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41022219890606XXXX
摘要:装配式建筑作为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类型,其在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建筑项目的建设水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体现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优势与效果,一方面需要提升人员队伍的建设水平,完善行业标准的建设工作,另外一方面则需要继续完善现场组装以及销售渠道,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更好地完成一体化管理,以此来为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问题;控制措施
1导言
建筑行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GDP的增长与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联。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样也带来了大量的新问题,包括劳动力资源不足、生产资料不足以及施工环境压力大等特征。在这个时期,粗放型的建设模式己无法适应新时期我国对建设事业的需要,选择科学的施工建设模式,缩减成本、减少工期并取得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成为现阶段各地发展的新选择。鉴于此,文章重点针对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与发展问题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2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问题
现阶段,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而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之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最近几年,也看到我国专注于装配式建筑研究和分析的相关研究。但是因为实际情况的影响,短时间内,我们国仍然无法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其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实际规划设计的时候很难找到统一的标准,而往往是以低标准进行,并且出现不足的时候很难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设计就成了一个很费时间并且难度很高的工作,不利于工程进行;生产管理工作对于装配式建筑进行是尤其重要的,不过根据目前的情况分析,有部分地方还会延用传统的办法进行管理,设备等都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以及施工的要求,这样很容易导致信息管理出现问题,影响工作的进行,大大降低工作的效率;在施工的现场,管理一定要严格进行,但是很多时候会存在一些问题,因为装配式建筑工程运行的时候,要求多个部门共同合作以及设计来完成工作,这就需要这些部门有很好的沟通和交流,把握好协调性,才能够出色的完成任务。然而,现实中这些部门很难做好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就导致施工现场较为混乱,施工的进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
3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与发展策略分析
3.1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相关政策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效果常常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因而在进行管理时,需要重视对相关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对策进行完善,主要应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监理严格的监管机制等。对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时,要密切关注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要遵循建筑行业的转型发展要求,并对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行借鉴,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要针对政策的落实要求对装配式建筑的监管体系进行完善,包括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审批流程的完善以及全过程监管机制的完善等。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审批流程而言,在进行完善时,要关注对现阶段复杂的审批流程进行简化,要真正发挥出部门作用。而在进行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监管机制的完善时,要从装配式材料的生产环节到最后的成品构件保护环节都要加强监管方针的制定,要明确监管目标,丰富监管内容,提高监管成效。在进行监管时,可以辅助以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帮助排查存在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隐患的产品与施工环节,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建设标准要求。
3.2提高预制件质量,不断创新技术
首先,保证预制质量,满足装配式建筑的应用需求。为了保证零部件的质量,就要确定生产厂家的资质,根据工程要求生产产品,对预制件的尺寸、外观等内容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制定。在生产之前,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生产经验,结合我国预制产品的实际情况,创新生产方式,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进一步保证装配式建筑结构合理,要保证预制产品符合国际化安装标准,钢筋型号、质量符合装配式建筑要求。其次,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周期进行合理控制。这就需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施工进度。一方面要保证预制部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可选用一体化加工技术达到目的;另一方面要保证装配式建筑迈向多元化发展再次,不断创新技术,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要加强技术引进与创新,对现有的预制免模技术进行优化,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证装配式建筑质量。
3.3加强标准化设计管理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更好应用与发展而言,设计人员要加强标准化设计,对于预制构件的生产厂家,要对其提出标准化要求,包括构件尺寸、外观、规格等,以确保实现标准化设计。在具体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结构进行深化设计,并以国际标准为参考,结合工程实际,对钢筋布置形式、节点选取以及砼材料配比等进行标准化设计。作为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则要强化对设计环节的管理,确保其严格执行设计标准,同时要对设计方案交底以及技术交底等工作进行密切监管。
3.4建立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规范
除了使我国相应的政策变得更加完整之外,还需要建立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规范,建立与之对应的规范,使得装配式建筑技术不断的发展优化,在根源处下手,提高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水准,使装配式建筑以更加完美、更加周密的被推广。首当其冲的应该研发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新的设计方法,然后是建立起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系统,使得技术规范得以建成,再然后就是培养相应的需要的人才,使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越来越好。因为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现阶段处于持续的成长中,所以相应的,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也应该齐头并进,这样才能使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兴盛。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行业仍处于不太兴盛的状况,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因为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管理过程中有很多的麻烦,尤其是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原因。装配式建筑过程中对质量的把握是十分要紧的,如果相应让装配式建筑在以后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就应该保障好施工的质量,才能达到一体化发展的目的。例如对预制件做好统一的标准规范,与我国装配式建筑的现实需要,客观准确的严格提升预制件要求。
3.5加强监督力度,保证政策落实
第一,要加强对总承包工程的管理,保证管理更加科学;为了实现招投标工作顺利进行,可采用EPC模式保证工作成果;要保证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过硬,有丰富的装配式施工经验。第二,保证招标工作公平、合理,对招投标工作进行仔细审查和监督。第三,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开通专用的审批装配式建筑的管理渠道。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多单位都按照原有建筑模式,进一步优化施工图纸与施工许可证的审查流程。虽然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改进审查方式,但问题依然存在。优化后的审查流程依然比较复杂,而且管理存在许多不统一之处。装配式建筑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需要确保其管理机制的一体化,从根本上落实总承包责任。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范围日益频繁。装配式建筑有其自身的实用性和合理性,通过合理使用该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保护环境。尽管装配式施工的优势众多,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要针对问题仔细分析,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方可提高项目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越,孙正涛.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J].居舍,2018(03):102.
[2]刘娟.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8(09):206.
[3]郭章林,梁婷婷.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J].价值工程,2017,36(02):233-235.
[4]樊军,杨嗣信.关于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思考及建议[J].建筑技术,2017,48(02):118-122.
论文作者:娄亚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我国论文; 技术论文; 预制件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