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丁国强谈到科学研究中持续创新的必要性_科学论文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丁国强谈到科学研究中持续创新的必要性_科学论文

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谈科学研究需要不断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诺贝尔奖论文,得主论文,科学研究论文,丁肇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丁肇中教授由于在高能加速器的质子碰撞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J”粒子而在国际科学界享有盛誉。

重视科技应体现在何处?

丁肇中:首先政府要在科学技术方面给予足够投入,但更重要的是要尊重科学和科学家。由于经济原因,一个地方的科学技术研究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科技工作者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那么很难说这个地方科技发展会有什么希望。

如何看待由于基础研究离生活较远,所以对基础研究缺乏重视和支持这一问题?

丁肇中:照这种观点,我现在进行的粒子研究是没有用途的。其实,有用没用是很难立即判断的。有的东西现在看不到用途,但是这不等于说明天也没有用途。发展经济是不能离开自然科学研究的,自然科学研究是一切生产技术的来源。100年前X光刚刚发现的时候,一位很著名的科学家就宣称这项发现没有什么现实的功用,不但没有用,还是伪造的。他没有想到后来X光能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本世纪30年代,电视机刚刚发明的时候,同样有一位科学家认为没有商业上的价值;还有原子能,刚被人们发现时,一些人说,原子能将来永远不会对人类产生价值,现在呢?其作用大得不可估量。一项科学成果从发现到应用,总是要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有时可以长达20—30年,甚至上百年。但一旦投入到生产领域,便会对经济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当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科学研究。

如何看待实验与理论、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丁肇中:自然科学是实验的科学,再好的理论,也是先通过假设和逻辑得来的,也需要实验来证明;实验可以推翻理论,而理论却是无法推翻实验的。科学史表明:科学的增长是先有理论,人们通过实验证真或证伪,或是找出破绽,再得出新的理论,再经过实验求证,从而使这种理论不断完善,不断向真理靠拢。1687年,牛顿发现了牛顿三定律。过了二百多年以后,到1905年,爱因斯坦发现,牛顿力学遇到速度很高的时候需要改进。到了这个世纪的20年代以后,海森堡、狄拉克等人又发现当物体很小的时候,相对论也需要改进。科学研究的对象是随着时间变化的,不断进行假设,不断进行实验论证,不断检验和打破旧的观念,不断得出新的智慧成果。

要想成功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最关键的前提是什么?

丁肇中:科学研究是一种永远的、不竭的知识探索,从事科学研究,首先要建立科学兴趣,再加上穷追不舍的好奇心。研究自然科学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有兴趣。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有了兴趣,觉得我非做这件事情不可,认定这是自己一辈子最重要的事,为了做好这件事,其余的东西都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唯有如此,做科学技术研究才会有所成就。一个科学家,一定要有乐此不疲的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最重要的是不断探索教科书之外的事情。科学研究成功与否,还要看研究者的兴趣与能力之外,能否将生活与研究工作融为一体。

标签:;  ;  ;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丁国强谈到科学研究中持续创新的必要性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