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工园区集中管控模式下的企业废水处置问题及解决办法论文_杨芳军 郭云峰

浅析化工园区集中管控模式下的企业废水处置问题及解决办法论文_杨芳军 郭云峰

盛虹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摘要:近年来,在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下,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加大了化工园区集中式废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力度和管控力度,实现企业废水集中处置已成为一种趋势,也是化工园区有效的水资源末端治理措施。本文主要对某化工园区集中式废水处理设施现状进行了概述,简析了实际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化工园区;废水集中处置;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

为了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加快化工行业转型升级高质发展,坚决打好化工园区污染物防治攻坚战,完善化工园区环境治理体系,改善园区周边环已境迫在眉睫。而工业废水处理作为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采用有效的处理手段和选择最佳的管理模式极为重要。

1化工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概况

目前我国重点建设的石化产业园区有: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州惠州和福建古雷等石化工业园区,石化园区管理控制一体化与公用工程一体化合理配套已成为一种趋势[1]。化工园区集中式废水处理设施是保障园区内企业生产废水达标排放的重要末端治理设施。

因我国水资源分布问题,一些缺乏水资源的西北地区在化工、煤化工废水处理方面引进了先进技术,主要以废水“零排放”技术为主。“零排放”技术主要是将工业废水中的溶解物结晶提取,把回用的水资源应用到生产工艺中,从而实现节约原水资源和减量排放的目的。在南方水资源充沛的化工园区,则以废水集中收集处理后深海排放为管控手段,结合化工园区排水水质复杂的特点,为便于管控,相继出现了园区企业污水以公共纳管和“点对点”独立管线输送至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置的模式。能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污水回用率,也便于维护和系统管理,是未来化工园区污水处置模式的发展趋势[2]。

2 集中式废水处置模式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废水处置存在的问题

(1)工艺路线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

某化工园区内生产型企业,在项目可研、环评之初从企业角度出发,重点考虑了效益最大化,但处理企业项目环评与化工园区规划环评之间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极为困难。因该化工园区规划环评批复滞后于生产企业项目环评批复,导致企业环评与规划环评矛盾突显,化工园区则以整体规划环评作为合理依据,要求企业落实整改,这种差异性和不协调性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2)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地面布置上因基础设计占地预留面积问题,存在诸多不合理性;二是在技术选择上不能对整个工艺进行综合考虑,处理效果不明显,失去了实际技改的意义。

(3)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生产型企业和园区内集中式废水处理厂之间均以接管协议指标作为纳管依据,对于生产型企业,为保证排水指标安全稳定,降低环保风险,企业内部管控指标要远远小于接管协议指标,但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而园区废水处理厂因接管指标较低,需投加部分的营养盐维持生化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园区废水处置存在的问题

(1)设计问题

国内化工园区污水厂因受企业间歇排水的影响,导致排水超标的事件屡见不鲜,此类问题主要的原因是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不能及时有效应对来水质变化,调节罐/调节池设计余量不足。

据悉,许多园区与企业签订了纳管协议,而企业为保证外排水质指标正常,实际控制指标远小于纳管协议指标;但化工园区污水厂对此未进行有效的调控,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在企业排水水质发生微变时,园区没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和管控手段。

(2)管理问题

为保障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化工园区污水厂应提高技术管理人员水平,有足够的管理经验,具备应对水质水量变化调整的应急能力,确保污水厂稳定运行。企业自身也要做好源头管控及预处理措施,实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政策,节能减排。化工园区应优化工艺技术管理,合理制定收费标准,保障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做好过程严管和末端防范治理措施。

(3)规划问题

园区污水处理厂一般都会根据准入企业的污水排放量和实际需求进行分期筹建,但未引领企业做好“一企一管,专管输送”等调控措施。

以某化工园区为例,该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仅处理某公司所辖三个子公司的生产废水,该公司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在其中某一个子公司属地内(污水预处理设施),由所在子公司进行属地化管理,其余两家子公司委托该公司进行废水预处理,处理合格后总管输送至园区污水处理厂。

企业集中式废水预处理存在的问题:

①各企业之间存在交叉影响,其中一家公司排水水质波动将会影响其余两家公司正常排水和正常生产。

②各企业生产工艺和产品不同,产生的废水对预处理工艺的要求也不同,委托处理单位应选择好预处理工艺技术路线,不可一概而论。

③各企业源头调整措施有限,没有足够的应急调整能力,污水预处理系统冲击风险较大。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严把企业环评报审关,要求企业“一企一管、专管输送”、“谁排污谁治理”,以环境保护管理政策为导向,引领各公司自建污水预处理系统,彻底解决企业运行问题和管理问题。

2.3化工园区整体规划对企业建设项目的影响

化工园区集中管理主要的目的,一是防止园区生产企业对外界环境造成直接的污染或破坏;二是倒逼生产企业做好内部管控措施,合法合规生产。集中管理也是园区环境保护的有效保障。

集中管理理念的准确宣贯、合理实施、科学统筹特别重要,园区规划环评滞后于生产企业项目环评,将导致企业项目建成后存在与园区规划不符等问题,反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成本。园区规划应妥善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对于企业项目环评未超越规划环评刚性内容要求的,在不超越环境质量底线的基础上,应鼓励企业科学合理规划,梯级利用。

化工园区应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做好清洁生产;而不是全程干涉企业规划布局。生产企业从项目可研、环评报告编制时应充分解读化工园区整体规划,以化工园区规划环评公示为准,细化项目环评做到协调统一而不独立,避免发生事后技改问题。

3 展望

3.1企业在建设阶段,要充分解读化工园区整体规划环评要求,做到协调统一而不独立,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

3.2化工园区要根据规划环评要求对企业进行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

3.3支持企业在执行化工园区环评规划的前提下,提倡和支持企业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和废物资源化。

4 结语

4.1化工园区在允许企业准入园区前,需对企业环保要求方面进行全面宣贯,以规划环评为导向,指引企业做好合理的环评规划,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降低环保风险。

4.2化工园区应做好专业技术管理提升,保证污水处理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能适应一定程度的水质水量变化要求,切实服务于企业发展。

4.3企业需做好长期规划,认真解读园区规划环评要点,充分调研国内化工园区内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研究废水近“零排放”技术的经济性,做好一次性投资规划。

参考文献

[1]常丽君.石化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建设模式探讨[J].广东化工,2015,42(7):131-132

[2]谢志成,赵文喜,徐亚鹏,付金强.化学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模式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14(17):45-46.

论文作者:杨芳军 郭云峰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浅析化工园区集中管控模式下的企业废水处置问题及解决办法论文_杨芳军 郭云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