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高考历史试题分析_高考答案论文

1998年高考历史试题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7月9日刚刚考完历史,目前尚难以对其作较为全面、精当的评价,而只能谈谈个人的感觉和初步印象。

1998年历史试卷的试卷结构和考查内容,完全符合《1998年历史科考试说明》的有关规定(见下表)。与前几年的试卷相比,整个命题思想和技术处理都没有大的变化。命题中贯彻了国家教委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考查并重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的素质和学科能力;适当调整了试卷的题型结构(取消了填空题);适度提高了试卷难度。总的来说,其基调依然是大稳小变,变中求新。

注:知识内容中国古代史约占25.3%,中国近现代史约占40%,世界近现代史约占34.7%。

一、选择题在考查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并未降低学科能力考查的力度。其主流是侧重考查对历史的理解,着眼于知识的运用;考查历史现象与过程的性质、特征、原因、结果、意义、影响等的试题占有很大的比重(约50%);还推出了一批程度式选择题。

例1(第7题)下图所示犁耕法始见于: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唐

〔解析〕该题系图表式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识读历史文物图画的能力。犁耕法是西汉时发明的先进耕作方法,题中图画所示犁耕法俗称“二牛抬扛”,图画源于西汉的画像砖。由于中学课本中有该画像砖的图画,题干中又有“犁耕法”这一揭示,只要审题时注意“始见”二字,考生就很易选对答案C项。

例2(第10题)下列对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结局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B.清政府妥协退让,导致丧权辱国

C.中国对交战方输华货物的税率给予优惠

D.中国允许交战方在规定范围内对华投资

〔解析〕这道否定式选择题实际上是要求考生从“结局”的角度,确认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不同之处,旨在考查考生对有关历史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和比较异同的能力。审视A项时,要小心命题者设下的“中国战败”这一“陷井”。甲午战争中国确实“战败”,而中法战争则是中国“不败而败”,战场上的胜利被清政府的腐败和投降主义的外交路线丧送了。这是两场战争结局的不同点,故A项为答案。D项干扰性很强,《中法新约》允许法国在中国修筑铁路,《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都是“允许交战方在规定范围内对华投资”,是为两场战争结局的相同点,故应排除。此题设计角度新颖,所含历史内容十分丰富,确实考查了考生灵活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3(第11题)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答案〕D

〔解析〕该题是一道程度式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戊戌变法历史功绩的准确理解和评价能力。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是多方面的,审题时要注意“突出的”这一要求。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企图解决“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两大课题。但由于变法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失败,所以在解决这两大课题的实际作用方面十分有限。但是,维新变法的宣传、论战在思想领域影响很大;变法的失败也使更多的爱国志士走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所以,戊戌变法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促进思想启蒙”。

例4(第21题)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

A.兼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B.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答案〕C

〔解析〕该题是依托教材情境设计的,而设问角度却十分新颖、巧妙。中学教材虽未直接讲到“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的性质,但考生可以运用已有知识对其性质作出正确的判断。南京国民政府和官僚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其财产和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但其财产和资本收归国有以后,则转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因此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所以,C项为答案。此题确实考查了考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5(第22题)邓小平说:“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两个凡是”的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平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解析式选择题,设问角度是“由果找因”,旨在考查考生的历史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当时中央一些主要领导人以坚持毛泽东思想为借口,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该方针是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中提出的),继续推行“左”的政策。这是造成两年“徘徊状态”的主要原因。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解放了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结束了两年“徘徊状态”,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今年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20周年,以此命题很有现实意义。B、D两项具一定干扰性,试题难度适中。

例6(第23题)1640年英国新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这是因为

A.议会提出了掌握政权的要求

B.国王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

C.议会组织军队与王军交战

D.内战后议会把持了全国政权

〔解析〕该题旨在从史论结合的角度考查考生对历史结论能否正确理解,找准某一历史结论最佳的史实支撑点。“英国新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这一结论在中学课本中是明确的。但是,课本没有解释“为什么”,只是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新议会中展开限制王权的斗争。命题者认为考生对这一结论得出的原因应有正确的理解。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如果不争夺政权怎么能说革命开始?因此,不是“限制王权”而是“夺权”。正是由于“议会提出了掌握政权的要求”,所以“新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A项是题干所述结论的史实支撑点。我们认为命题者的思路虽然是正确的,但只根据教材的讲述为依托考生难以作出A项的概括。他们解题时,实际上只能采用排除法(B、C、D三项干扰性不大)去找出答案。

例7(第31题)与右图所示德国疆域相符的时间

A.1936年3月—1937年2月

B.1937年3月—1938年9月

C.1938年10月—1939年2月

D.1939年3月—1939年9月

〔解析〕本题是一道图表式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西斯德国扩张状况的了解和阅读历史地图的能力。该题命题的角度十分巧妙,命题者在题干中提供地图显示空间(德国疆域),在备选项中提供时间,从时空结合的角度进行考查,使一道静态的试题竟能给人以动感。考生解答此题的关键在读懂地图,获取图中蕴涵的有效信息:苏台德区已被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绝大部分国土尚在德国疆域之外。进而考生可以运用已有知识作出正确判断:1938年10月德国通过慕尼黑协定割占苏台德区,1939年3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代克(恰恰在此一年之前,即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题中地图所示应是1938年10月—1939年2月的德国疆域,故C项为答案。此题考查的时空概念较细,但考的是教学的重点,巧而不偏,是一道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好试题。D项干扰性强,试题难度较高。

例8(第43题)恩格斯在总结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的特点时指出,为取得完全成熟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果实,“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使更激进的派别执政,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当这个目的达到时,激进派及其激进措施就会“从舞台上消失了”。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看

A.大资产阶级执政时一系列反封建法令的实行就是完全成熟了的革命果实

B.众多革命俱乐部的出现,表明革命远远超出了原来的目的

C.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推行的革命政策,表现了激进派采取的激进措施

D.热月政变和政变后的变化说明,激进派及其措施“从舞台上消失了”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解析式的多项选择题。该题题意明确,设计严谨,旨在考查考生的历史阅读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之一,是其进程曲折复杂。恩格斯在总结这一特点时曾经指出:“为了取得即便是那些在当时已经成熟而只待采集的资产阶级的胜利果实,也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在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须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按:“反动”意为反方向移动,不含贬义),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经过多次动荡之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92页)命题者把恩格斯这一观点的精神引入题干之中作为立意,然后要求考生确认备选项提供的有关法国大革命的史实哪些能够支撑恩格斯的观点。考生只有真正理解恩格斯这一观点的含义,并以此来观察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才能正确判断备选项中支持恩格斯观点的史实依据。在解题过程中,估计大部分考生选对A项问题不大。在筛选C、D两项时,考生应知雅各宾派是法国大革命中的“激进派”,其“激进措施”主要指根据《惩治嫌疑犯条例》而采取的革命恐怖措施、根据限价法令采取的非正常的经济措施等。这样,就会选对C、D两项。由于中学课本中从未提及“众多革命俱乐部的出现”,所以考生对B项难下判断。

二、材料解析题在保持该题型特色(论从史出)的基础上,命题技巧更趋成熟,取材选题与现实的联系比较密切。

例9(第45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指出,山东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至于二十一条、1918年中日关于山东的换文,以及英法等国与日本之间关于山东的协约,均因欧战爆发所致,此次和会理应予以变更。中国代表团另提交了取消二十一条、直接收回山东权利的书面照会。

日本代表宣称:胶州湾自日本占领后,事实上已为日本领属,而且中日对于胶州租借地和铁路问题已有成约;如果山东问题不能圆满解决,日本将不在和约上签字。美国代表提出:中日先于1915年就山东问题订约换文,1918年又有续约,且英法同日本也有协定承认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和会须维持各项条约的神圣性。英国代表则提出山东问题两项解决办法:或按照中日协定条件,或使日本继承德国权利。

据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材料二(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请陆总长(注:外交总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省长们甚为焦急,纷纷致电代表团,坚请拒签。

摘自《顾维钧回忆录》第1分册

材料三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摘自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

要求:内容应包括外交势力的主要目标、经过、结果及其评价。答题应成文,无需罗列材料,限180字以内。

〔答案〕

评述要点:

目标:直接收回山东权利。

经过:驳斥日本无理要求,顶住英美压力,以各种方式据理力争。

结果:交涉无效,拒签和约。

评价:坚持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正义立场,不畏强权,捍卫民族尊严,顺应民心,应充分肯定。

〔解析〕这是一道比较新颖的材料解析题。这种形式的材料解析题是在1997年高考试卷中首次出现的,即97卷第44题(关于南唐烈祖李昪治国方针的题目),本题显然继承了“李昪”一题的命题技巧,并使之更趋成熟。

该题题面引用了关于中国与巴黎和会的三段材料,然后发问,要求考生写一篇“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的短文,旨在考查考生的史料阅读、提炼概括、评价和文字表达等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阅读理解材料。由于三段材料都是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虽然运用了一些外交辞令,但基本上不存在阅读的文字障碍。因此,读懂材料的关键是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正确理解材料的历史内涵。

第二步要精心审题,在审明题意的基础上,根据设问规定的角度,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命题者要求考生写一篇短文,规定短文的中心是“评述……外交努力”,并要求包括外交努力的主要目标、经过、结果(实为三个具体的求答项),其答案都要由材料当中来。只有对这一外交努力的评价,要由考生独立思考,写出自己的见解来,这也要“论从史出”。

第三步是把获取的有效信息提炼、概括为要点,作为短文的素材;然后,再布局谋篇、构思成文。

此题答案的编制简明、合理。参考答案中的“评述要点”为阅卷评分提供了一个统一框架,“评分说明”按三个档次给分和有关加分的规定,又增加阅卷的灵活性。试题难度适中。

第46题考查的是共和国史中的热点问题,立意在于从共和国经济建设的失误中吸取应有的教训,题目具有很强的现实感。题面引用了关于人民公社化的两段材料,然后发问:“①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其危害。②简要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旨在考查考生的史料阅读、提炼概括和分析评价能力。第47题引用了二战后日本史的三段材料(既有文字材料,也有统计数字),然后提出问题。此题的深层涵义是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二战后,日本政府重视教育、开发科技,以之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当前正在走上“科教兴国”之路的中国,无疑具有借鉴作用。这正是此题立意之所在。

三、问答题加强了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力度。注重“史论结合”;与去年的问答题相比,难度明显提高。

例10(第48题)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12分)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5分)

〔解析〕这是一道“小切口,深分析”的比较分析题。命题者以中学教材为依托,首先在试题中指出明清时期出现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这就从完全不同于教材表述的全新角度,创设出一种新情境。以此作为设问的出发点,向考生提出两个问题。第一问“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偏重史实;第二问“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偏重史论。试题的立意在于通过对明清时期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的比较和分析,希望考生既看到中国古代文化成就辉煌的一面,又能认识明清时的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潮流(欧美资本主义已经兴起)的一面。这对于培养考生全面地、本质地观察历史问题很有助益。文化史是中国古代史三大主要内容(政治、经济、文化)之一,明清文化是中学教学的重点,对此进行考查可以适当加大文化史在全卷中所占的比例,这也是命题的初衷。

审明题意、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是回答好问答题的前提和关键。解答第一问时,看似两问,实有四问。回答文学艺术繁荣兴盛的表现,要答出小说、戏曲、绘画等领域的代表性成就;回答科技由发展转为停滞的表现,要答出明末清初三大科技巨著及此后的“沉寂”。而回答明清文学艺术的特征要求突出其反封建的民主色彩,回答明清科学技术的特征要答出“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这实际上都体现着那个时代的特色。

试题第二问主要考查分析能力,难度大于第一问。分析形成某种历史现象的社会原因,只能到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去寻找。分析形成某种历史文化现象的原因,要把握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这就是解答第二问的正确思路。“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另一方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正是产生明清时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的社会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

第49题是一道分析论证题,试题把美国独主战争和拉美独立战争联系起来,并指出这两个独立战争胜利后的不同结果,要求考生说明造成不同结局的原因。此题的立意是从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去看资本主义发展的多样性。世界近代史,简言之就是一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认真思考资本主义在近代的发展过程及其产生的多样性问题,的确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这个“多样性”问题在中学教材中,在教师讲课中并未得到重视。从这个角度来考查考生对美洲两个独立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的理解,就突出了新意,难度较大。

四、最后,就试题的不足谈点个人看法。

例11(第36题)唐代著名的手工业产品有

A.益州绫锦 B.宣州的纸

C.邢州白瓷 D.扬州铜镜

〔解析〕该题是98年10道多选题中唯一一道“四选四”的多选题。它要求考生确认备选项中哪些是唐代著名的手工业产品,主要考查记忆能力。中学课本介绍唐代手工业的发展主要讲了丝织业、陶瓷业、造纸业三个部门,益州绫锦、宣州的纸、邢州白瓷是唐代手工业代表性的产品,命题者要求考生准确记忆是合理的。但是,扬州铜镜在课本行文中根本没有提及,只是在《唐朝手工业分布图》中扬州之处作了出产铜镜的标志,试题中竟要求考生也要确知,这样考知识似乎过细、过偏了;再者,既使考生记准了唐代扬州产铜镜,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因此,我们以为“扬州铜境”这一导向是不可取的。

例12(第34题)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

B.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C.向苏联和东欧地区进行经济渗透

D.帮助西欧经济复兴

〔解析〕本题答案的唯一性很差,使得这道程度式选择题不够严谨。二战后,美国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的直接目的是“帮助西欧经济复兴”,(因此D项应视为干扰项),它的“根本目的”是“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而它又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所以,正确选项选A项或B项都有一定道理,而且两者难以分开。命题者认定的答案是B项,但似乎最根本的应是A项,估计多数考生也会因选A项而失分。选择题虽是客观题,但其答案却是命题者主观确定的;其答案如何更客观些、合理些,特别是保证其唯一性,似应引起足够重视。

标签:;  ;  

1998年高考历史试题分析_高考答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