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52319880408xxxx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之一,地位日趋明显。人们对建筑施工要求的不断上升,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工作。本文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深入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措施
一、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分析研究
1、影响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
2、易产生质量变异:因项目施工不像工业产品生产,有固定的自动性和流水线,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有相同系列规格和相同功能的产品;同时,由于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都较多,因此,很容易产生质量变异。为此,在施工中要严防出现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要把质量变异控制在偶然性因素范围内。
3、容易产生第一、二判断错误。施工项目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若不及时检查实质,就容易产生第二判断错误,也就是说,容易将不合格的产品,认为是合格的产品;反之,若检查不认真,测量仪表不准,读数有误,则就会产生第一判断错误,也就是说容易将合格产品,认为是不合格的产品。
4、质量检查不能解体、拆卸工程项目建成后,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再拆卸或解体检查内在的质量,或重新更换零件;即使发现质量有问,也不可能像工业产品那样实行”包换”或“退款”。因此在项目管理中:①要组建业务水平较高的、责任心较强的管理层,建立健余项目质量体系与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选择专业技术熟练、综合素质高的施工队伍进行作业。②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施工过程中指定有质检资质的人员实施、监测及控制施工质量,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严格控制购进材料的质量。③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项目的进展状况定时评价项目达到质量目标的程度,促进改进项目质量,在施工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的同时,还要考虑项目功能、工期和费用要求,以符合工程的整体效益目标。
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1)工程量的统计,是做好工程收尾的先决条件。进入工程收尾阶段,技术人员首先要将剩余的工程量进行统计,以书面的形式,分单位工程,逐条逐项罗列清楚,为施工安排提供条件。施工完一项进行消缺一项,避免盲目施工,总有漏项,一遍一遍的反复收尾。尽量做到每到一个部位,完成一个部位。
(2)工序安排是否得当,是工程收尾的一项重要环节。根据统计出的工程量,分析出工序之间的联系,制定出合理的工序先后顺序,避免由于工序不合理造成相互影响及反复维修。“磨刀不误砍柴工”提前做好策划,并且严格执行落实,可以使收尾工作有序的进行。按照施工先后顺序进行材料计划,机能保证正常施工,又不占用库存。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成品保护,避免重复维修。
(3)加强过程验收,是工程收尾的重要保证。工程收尾点多面广并且繁琐,必须保证一次成活。这一阶段往往被管理人员所忽视,认为都是小活,没有什么管的,殊不知这些还是面子活,如果做不好,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社会效益。因此,必须保证工程质量,这就需要加大过程管控,管理人员要加大过程验收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完成一个部位,都能达到验收标准。
(4)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是竣工验收的保证。工程收尾阶段,对工程资料要及时的收集整理,发现资料不全的要及时办理,避免由于人员的调动,带来的麻烦。以往有的项目由于后期人员调动频繁,造成资料遗失的现象也是有的,所以,资料整理一定要提前着手。如果由于工作需要,进行人员调动一定要做好交接,把资料的完成情况说清楚,避免换人后从头再来。工程资料及时收集整理,保证资料与竣工验收同步。
(5)与设计及相关单位沟通,优化施工方案,节约施工成本。不要看工程接近尾声,实际上如果我们认真的思考,也有好多利益点的。技术人员一定要接和现场情况,能用现场带换的材料绝对不能再进。设计的一些构件,在满足质量和使用功能的条件下,能够利用现场所剩材料制作的,要与设计及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形成相关手续,既符合验收程序,同时也节约成本。
三、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分析研究
1、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方法。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方法主要是规划、控制和协调。规划是指确定施工项目总进度控制目标和分进度控制目标,并编制其进度计划。控制是指在施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进行施工实际进度与施工计划进度的比较,出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协调是指协调与施工进度有关的单位、部门和工作队组之间的进度关系。
2、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工程项目进度控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和信息管理措施等。组织措施主要是指落实各层次的进度控制的人员,具体任务和工作员任;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加快施工进度的技术方法;合同措施是指对分包单位签订施工合同的合同工期与有关进度计划目标相协调;经济措施是指实现进度计划的资金保证措施;信息管理措施是指不断地收集施工实际进度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统计与计划进度比较,定期地向建设单位提供比较报告。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是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按期完成整个施工项目的任务;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按期完成单位工程的施工任务;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按期完成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任务;编制季度、月、旬,作业计划,并控制其执行,完成规定的目标等。
3、 四、提升建筑工程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
4.1组织措施
1、职责到人
落实各层次的进度控制人员,明确其具体任务、管理职能、职责分工,在进度控制组织设计的任务分工表和管理职能分工表中标示并落实,让专人(或专部门)来负责对应层次的进度控制工作。
2、明确目标
建立进度控制目标体系,以总进度计划为依据,按项目的组成、进展、施工阶段对项目进行分解,明确项目各个参与单位的进度控制目标,通过合同责任书落实相关责任,以分头实现各自的进度控制目标来确保总目标的实现。
3、编制流程
编制进度计划一般分为如下几个步骤:建立计划框架——定义活动——确定活动的工期——确定活动间的逻辑关系——估计资源需求——制定和优化进度计划——建立预算和基线计划——计划的动态跟踪与控制
4、分解进度
按总进度计划的时间要求,将施工总进度计划再细分为年度、季度、月度、旬期等进度计划。
5、控制节点
以关键线路为主要线索,以网络计划中心起止里程碑为控制节点。划分施工阶段,不同施工阶段确定对应的重点进度控制对象,制定施工细则,以确保控制节点顺利完成。
4.2管理措施
1.计划阶段:主要工作是制定工程进度计划,并结合项目现场对计划的可行性做评审。与项目的参与单位签订责任状,责任状中明确项目总工期,并根据总合同工期对各单位提出分项工程工期(节点工期)要求。
2.实施阶段:
1)对各级进度计划(周、月、季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是否有工期拖延现象,协助排除影响工程进度的障碍。
2)加强与建设方、监理单位的沟通与协调,使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变更洽商、竣工报验、质量问题等能快速解决。
3)加强与设计单位的配合,减小设计变更对施工进度造成的工期停滞。
4)保障施工过程中设备、材料、资金的及时供应。
5)定期、严格审查施工质量,避免因施工质量不达标而造成的施工返工。
3.总结阶段:
检查各单位的阶段性施工结果,对能在要求工期内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任务的单位提出表彰、奖励,对未能如期完成施工的单位作出惩罚并总结经验,同时对新的施工阶段进行计划。
4.3技术措施
1.采用先进的进度计划编制技术(横道图计划、网络计划技术或其他科学适用的计划方法),结合互联网的运用,通过先进的控制方法与手段对工程进度进行动态把控。
2.审查进度计划的技术可行性,确保能在合理的、技术可实现的状态下施工。
3.组织流水化施工,保证施工作业连续、均衡、有节奏。
4.采取能加快施工进度的施工技术,缩短作业时间,减少技术间隔。
5.选用先进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高效的施工设备。
4.4经济措施
进度控制的经济措施主要包括:
1)及时办理工程预付款及工程进度款支付手续。
2)对应急赶工给予优厚的赶工费用。
3)对工期提前给予奖励。
4)对工程延误收取误期损失赔偿金。
结束语
目前,我国一般的建筑企业管理薄弱,建设方有必要按照科学的程序对工程的进度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进度控制目标的实现,为建设项目按照预定的计划投产、运营、产生效益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蔡彦彬.浅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J].建材与装饰.2018(48)
[2]施继余,段金跃.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资讯.2018(28)
[3]葛飞.解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51)
[4]潘新生.项目管理的质量、成本、进度控制[J].科技经济市场.2014(04)
[5]戴世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
[6]李新波,赵铁山.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08)
论文作者:叶治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进度论文; 计划论文; 措施论文; 工程论文; 工期论文; 质量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