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海社区学校的多元化特征_社区功能论文

试述上海社区学校的多元化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特征论文,学校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建设学习型城市、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社区学校,这一扎根于社区群众、来自于街道乡镇的最重要的基层学习型组织,正愈来愈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和重视。据《2005上海社区学校普查报告》显示:截止2005年9月30日,上海共有203所社区学校,两千多所社区学校分校,分布在全市19个区县的220个街道乡镇。本文试就上海社区学校的多元化特征作一简述。

一、目前社区学校多元化特征

(1)协调多元化

在市级层面,有宣传部、文明办协调,有教委、教育局协调,还有民政局协调等。在区级层面,有区委宣传部、文明办牵头区教育局、文广局、民政局、体委、工青妇等组成协调委员会,有区教育局主管,有区民政局主管等。在街道层面,有街道党工委协调、有街道办事处协调。(见表1:目前社区学校协调机制一览)

(2)校舍多元化

社区学校的校舍主要有:独立校舍91所,占47%;合用校舍76所,占39%;借用校舍22所,占11%;其他来源6所,占3%。独立校舍,主要是利用成校校舍开展活动。还有一些社区学校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合用场地设施开展教学(其中包括资源共享部分的设施面积,如电脑房、健身房、活动室等),另有部分是借助辖区的中小学开展活动。(见图1:社区学校场所形式)

(3)经费多元化

截止2005年10月,上海社区学校投入资金计11753.64万元。投入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街道乡镇从可支配收入中下拨一块,计10006.14万元,占85%。二是从市区教育局、民政、老龄委下拨,计1264.33万元,占11%。三是各社区学校自筹483.17万元,占4%,这部分主要来源是学员培训费。(见图2:社区学校投入资金来源)

(4)师资多元化

目前,各社区学校的教师共有6742名。已建立起由志愿者、兼职、专职三部分组成的师资队伍。其中志愿者4990名,占74%。自聘教师(兼职人员)1114名,占17%,主要由各街道(镇)的有关科室人员担任。其余是外聘的师资,根据教育活动的内容需求,随时参与教学。专职人员638名,占9%,主要是教学管理干部,由区教育局委派,每个学校1-5人。如静安区、徐汇区、闵行区、普陀区、浦东新区、闸北区、宝山区等。在郊区,专职人员主要是由原成人学校的管理人员或教师组成。(见图3:社区学校师资来源)

表1:目前社区学校协调机制一览

附图

附图

图1:社区学校场所形式

附图

图2:社区学校投入资金来源

(5)学员多元化

目前,全市195所社区学校中,学员有584024人。社区学校的主要生源由七大块构成。中小学生62431人,占11%;大专院校学生8000人,占1%;在职职工117846人,占20%;下待岗人员47890人,占8%;离退休人员,有145052人,占25%。外来务工人员41775,占7%,其他人员161030人,占28%(主要是郊区农民)。(见图4:社区学校学员/图5:社区学校学员构成)

(6)课程多元化

社区学校的课程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即培训类、讲座类、娱乐类和活动类。在社区学校开设的1535期课程中,培训类750期,占49%;活动类303期,占20%;讲座类244期,占16%;娱乐类238期,占15%。(见图6:社区学校课程)

在市区,各街道社区学校以教育培训和文化休闲的娱乐活动为主。培训活动有中老年书画班、外语、电脑、手工等;娱乐活动有社区居民自发的各类文艺演出和时装表演;讲座有“东方讲坛”为代表的各类报告、演讲等;文体活动有体育比赛、健身节、健身操等。还有爱心助学、扶贫帮困的志愿者活动。

郊区社区学校,主要依托成校,开展基层干部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工程培训等。一些郊区还广泛开展了由农民变市民活动,以及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健康讲座等,为提高城乡人员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上海社区学校多元化成因

社区学校的多样化,自有其历史原因。追溯社区学校的渊源传承,大致分为以下几方面:

1.成人学校:最早的成人学校建于五十年代,当时主要承担政府扫盲任务,后来逐渐演变为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目前,上海郊县基本保留成人学校的建制,部分成人学校和社区学校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如:南汇、奉贤、金山等。部分成人学校已正式转为社区学校,如闵行等。

2.老年学校:八十年代,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应对即将来临的人口老龄化,各地老龄委纷纷建立了老年学校。如:有20年历史的杨浦区四平街道老年学校。随着现代人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经济调整带来的下岗失业、提前退休人员增多,使得一大批中老年人的生活重心转向社区。在市区的部分街道,特别是场所比较紧张的街道,一些老年学校也自然承担起社区学校的功能。

附图

3.文明学校:九十年代以来,由广大人民首创的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供了颇具中国特色的新经验。通过城市街道开展的创建文明社区的实践,形成了以社区为载体、以群众为主体、以文化为媒体“三位一体”的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模式和以生活质量优化、环境优化、人的素质优化及社会秩序优化为目标的精神文明建设新思路。市文明办为配合“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而建立的市民文明学校,成为继成人学校、老年学校后又一支社区文化教育的重要生力军。如:建于1990年的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文明学校。

4.社区学校。1997年6月23日,静安寺街道社区学校在市西中学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市第一家正式挂牌成立的社区学校。为加强社区学校的建设管理,市文明办先后与市教委、市民政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本市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和《上海市社区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为规范各类社区教育组织,把社区内市民学校、成人学校、老年学校、妇女学校等统称为社区学校。社区学校的含义可以归纳为:街道办事处或镇(乡)人民政府利用本辖区内各类教育和非教育性资源,联合社会各种办学力量建立的、面向社区全体公民的、公益性为主、服务性为辅的社区文化教育机构。

标签:;  ;  

论上海社区学校的多元化特征_社区功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