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质量管理中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论文_邓翠

消毒隔离质量管理中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论文_邓翠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矿集团总医院 553000

【摘 要】目的:分析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消毒隔离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6月起将分层级管理应用在消毒质量管理中,随机选取医院两个科室,消化内科科室作为对照组和呼吸内科科室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分层级管理模式,实行1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士相比,在消毒隔离监管体系、标准防控、多重耐药菌管理体系以及特殊疾病防控方面的控制水平相比对照组获得明显提升。观察组和对照组护士相比,在无菌器材监管、无菌器材操作以及常用消毒器材处置方面的消毒隔离质量获得显著提升。结论: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消毒隔离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备推广价值。

【关键词】消毒隔离;质量管理;分层级管理

消毒隔离质量管理作为护理工作中的关键部分,为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需持续提升和健全感染管理能力与效率【1】。我院从2013年6月开始对一个科室采取了分层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要求对管理对象进行识别,并设计相应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实行方法,以求实现优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将分层级管理应用到消毒隔离质量管理方面,经过1年时间的实行,切实提升了消毒隔离质量,以下为相关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6月,随机选取我院两个科室,选择肾内科科室作为对照组和神经内科科室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质量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分层级管理模式,实行一年。科室护士的职称、年龄、入职时间、专业、学历无显著差异,满足统计学标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科室采用常规管理模式

常规消毒隔离操作需基于隔离规范进行,包括地面消毒,物品消毒,设施消毒,手部消毒以及空气消毒,其中高危物品必须采取灭菌方式,中危物品采取普通消毒方式,低危物品采取低水平消毒或者清洗。

1.2.2 观察组科室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

观察组自2013年6月起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基于护士职称、年龄、入职时间、专业、学历以及综合水平的差异实行各类分层。完善呼吸内科科室的消毒隔离Ⅱ级质量管理制度,设立质量管理小组,由科室副主任作为组长,选择科室中的护士长为副组长,管理全科室的消毒隔离指标设立、消毒质量监督以及护士的培训工作。其主要负责管理科室持续消毒隔离质量监督,搜集临床消毒隔离有关材料,教育科室护士的消毒隔离操作,并参加消毒隔离质量监督审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护士水平的差异进行小组分层划分,有针对性的对消毒管理方面进行培训。科室设立消毒隔离质量控制表,管理小组每月针对科室内消毒隔离状况实行检查,各周实行监督,记载监督阶段发现的不足,和有关人员交流,共性问题并在会议上提出,找出应对方式。各季度由科室管理小组对护士的日常工作和责任范围内工作完成状况实行考核,并针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教育,以有效消除护士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得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1.3 评价指标

基于《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规定【2】,医院感染管理科与消毒隔离质量管理部门的讨论后,分析采用分层级管理后消毒隔离质量管理实际效果。

1.4 统计学方式

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针对护士相关知识了解状况实行T检验,消毒隔离质量组间运用曼-惠特尼U检验。

2 结果

2.1考核观察组和对照组护士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对消毒隔离质量知识了解程度对比。通过调查、考核,在消毒隔离质量管理中的相关知识中,对消毒隔离、标准防控、多重耐药菌和特殊疾病防控相关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调查研究。在进行分层级管理模式前,护士对这些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处于中等水平,而经过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各类相关知识水平明显提升。观察组和对照组护士相比,在消毒隔离监管体系、标准防控、多重耐药菌管理体系以及特殊疾病防控方面的控制水平相比对照组获得明显提升。

2.2针对消毒隔离质量实行整体审查,观察比较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士相比,在无菌器材监管、无菌器材操作以及常用消毒器材处置方面的消毒隔离质量获得显著提升。

3 讨论

利用分层级管理能够提升护士对消毒隔离理论的学习成效,其反映在:监督护士平时工作中消毒隔离管理体系的实行,确保护士掌握防止患者受到感染,并确保自身安全,通过循证护理方式,培训临床操作,确保护士学会实践指标。针对护士强化教育,提升责任感与危机意识,认识标准防范方式,使防控模式更加健全【3】。

质量管理阶段采用分层级管理能够切实提升消毒隔离质量,质量管理部门利用年度规划,系统性的实行专业管理方式,明确了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和岗位职责,制定了质量管理指标,完善了操作环节。强化针对护理人员的监督,提升了科室质量控制人员的监管水平,通过工作要点与持续性监督,可以切实更正护士错误的工作方式,护士自管理的被动性转换成管理主动性,切实降低了消毒隔离阶段的风险,明显提升了整体消毒隔离质量【4】

分层级管理能够促进责任细化分配,各个层级负责各自职责,科学统筹人力资源,保障各层级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发展空间。在医院消毒隔离质量管理当中应用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消毒隔离质量。这种模式的应用适应与各个科室,其优势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消毒隔离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金瑛,易红梅,何桂娟.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消毒隔离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3):5970-5972.

[2]刘水平.层级管理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外医疗.2013(10):139,141.

[3]谢运娣,程越.层级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02):162-164.

[4]张照亮,李严峰,姚晚侠,等.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的应用效果实证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06):779-782.

论文作者:邓翠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  ;  ;  ;  ;  ;  ;  ;  

消毒隔离质量管理中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论文_邓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