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争力:现代企业战略的核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战略论文,国际竞争力论文,核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概况及其内涵
最早关注国际竞争力问题的是美国。早在1978年,应白宫和参议院的要求,美国技术评价局就开始了美国竞争力的研究。1979年,美国总统签署的贸易协定(草案)明确规定:总统应向国会报告有关影响美国厂商在世界市场竞争能力的因素,以及增强美国竞争力的政策。1983年,美国总统建立了一个由30名专家组成的“关于工业竞争力的总统委员会”,开始专门研究竞争力问题。当时里根总统的要求是:研究并找出把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商业生产及服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机会;对美国各级政府提出政策建议,以提高美国私人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为美国工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美国其它众多的学术机构和商业机构也纷纷开展了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如美国工程研究院和纽约证券所分别进行了题为《国际竞争能力的技术发展》和《美国高技术产业竞争能力之评价》的研究。
80年代中期,日本、德国也分别以竞争对手为主要对象,开始了此项研究。1986年,世界经济论坛(时称欧洲经济论坛)发表了“关于国际竞争能力的报告”,对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初步形成了关于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原则、评估方法和指标等相对独立的体系。随着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不断深入,用国际竞争力评价和反映世界有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大小强弱及其消长变化,被公认为是目前国际社会有效而通行的评估方法。1990年以来,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作为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的权威机构,每年合作出版一本《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用300多项定量与定性指标对24个经合组织成员国和10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能力进行评估和分析,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经济界的高度重视和浓厚兴趣。
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容易理解但又难以准确界定的内涵广泛的概念。由于受各国经济体制、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研究角度的不同,目前对国际竞争力这一概念尚无统一的认识。美国总统竞争委员会指出,国际竞争力就是“某一国家为了维持、增加国民的实际收入,在自由、公正的市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程度。”美国工程研究院则认为:“一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就是该国能够生产和提供经得起国际市场考验的商品和服务,同时维持和提高其公民实际收入的水平。”欧洲货币基金会的定义是:“竞争能力是企业主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环境中,以比他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具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并指出,那种把竞争能力简单地看成是价格和生产能力的观点是危险的,工业竞争能力的大小最终要由市场来判定。经合组织出版的《科学、技术和竞争力》一书提出:“国家经济的竞争能力是建立在国内从事外贸的企业竞争能力之上的,但是又远非国内企业竞争能力的简单累加或平均的结果。”而世界经济论坛和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观点是: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取决于变革要素、变革过程、环境、企业自信心和工业序位结构这五个不同的要素。
综上所述,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二点认识:
第一,国际竞争力可划分为国家、地区和企业三个层次,企业构成一国(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而国家(地区)则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外部条件和保证。由于不同层次的国际竞争力都是多种不同因素复杂影响和有机结合的结果,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相对独立的研究是必要的。显然,目前的研究人多集中在国家和地区层次上,企业层次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是个相对薄弱的环节。
第二,无论是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地区),其国际竞争力最终都体现在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亦即,市场占有率是反映一个企业或国家(地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把价格与生产能力当作是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因为影响市场占有率的因素是相当多而复杂的。
二、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兴起与企业战略的变革
表面上看,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兴起是由于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引起的。
其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日本、西欧以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动摇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统治地位,使世界竞争呈现多极化格局,过去由一个国家长期统治世界经济或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任何国家,要想在此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或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都必须有比以前更强大的竞争能力。这促使了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开始重视国际竞争力问题。
其二,市场经济的全球化浪潮,国际贸易体系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得经济竞争中的地理概念逐渐消失,任何国家或企业,不论其国内或区域的经济状况如何,面对的都是一个统一的国际市场,或者说,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等必须接受统一的国际市场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竞争是直接的,面对面的,甚至是肉搏的,是真正国际意义上的。这是国际竞争力概念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
其三,技术的进步使各国或企业参与竞争的主体、方式、手段、观念等发生了变化,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竞争的主体,过去那种主要依靠天生富有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廉价劳力,生产大量低价格产品而获得竞争优势的路子行不通了,自然资源的贫富和劳动成本的高低也不如过去那么重要了。任何国家或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优势,都必须建立新的竞争战略。
然而,更深入的分析显示,国际竞争力问题的产生有其内在必然性,实际上是技术、市场、经济组织(包括制度)三者互动变革的必然结果,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推动力。具体地说:
首先,不断进步的技术促进了市场的日益扩大,并导致了一体化的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在工场手工业时代,技术是简单的、零散的,互不关联的,手工工场只生产结构和功能都十分单一的产品,市场也局限在本地区很小的范围内甚至几个固定的点上。随着机器的发明和技术的进步及其被商业资本的利用,近代大工业产生了。因为这时的技术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但又相关的技术的结合,如蒸汽与纺纱机和织布机的结合,使大量生产成为可能,同时由于新技术的应用使各种消费需求急增并且多样化,这样就使市场日益扩大了。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又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而不断融为一体,特别是在当今信息革命的时代,整个地球已如同一个小村庄(“地球村”),统一的国际市场逐渐形成。
其次,技术的不断进步,加上由此产生的市场的日益扩张和一体化,使企业组织结构和制度也不断地发生变革。一方面,从横向看,为了获得规模经济,企业横向兼并和扩张使规模日趋庞大;另一方面,从纵向看,为了保证大量原料或半成品的持续供应,同时节约交易费用,很多企业后向发展进入原料生产领域;为了使大量生产的商品迅速销售出去,或者为了使特殊的技术产品尽快占领市场,很多企业又前向发展进入分配领域,导致了企业纵向一体化。横向扩张和纵向一体化使企业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经历了从纯等级型,到U型,再到M型,以致到现在的矩阵型和多维立体型的转变,同时也使企业制度经历了从业主制到公司制的变革。原本是为了改进产品和生产过程而设的研究组织现已成为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核心组织之一。跨国公司就是这种变革的典型产物,它的触角已伸到世界每个角落,使竞争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企业结构和制度的变革客观上是对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大的组织上的反应,但客观上也造成了竞争的加剧。
最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的扩大和组织的变革,管理思想也逐步地演变着。在最初的企业管理理论中,企业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管理只局限在这个封闭系统之内。生产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全部,注重的是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和生产的效率与规模,并不是以市场的需求和容量为依据的。管理手段主要是通过科学化管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并扩大规模,管理的基本问题是监督、协调,管理特点是刚性的和机械的。而在现代的企业管理理论中,企业是一个联系中的开放系统,企业管理的中心不再是生产而是市场营销,管理的范围也不再局限在孤立的企业系统内,而是扩展到包括顾客、竞争对手、经济环境等更大的甚至全球性范围内,也就是说,管理的时空范围大大扩展了。早先企业经营中几乎不存在的战略制定和决策过程(是一般管理过程无法取代的)成为管理的关键环节。现在,管理追求的目标是市场占有率的扩大也即国际竞争力的增强,管理的逻辑也由生产者逻辑转变为消费者逻辑。管理的手段则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超额垄断利润,管理的基本问题变为激励、创新和组织,管理特点是柔性的和权变的。
总之,首先是技术,然后是技术和市场一起促进了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使国际竞争力问题成为各国和企业关注的现实问题,并由此引起了国家和企业竞争战略的变革。
通过上述分析还可以看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市场、组织和管理思想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参见表1),其中技术是内生变量,而市场、组织和管理思想一方面是技术的因变量,另一方面又反过来促进或保证了技术的进步,其中组织作为一种物质基础和制度保证又起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技术进步或创新和富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两大根本动力。
表1 技术、市场、组织与管理的变革
*显然,这是一张十分粗糙和近似的表格,某些划分肯定是主观的、武断的,但它多少反映了某种逻辑过程,尽管不完全是历史的。
三、建立以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的现代企业战略
国际竞争力问题产生的内在必然性显示,增强国际竞争力是现代企业面临的无法回避的现实挑战,国际竞争力的强弱高低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认识到这一点对我国的企业尤为重要。因为长期以来在政府羽翼保护下成长起来的我国企业绝大多数几乎是弱不禁风,难以抵御国际竞争的强烈冲击。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虽然极不情愿,但又无法抗拒地被卷入国际市场,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现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取决于国内市场的成功,而且取决于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善于竞争,能否占有一席之地。现在的企业不仅要在国内与进入国内市场的外国跨国公司、国际企业竞争,而且要进入国际市场,在目标市场上与国外公司一争高低。而且,更重要的是,随着我国市场的全面开放,国内、国际市场的边界将日益模糊,也即任何企业面对的都将是一体化的统一大市场,竞争是跨国界的,全球性的,企业的兴衰取决于市场竞争能力或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首先,要树立全球竞争的观念。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存在两种消极的倾向,一是满足于在国内市场上一定程度的成功,缺乏进军国际市场的进取精神,同时由于企业制度等方面的缺陷,也缺乏相应的内在动力,并且认为,国际竞争只是企业跨出国境以后的事,因此,绝大部分目前没有涉足国际市场的企业似乎无须进行国际竞争方面的谋划。二是大部分企业缺乏国际竞争的紧迫感,虽然认识到激烈的国际竞争局面即将或已经形成,但总是想方设法寻求或企望仍然能得到政府的各种政策性庇护,因而缺乏国际竞争的压力。前述分析已经表明,这两种倾向都是极其错误而危险的,因此树立和培养全球竞争的观念和精神,特别是培育创新和竞争的文化氛围和土壤显得至关重要。
另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的企业战略。传统的企业战略把产品的价格和生产能力作为核心,着重于企业生产系统的管理与改进,追求生产规模的简单扩张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显然,这种战略已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竞争的需要,因此,必须建立以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的现代企业战略。它至少包括以下二方面:
(1)技术战略 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基础在于竞争优势的确立。在当今剧烈竞争的时代,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拥有全面的竞争优势,而只能确立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独特优势。在知识共享的信息时代,知识产权制度固有的特点使日益成熟的管理技术具有公开性特征,管理思想显示出趋同态势,因此管理技巧上的差别化潜力十分有限,这使得竞争优势必须主要依靠技术优势来确保。技术战略的目标就是要寻找并保持这种技术优势,既有现实性,又有前导性。无疑这要求企业必须建立有自己的技术中心,其实,这也是技术创新在西方企业制度化的根本原因,而我国在这方面却相当落后,目前只有很少一部分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有技术中心,大部分企业没有系统的技术战略,技术的来源相当零散、滞后与不稳定,使企业根本无法插足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在国内市场也是朝不保夕。这种状况显然已非改不可。
(2)市场战略 虽然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一些大公司涉足分配领域,采取纵向一体化的战略,但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资本主义企业基本上是以生产为中心的,没有自觉的市场营销行为。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以后,面临大量商品积压卖不出去的困境,人们才开始意识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不在于如何生产,而在于如何销售,于是纷纷制定销售计划,建立销售组织和网络。企业在分配领域的短兵相接,使顾客成为真正的上帝,尊重顾客的意愿、满足顾客的需求成为企业生产的指向,生产的逻辑从生产者(技术结构和能力)转向消费者(意愿和需求)。因此,市场战略两个基本的功能就是,一方面,创造市场,拓展市场,树立企业的市场形象,使企业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市场优势;另一方面,研究市场,预测市场,使企业能根据远景市场开发技术优势,形成技术优势与市场优势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从而立于不败之地。正由于市场战略如此重要,在西方企业,无论是营销人员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还是营销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都相当高。当然,这是以其高效率的生产系统为基础的,即市场战略须以技术战略为依托。在我国,首先是缺乏超前的观念,其次是缺乏技术的支撑,再者也缺乏相应的合格人才的保证,使市场战略难以实现。因此,实施以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的企业战略也对现行教育体制提出了新要求。
(3)组织战略 随着企业战略的发展,如增加新的生产线,发挥新的职能,进入新的地区,创造新的顾客等,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随之调整,因此,钱德勒提出了“结构紧跟战略”的命题。事实上,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已表明,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与其说是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张的产物,勿宁说是为了适应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张而自觉调整的结果,调整的目的是使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张更富有效率,从而保证企业整体战略的实现,这也是现代企业组织战略的目标和功能之一。另一方面,职业经理在西方企业产生的历史及其所起的巨大作用,技术创新学习模式(干中学、用中学、研究与开发中学)的理论研究,以及现代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和以队组工作为基础的组织结构的确立都告诉我们,一个好的组织制度和结构能大大释放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力,从而推动着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促进管理思想的革新,这是组织战略的另一目标和功能。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组织结构存在类同、落后、僵化、臃肿和低效等痼疾,其主要原因似乎也正是目前难以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障碍,因此,这些痼疾的医治似乎也只有等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后才有可能。但笔者以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虽是刻不容缓,但现代企业制度并不是包医百病的唯一的灵丹妙药,现代企业制度本身并不必然导致高效益,更不可能替代管理过程,因此,目前我国国有大中企业普遍存在的重改革轻管理,甚至以改革代管理,企望借改革获得某种政策优惠的倾向是十分有害的。实际上,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可能一步到位的情况下,企业仍然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很多成功的国有大型企业的经验就表明了这点。因此,我们不能坐等以现代企业制度来解决一切问题。然而这一倾向在相当程度上的存在实际上也验证了我们上面所提到的问题:创新和竞争的精神、观念和文化土壤的缺乏。
1982年,美国出版了一本畅销书《对超群出众的探索——美国管理最佳公司的经验》,作者通过对美国63家最佳大公司的调查研究,总结出成功企业的基本经验是:明确的顾客导向,强烈的市场观念,具有激励雇员生产顾客所需的优质高价产品的能力等([3],P130;[4],P2)。前二点实际上是市场战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后一点则是技术战略和组织战略的重点,上述讨论也表明,技术战略、市场战略和组织战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三者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战略的核心。
标签:国际竞争力论文; 国际市场论文; 战略管理论文; 进入国际市场模式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市场战略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