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增长方式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对农业再生产的特点认识不清造成的。因此,讨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有必要对农业再生产本身的特点进行重新认识。
从再生产的特点考察,非农业生产部门主要是物质转换的无机过程,在整个地球生物圈中,非农生产部门虽也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大循环,但基本上不直接参与或较少参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循环。而对农业来说却不是这样,农业生产是有生命物质的生产过程,不仅参与整个生物圈中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而且最根本的是直接参与生态系统的生态循环过程,形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循环。因此,可以说,农业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经济系统。无论是传统农业,或是现代农业,都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依存、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生态经济有机体:一方面是农业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化的生产过程,这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自然再生产或生态再生产,为人类生存和生活及社会生产提供生态产品;另一方面,通过人类的生产劳动,运用经济、技术等手段对生物机体的生命运动有意识地加以干预,生产出符合人类生存、生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有机物产品,即通常所说的农产品,这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经济再生产。自然再生产是经济再生产的基础,离开了自然再生产,农业就不成其为农业了。这两种再生产具有本质的内在联系。总之,农业是一个以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为基础的自然界内部的生物和非物质、社会与自然、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等一系列关系错综复杂的运动过程,并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价值增值、信息传递而相互发生作用。
农业再生产所具有的这种生态—经济特点也决定了人们的农业生产在重视经济规律的同时,绝不能忽视生态规律。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农业生产非但不能取得理想的产量与效益,而且还会最终破坏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换句话说,人们的经济活动必须建立在生态规律的基础之上。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理论上只承认农业的经济贡献,而忽视农业的生态贡献,因而在实践中只是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从农业中攫取农业剩余,以支撑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的国家工业化战略的推进。据有关专家估计,1952—1978年通过工农业产品之间不等价交换,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资金净流出量达7140亿元,相当于1988年国有工业固定资产原值。1978年以后为乡镇企业提供启动和发展资金,到1992年,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已达4500 亿。 在此, 还未算上出口创汇(仅1950 —1989年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创汇总额达19378亿美元), 农业为工业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此外,农业在产品、市场、就业、劳动等方面也同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支撑国家经济以每年9—10%的速度发展。
尽管就农业本身而言,其增长速度是比较高的,仅“八五”期间每年平均增长4.1%,超过发达国家2—3%的增长速度。 但是这种增长就其性质来讲是粗放式的增长。一方面,是依靠投入大量的农业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来实现的;另一方面,农业经营者和生产者本身的素质仍较低,人口增长快,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份额仍较低,劳动方式尚处于落后状态,全国大多数地区农田作业仍以手工劳动和畜力耕作为主。造成的结果是,人们不断增长的对农产品、生态产品的需求与日趋严重的农业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化。
从对农产品与生态产品的需求来看,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每年净增人口1500多万,需要增产粮食50—60亿公斤,而粮食生产近年总的来说处于徘徊状态。其二,近年人们收入水平提高较快,既会增加农产品的数量,又会提出对质量的要求。其三,工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快速增长,对原料性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而与这一需求相反,我国稀缺的农业资源在不断减少,环境在不断遭到破坏。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占有农业资源的水平是比较低的。这里仅以土地和水这两种最重要的农业资源情况来加以说明。首先就土地资源来看,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不到0.1公顷,仅为世界的1/3,人均草场0.3公顷,不到世界的1/2,人均林地0.1公顷,为世界的1/8。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经过广大农民的努力,用占有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耕地仍在不断减少,1979—1991年累计减少耕地7000余万亩,1992年兴办各类开发区占良田2400万亩,以后乱占耕地的势头有所遏制,但造成耕地不断减少的因素仍在增加。此外,水土流失也日趋严重。据卫星遥感普查结果,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 %。再就水资源而言,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6位, 但耕地单位面积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在长江以南集中水资源的81%,而耕地只占36%;而长江以北耕地占64%,水资源只有总量的19%,缺水问题十分严重。此外,水资源在时间上也分布不平衡,降水量多集中在夏秋季节,在南方占降水量的60%,在北方要占全年降水的70—80%。至于地下水资源,除黄淮海平原、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关中平原、银川平原以及西北内陆广大山前平原外,其余地区地下水资源也很贫乏。四十多年来,我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农田灌溉面积增加了2倍,但耗水量却增加了4倍,在利用水资源方面还存在复利用率不高、用水结构和用水方式不当、水污染以及浪费等问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只有10%左右,全国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不到40%。这些事实都说明,我国农业资源不仅在数量上少,而且在质量上也日趋下降,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与前景并不乐观。农业增长方式是粗放的,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正遭到破坏。
综上所述,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农业生产领域最能有机地统一起来。无论从农业再生产的特点看,还是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看,都表明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作为一种经济再生产,作为一种产业,与其它产业一样,其增长方式是粗放的,但同时它又是以自然再生产为基础的。因此,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把构建合理的、高效的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体系结合起来,即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江泽民同志指出,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狠抓科教兴农,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
目前,我国农业增长中科技进步的贡献份额只占35%,而农业发达国家已达到60%以上,加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刻不容缓。但提高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份额是一回事,而使用何种技术又是另一回事,必须取决于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一先决条件。因为从历史的角度看,导致近代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是农业技术的误择引起的,而与经济制度关系不大。工业革命以后,英美等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地实现了工业化,随之农业的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经营中把农业当工业来经营,虽然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成倍地提高,但它对农业资源的破坏却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直接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因此,我们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时候就不能不有所选择,对于那些暂时可带来经济效益但从长期看会破坏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的技术,不能作为选择的范围。
一般说来,提高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中的份额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用机械化代替体力劳动,这个方向为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村拥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等现实所不允许。另一方向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来提高农作物单产,只有这个方向才真正值得考虑。因为,生物工程技术从理论上讲是规模中性,它绕过我国目前农业经营规模小这个难题,无论经营规模大小,都可以通过新的生物工程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此同时,由于生物工程技术相对说来投入少,而不需要机械、无机能源等设备的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目前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此外,生物工程技术还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特别是6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以生物工程为核心的农业“绿色革命”,给世界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因此,可以说,生物工程技术给我们指明解决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这一难题的方向。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解决,要靠尖端技术。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目前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研成果问世,有一批生物科技人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传统农业创造了许多适应各地自然条件的有机农业生态系统,如“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这些有机农业生态系统既能在产品上满足人们的食物能量和营养的基本需求,又能在土地利用上保证养用结合、地力常新,它与生物化农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其综合经济效益不亚于“石油农业”。这说明我们有推行生物工程技术的条件和基础。因此,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来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种子革命”,实施种子产业化工程。因为,从世界农业发展史看,每一次种子革命,都带动了农产品产量、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推进种子革命,必须建立良种研究、选育、引进、繁殖、加工、包装、销售体系,使种子的生产供应形成一大产业。目前,农业、科技、商贸、化工等部门正在联合协作,建立种子生产销售体系,以尽快实行良种生产专业化、加工现代化、包装标准化、销售社会化。二是加快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我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研成果问世,推广应用只有200—300项,大部分成果滞留在实验室或试验田里。只有把这些先进的适用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才有可能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我们要抓住若干项关键性实用技术,进行大面积地推广。三是提高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的素质。因为任何技术的采用,都要通过人来实施。依靠安于现状的农民不可能追求经济效益,自觉地提高科技水平。低下的知识文化水平,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无法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相反,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通过人的有意识的能动作用去自觉实现,才能自觉地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才能在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方面有实质性作用。一言蔽之,以人为中心的竞争成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所在。目前, 我国农村每年有100 万高中毕业生, 600万初中毕业生,还有大批复员退伍军人。 他们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是农村中推广应用科学技术的骨干力量。同时,还要以农业、林业、水利系统现有的500所中专学校为基础, 有计划地对农村知识青年进行技术培训,并辅之以大量短训班,传授各种急需的实用技术。
应该指出的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通过一个有效的机制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这一转变奠定了制度基础。从历史角度看,粗放型增长方式与传统的经济体制紧密相联。在传统体制下,农业的发展依靠农业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大规模的投入来实现,而忽略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现行农村经济体制仍未形成使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最大限度的节约普遍成为农业经营者的内在要求这样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为了提高农业增长的质量,必须切实完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建立起既有数量增长,又有质量要求的经济运行机制。为此,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形成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要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经营体制。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工作中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在此基础上,通过延长承包期限,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提高土地产出率。通过巩固农户承包经营,逐步建立好集体统一经营这一层次,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统一服务、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经济效益。二要积极培育市场体系,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村市场体系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必要前提。目前农村的市场体系还很不健全,农产品与农业生产资料产销之间的联系不够通畅,流通环节多,中间流失大,市场调节能力差,时常出现某些农产品积压与短缺并存的现象。因此,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市场,积极培育资金、劳动力、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生产、调节供求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和产业间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三要积极推进农业资源商品化进程,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管理体制。我国农业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利用率低,与长期以来形成的落后的资源管理体制密切相关。旧的管理体制的最大弊端就是缺乏资源价值衡量标准和资源保护制度。许多农业自然资源基本上是无偿利用。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农业资源的管理制度,促使人们珍惜资源、节约资源。四要不断探索建立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与宏观调控体系。农业是社会效益高、自身效益低的基础产业,又是自然风险多、市场风险大的弱质产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建立对农业强有力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并使之制度化、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