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文化”视野中的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流行时尚论文,青少年论文,视野论文,亚文化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07)06-0126-03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趋娱乐化的大众文化的不断渗透以及信息化浪潮的席卷,流行时尚文化越来越为青少年所欣赏。对流行时尚的追逐已成为当代青少年显示青春和人格的重要特征,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当下的流行时尚,诸如文身、染发、排行榜、时尚手机、音乐茶座、时装表演……都是当代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时尚内容。从亚文化的视角审视和研究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正视青少年的时尚潮流,进而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促进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的健康发展,建构新时期道德教育的有效模式,是学校德育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和领域,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对青少年亚文化和流行时尚文化内涵的认识
青少年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是指在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与成人文化有一定差距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它对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反叛色彩,适应青少年的需要,是青少年生活观念和行为的统一体,显示了青少年文化偏离、排斥“成人文化”或“主流文化”的总体态势。往往表现为服饰、发式上的标新立异,语言、行为、心理上的逆反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抗,以及对某些传统规范的反叛,反映了青少年对环境朦胧的冲动和对自身价值的强调。在这种亚文化中不乏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成分。
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是青少年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社会青少年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体现。一般来讲,受青少年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文化,其主要功能是娱乐。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时尚文化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转型时期,在20世纪90年代以迅猛的形势扩展并融合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的最新因素。英国波普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曾经给流行时尚文化作了一个多方位的界定,说它是“通俗的、短暂的、消费性的、廉价的、批量生产的、年轻的、诙谐的、色情的、机智的、有魅力的、大企业式的,等等”[1]。我们可以简单地用一句话将其界定为: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是以青少年为主体,表现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品位及其休闲娱乐要求的亚文化现象。它的产生是青少年自觉进行文化选择的过程,是当今社会生活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真实反映与投射。青少年通过认同、接受流行时尚达到张扬个性、表达其内心世界的目的。
二、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青少年用他们前卫的理念走在了流行时尚的最前沿。作为一个有别于成人世界的群体,他们在与成人世界的文化发生互动时,必将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其中,形象、休闲、流行语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它们不仅表现了青少年亚文化存在的程度,而且还因轻视和冲击主导价值观而体现出青少年亚文化的地位。
当社会的目光突然转向关注个性、时尚的时候,思想最活跃、最喜欢追求新鲜事物的青少年当然也会不失时机地从形象方面去时尚一把。因为这是他们有别于成人世界的最鲜明的符号。别致的发型、穿个性服装、换新款手机……总之,尽力做一切可以看起来让自己更入时的事情。近年,在耳朵上戴一排耳环已经不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了,各式的环状装饰品从耳朵扩展到了眉尖、鼻头、嘴唇、肚脐,甚至是成人无法想到更无法接受的地方。这些都有力地冲击着成人世界的文化习俗和价值体系。青少年在选择自己的外在形象时,除了要挑战父母的权威,更重要的是要用不同风格的外形来为自己描绘不同的画像,遵循青年人的打扮规则,以此来赢得朋友的认可,被青年群体所接纳。
偶像崇拜、流行音乐、网络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在学习和工作以外的休闲时光中最为钟情的生活方式。
发达的现代传媒业带来的不仅是发达的资讯,更是一种时尚和潮流。一些被精心包装的影视明星、歌星等在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下,受到了青少年的追捧,被他们奉为心目中的偶像。伴随着生理成熟,青少年的情绪情感日渐丰富,他们急于脱离父母的保护,期望走向独立。青少年同时存在着内向性和闭锁性的心理特征,使得青少年情绪的外部表现和内心体验经常处于矛盾状态:一方面,不愿意把内心的秘密和真实的思想情感轻易地向他人吐露;另一方面,内心深处又存在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当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条件适当、遇到知音与知己的时候,他们就会把这些情感倾诉和表现出来。为此,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明星人物往往首先吸引他们的注意而成为他们认同和崇拜的对象。
在青少年群体中,不懂流行音乐的人常被嘲讽为“老土”,缺少智慧和品位。从20世纪80年代的“港台风”,到90年代后日益盛行的“欧美风”、“拉丁风”、“日风”、“韩流”,流行音乐涌动在青少年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青少年有太多的想法和感情需要在音乐里表现。多样的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布鲁兹、民歌、爵士乐和摇滚乐——可以包容青少年丰富多样的感情。可以说,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手或音乐,其实就是在选择自己的偶像。
网络游戏也是青少年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现在有些高校学生宿舍里开通了宽带网,这就为他们玩网络游戏创造了条件。走进一些学生的宿舍,常会看见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正紧张地面对显示器,双手频频敲打键盘,点击鼠标,网上厮杀。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青少年是真正的主角。他们可以扮演在现实中无法扮演的角色,说无法说出的话,做无法做到的事情。在网络上,青少年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间,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去做在现实中受到限制的事,淋漓尽致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和精神。
语言是生活的直接反映。通过它,文化中的观念、价值和准则才有了最完整的表达。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发展,给语言带来了无穷的活力。而青少年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表现之一就是语言创新。所以青少年群体的语言总是最具流行性。流行语作为青少年宣泄个人感情的一种形式,充分表达了青少年群体当前学习、生活的某种心态。如“郁闷、牛、晕倒、shit、变态”等,都是反映情绪状态的词语。在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网络流行语更是普遍,如“MM”、“BT”、“大虾”等。从这些流行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青少年的幽默风趣、强烈的反叛意识、浮躁的心理甚至消极的情绪。
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是对青少年具有特殊亲和力的亚文化形态。它影响的不仅仅是青少年的感官层面,也包括青少年的精神层面。青少年对流行时尚文化的消费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赋义”和“表态”的过程。各种流行时尚文化现象中往往蕴涵着青少年的思想态度和情感倾向。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现象中所折射出的往往是另类的参与社会的姿态。由其表现形式我们可以看出如下特点:第一,当前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的最大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为物质载体,尤其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典型。网络聊天、BBS、网络社区等流行时尚皆以此为基础。第二,具有创新性、突破性、多样性和活跃性,充分而完全地展现了青少年的特色——反叛、自我、独立。蹦极运动、街舞、染发、文身、泡吧即为典型。第三,商业性或商品的特征。有时,交换价值超过甚至完全掩盖了使用价值。
三、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产生的原因
(一)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产生的商业因素
20世纪80年代,商业市场是影响我们社会生活最主要的方面。20世纪90年代,商业社会日益形成规模。商业社会的市场规则制约了社会事物的基本方面,流行时尚文化也不例外。商业市场的基本规则是以成败论英雄,以物化结果论成败,这就使商业价值在文化中逐渐呈现为显性的因素,所有的文化都可以被纳入商业视野,利益的追逐合法化,竞争成为铁的规律,由此造成了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商业追求。而越流行、越畅销的文化产品,其商业价值含量就越高。为了追求更大的商业价值,时尚潮流就向青少年群体滚滚袭来。
(二)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产生的科技因素
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网络媒体克服了传统媒体的局限,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数量,流行时尚文化得以更加广泛、深远的传播。作为网络用户的主要群体,作为新生事物的易感人群,广大青少年所受到的影响尤其巨大。通过网络等媒体传播的音乐、广告、时尚、娱乐、体育等,给青少年带来了富有强烈时代感和独特性的生活方式。总之,互联网的个性化突出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信息化催生了青少年的现代流行观念,多样化扩展了青少年追求流行时尚的行为,这些成为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产生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外来流行文化的强势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温柔敦厚、含蓄深沉。古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离于众,众必非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西方文化崇尚自我表现,即使某件事自己做得并不完美,他也会毫无愧色地宣扬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近年,随着我国对外交流合作的不断扩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作为一种外来的强势文化,西方的流行时尚文化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当今的中国社会,特别是深刻地影响了当今中国的青少年。这就使青少年在心理上认同了西方国家或地区的流行时尚文化是一种现代的、发达的、时髦的文化,而本土的文化是一种保守的、陈旧的文化,从而使西方强势文化发展出来的流行时尚文化比本土弱势文化发展出来的流行时尚文化更容易受到青少年的青睐和钟爱。如当今充斥在文化消费市场的“韩流”现象,作为青年文化的主导力量,大有横扫中国大陆之势。特别是引领着“韩流”主打内容的影视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青少年,而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地扩大和蔓延。
(四)青少年自身因素的影响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有着相对比较独立的年龄结构、心理结构和价值体系。追新求异这一青少年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善于以朝气蓬勃的活力和敏锐的发散思维接受最新鲜的事物。美籍德裔心理学家K.勒温将青少年称为“边缘人”(Marginalman),指出其特点是缺乏安定感、容易神经过敏和处于紧张状态,他们常常靠自己的文化来对抗成年人的主流文化,以取得某种安定感[2]。有不少青少年认为年长者的思维和观念早已落后于时代的节拍,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固执、保守,于是总想摆脱束缚,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自由生活。而在追求流行时尚的过程中,青少年似乎找回了自我,证明了自我,演绎了自我,让年轻躁动的心灵得以释放,让年轻的个性得以张扬,个人魅力得到彰显。可以这样说,青少年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时尚的追求。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穿喇叭裤、听邓丽君的歌,到80年代中期的听摇滚、跳迪斯科,再到90年代末的上网聊天、极限运动,引领流行时尚风潮的往往都是青少年群体。
四、引导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健康发展的策略
(一)树立多元文化相和谐的教育理念
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的产生是当今社会生活在青少年群体的真实反映与投射,它反映了青少年内在的心理需求,是亚文化成员自觉的文化选择过程。我们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理解和包容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的存在,给亚文化以生存的空间。人类文明的进步有赖于一个多元社会的存在,有赖于不同文化类型的不断碰撞、交流与融合。因此,我们首先要树立创新与多元文化时代相和谐的教育理念。对于习惯于单一文化的广大德育工作者来说,要直面一个真正的多元文化环境,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调整和适应过程。
在多元化激荡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重新定位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被各种流行时尚文化包围的校园里,培养青少年学生理性的人生价值取向,注重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十分必要的。要教育青少年学生正确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文化环境中的人生价值目标,自觉抵制各种不正确价值观的冲击,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统一起来,确立以贡献社会为主导的人生价值观。
德育工作者要加强对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的研究,积极探索多元文化整合互补的对策。我们必须摆脱带有居高临下意味的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二元思维方式,将校园建设成为一个由不同背景的社会成员组成的多元文化的熔炉,通过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让校园成为探寻和孕育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智慧的场所。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必须理直气壮地加强主流思想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二)创造性地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的主阵地,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以校园为主体,形成全社会关注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的良好氛围,当前主要应在以下方面加大力度。
第一,优良的学风、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建设。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人生阶段,学校生活对其一生的行为特征及生活方式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进行养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在消费方式上,要提倡量力而行,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反对奢侈享受;课余时间,强调高格调的文化活动,反对颓废的休闲方式;在就业选择上,倡导学生到基层去,到艰苦环境磨炼自己,反对务虚名、图安逸的就业思想。
第二,改进文化传播方式。我们可以通过社团活动、俱乐部等组织形式来传播社会主流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与各种俱乐部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公平竞争意识,以及作为集体一员的合作感和创新精神。唯有通过文化环境这种隐蔽的方式来渗透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念与社会规范,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的进程才能顺利延续。
(三)打造网络平台,正确引导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
社会文化对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的影响要借助社会传媒来实现。青少年可以通过各种传媒工具,如网络、影视、书籍、广播等多种渠道获取社会信息,接受社会文化,现代传播媒介的发达为时尚的广泛与迅速传播提供了条件,传媒对青年时尚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其中,打造网络平台,发挥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必须运用高科技手段来预防网络传播中的不良信息,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尽快建立专门为青少年服务的网站。互联网的竞争被认为是“争夺眼球的战争”,互联网上的各种网站多如牛毛,各种网站都在吸引青少年的“眼球”,培养自己的网民。建立专门为青少年服务的网站,提供青少年感兴趣的健康向上的有益信息,如学习资讯、兴趣培养、礼仪教授、法律援助等。
综上所述,在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中,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对青少年乃至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必须以此为契机,进行德育改革和创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从大局、战略的高度出发,加强德育实效性的研究,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努力把握德育施教对象的特点和思想轨迹,了解他们的思想困惑和发展规律,探索德育的形式、方法和手段。唯有如此,方能实现德育的目标,引导青少年走向成功之路,不辱时代赋予的使命。
收稿日期:2007-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