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改革与改革中的德育_生活教育论文

德育改革与改革中的德育_生活教育论文

德育的变革与变革中的德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向新世纪,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战略,面对这一新的历史要求,需要德育作进一步自我审视和深化改革,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加速发展。

一、德育的变革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德育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第三次全教会的召开和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讲话的发表,人们对德育现代化、德育运行机制及其结构等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又作了新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成果。这里,从今天的角度来描述一下德育在实践中的变革及其影响。

1.基本摆正了德育的位置,初步确立了新的教育理念。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在学校教育中,德育被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没有地位。现在人们对于“德是做人的根本”,学校应教学生学会做人,这一点已基本形成了共识。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基本明确了德育的核心地位,在实际工作中德育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落实,表现在学校不仅把德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列入工作计划,而且开始重视德育在各个教育环节上的渗透,注意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的联系。有些学校还对各科教学提出了德育要求,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同时,现在学校基本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开始改变传统德育强调的外在控制、教师为主的旧观念,提出要让学生主动发展,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德育工作中注意从学生需要出发,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2.形成了主导方向的德育内容。近两年来,德育本着“三个面向”的精神,在内容上突出了主导方向,基本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一是与国际接轨,突出了面向21世纪全球共同的教育主题:学会关心。学校德育通过引导学生关心世界、关心人类社会、关心环境、关心自己、关心周围的人和事,拓展了学生的伦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仁爱精神、责任意识和全球意识,对国际理解的新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是引导高中生联系实际学习邓小平理论,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以往高中政治课上讲马克思主义有关政治、经济方面的基本知识,抽象、枯燥、脱离实际,学生不感兴趣,对政治课的内容只会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近两年来,开始改变“人们只谈论政治教育而没有进行政治中的教育”(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206、149、205页。)的状况。在不少高级中学,都把邓小平理论学习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有的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课,有的开专题讲座,有的组织读书会、学习小组。总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层次,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思想、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运用于实际,认识转型时期的社会特点,明确现时代中国的重要任务,从而确立成才报国的理想信念,坚定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从目前看来,这方面理论学习组织得好的学校,政治课上活了,德育有了针对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是宏扬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近年来,许多学校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作了系统梳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宏扬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并立足于践行。总体上看,青少年的文明行为、道德面貌已有了改观。

3.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注意利用社会德育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基本改变了学校为中心的封闭式德育。近两年来,根据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的思想,学校德育的新进展是,在学校内部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学校外部开始注意社会德育资源的利用,并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总体而言,德育正在走向三个结合。一是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课堂上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学生讨论式为主,师生共同学习政治思想道德的基本知识和行为规范准则,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讨论国家和世界大事。课外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并有计划地安排学校固定的节日活动,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等。各项活动的开展从策划到组织安排,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参谋,起辅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多种活动能力,二是校内与校外结合。除上述活动外,学校还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学校教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并以学校为主体与家庭、社区结合,注意构建德育网络,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了解社会。三是德育与学科教学结合。学校开始重视学科德育,这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还反映在对任课教师的思想道德要求中,近年来学校普遍加强了师德教育。在一些高级中学开设了研究型课程,这门课程不仅从智育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实施德育的好方式,可以说,这是一门把智育与德育融为一体的新型课程。

4.德育科研有新的进展,增强了德育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在德育理论方面,有许多新的研究并取得了成果,如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德育的特点和规律的研究、青少年道德情感教育的研究、德育实效性研究、德育的本质与功能的研究、德育与美育的研究以及德育学科建设等。在实践方面也有不少新的探索,许多学校提出的课题如“学会关心”研究、“自主教育”研究、“德育最优化整合”研究、“班级文化陶冶”的德育探索、“情感体验”研究等,还有的以区域为对象进行的整体实践探索的项目,如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的“德育基地的功能开发与应用的整体研究”、静安区区政府牵头的“构建区域德育工作系统行动研究”等。

德育实践研究反映出几个新的特点,一是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的需要,选题都是为解决德育的实际问题而提出来的,课题有针对性;二是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合作研究,课题均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并着眼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上升理性认识,以寻求规律性的东西。课题研究成果的层次都比较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三是实践研究的课题一般是以学校实际工作者为主体,采取行动研究等方法,不断实践、反思、修正、再实践,均能体现学校的特点,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研究中培养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因而实践性强。四是学校进行实践研究一般都比较沉稳、踏实,不浮躁,不哗众取宠,不搞形式主义。课题大多都是要做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通过长期积累,反复实践,精雕细琢,最后取得较满意的结果,体现了研究的务实性。

从目前看,有许多德育研究成果已在学校中具体运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有些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德育模式。

二、社会变革中德育面临的新问题

“总的来说,学校本身内部的进步事实上跟学校与社会业已改进的实际联系有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206、149、205页。)我们的学生从小到大毕竟还是通过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来接受生活教育的。社会发生的各式各样、复杂多端的变化,在性质上差异很大,它既展现了新的前景,又产生新的威胁。德育必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应对。

1.现实生活中的伦理价值对学校教育原则的冲击

以往的学校教育,主要是对社会环境的净化,教育的内容是通过过滤、筛选的纯而又纯的做人道理。德育传递的是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但是,在当前社会大变革时期,人们的思想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多元的价值取向,不同层次的思想观念对青少年的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学校所宣扬的价值体系与现实生活中的伦理价值有差别,客观现实并非学校德育所描述的那么美好、单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也远非易事。学校教育要确立集体主义价值观,面对的却是为个人打算,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要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现实中却常有助人者被诬赖,信任别人,却上当受骗,讲实惠比讲奉献更得到肯定,一些过去被视为神圣的东西一夜之间变得很丑陋,如高考作弊,医务人员拿红包等等。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如何引导学生理性掌握并明确运用道德原则,坚持做人准则,这是一个新课题。

同时,大众传媒所描绘的生活方式与学校倡导的价值取向也不完全一致。社会大众传媒在主导方面虽然是积极的、健康的,但是其中不乏宣扬色情、暴力、侥幸的内容。电视、电影、卡通片不少包含了侵略性的意识,炫耀武力,使人产生一种征服人的欲望。青少年是最容易接受影响的对象,因为他们往往重复第一次看到和听到的事情。而在现代社会,电视几乎成了学生的第三亲属,他们每天看电视节目,就是在不断地接受社会伦理价值的熏陶。面对大众传媒的无处不在的影响,如何引导学生辨明是非,需要认真研究。

2.传统观念与现代理念交织

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我们已经列入了德育内容并取得成效。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体现传统美德的时代特征,即赋予新的内涵,达到传统观念与现代理念的融合统一,则是一个新问题。如奉献与责任,艰苦朴素与提高生活质量,牺牲自我与珍惜生命,等等。传统教育历来提倡奉献精神,但是强调过了头,反而忘记了更为根本的责任,责任感是一种现代理念,是每个公民应有的素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委员会完全赞成《学会生存》报告提出的原则:‘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6页。)所以,今天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公民,必须让他学会负责,要成为责任公民。他们应该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尽到一个公民对社会应付的责任,这是提升奉献精神的基础。同时,我们提倡奉献精神,还包括要具备奉献能力,没有能力,精神也是空的。我们在必要时要牺牲自己,包括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是也要珍惜生命,奉献不等于要作无谓的牺牲。

3.网络虚拟性的负面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网络的扩大,形成了超越国界,超越意识形态的全球化信息网,既便利了与他人的交流,又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课题。在新技术尚未能使现实的和虚拟的世界合为一体的情况下,道德与技术还不可能产生一种亲和现象,因此,面对虚拟世界需要我们给予学生以现实的引导。首先是需要加强网络道德。网络的开通,使人们既沟通了思想又互不相识,在这种网络交往中可能导致失去现实感,而产生种种假象,为此,需要引导学生懂得自我约束,遵守应有的道德规范,既不失去真实的自我,又能识别网中人,不欺骗他人,不受他人欺骗。其次,加强现实生活的交往。网络的开通,也增加了自我封闭离群索居的趋势。各自在屏幕前学习、活动,与他人没有现实联系,没有真实的情感交流,同时,超地域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不同的价值观,也会导致学生产生迷茫。这些,都需要引导学生走出自我,融入集体活动,在现实的共同生活中确立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4.学生思想品德的失真

这是德育面临的诸多问题的焦点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育正处于一个尴尬境地,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都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学校也花了大气力抓德育;另一方面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从总体上虽有所提高,却又有许多不尽如人意,如言不由衷,言行不一,双重人格,等等,即思想品德失真。许多学生在思想上没有形成“说了就应该去做”这样一种观念,同时也有不少学生人前人后不一样,校内校外不一样。许多学生只有“关于道德的观念”,而没有真正形成“道德观念”。据报载,2001年高考作文题是要学生谈“诚信”,但是被推荐于刊报的某些考试“佳作”,却被人指认是照搬照抄的。说“诚信”,而用不诚信的手段对待,奈何?这种品德失真现象是德育一大症结,虽已存在多年,但今天尤为突出。

三、变革德育

任何德育并不是永远进步的,只有不断改革才能进步。今天的德育变革的原则,应该是合情、合理、可行。所谓合情,就是要合社会发展变革之情,合人之常情;所谓合理,就是要尊重事实,合乎真理,不悖理;可行,就是要按规律办事,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愿望,自觉接受教育。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德育的变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深入研究。

1.贴近生活

早在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就指出当时的教育问题是“教育忽视了教人如何在社会中生活、热爱生活并从事工作的基本职责;而人们必须创造这个社会,作为他们理想的体现。”(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206、149、205页。)这也是今天德育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这样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注:[美]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122页。)德育在于培养人的德性,而德性本身就是来自于社会生活规范,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规范,就必须参与社会生活,参与人际关系。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学会生活,只有真正反映生活,触摸生活,才能真正认识生活。

德育贴近生活,首先要引导学生直面人生,即要全面认识社会。德育应摒弃过去教条式地传递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而是要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实际,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社会的主流,积极的、正面的东西,也要让他们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多元性,懂得社会上除了美好的东西之外,还存在许多不良现象,还有消极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克服,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地位、权利、义务和责任,意识到作为一个责任公民还负有改造社会的任务。

其次要走进学生生活,即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一个教育者应当力求了解人,了解他实际上是什么样,他的一切弱点和优点,他的一切日常琐细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精神上的要求。”(注:[俄]乌申斯基:《教育人类学》第一卷序言,见《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507页。)只有这样教育才有针对性。需要指出的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我们的基本原则,而要真正达到教育目的,必须进一步实施个性化教育。这是因为“作为教育主体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普遍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然而,作为一个特殊教育过程的对象的某一特殊个人则显然是一个具体的人。”(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213页。)在德育面前,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具体的人,他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人都是各不相同的。这就是说,“进入教育过程的个体是一个具有文化遗产的儿童,他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在他的内心有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四周经济状况的影响。”(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214页。)如果德育不能个别化,就无法进入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不了解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就可能无的放矢。这样,学生在接受教育或参与活动中,就会处于被动状态。而不是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就很难产生情感共鸣。

再次,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生活实践,既接受教育,又干预社会生活。学生不进入社会,不叫实践,不实践就没有心灵体验。没有进入社会的孩子,将来就没有进入国际社会的能力。因此,德育要贴近生活,必须要引导学生投入社会大环境中去阅读生活,体验社会的强烈竞争、积极的合作,人与人之间的诸多关联,以及各种复杂的关系。这是从学生接受教育角度考虑的。同时,德育还要干预生活,因为“教育是文化价值的传播工具,是有助于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环境的创造者,”(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8页。)“教育也许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但它并不是历史和社会的消极产物。教育是形成未来的一个主要因素,在目前尤其如此,因为归根结底,教育培养人类去适应变化,这是我们时代的显著特征。”(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206、149、205页。)德育对社会生活的干预,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传播先进的文化思想,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向社会幅射学校的积极影响,扬清激浊,在周围社区和各种实践活动场所倡导文明生活方式,从而改造周围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2.夯实基础

在变革的社会里,作为未来社会生活的参加者的学生,应该知道如何接受这些变化并从这些变化中获益,“从而培养一种能动的、非顺从的、非保守的精神状态。”(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206、149、205页。)为此,德育必须帮助学生为变化作好必要的准备,即要为他们打下扎实的生活基础,需要夯实的这个生活基础,最主要的就是确立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具有辩证的思维方式和处理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

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指导健康生活的基本准则,就个人而言,是一个人生的定位。“在对生活存在着理智的、清醒的态度的情况下,人们就能够战胜他在过去认为不能解决的悲剧。”(注:[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转引自《外国名人名言录》,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198页。)确立社会的基本价值观,这是社会稳定的需要。“如果一个社会政治体系不能争取人们信仰某些原则、观点、某些共同关心的事情,甚至信仰某些联结一个民族的神话,那么这个政治体系就不能巩固它的基础。”(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206、149、205页。)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基本价值导向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精神,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宣传通讯》编辑部编,1996年10月。)在这一社会基本价值导向下,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基本价值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既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价值观念,又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精神,同时还应包含全球共同的价值观念。从这个思想出发,核心的价值观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这也体现了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思想。围绕着核心价值观念,应确立的基本价值观念主要包括有:诚实、守信、公正、关爱、宽容、尊重、平等、合作、责任感和维护生态平衡等。这个价值体系与全球共同的伦理道德也是一致的。(注:见《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58页。)基本价值观的确立,是确立更高层次的理想信念的基础。

当然,价值观不能灌输,也不能强加于人,“宽容教育和尊重他人的教育作为民主的必要条件,应被视为一项综合性的持久的事业。价值观特别是宽容思想不能作为狭义教学内容加以对待:如果想把事先确定的、不易被人接受的价值观强加于人,那么这种想法最终会使它们遭到否定,因为只有被个人自由选择的价值观才有实际意义。”(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45页。)同时,价值观也不是抽象的,它就体现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间,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在处理人际关系、个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不断思考、判断、选择,并实践自己选择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是夯实生活基础的重要一环。辩证的思想承认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历史各阶段之间具有相对性和依赖性,各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又是相互依存的。这种思想把时间、运动和思想、行为结合起来了,是认识现实的工具。掌握辩证的思想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是世界的趋势。“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对性又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从幼儿开始,学校就应抓住各种机会来进行这一双重教育。”(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3页。)在我国转型社会期,同样要使学生学会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思考问题,一分为二地、多方面地分析问题,承认事物是发展的、变化的,而不致把一些思想、行为和习惯看作是固定不变的、绝对的东西。

培养学生处理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这是向学生提供的“生活通行证”。学生价值观的确立与社会生活基本能力的培养是密切相关的。德育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在于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责任心的、自主的人,“以头脑做总司令”,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事实上,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在其职业、文化、结社和消费活动中,每天都应承担自己对他人的责任。因此,学校应为每个人发挥这种作用作好准备,不仅向他们传授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还应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技能,并鼓励他们参加集体工作。”“为积极参与社区生活作准备,已成为教育的一项使命。”(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47页。)为此,德育要向学生提供“生活通行证”,这个“通行证”不仅是指生存的基本技能,还包括学会生活的能力,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能力,这主要有判断力、选择力、理解力和自我反思力。

判断力,使人对当今各种复杂的现象,能正确地观察和分析,以批判的精神来对待大量的流通信息,能够超越传媒有时提供的简化的或歪曲的看法,真正了解所发生的各种事件,有助于更深入地识别人、了解人。选择力,使学生,面对多种价值取向,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作出正确抉择,并按照自己已确立的价值观,自主行动,坚持到底不动摇。理解力是一种情感同化,是与他人共同生活的基本能力。学会理解,是当今国际教育的一个主题。1994年的国际教育大会第44届会议其主题就是“国际理解教育的总结与展望”。人们认为,国际理解教育,是面向新世纪的、一个富有根基的理念。(注:赵中建选编:《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27页。)理解教育,是一种道德使命,人们只有相互理解,才能互相宽容,从而才有尊重,并公正地对待差异性,多样性。相互理解,求同存异,才能和睦相处,才有合作的基础。自我反思力是对自我的认识,并提升自我思想道德水平的基本能力。认识他人,首先要认识自己,只有这个时候,他才能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的反应,才能更完善地处理各种人与事的关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之中。可以这样说,德育过程与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始终并存于人的一生。

3.整合教育

整合,作为社会学的术语,是指把各种力量要素集合形成系统,从而产生某种聚焦的效应。整合教育,意味着将德育的内部和外部各个方面的教育集合起来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全方位的、立体的、综合的教育作用。目前在德育过程中存在的割裂现象,是德育实效性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学校内部看,整合教育,首先体现在五育的整合。教学是德育的基本途径,除了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之外,各科教学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这一方面反映在各学科严谨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世界观和辩证的思维方式等方面给学生做人的熏陶;另方面,教师的教学态度,教育方式,其自身的品格,也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学校教育中不能把德育孤立起来,为强调德育而突出德育,这实际上是对德育的架空,可谓“高处不胜寒”。从整合角度看,应该把德育融合于各育之中,各育都蕴含德育要素,德育也体现各育的基本精神。德育在各育中起主导作用。

其次是德育内容的整合。一个人,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思想道德品质,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往往提出许多方面的教育。而事实上,在实施德育过程中,这些教育内容都不是割裂的,某一方面教育的实施都包含有对其他方面的教育影响,一种品质的形成与其他品质也是相关的。这是因为学生本身是一个整体,思想道德各方面的素质在他身上是一种综合性地体现,同时思想品德的形成呈现出的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轨迹,既不是孤立地、单独地形成某一种品质,也不是在某一阶段,某一时刻通过某种教育或活动,就可以一次性完成的,它是一种综合的相互影响,不断深化、提升的整体运行过程。可以说,任何一方面品质的培养都渗透在人的一生之中,即便是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抓住学生某个闪光点加以正确引导,就会促使学生全面进步的案例不胜枚举。可见,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综合形成的。因而教育内容也应该是相通的,必须抓住核心的、基本内容加以整合,综合实施。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抓不住主线,四处出击的教育,看起来似乎是重视了德育,教育的内容多而又多,全而又全,实际结果只能事倍功半。

再次,德育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教育也应是整合的。心理学揭示了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德育过程中教育的实施只有侧重点,而不存在单一性,应该说每一个环节中都包含着其他环节的教育要素。在这个问题上,陶行知先生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知情意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情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主要的是追求真理的感情;在感情之间调节与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便同时是知的教育;使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与奉行,便同时是意志教育。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意志。合理的意志之培养和正确的知识教育不能分开,坚强的意志之获得和一定情况下的情绪激发与冷淡无从分割。”(注:陶行知:《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陶行知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69-670页。)因而我们必须在统一的教育中以启发学生自觉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这样才能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现在我们常常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组织学生参加了那么多实践活动,学生却没多少情感体验,为什么学生能讲出一大堆道理,却不能践行?也在于德育过程的各个环节没有有机地整合。

最后是师生关系的整合,即师生互动,这也是一种教育的整合。过去我们常说“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现在看来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是教育者始终在受教育中。在德育过程中,教育是双向的,师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生接受教师的教育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自身受教育的过程。师生互动,这是现代教育社会学的理念,从德育角度看,师生互动更有其独特的教育意义。

从学校外部看整合教育,主要是把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育、与德育基地教育影响的整合。这是一种教育力量的大融合。从教育的组织形式看,德育打破学校围墙,走上社会,与家庭、社区结为一体,建立家校联合教育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校外德育基地管理委员会等;从教育的内容上看,是对学校德育的延伸与补充,对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的拓展,校内外教育融合,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教育;从教育主体看,学校、家庭、社区及校外教育基地形成联合教育主体,同时,学校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对家庭、社区的宣传教育,自主参与基地教育,从而发挥主动性、积极性达到自我教育的目标。从这个角度讲,学生既是自我教育的主体,也是家庭、社区教育的主体,应该说也是联合教育主体的一分子。

校内与校外教育的整合,不是靠学校单方面的积极性可以奏效的,它需要政府的支持,由政府对社会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真正整合融为一体,学校服务社会,社会服务学校,共同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而发挥整体效益。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重申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5页。)作为德育,在这社会大变革中,就是要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走好人生第一步,为把祖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国家,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而不是总在考虑“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什么”。这应该是今天社会对责任公民的基本要求。

标签:;  ;  

德育改革与改革中的德育_生活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