用绝对区别开来是很难的。不过,我们认为,至少在思维中和理论上还是能够而且应该把它们区别开来。因此,技术设计和生产规定技术的内在结构和潜在价值,技术使用和消费表达技术的内在结构、形成技术的现实价值,这种说法原则上不会有分歧。
需要说明的是,现实价值作为技术的内在结构和潜在价值的社会表达,要远远大于技术的潜在价值。主要表现在:第一,现实价值具有直接的现实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而潜在价值只是一种价值倾向性或价值可能性,因此,现实价值优于潜在价值。一件商品不实际使用或消费,其价值就实现不出来,就与不存在区别不大。就此而言,“使用即价值”。如果是大量商品抵押,卖不出去,这不仅不是价值,还是巨大的浪费,是负价值,其结果往往是经济危机甚至社会动乱。第二,现实价值从其形成方式和过程看,它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因而从潜在价值通往现实价值的道路不是单值地被决定了的,而是多向的和不定的。换言之,决定技术现实价值得以实现的“使用结构”是待定的和开放的。相比之下,技术潜在价值的结构是确定的、封闭的。每一种技术都有自己确定的质和量,因此,每一个技术的潜在价值都被确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电脑不可能拥有食物的营养价值。电脑可以被设计出来进行数学运算、文字处理、信息存储等,但绝不会被设计出来装点门面、收买人心、行贿受贿……相反的,许多军用技术并未用于战场,却完全变成了民用,并在生产、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完全可以说,是技术实践主体及其社会使用敞开了技术现实价值形成的大门,使其具有了丰富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第三,技术现实价值实际作用的发挥并不是一次性的或单方面的,而是多级的和全方位的。所谓技术价值的二重性只是其中的具体表现。技术的现实价值不仅表现为使用过程中的现实效果,而且还包括由此而引发的自然的、社会的和环境的多种次生效果以及进一步的结果。技术的直接现实价值常常确实满足了人们的直接需要,但其次生价值既可能在另外方面违背主体意愿,对主体造成危害,成为负价值;也可能在别的方面更好地满足主体的其他需要,形成更大的现实价值。技术应用引发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就属于前一种情况,技术应用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生活质量提高等则属于后一种情况。
技术现实价值大于潜在价值的原因也存在于技术的编码之中。技术编码作为技术的人工自然结构和意含社会结构的设定,目的使技术客体内含科学合理性和社会合意性。然而,这种设定并不是纯而又纯的,它总是在现实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中进行的。认识的局限性,条件的有限性,价值观上的倾向性乃至误区不可避免地要对其发生影响,加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技术编码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死角甚至迷失,这样,技术生产中出现一些次品、废品和事故,技术使用中出现一些非预期的价值,甚至出现像核武器、计算机病毒、毒品等屡禁不止的社会现象,也就不奇怪了。种种情况表明,人类要有效地利用技术,使技术健康合理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真正实现技术的应有价值,就必须在技术的设计中多一点人文关怀和环境意识,在技术的生产中多一点生态关怀,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技术的使用中多一点理性审视和人类意识,不断提升主体素质。当然,这已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我们还会在以后的研究中做进一步的讨论。
收稿日期:2003-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