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心理学中的智力概念与研究_心理学论文

论现代心理学中的智力概念与研究_心理学论文

评现代心理学中的智力概念和智力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智力论文,学中论文,概念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智力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自从心理学诞生以来,智力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也是心理学为人类社会实践服务的突破口。但是,百年之后,当我们重新审视心理学中的智力概念和智力研究时,看到的是概念模糊不清,问题重重的局面。这种局面与心理学的学科地位极不相称,长此以往会损害心理学的学科声誉,阻碍心理学对智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

(一)智力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心理学中,智力是最具有歧义性的概念。智力的定义有很多。中国心理学家对智力的定义就可以归纳为四种:(1)智力即能力;(2)智力是一种先天素质,是脑神经活动的结果;(3)智力是认识能力;(4)智力是一种适应能力。西方心理学对智力的定义就更复杂。1921年,美国《教育心理学》杂志邀请著名智力专家对智力进行定义,14位专家给出了各自的看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对智力概念界定不一,古已有之。例如,孔子常谈到“智”,并从多方面解释:(1)认识上的不惑状态,如“知者不惑”;(2)实事求是的认识态度,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3)对人的识别能力,如樊迟问智,子曰:知人;(4)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如“智者乐水”;(4)学习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孟子认为,“智”是人对外界事物及规律的认识与掌握,人如能认识事物的规律并按规律行事,就是智的表现。荀子将人生来具有的认知能力叫做“知”,“知”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就转化为智力。墨子认为,智力是人生来就有的感知能力。老子认为“智”是对“道”的直觉把握,有时也指对人的正确认识。如“知人者智”。等等。

(二)智力的外延极不确定,结构也各不相同

由于缺乏统一的智力定义,智力处延也极不确定,对智力结构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1.中国心理学家对智力内容和结构的看法

多数学者认为智力主要指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和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但另外一些人则提出了不同看法。如吴福元认为,智力包括素质、认知和动力三个亚结构:素质结构指遗传素质,认知结构指认知能力,动力结构主要指人的非智力因素,如需要、动机、情感、意志等。

2.外国心理学家对智力内容和智力结构的看法

在前苏联心理学中,智力就是一般能力。在西方,则存在因素说和结构说之争。因素说是阐明智力构成要素的学说。结构说强调智力是一种结构。

20世纪80年代以后,加德纳提出了多重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包括语言、音乐、逻辑-数学、视觉-空间、身体-动觉、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七种智力。各种智力相对独立,而且有价值的智力成分在不同社会和文化中是不同的。在这一时期,用认知观点研究智力是时代精神的重要方面。认知心理学家把智力理解为为达一定目的在一定心理结构中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模式识别、注意、记忆、表象、言语和问题解决等心理技能。如戴斯等人提出了智力的PASS理论,认为智力由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四种过程组成。计划为个体提供分析认知、解决问题、评价答案有效性的方法,注意为认识事物提供合适的唤配状态和选择性注意,同时性加工负责刺激整合,继时性加工负责将刺激整合成特定系列。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包括情境、经验和成分三个子理论。情境子理论说明智力与环境的关系。智力具有目的性、适应性,是对环境的适应和塑造。经验子理论主张用处理新任务和新情境的要求和信息加工自动化的能力来衡量智力。成分子理论揭示智力操作的心理机制,包括元成分、执行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PASS理论具有坚实的神经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基础,三元理论全面考虑了智力同环境、经验和心理机制的关系,考虑了结构与过程的统一,具有较大的合理性。

(三)智力与其他心理过程、心理特性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处于混乱状态

由于缺乏公认的智力定义,也由于智力的外延和结构不确定,所以,在心理学领域,智力与其他心理过程、心理特性的关系正变得模糊不清,处于混乱状态。

首先是智力与能力的关系模糊不清。在智能关系上,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西方心理学主张智力包含能力,前苏联心理学主张能力包含能力,中国的智能相对独立论主张智力与能力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都是成功解决问题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它们的区别是,智力偏于认知,能力偏于活动,二者互相制约、互相交叉。

智力与情感的关系,由于情绪智力的提出,也变得模糊不清。情绪智力是智力的一种,还是与智力平行?还是包含了智力?沙洛维和梅耶1993年认为情绪智力包括认知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调节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不难看出,在情绪智力的创始人看来,情绪智力中包含了智力。

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也如此。1988年,斯腾伯格提出了创造力的三维模型,认为创造力由创造性地应用智力、认知方式和人格特质三个维度组成。智力成为创造力的维度。而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则认为,智力包含创造力,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进一步,智力与心理、个性的关系也变得模糊起来。如皮亚杰就将认知、智力、思维和心理视为同义语。与之类似,王垒等人1999年提出,“凡是个体为了应付环境、解决问题和适应性生存所应具有的基本的、关键的东西都应包含在智力的概念中”。为此他们提出了“综合智力”的概念。综合智力包含传统智力的认知因素,还包括动机因素、情绪性因素以及个性因素。这样一来,智力就可以与心理、意识、个性划等号了。

(四)智力测验效力不高,社会上存在着对于智力测验的滥用

自从比奈和西蒙在本世纪初提出了第一个智力测验以来,对智力测验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智力测验的批评主要包括下述方面:(1)智力测验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以致于认为“智力是用智力测验所测出来的东西”;(2)智力测验内容太窄,主要局限于认知能力;(3)对同一特质的不同测验结果无法比较;(4)不能很好地预测学业成绩;(5)不能预测创造性和成就,高智力不能保证有高创造力。另外,研究表明,IQ分数只能说明约1/4的社会地位变异和1/6的收入变异。

滥用测验的批评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智力测验的公平性,这些批评包括:(1)测验理论存在文化偏差,智力概念是西方式的,适合于欧美中产阶级的儿童;(2)测验的内容、结构和语言存在文化偏差,不适合于少数民族或黑人;(3)测验标准化时取样不当,少数民族取样太少;(4)测验常模不合适,许多测验缺乏用于少数民族和落后地区的常模;(5)测验不能充分考虑儿童智力发展的差异。二是智力测验的结果具有负效应。在智力测验中被标定为低智商的儿童会被视为“傻瓜”,而没有人会对傻瓜寄予厚望。权威人物的低期望常导致他们成为权威们期望成为的平庸之辈。

综合所述,现代心理学的智力概念充满矛盾,智力研究正面临深刻危机,出现前所未有的混乱与困难。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清理我们的思路和检讨我们的目的的时候了。

二、智力概念的性质

由于智力概念存在上述不足,所以,尽管心理学家用科学方法研究智力,但智力概念目前停留在前科学概念的层次,还不是一个科学的精确的概念。

前科学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积累经验形成的,所以具有主观性、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它们受个人知识经验的限制,常有错误和曲解。智力概念目前也具有这种性质。由于不同文化群体的生存环境不同,对智力提出不同的要求,所以对智力就有不同理解。由于公众很少学过心理学,所以公众心中的智力就是日常所说的“聪明”。这种聪明的特征必定随文化、职业、年龄、行为的情境而不同。如斯腾伯格等人曾经研究了公众对智力的看法,发现不同职业的人对聪明的理解不同,人们对不同年龄的聪明者有不同要求。还有些心理学家研究了经济文化欠发达国家的人们对于智力的看法,发现智力概念具有文化差异。例如,沃波尔研究了乌干达不同部落的人的智力概念,发现不同部落的人对智力的理解不同,而且和西方国家对智力的理解没有关系。郑雪等人考察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普通成人的智力概念,发现普通人与专家的智力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多数普通人以学习和实践领域中的成就或外在表现(如工作好、会读书和多面手)作为聪明人的主要特征,较少以学习能力强、思维敏捷等内在品质作为聪明人的主要特征。但也有研究表明,在智力特征评价方面专家和外行人的看法有很高的相关。这些研究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目前心理学智力概念的前科学性质。

前科学概念是对人们有限经验的概括。所以在这类概念的内涵中,常忽略概念的本质特征,混进一些非本质特征。在这类概念的外延中,常包含别的概念的成分。智力目前也是如此。许多非智力因素被加进智力结构中来,使智力在人的心理系统中没有准确的定位。智力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人类心理的代名词。一些心理学家对智力的界定注意了智力的适应性、解释力而忽略智力的本质,混淆了智力与其他心理现象的区别。

笔者认为,智力概念所以遭此厄运,最根本的原因有三条。

(一)智力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它在不同层面上与其他事物或现象有复杂联系

在人和环境的关系上,智力具有适应功能,因此具有相对性、生态性,但夸大这一点,智力就容易与心理、个性等同;智力具有生物学基础,与人脑的特点有关,但夸大这一点,智力就容易被解释成受生物因素决定;智力发挥作用时要受人的动机系统推动,受人格系统的影响,但夸大这一点,就容易将这些非智力因素囊括到智力中来。许多心理学家所以对智力概念和结构有不同看法,就是因为他们看待智力的角度不同,他们强调的是智力与不同事物的关系。

(二)许多研究者将智力与“聪明”这一日常概念划等号

“聪明”是一个日常概念。由于不同文化、职业看重不同的角色和技能,所以“聪明”对不同文化环境、职业和年龄的人有不同含义。在原始民族中,聪明就意味着能打到猎物;在学校教育中,聪明就意味着记忆力好,理解力强;在运动技能领域,聪明就意味着动作技能形成快,质量高。综观当代的智力研究,特别是关于不同文化、民族、职业的人对于智力概念理解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将智力等同于聪明的问题。这种研究要求被试列举“聪明人”的特征。因此,它们反映的是公众对聪明的理解而不是对智力的理解。一些研究者以聪明为研究对象,所以提出了许多智力理论,仍解决不了文化、民族、地区、职业差异的问题。因为根本不存在一个公认的聪明定义,聪明在不同文化、职业和活动中有不同表现。将智力同聪明搅在一起,结果只能是见仁见智。斯腾伯格曾感叹说:“从本体论的意义上看,智力与知觉、学习和问题解决等认识过程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当然也不是一点也没有。试图将智力与认知或其他什么划等号的理论没有认识到智力的概念具有约定的性质。”应当指出,不是智力具有约定性质,而是“聪明”具有约定性质。只要不将智力与聪明脱钩,智力就摆脱不了“约定”的命运。

一些心理学家以公众对智力的理解为依据说明智力的约定性质,这种做法不科学。科学的智力概念有确定内涵。《牛津当代高级学习者英语词典》对智力的释义是:“知觉、学习、理解、认识的能力”。《现代汉语词典》对智力的释义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像、思考、判断等。”阿瑟·S·雷伯著《心理学词典》指出:智力归根到底是从经验中受益的能力。古代哲人虽然对智力看法不同,但大多是从认知角度谈的。心理学产生以来,智力定义尽管有多种,但主要还是指人的认知能力。目前的智力测验也主要针对人的认知能力。因此,作为科学的智力概念,主要应指人的认知能力,是多数思想家和心理学家的共识。

(三)许多研究者对智力及其测验的功能期望大高

智力只是个体心理的一方面,并非人心理的全部。造成智力概念混乱和批评智力测验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智力及其测验的功能期望太高。人们期望智力及测验能预言人的学业成绩、创造能力、人际关系、职业成就和人生幸福。这些期望对智力及其测验而言实在太高。由于智力测验主要指向人的认知能力,而这种测验成绩与学业成绩、创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成功和幸福相关较低,所以许多人对智力概念和测验不满意。于是就修正智力内涵,扩充智力外延。如为强调情绪的重要性,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这一概念经过以讹传讹演变成情商(EQ)的概念。情商炒作的尘埃还未完全落定,成功智力又异军突起。斯腾伯格认为,传统的智力测验测量的是“呆滞的智力”,这种智力除了能在智力测验中取得好分数外别无他用。而成功智力则是用以达到人生目标、在现实生活起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成功智力理论存在下述问题:(1)成功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不是一个科学概念。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如果将成功定义为达到预期目标,那么没达到目标是否就意味着成功智力低下?须知要取得成功,客观条件和机遇也十分重要。如果一味地以产品成果为导向,那么为达到目的是否就可以不择手段,不论成功的社会价值?因此,要找到成功的统一标准是很难的。(2)斯腾伯格曾列举了20项有成功智力的人的特征,但这些特征中大量的是动机、情绪、意志、自我意识、态度、信念、价值观和性格的特征,只有少量认知的特征。因此,这已经不是对成功智力的描述,而是对成功人格的描述。(3)成功智力理论在对人的预测性上不如传统的智力理论。智力研究的重要目的是对人的智力作出测定,并预测个人在学业和生活中可能取得的成就。

即使我们同意斯腾伯格的努力概念,而且他本人也愿意发展一种成功智力测验,在具体步骤上仍有许多问题难以解决:(1)斯腾伯格列举的成功智力者的特征纷繁复杂,具体到测验中就难以实施。因为某些特征的测量属智力测验,智力测验是最高作为测验,要求人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另一些特征的测量则属人格测验,人格测验是典型作为测验,要求人真实地表现自己。一方面,不同性质的特征混在同一个测验里不知该如何安排和计分,另一方面,由于要测量的是成功智力,就难以保证人在测验中能真实地表现自己,人们会有意无意地将自己加以美化,以获取测验的高分。因此,斯腾伯格虽在理论上对传统的IQ测验及理论大加批判,却很难拿出行之有效的测量智力的工具,以取代传统的智力测验。(2)由于成功的含义极不确定,成功的标准很难统一,那么,根据成功智力理论所制定的测验其效标就难以确定。没有效标,就无法确定测出来的到底是什么东西。(3)成功智力测验具有更大的负面效应。在成功智力测验中得低分数,对受测者自信心的打击比在智力测验中的失败还要大。在智力测验中得分低,还可以通过非智力因素来弥补;在成功智力测验中得分低,就会断绝受测者的一切希望。

传统的智力理论和测验具有局限性,并纠缠于文化、民族、职业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这些缺陷并非不可克服。心理学家为此已做了大量工作。如在智力理论建构上,为克服单维结构的缺点,提出了层次结构、层次与因素结合的结构;为克服一元智力理论的缺点,提出了多元智力的概念;为克服静态理论的缺点,发展出注重认知过程的理论;为克服经典测验理论的缺点,发展出项目反应理论以及各种探索智力因素的技术和方法。为使智力测验做到文化公平,在测验内容的选定、测验取样、施测语言、测验的结构和形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为防止语言对测验的影响,图形测验被编制出来;为防止文化影响,引进测验时对其进行必要修订。但是,心理学家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总会碰到一个不可逾越的两难抉择:一方面,一个测验的适用面越广,这个测验就越有效;另一方面,一个测验的适用面越窄,这种测验测出来的结果就可能越准确、越公平。所以心理学家必须在效率、适用性和准确性、公平性之间作出抉择。假若主张情绪智力、成功智力和综合智力的人将来设计出自己的测验,也会面临面样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智力测验的问题,而是所有心理测验都存在的问题。至于社会上对智力测验的滥用,则不应将过错全部归于测验本身。滥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意的。科学不可能摆脱政治的利用和影响。统治者利用智力测验为自己服务在历史上并不鲜见;一种是无意的,是家长、教师和领导对智力测验期望太高,并对克服其负面影响不够自觉。因此,公允地说,智力测验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科学和有效的测量工具,但绝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万能的可以包打天下的工具。

主张情绪智力、成功智力乃至综合智力的人认为,他们的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和测量只重视认知能力的局限。如情绪智力理论强调情绪智力可以培养而非由遗传决定,应用范围比智力更广,可预测个体成就、幸福和心理健康。但情绪智力本身也有难以克服的缺陷,如定义不清,没有系统的结构,混淆了心理过程与心理特性的关系,缺乏研究证实和好的测验等。综合智力也存在同样问题。成功智力的问题就更显而易见。成功的定义尚不清晰,更谈不上成功智力了。这些都是研究者对智力及测验期望过高的缘故。为了增强智力及测验的说明力和预测力,就不惜模糊智力概念,扩大智力内涵与外延,将一些非智力因素加进去。其结果是,这样的智力概念什么都包含,就不是智力了。

应当指出,智力研究这种混乱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研究者的误导,另一方面,出版界对智力的商业炒作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智力是广大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而成功又是每一个人都十分向往的,所以,在智力问题上观点越新颖、越离奇,引起的社会轰动效应就越大,商业价值就越明显。

三、困惑后的反思

为克服现代心理学智力研究的混乱局面,我们在惊叹、迷惑后该有所反思了。

反思之一:应当明确地界定智力的概念,不要任意扩大智力的内涵与外延

智力要成为科学概念,必须有明确的内涵与外延。心理学家应正确对待以公众的智力概念为基础的智力的内隐理论,既不能对它们漠视不顾,又不能以它们作为下定义的基础。智力不能总是同聪明的划等号,它应主要指人的认知能力。1987年,斯尼曼和罗斯曼曾对教育与心理学领域的专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这些专家的意见尽管有差异,但一致同意智力包括如下三种能力;(1)主要是处理抽象东西(观念、符号、关系、概念、原理)的能力;(2)解决问题-处理新情境的能力;(3)学习能力。他们都认为智力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兴趣、爱好等其他非能力特征。心理学家应当在详尽研究的基础上达到认识上的统一。因为与其他心理学概念不同,智力不仅是重要的理论概念,也是重要的实践概念。理论上的混乱势必导致实践上的无所适从,不仅败坏了心理学的学科声誉,也会在实践上产生误导。笔者认为,只有同日常概念“聪明”脱钩,将智力局限于认知能力,智力才可以避免许多搞不清的纠缠,智力研究才可能走上科学严谨的轨道。

反思之二:应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智力理论和测验结合的研究

在智力研究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理论研究和测验研究脱节。与理论研究相比,测验的研究和编制明显滞后。心理测验学家长期徘徊在心理学主流之外,认知心理学产生后,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智力研究领域,仍是理论多于测验。这些理论对传统的IQ理论和测验提出许多批评,但都未拿出有效的测验取代传统的IQ测验。因此,心理学家应加强智力理论和测验结合的研究,实现理论研究和测验研究的整合,研究出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测验,从根本上克服传统的IQ测验的缺点。

反思之三:不要对智力及其测验的作用期望过高,应保持谨慎的科学态度

智力在人对环境的适应中有重要作用,但其他心理特性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智力只为学业成功提供基础条件,能否成功还要看其他主客观条件。智力对创造性和事业成功也有重要作用,但高智力并不能保证高创造力和成功,因为创造和成功还与许多其他主客观因素有关。如果心理学家真想通过一个测验去预测人的学业成绩、情绪品质和成功,也可以尝试发展学力、情绪力和成功力的测验,但是不要将这些都冠上“智力”的头衔,这样既损害了智力的声誉,也给智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带来不必要的混乱。

谨慎的科学态度还表现在,应科学地编制与使用智力测验,谨慎地解释智力测验的结果。编制测验要有科学理论指导,应吸收当代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注重结构和过程的统一。要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尽量克服文化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公平现象。要克服智力的遗传决定论思想,树立智力的可培养观和发展观。在考察学生智力时,不要仅看重智力测验分数(IQ),还应结合观察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表现。对学生、家长和教师应尽量保密智力测验结果,避免智力测验分数引起的低期望的负面影响。应多发展与采用诊断性测验,少使用评价性测验,尤其是不要只给出一个简单的智商分数,给孩子贴上一个“聪明人”、“一般人”、“愚笨者”的标签就完事。

反思之四:心理学家应加强自身的理论辨别力和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感

对国外的理论应批判地吸收,不要盲目地照搬,更不要去有意地包装和炒作。事实上,中国心理学家为弥补智力及测验在预测人的学业成绩、事业成就、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足,早已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概念。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以外同智力活动的效益有关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它们与智力因素结合,在智力活动中发挥作用。燕国材认为,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尽管这一概念还存在着某些争论,但比情绪智力、综合智力乃至成功智力的概念要科学,至少没把非智力因素也称为智力。另外,也应注意当代反理性哲学思潮的负面影响,注意纠正轻视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轻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片面强调动机、情感、意志和人格等非理性因素在学习和工作中的作用的倾向。事实上,创造也好,成功也好,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的作用。不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不具备高水平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一心只想成功,一心只想创造,其结果只能是沙滩上的建筑,是靠不住的。

标签:;  ;  ;  ;  ;  

论现代心理学中的智力概念与研究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