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地区图书馆事业40年论文

武威地区图书馆事业40年

齐艳花

(凉州区图书馆,甘肃 武威 733000)

摘 要: 改革开放40年来,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事业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阶段,许多图书馆很快步入了快车道,实现了数字化和资源的共建共享,很好的满足了群众普遍均等的公共阅读需求。如今,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在此期间,武威地区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和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数量增加;标准化水平提高;文献资源日益丰富;服务能力提升;数字化进程逐步加快;馆员能力不断提升;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入等成就。并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积极落实和依靠国家扶持政策、改进发展和服务理念、开拓创新服务方式、提高人员专业技能、重视地方文献保存和开发研究等经验,同时也正视客观问题,找准发展路径,积极促进本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最大可能保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改革开放

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现辖“三县一区”,即凉州区、民勤县、天祝县、古浪县。现武威市图书馆正在建设中,预计2019年底投入使用。三县一区均有一家上等级的公共图书馆,基层公共阅读设施空间(农家书屋)均于2012年借助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文化站(点)建设项目实现了全覆盖。基本保障了各级群众的基本阅读需求,但离发达地区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图书馆还相差甚远。现就武威市公共图书馆事业近40年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不足,使其更好的发展。

1 改革开放40年武威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40年来,武威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经历了由弱到强,从无到有,从摸索到趋于专业的发展道路,从图书馆数量的增加、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文献资源的日益丰富、服务能力和数字化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专业人员技能的提升、馆际交流合作的开展等方面都可以客观反映出其发展进步的历程。

1.1 图书馆数量增加

1.1.1 公共图书馆数量增加

“文革”期间我国图书馆事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公共图书馆被查封、撤销,数量大幅减少。武威地区建馆最早的凉州区图书馆也受到“文革”的影响几经周折。就武威本地而言,改革开放前建馆的公共图书馆为1926年建馆的凉州区图书馆和1972年建馆的民勤县图书馆,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古浪县图书馆和天祝县图书馆相继建立并开放。至此,本地“三县一区”都拥有了一所公共图书馆。

1.1.2 街道、乡镇图书馆(室)和学校图书馆(室)数量增加

改革开放后到2007年,“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之前,武威地区基层图书馆(室)与其他欠发达地区情况相近,均在文化站设立图书室,到2012年,武威市“三县一区”乡镇(街道)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成为本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表1。

1.1.3 学校图书馆数量增加

改革开放后,随着教育制度改革和国家义务教育扶持政策的落实,武威地区学校图书馆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就凉州区为例:现拥有高等院校图书馆2所,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10所,普通中小学图书馆(室)101间,其中县属中小学48间,地区中小学27间,厂矿中小学26间。图书室建筑面积达标的学校图书馆248所,其中小学206所,初中40所,高中2所。

1.2 办馆标准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从2013年免费开放后,本市公共图书馆均摆脱了无独立办公借阅空间、无专人管理、“三馆”不分设、无专项购书经费等逐多问题,迈向了标准化的发展道路。除了公共图书馆数量上的增加,评估定级工作客观科学的从服务效能、业务建设与保障条件等方面综合考量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自1994年我国首次对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实施评估定级工作以来,共进行了六次评估定级。武威市“三县一区”公共图书馆在历次评估定级工作中不断补充短板,查漏补缺,逐步向标准化迈进。现凉州区图书馆为二级图书馆,古浪县图书馆、天祝县图书馆、民勤县图书馆均为三级图书馆。

表1 武威地区“农家书屋”建设运行情况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等一系列文化法规的出台实施,为公共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的挑战。武威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总分馆模式)如何建立,实现在2020年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完善,解决公共阅读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需要参考和借鉴国内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成功案例,结合武威市公共阅读服务情况,设计出适合本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架构和实施策略。制定行业服务规范,促进全民阅读,打通阅读“最后一公里”,实现公共阅读服务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开放、共享”。笔者经过调查研究,曾在2018年提出武威市中心馆-总分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构想,即:以武威市图书馆为中心馆、“三县一区”公共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村组文化站(点)及学校(企业、厂矿图书馆等)为分馆的武威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实现文献资源的通借通还、资源共享,打通公众的最后一公里图书馆文化服务圈,实现全民阅读的目标。

1.3 文献资源日益丰富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武威地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取得了在:文献资源总量大幅增加,人均馆藏占有量有所提高资源结构日趋合理,保存和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献)的职能日益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武威市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仍然薄弱。免费开放政策实施前,因办公场所不足,图书馆长期处于同文化馆、博物馆等合属办公的局面;因硬件设备不足和专业技术水平落后使图书馆长期实行传统手工服务模式等。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经费保障不足和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关注不够。以凉州区图书馆为例,每年仅6万元的报刊征订费在无专门购书经费的情况持续了数10年之久。直到“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后,每年增加了20万元的免费开放资金,报刊征订费由原来的每年6万元增加到每年10万元,再加上设施设备更新、图书购置、馆舍维修等项目的实施,给图书馆经费提供大力的保障。《公共图书馆法》第4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大对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武威地区公共图书馆也将在法律的保障下实现经费的保障和政策的支持,从而使图书馆事业更好发展。

就凉州区图书馆而言。1956年,武威县图书馆 (现凉州区图书馆前身)成立初期,馆藏图书24408册。1980年后,购书费逐年增加,图书补充渠道逐步拓宽,使馆藏图书数量增加,质量提高;1981年采购图书5779册。1987年,市政府拨款4.5万元,购进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一套,计1500册,相继又购进 《委宛别藏》、《全唐文》等。1989年市政府投资拨购书费15000元,分别采购上架图书2182册,1743册。1995年接受省图书馆图书9181册;1996年接受省馆图书252册;1997年接受省馆图书332册;1998年采购图书300多册;2007年,文化部“送下乡工程图书”2000余册。至2009年底,基本书库藏书总量达130214册。另外,随着图书馆标准化水平的提升,数字资源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地方特色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工逐步被重视,并设立了专门的地方文献阅览室供读者查阅资料,见表2。

表2 武威地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现状

1.4 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从理念到技术再到服务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到现在的“平等、开放、共享”理念,从传统的手工借阅方式到现阶段数字化服务模式下的资源共建共享,从区域自治到开放发展环境下全国自上而下的总分馆服务模式的实施建立,公共图书馆正在以跨越发展的步伐迈向新世纪。武威本地图书馆事业也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经常性的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仅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力,也更好的发挥了图书馆的职能。一是通过广泛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吸引公众走进图书馆。二是以丰富的文献资源留住读者。三是与机关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活动提高图书馆的影响力。四是将阅读送到基层企业、学校、军营、旅游景点等,打通阅读“最后一公里”,让阅读真正直到群众身边。五是关注老年人、残疾人、少年儿童等弱势群体服务,让图书馆职能充分发挥。

1.5 馆员能力不断提升

另外,重视业务交流学习,积极参加省图书馆、省图书馆学会举办的业务培训和研讨会、学会年会等活动,学习先进的办馆和服务理念,拓宽发展思路,逐步走上了和谐发展的道路。

1.6 业务辅导与学术交流合作日益频繁

改革开放之前,武威地区图书馆学术交流与合作极为欠缺。改革开放后,武威地区公共图书馆根据历次图书馆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了对业务辅导网的组织建设工作。以区(县)馆为中心,建立上下联动的业务辅导网。90年代之前,主要是辐射到基层乡镇、村、组、社服务点的业务辅导和扫盲工作。随着图书馆业务的不断拓展,1980年以后,对企事业单位、学校、部队图书馆(室)的业务辅导采用培训干部,分类辅导。武威市有关单位图书室工作人员60人进行进等升级业务技能考核培训,通过培训,不仅使他们顺利通过了业务技能考核升级,更重要的是为基层培养了图书业务骨干。1989年开始,把送书到基层与业务辅导有机结合,每到一个读书点,就对当地图书室进行业务辅导,共辅导60个农村、厂矿、学校图书室,受训人员110人。

按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总体目标,水利部下达黄河流域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阶段控制指标为:2015年达到60%,2020年达到79%,2030年达到95%。全国重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覆盖率:2012年要达到60%,2015年达到80%。其中,省界监测覆盖率2012年要达到100%。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是图书馆功能全面发挥的践行者,图书馆管理水平的高低、服务水平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的高低,其素质也直接影响到图书馆职能的有效发挥。进入新时代,随着全民阅读的普及和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水平和要求的提高,对图书馆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武威市公共图书馆馆员专业技能也不断提升,基本能满足现阶段专业化水平的需求。具体从以下方面可以体现:(1)政府选人用人机制的规范。近年来,政府选人用人实行“凡进必考”的政策,杜绝了图书馆用人的随意性,也促使图书馆员具备相应的文化储备能力和专业水平;(2)对馆员的培训培养力度加大。每年从国家、省、市到地方组织开展的公共图书馆专业技能培训、研讨交流、专题讲座、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且涵盖图书馆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参加这些培训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图书馆工作专业不对口、专业人员技能偏低等逐多技术问题;(3)将专业技能学习纳入继续教育学分和专业技能考核,极大的改变了图书馆员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也使部分专业技能落后的馆员在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

2 总结发展经验

另外,凉州区图书馆重视地方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工作。从以下两个方面得以体现:一是为80年代普通兴起的修志工作提供服务。图书馆在正常业务查阅服务之外,又编《二十四史》、《凉州府志备考》、《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甘肃通志稿》根据编者需要进行摘录和复印,这些文献为学术研究和地方文化、经济等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二是为一些学者,专家及文学艺术工作者提供查阅服务。武威市图书馆特藏书库收藏的地方志和地方文献,特别是河西地区的县、府、州志等,为当地和外地学者、专家及文化研究人士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查阅服务。

2.1 国家的政策扶持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6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十八届五中全会把 “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列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工作,将全民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又一次被提到空前高度,为公共文化服务行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保障。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历经十多年的修订历程正式实施,图书馆终于有了自己的法律保障和支撑平台。武威市“三县一区”公共图书馆及基层公共阅读站(点)积极借助政策支持和财政补助,丰富了文献资源,填补了数字化设备紧缺的现状,尤其国家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区(县)支中心的建立,使本地基层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设备有了基本保障,数字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极大的突破和发展。2013的以来,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和重视和支持,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印发后,武威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市区公共文化机构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免费开放工作全面推进。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市4个公共图书馆、101个文化站(点)全部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免费开放,提供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向公众开放。同时,免费开放资金和国家文化惠民工程数字设备的落实,也为公共图书馆在馆舍环境条件、硬件设施改善,基本服务和运行方面提供了设施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极大的促进了本地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2.2 现代公共图书馆理念的落实

纵观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现代公共图书馆理念始终起着引导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图书馆成为为人民大众和生产科研服务的场所。但这一时期的服务理念同公共图书馆普遍均等的核心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有意识对科研人员开展“区别服务”,而弱化了对其他读者群体的服务。进入21世纪,随着图书馆界对图书馆权利、图书馆精神、图书馆价值的广泛研究,平等、开放、共享、免费、以人为本的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重新回归,文化部门更加注重对公民阅读权利的保障,以“普遍均等”“惠及全民”为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全面建成。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不断推进,“共享”理念深入图书馆界,推动了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共建共享,使广大群众共享到了更多的文化资源与服务。免费开放之后,武威地区公共图书馆也迎来了平等、开放、共享的公共阅读服务时代。《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又将平等、开放、共享等公共图书馆理念进一步升华。新世纪以来,武威地区公共图书馆在现代公共图书馆理念的引导下,在基础设施布局、资源、服务以及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服务理念的改进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服务水平的提高。

渗沥液处理工程建设时对调节池、预处理系统、A/O系统的A池及污水池等产生废气区域均进行加盖密封处理,废气通过管道收集经除臭风机输送至焚烧厂引入焚烧炉的一次风进行焚烧处理。为配合苏州市七子区域环境提升,2016年底公司对A/O系统的O池除臭工艺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认为简单的臭气收集输送至焚烧厂垃圾仓的处理方式,已无法满足运行要求。

2.3 重视地方文献的收集保存和研究

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有其特有的地域性和唯一性,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开展特色文化研究是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能,这在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平等开放的现代理念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武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史有“五凉古都,河西都会”之美称,以其“通一线之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军事战略要地和“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商埠重镇为世人所瞩目。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设郡置府。

以凉州区图书馆(原武威市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料的搜集收藏为例:从建馆之初的1956年起步。通过多种形式收集地方文献初有成效。一是通过捐赠、收购等方式收藏善本书318本。二是通过召开知名人士古旧书籍收集工作座谈会。共搜集收藏古籍包括地方文献《王临川全集》、《十三经注疏》、《佩文韻府》、殿版《史记》等2141册。1980年以后,凉州区图书馆(原武威市图书馆)的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法,陆续搜集购买有关武威市政治、文化、科学、人物、风情、地理、历史等方面的新编志书,史料、资料、画册、年鉴、年谱等。同时还补买了馆藏所缺的一些新版、再版地方志,文书资料、革命史料等。建立了特藏书库和地方文献专柜,专架,编制了目录。截止2009年底,共搜集、收藏各类地方文献112种,800多册。这些文献资料的收藏已初步形成了本馆地方文献书库的雏形。1998年中共武威市委办公室、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以市委办法(1998)115号文件 《关于收藏捐赠地方文献资料的通知》下发后,各级单位组织积极响应,同年下半年就收到24个单位和28名个人捐赠的地方文献资料91种500多册及当地书画名人字画17幅。截止2009年,共接收单位、个人捐赠,包括收集、收藏地方文献120中800多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公共图书馆事业经历了从恢复到缓慢发展,再到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等几个阶段,经过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图书馆自身的共同努力,武威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整体水平较之前有了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成果和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2.4 创新发展是图书馆事业的关键

《公共图书馆法》中八次从文献资源数字化、公共图书馆服务数字化、用户“数字化”等四个方面提到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内容,可见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必然性。从20世纪80年代,MARC为代表的新技术在国内图书馆界运用,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经过尝试和实践不断趋于成熟。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掀起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热潮。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及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惠民工程的实施背景之下,武威市“三县一区”公共图书馆均建设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区(县)级分中心,并配备了达标的机房设备和电子阅览室30台电脑,在数字化管理服务和建设方面实现了质的突破,为后续实现采、编、阅、藏及提供特色数字化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在2017年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该市所辖三所公共图书馆均在实现数字化借阅、微信、阅读app、微博、图书馆网站、数字图书馆资源等达到评估相关标准,数字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呈逐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CLIL是一种把学科内容和语言学习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既促进了学科知识的学习,又提升了学生的二语或外语能力,在西方国家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CLIL教学法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CLIL教学理念的观照下大力培养航海英语师资,必将促进我国航海英语教学。

3 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武威市公共阅读经费保障不足、总分馆建设难度较大、服务需求与资源供给不平衡、专业人员技能不高、法制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3.1 经费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经过考古数据的汇总,实物文本分析及比对,昂昂溪文化原始美术分布特点及整体的美术特征相关研究的结论如下:

3.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总分馆建设)实施

随着图书馆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其服务能力也随之提高。表现为读者阅读量的增加、服务满意度的提高、服务方式的创新、服务数字化水平的提高、服务便捷化能力的提升等。

3.3 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问题有等解决

公共图书馆发展到今天,其阅读服务方式多样化、阅读推广活动日常化已成为一种服务常态,而且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图书馆利用率低、服务形式单一、服务范围局限等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问题,更好的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职能,真正亲近群众、深入基层,实现图书馆无处不在的目标。无论是总分馆制、地区内合作和流通点建立等延伸服务的新举措,都不同程度地缓解了城乡之间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整合资源,健全服务网络,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高乌甲素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肖卫红等(15):2049

相信在政府主导、馆员努力、群众自觉的良好文化氛围中,武威地区一定会建立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解决好公共阅读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问题。

3.4 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急需加强

公共图书馆专业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专等问题在业内普遍存在,且一度成为困扰和制约公共图书馆职能良好发挥和服务能力提升的阻力和障碍。就武威地区“三县一区”公共图书馆而言,普遍存在人员年龄偏高(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凉州区图书馆人员平均年龄为45岁)、专业化水平偏低、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文化素质不高等问题。这就需要在选人用人方面注重专业化、高素质的理念,逐步通过业务培训、学习交流、研讨交流、以老带新等方式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达到行业服务要求,并培养和激励研究型、学术型的专业人员提高学术素养,研发学术成就,带动行业领域学术发展。

3.5 法制建设仍需健全

近年来,我国文化领域和公共图书馆行业在立法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2016年12月,《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颁布,2017年11月,《公共图书馆法》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两个国家层面的法律规定了国家对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极大的鼓舞了图书馆人业人员的士气,也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基层公共图书馆更是得到了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与此同时,地方法规的缺失又不能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就武威市而言,目前仍没有地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规定的正式出台,极大程度上制约了地方图书馆发展和服务职能发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建设的同时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地方立法和规范,以武威市来说,应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以促进和规范本地公共图书馆发展为目标,制定《武威市公共图书馆服务条例》,形成长效的人、财、物管理机制,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和职能发挥。从而解决发展不均衡、服务不均等的问题,推动市、区及镇、街道图书馆三级图书馆设施网络功能的发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服务公众提供普遍均等的公共阅读服务。

矿区内围岩蚀变较强,主要有黄铁矿化、大理岩化和硅化,其他零星可见透闪石化、萤石化等。黄铁矿主要沿裂隙、方解石脉边缘充填或呈浸染状、小团块状分布于围岩中。常伴随有细脉状、浸染状铅锌矿化。大理岩化主要分布于岩体接触带及外围的碳酸盐岩石中,往往伴随着退色化现象。有时可见细脉状、浸染状铅锌矿化。硅化在矿区范围内均有分布,在部分构造发育处,硅化尤为强烈,但铅锌矿化较弱。

4 结语

纵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武威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虽然地方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和文献资源短缺、人员技术水平偏低,但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些成绩很大程度上利益于国家各项“惠民工程”的实施和行业协调发展的积极引领带动。新时代新路径,随着 “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落实,武威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必然会牢牢把握时代机遇,补齐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短板”,坚持实现本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跨越式协调发展,使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共同促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可持续平等均衡发展。

计算机全面检索数据库,共检索281篇文献,去掉重复文献后获得152篇。根据评价标准,最终17篇纳入分析研究。通读全文掌握文献数据及特征。16篇为回顾性临床研究,1篇为前瞻性临床研究。文献相关数据见表1,纳入文献中的并发症种类及例数见表2。17篇研究共641例,并发症76例。

植保无人机因采用液力喷头或转盘式离心喷头,可实现超低量喷雾,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目前,植保无人机喷液量一般在7.5~15.0 L/hm2之间,用水量仅为传统人工喷雾设备的1/60~1/30 [12]。然而实际应用中,植保无人机喷液量须根据具体药剂而定,并非越低越好。兰波等评价了植保无人机超低容量喷雾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防治效果与喷液量呈正相关关系[13]。李运超研究表明,利用植保无人机喷施5%精喹禾灵乳油(喷液量为9.0~12.0 L/hm2)可有效防除大豆田1年生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液量为450 L/hm2)相当[14]。

参考文献:

[1] http://www.ww.gansu.gov.cn/zjww/wwkk/153370.htm.

[2] 冯云:改革开放四十年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8,

[3] 董隽,宋戈,张毅宏著.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简论[J].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3.G25.

[4] 刘丽.“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08.(2):49.

中图分类号: G251

标签:;  ;  ;  

武威地区图书馆事业40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