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延续肺康复护理对尘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尘肺病患者,时间在2016年8月直至2017年12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例尘肺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延续肺康复护理,对比其两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尘肺病患者FVC(3.89±1.23)L/min、FEVI(2.09±1.22)L/min、MVV(98.78±2.34)L/min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尘肺病患者躯体领域、心理领域、物质生活、社会领域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结论:延续肺康复护理对尘肺病患者肺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还能使其生活质量评分得到改善,值得研究。
关键词:延续肺康复护理;尘肺病患者;肺功能;影响
尘肺病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发病率,该疾病主要是由于职业原因长时间吸入生产性粉尘,且在肺内潴留,主要以肺组织结节性部纤维化作为临床表现。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尚无明确治疗机制,其治疗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避免患者肺功能发生恶化,降低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延续性护理属于一种全面、科学有效的护理,能够使患者接受无缝隙的护理服务,进而保障其术后早期康复[1]。本院对延续肺康复护理对尘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2016年至2017年之间),并总结分析结果,具体情况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尘肺病患者,例数-100例,采用抽签或随机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例数分别为50例。观察组-男、女占比各为28:22;年龄段在34岁至60岁之间,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47.23±1.23)岁。对照组-男、女占比各为29:21;年龄段在35岁至60岁之间,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47.54±1.34)岁。2组尘肺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即为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以及环境护理等。
1.2.2观察组采用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实施延续肺康复护理,主要内容:1、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后,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工作,询问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用药情况、饮食状态、生活状态和心理情绪等,并告知其日常生活中应多进行户外活动,并根据自身病情进行有氧运动,由此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2、家庭随访: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上门随访,告知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性,根据其病情具体情况制定一份针对性的康复锻炼计划,严格按照计划进行[2]。
1.3观察指标
对比且分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尘肺病患者肺功能指标。
对比且分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尘肺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评分项目主要包括4个,躯体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物质生活,每个项目评分在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3]。
1.4统计学方法
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2组尘肺病患者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并用t值进行检验,对两组治疗效果,采用百分比形式进行卡方检验,核对数据软件选择SPSS20.0软件,当观察组、对照组2组尘肺病患者的研究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时,采用P值小于0.05表示。
2.结果
2.1对比2组肺功能指标
观察组尘肺病患者FVC(3.89±1.23)L/min、FEVI(2.09±1.22)L/min、MVV(98.78±2.34)L/min,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尘肺病患者的肺功能指标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尘肺病的早期表现主要以巨噬细胞肺泡炎为主,晚期可表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给临床治疗增加了困难。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式较多,主要以肺灌洗、康复锻炼、对症支持治疗和调节免疫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现象不断增加,进而导致我国尘肺病的发病率成逐渐上升趋势,若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治疗以及身心健康[4]。
延续肺康复护理为临床新型的护理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通过从患者入院至出院后的护理,能够给予患者正确的康复指导,使其能够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使其能够尽快改善机体水平促进疾病的早期康复和痊愈。除此之外,该护理模式还能使患者肺功能指标得到改善,消除其炎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本次研究可见,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肺康复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更为显著能够使其肺功能指标得到改善,使其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得到提高,促进患者疾病早期康复和痊愈,使其能够尽快回归社会和家庭中[5]。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尘肺病患者FVC(3.89±1.23)L/min、FEVI(2.09±1.22)L/min、MVV(98.78±2.34)L/min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尘肺病患者躯体领域(96.34±1.55)分、心理领域(97.56±1.34)分、物质生活(98.24±1.56)分、社会领域(95.43±1.5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
综上所述,延续肺康复护理对尘肺病患者肺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还能使其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王建元,刘健,陈玲. 运动训练联合无创通气在稳定期尘肺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6,34(3):192-195.
[2]温玉萍,柳美欣,郝翠英. 合理情绪护理干预在改善尘肺患者遵医行为及肺功能中的效果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9):2384-2386.
[3]李秀云,张红香,胡伟. 新型健康教育对尘肺患者健康行为及肺功能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3):166-168.
[4]柳美欣,温玉萍,郝翠英. 合理情绪疗法联合运动训练对尘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7,28(17):2862-2864.
[5]吴晓燕,周宇燕,李银花,等. 尘肺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与健康教育意义[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7,35(3):252-254.
论文作者:刘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尘肺论文; 病患者论文; 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指标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