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超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超

天津市晟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的高科技化高水平的计算机信息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备受关注,尤其是BIM技术运用到建筑领域的发展中时,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取得了超越性进展。简言之,BIM技术的广泛应用,已将国家的建筑行业提升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层次水平,最终使工程造价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得以解决。本文先介绍BIM技术的相关概念,其次分析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BIM技术的特点,再概括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最后总结BIM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分析

引言

BIM技术是帮助工程造价进行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方法,是一种新型技术,其主要是将工程建筑业当中的工程信息与施工流程进行数据收集,并将所收集的数据信息通过其构建的数据模型展现出来。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中所制作的建筑设计图纸一般都以二维效果显示,而采用BIM技术便能够使设计效果立体化、清晰化、准确化,使工作人员能够从多角度且更为直观地理解工程设计,方便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高效化管理,并使风险最小化。

1BIM技术概念与特点分析

1.1BIM技术概念

BIM技术也称之为建筑信息模型,属于在原有CAD技术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多为模型信息集成技术。该技术在应用期间能够使得项目所有参与方,均能够在模型中操作信息,来完成从概念产生到完全拆除等工作,以此达到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来提升相关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以及减少错误与风险目标的出现概率。

1.2BIM技术特点

BIM技术特点主要包括几点,即:(1)具有可视化性。可视化顾名思义,即“所见所得”。目前,建筑施工图纸主要通过各种构建的信息采用线条绘制将其充分表达在图纸上,这需要建筑人员独立想象完成。随着近些年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形式以及种类不断增加,很多复杂造型随之被推出,而这些复杂造型如果仅仅依靠人脑进行想象,那么出现偏差的几率便很大。而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可视化的思路,能够更为直接的将三维立体实物图形展现出来,更具可视性。(2)具有协调性。一般而言,工程项目往往涉及较多方面的专业,如建筑、结构以及安装等等,而在涉及阶段各个专业绘制在各自的施工图纸之上,导致常常出现各个专业间专业文化碰撞的情况。而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在建立信息模型以后,能够在建筑物建造前期来协调各个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加之协调数据的提供,能达到更好的协调目标。(3)具有模拟性。所谓的模拟性,并不单单将所设计出来的建筑物模拟出来,还能够将那些不能够在真是世界中操作的事物模拟出来,如紧急疏散模拟与日照模拟等。通常,在招投标以及施工阶段,能够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模拟实际施工,从而确定出最为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此同时,还能够实施5D模拟,最终达到成本控制目标。

2当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新时期下国内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管理方法与计价模式也在日益更新,但从整体上看,工程造价管理仍然和现阶段的经济水平提升之间有很大的不平衡,无法满足社会进步的发展需求,必须要解决当中的多种情况。

2.1工程信息共享与协同困难

通过深入研究当前国内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后发现,这项管理工作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部门数量过多,而且管理层也比较多。正是因为这一问题,才导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难度大,而且合作效果也比较差。一些造价人员因为缺乏相关的数据技术能力,不能与其他部门管理者实现工程信息数据的及时共享,必须要借助电脑技术或手动操作等方法做不必要的二次加工,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程造价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造价数据存在显著滞后性

现阶段,国内应用的造价数据基本上都是静态和动态并用的模式。不同地域的人们根据本地的社会平均劳动率与平均成本价格来制定本地的消耗量指标与工程预算定额。而在调整市场价格问题上,则主要采用季度或月份发布指导价进行,之后再进行相应的工程造价制定与审核工作。各种建筑原料的单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也就导致定期发布的指导价部门达到和市场价的统一,所以这种造价方法所建构的数据必然会和行业的实际产生很大的出入。不仅如此,一些建设企业通常会使用政府部门给出的定额信息,但是定额信息的更新速度非常慢,无法实时精确的体现出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情况,最终导致消耗量指标和建筑行业发展相互背离。

2.3造价规则区域性显著

国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都各不相同,所以他们在制定定额标准时也就千差万别。基本上所有的地区都会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定额标准,而且在制定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时也有很大的出入。因此,建设企业的计价规则就体现出了很大的地域性特征。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3.1工程造价决策阶段的应用

工程决策阶段是造价控制的重要部分,并且对于整体工程造价的影响也非常显著。而BIM技术在这一阶段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图前成本”上。即相关技术人员使用BIM模型来对具体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并且能够在结合历史工程数据的基础上,使用神经网络等各类先进的算法,提取工程项目的重要造价指标,最终快速的完成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估算。不仅如此,BIM技术的使用还使得决策人员能够直观的看到不同工程方案的造价变化,并反复调整工程造价方案,最终选择最具有技术性和经济性的方案。

3.2工程设计造价的使用

BIM技术在工程设计造价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技术的可视化应用上,能够以动画、虚拟现实系统等各类可行的手段来展示整个项目的详细设计内容,比较侧重于“图后成本”。特别是工程设计环节使用传统成本核算会造成最终造价跟预计成本之间出现显著差异。而BIM模型的引入则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能够基于成本方案来明确后续施工的实际造价情况,使得各个阶段的施工能够较好的串联在一起。

3.3工程施工造价控制中的使用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造价控制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具体施工的造价要低于计划中的数值。这里造价人员可以考虑引入BIM5D模型来进行过程控制,能够实时的模拟项目方案的成本,合理利用各类资金。在过程造价控制中,造价人员不仅要关注各个施工环节中产生的造价,同时还应该明确各类施工材料的具体造价情况,并且还要进行变更工程量的详细计算。

3.4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当下很多施工单位的施工工作总因为建筑的工期太长等因素而有始无终,细究其原因便会发现是由于工程要竣工收尾的时候总有部分重要数据资料遗失或图纸缺失等现象,这样造成该建设工程只有匆忙收尾的严重后果。然而,BIM技术的全面实施就能将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一切信息数据加以收集与储存,既确保了数据信息的规范化及完整性,又保证了后期只要需要某个数据就可以依靠BIM技术的可视性特点来完成3D模型的对比查看的便捷性。一方面避免了因结算阶段不精准而产生的责任推诿等矛盾争端,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工程结算的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复杂且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为使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我们应该要对BIM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注重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不同阶段的应用,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BIM模型,进一步改进与优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最终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超.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7,15(7):305.

[2]王海迪.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7):741.

[3]徐雅芳.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标准对比及实践研究[J].建筑施工,2016,38(11):1631~1634.

论文作者:王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