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末语气助词“也”的意义及其流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助词论文,语气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语气与语气助词
1.1 语气
在交际中,说话一方说出的话,除了词语的组合所表现出来的意义外,还要向听话一方传达自己的主观态度。表达这种主观态度的,就是语气。比如,说“你去哪儿”,传达的是问的语气;说“我去北京”,传达的是申述的语气。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人脑对语气的感知是非常敏锐的。我们曾经就疑问和祈使语气的脑内认知做过脑波实验,结果表明,人脑在认知疑问和祈使语气时,出现的脑波波形明显不同(孟子敏2003)。通常所说的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功能,表现的也就是语气。
太田辰夫(1958)在谈到句子的功能时说:“任何语言都是期待听话一方来理解的,这是贯穿在所有语言活动中的事实。基于这一点,就不用特意说成是对听话一方的一种期待、当然更不用说成是一种要求了。处于这个阶段的句子称为‘无要求句’。但一旦进入积极能动的状态,对听话一方就有所期待、有所要求了。这种状态下的句子称为‘有要求句’。对于无要求句,听话一方只要静静地听着就行了;对于有要求句,听话一方就不能采取简单被动的态度。”他进一步将有要求句分为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三种。(注:太田辰夫分析说,有要求句原则上就是单独的一句话,无要求句则往往是一段话。这种差异反映在句子的构成上,无要求句由复句构成,而有要求句中就很少有复句。)
无要求句是你说你的、我听我的,至于听话人是不是在听,完全是个人的自由。广播里、电视上的新闻、报告等里面的句子多数就属于无要求句一类。播音员、报告人对听话人无期待、无要求,听话人也没有必要做出反应。如果听话人强行要与报告人交际,就得打断报告人的讲话,那就是一种无礼了。与此相反,有要求句是我说、你必须听而且必须做出反应。如果听话人强行不做出反应,那也是一种无礼。
无要求句、有要求句和交际之间的关系,太田辰夫没有讨论。本文所说的语气,是在交际语境中出现的。所以,首先需要明确两个概念,这就是:非交流句、交流句。
1.2 非交流句、交流句
不是在面对面交际中使用的句子,就是非交流句,比如新闻、报告、天气预报(注:现在,广播电视中播报天气预报时,有的播音员也会穿插一些交际会话的成分在内。)等中的句子。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使用的句子,就是交流句。非交流句和交流句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a.语气:非交流句不带语气,交流句是带语气的。
b.语气助词:非交流句不用语气助词,交流句可以使用语气助词。比如朱镕基的五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264次“了”,其中只有一例是句末语气助词“了”。
c.非交流句没有固定的说话人,可以是你说、我说、他说(实际上是念),交流句具有固定的说话人,比如儿子不能说父亲“这家伙发了”。所以交流句就带上了个人身份特征。
d.非交流句没有明确的听话人,可以是你听、我听、他听、大家听。交流句具有明确的听话人,当这个人被作为听话人时,就必须对说话人做出反应,否则就会被视为不礼貌;同样,如果说话人说的话没有明确的听话人时,也会受到听话人的质疑,比如“你跟谁说话呢”、“你问我呢”等等。
e.非交流句往往组成一段话,交流句则往往只是一句话。太田辰夫(1958)在分析有要求句和无要求句时也指出过这一点。一个人在交际中,如果总是使用一段段的话,就会让人反感,被看成是喋喋不休。演讲的文稿、报告,都属于非交流句,但是,一个优秀的演讲者、报告人,在演讲、报告(宣读非交流句)的过程中,会时不时地插进一些交流句,以吸引、打动听话人。(注:笔者听过的朱镕基的现场报告和报告录音,风格就是这样。)
1.3 语气的分类
交流句中出现的语气,传统的分法是陈述、疑问、祈使和感叹。陈述、祈使、感叹实际上都是在向听话人传达事件、事项。疑问句“他是谁?”、“他是北京人?”虽说都表示疑问,但反映出的说话人间话时的知识背景并不相同。说“他是谁?”时,说话人对“他”什么都不知道;说“他是北京人?”时,说话人对“他”有所知,但不敢确定。本文把交流句的语气分为传事、传问、传疑三类。
1.3.1 传事语气
向听话人传达事件、事项以使知。事件、事项必须是存在的(我们借用了史有为2002的概念)。事件是在此前发生的,事项是此时或此后发生的,但对说话者来说,它也已经处于已知的状态。例如:
(1)他去北京。
(2)你快走。
(3)多漂亮的眼睛!
1.3.2 传问语气
说话人对所问内容一无所知,向听话人提出问题以求知。听话人必须针对说话人所问内容来回答。一个不知道书为何物的人指着一本书问“这是什么”时,就可以回答“这是书”;一个读书人指着一本书问“这是什么”,就不能回答这是书,但可以回答“这是最近流行的一本新书”等,例如:
(4)他是谁?
(5)说话人:这是什么?(没见过光盘的人指着书架上的一个光盘问)
听话人:这是光盘。
1.3.3 传疑语气
说话人对所问内容已有所知,但不能确定,提出疑问以求证。例如:
(6)你是北京人?
(7)他来不来?
例(4)-(7)都没出现语气助词,但也一样能传达语气。那么,语气助词与语气表达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下文进行分析。
1.4 语气助词
汉语学史上,最早的语气词专著是元代卢以纬的《语助》,此书名后来变成《助语辞》。从书名不难看出,语气助词是辅助语言表达的一类词。语气助词,通用的叫法是语气词。对语气词的通行解释是表示语气的词。如表示疑问的有“吗、呢、吧、啊”,表示祈使的有“吧、啊”,表示陈述的有“了、啊、呢”。但语气助词果真是表示语气的吗?看例子:
(8)a.你吃。(传事) b.你吃?(传疑)
例(8)没有语气助词,语气的获得靠着句子和语境的结合。若加上语气助词后,就成了:
(9)a.你吃啊。(传事) b.你吃啊?(传疑) c.你吃吗?(传疑)
按照传统的解释,这同例(8)传达的是一样的语气,但形式发生了变化。形式不同,意义往往会有所不同。例(9)a、b的语气助词都是“啊”,但a中表示传事语气,b中表示传疑语气。同一个语气词,却表示不同的语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语气的表达跟语气助词没有关系。a、b中“啊”的意义,应该有一个概括性更强的解释。语气助词“呢”也与此相似,可以出现在疑问句和陈述句中。胡明扬(1981)对“呢”表示疑问提出了质疑,认为疑问的信息是由疑问代词负载的,或是由语境提供的,“呢”的作用是提请对方特别注意自己说话内容的某一点。
带子语气助词的句子和不带语气助词的句子,形式不同,意义会产生什么不同呢?
例(10)去掉划线的语气助词,就会削弱表达效果,虽然说话人也能向听话人传事、传疑,但传达的语气就变得常规化了。说“卫大嫂还来,咱们在这儿等她”,传达的是平淡的传事语气。带上语气助词之后,说话人的传事、传疑语气就得到了强化。“你呀”、“石钢啊”传达的就是强化传事语气。所以,带语气助词的句子和不带语气助词的句子,体现了说话人传达语气时的态度强弱不同。
在传问语气句中,语气助词的强化功能就更明显。例如,
(11)刘麻子:那是你们乡下的事,我管不着。我受你之托,教你不吃亏,又教你女儿有个吃饱饭的地方,这还不好吗?
康六:到底给谁?
刘麻子:我一说,你必定从心眼里乐意!一位在宫里当差的!
康六:宫里当差的谁要个乡下丫头呢?
刘麻子:那不是你女儿的命好吗!
康六:谁?
刘麻子:庞总管!你也听说过庞总管吧?侍候着太后,红的不得了,连家里打醋的瓶子都是玛瑙作的!(老舍《茶馆》)
例(11)中的疑问代词“什么”、“多少”、“哪儿”、“谁”,已经能够表达传问语气了,再带语气助词不就成了多此一举?显然不是。有了语气助词,传问语气得到了加强。比如说“像什么呀”比“像什么”的传问语气强烈。例(11)在“谁”之后用了“呢”,就恰恰表达出了说话人强烈求知的愿望。
语气助词使语气得到加强,其实是以感叹作为情感基础的。如一般把“啊”看成叹词,在表达强烈感情的时候使用,用在句子前。例如:
a.啊,你来了。 b.啊,这地方真大。 c.啊,怎么吃?
把“啊”移到句子最后,变成:
a.你来了啊。 b.这地方真大啊。 c.怎么吃啊?
表达的仍然是强烈的感情。语气助词只不过是句末的叹词而已,本质跟叹词是一致的。
至此,我们提出关于语气助词的新解释。不带语气助词,是常规的传事、传疑和传问语气;带上语气助词,是强化传事、传疑和传问语气,即对自己主观态度的强化。这是语气助词的根本作用。语气助词并不是句子语气的形式标记,本身并不表示传事、传疑和传问语气,它凌驾在语气之上,是语气的“助词”,而不是语气词。可以表示如下。
语气助词的作用不是:
句子+语气助词 ——→ 传事语气、传问语气、传疑语气
语气助词的作用是:
传事语气传事语气强化
传问语气+语气助词——→传问语气强化
传疑语气传疑语气强化
二 语气助词“也”的意义
汉语史上,语气助词“也”是一个随处可见的常用词。文言中的“也”,唐代柳宗元的说解是“决辞也”,元代卢以纬的说解是“句意结绝处”。本文暂不涉及文言中的“也”,而着重考察近代汉语的语料。
近代汉语中“也”的意义,各家看法大同小异。太田辰夫(1958)认为“也”表示动作或状态实现、表示动作完了,“也”还可用于称呼之后、用于表示强调或增添疑问语气的场合。罗骥(1994)认为“也”可以表示某个事实已成过去或完成、某个事实将要发生。孙锡信(1999)认为“也”可以表示已变动或将然的事实。一般认为“也”还表示判断。
已然或将然的动作和事实跟“也”其实没有关系。已然和将然,是通过语境以及词汇的组合体现出来的,并不是“也”字的功劳。从时间概念上来看,人们把时间划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人说出来的任何一句话所指内容都处在这三个时段中(不同语言表达时间概念的方法当然有不同),但句子中的词却不会被分析在其中任何一时段上。比如,“他去北京了”的“他、去、北京”,不能说分别表示“以前的他”、“以前的去”、“以前的北京”。尽管北京日新月异,但语言中的“北京”永远是一个。含有“也”的句子也不例外。“也”既然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时段上,再把它分析开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含有“也”字的、动作表示已然或将然的句子,去掉“也”字,仍然表示已然或将然。
(12)已被冷睛人觑破也。(《景德传灯录》)
(13)碍甚事,这店里都闭了门子也,待有甚么人入来?(《老乞大》)
(14)那般呵,俺明日早则放心的去也。(《老乞大》)
(15)霞云:“若踏倒则不来也。”(《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去掉“也”,例(12)、(13)还是表示已然,例(14)、(15)还是表示将然。还有一些带“也”的句子,被视为表示已然,是一种误解。例如:
(16)你来也,你邀过马来,在一处者,容易照觑。月黑也,恐怕迷失走了悮了路子。明星高也,天道待明去也。咱每赶将马去来,到下处,收拾了行李时,恰明也。这马每都絟住者,教那两个起来。(《老乞大》)
这里的“你来也”、“月黑也”其实并不是“你来了”、“月黑了”。这一段话是两个人晚上放马时说的。“你来也”是叫你过来,“月黑也”是向听话人传达现在月黑的事实。这样的说法今天在中原官话中还在使用。
“也”不表示已然或将然,那它的意义是什么呢?这也要从“也”出现的语境来观察。“也”出现的位置一般在句子最后,考察表明,“也”出现的语境永远是交流句,从语气上来看,传事、传问、传疑语气的句子都可以带“也”。
2.1 “也”出现在交流句
此处暂列表达传事语气的交流句。这里所说的交流句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真实对话的交流句,即交际活动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展开。例如:
(17)五嫂因起谢曰:“……已后之事,不敢预知。娘子安稳,新妇向房卧去也。”(《游仙窟》)
(18)末云:小生更衣咱。(末出科云)那小娘子已定出来也,我只在这里等待问他咱。(《西厢记》)
(19)(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窦娥冤》)
(20)武松道:“深谢嫂嫂!”妇人又道:“莫不别处有婶婶?可请来厮会也。”(《金瓶梅词话》)
二是非真实对话的交流句,交际活动不是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展开,而是说话人的自言自语自思量,或是说话人自己提出一个人所不知的话题,自己再进行回答。例如:
(21)(下)赛卢医云:……我今日与了他这服毒药去了,以后事发,越越要连累我;趁早儿关上药铺,到涿州卖老鼠药去也。(《窦娥冤》)
(22)操翻身落马。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闪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三国演义》)
(23)普天世界,断生了男子。……奴端的那世里悔气?却嫁了他。是好苦也!(《金瓶梅词话》)
以上句子,说话人都是在传达一种新的事情或状态,若去掉“也”,只是一种平淡的叙述,带了“也”,则是特别地传达一种申明语气(刘勋宁1990),说话人的语气得到了加强。所以说,“也”的作用在于强化。
2.2 传事、传问、传疑语气句中的“也”
2.2.1 传事语气句
2.1 中列出的都是传事语气句。下边再补充几例。
(24)(正旦持汤上)云:……婆婆也,你莫要背地里许了他亲事,连我也累做不清不洁的。我想这妇人心好难保也呵。(《窦娥冤》)
(25)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冤》)
例(24)、(25)在呼语之后加上“也”,传达出了强烈呼唤的语气,如果没有“也”,就只是平常的称呼,那样句子也就只是简单的陈述了。
2.2.2 传问语气句中的“也”
(26)余问曰:“此谁家舍也?”
女子答曰:“此是崔女郎之舍耳。”
余问曰:“崔女郎何人也?”(《游仙窟》)
(27)(刽子做磨旗科)云:怎么这一会儿天色阴了也?(《窦娥冤》)
(28)(西门庆)便问道:你那日来家怎的不好也?(《金瓶梅词话》)
(29)(小生笑介)说的有理。(指介)你看天才午转,几时等到点灯也?(《桃花扇》)
这些问句中都有疑问代词,本身就可以传问,但不用“也”,只是一般的询问,用了“也”,就更凸显出说话人求知的态度或者是完全不解的态度。如例(28)用了“也”以显示西门庆对新结识的妓女李桂姐的关心。例(27),是窦娥行刑过程中的一幕。在此之前,窦娥先说了“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监斩官当然认为不可能,便说“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可就在此时,天色阴暗,冷风大作。所以,刽子手才有如此强烈的不解之问,用了“也”。
2.2.3 传疑语气句中的“也”
(30)马敢吃了草也?饮去来!(《老乞大》)
(31)红云:姐姐,你看月阑,明日敢有风也?
旦云:风月天边有,人间好事无。(《西厢记》)
(32)孤云:你招也不招?(《窦娥冤》)
(33)员外真个走进房里,陪著笑道:“我儿!爹爹问你则个,册儿上变钱米的法,你记得也不记得?”(《三遂平妖传》)
例(30)是说话人对马吃没吃草进行确认,用“也”以示强调;例(31)是莺莺与张君瑞被夫人强行分开,不得相见,正满腹忧伤的时候,红娘对莺莺说的。当时红娘设计让莺莺与张君瑞幽会,就故意用了这样强化语气的句子,使莺莺的离恨闲愁更添一层。例(32)、(33)是选择疑问,传达出传疑语气。前半部分是带“也”的强化语气的肯定形式,后半部分是一个否定形式。这种传疑语气句实际上是由两个句子组成的(刘勋宁1985)。
2.3 一个极端例句的分析
关于“也”,在《三遂平妖传》中,傻子憨哥说的话很值得玩味。例子如下:
(34)忽一日,永儿道:“我们好去乘凉也。”憨哥道:“我们好去乘凉也。”(《三遂平妖传》)
对于传问语气句,听话人的反应应该是答问;对于传疑语气句,听话人的反应应该是答疑;而对于传事语气句,听话人的反应应该是知事。比如说话人说“我们明天去动物园玩”,听话人的反应可以是“我们明天去动物园玩”。但是下边的例句就不能成立:
(35)a.我们明天去动物园玩呀!
b.*我们明天去动物园玩呀!
带上语气词“呀”,强化了传事语气让听话人得知新信息。听话人也只能向说话人传达是否得知(可以通过言语,也可以通过行动),而不能再加上语气词反过来用强化传事语气向说话人传达人家已知的信息。否则,就会像例(34)中的憨哥一样。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也”的强化功能。
三 语气助词“也”的流变
“也”的历史发展,已有学者进行了探讨。刘勋宁(1985)就“了也”进行了研究,认为“了也”,合音是今天语气助词“了”的来源。罗骥(1994)、竹越孝(2002)认为表示已然或将然的“也”后来被“了”替代。
关于替代,这里要作些分析。就一个方言的自身体系来说,不会发生替代。从历时角度看,说语音、语法或词汇成分发生了替代,主要来自外力的作用,是从另外一个强势语言借用的结果,而不是这种语言系统内部发展的结果。比如,山东平邑方言中,1990年以前,“父亲、母亲”的面称形式是“达达、娘”,只有极个别的家庭用“爸爸、妈妈”。叫“爸爸、妈妈”的家庭,都是当时所谓吃国库粮的,有一种优越感。“爸爸、妈妈”就是借用来的。如果普通家庭叫“爸爸、妈妈”,就会被讥笑。到1995年前后,所有的家庭都叫“爸爸、妈妈”了。
“也”的流变是什么样的过程呢?本文从唐代白话开始进行分析。
3.1 “也”的一脉相承
这里只举传事语气的句子。使用“也”的传事语气句,自唐至明,“也”一脉相承,都是以强化语气来传达新的事实、状态,等。
唐代:
(36)十娘咏鞘曰:“数捺皮应缓,频磨快转多;渠今拔出后,空鞘欲如何!”
五嫂曰:“向来渐渐入深也。”(《游仙窟》)
(37)师云:“吃饭了去也。”(《祖堂集》)
(38)对曰:“吃饭了也。”(《祖堂集》)
(39)师于半夜时叫唤:“贼也!贼也!”(《祖堂集》)
宋代:
(40)霞云:“若踏倒则不来也。”(《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41)苟得外面物好时,却不知自己身与心却已先不好了也。(《二程语录》)
(42)行者曰:“我八百岁时,到此中偷桃吃了;至今二万七千岁,不曾来也。”(《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43)贼军厮见,道:“咱性命合休也!”(《董解元西厢记》)
元代:
(44)赛卢医云:谁敢合毒药与你?这厮好大胆也。(《窦娥冤》)
(45)魂旦云:父亲,你将我与了蔡婆婆家,改名做窦娥了也。(《窦娥冤》)
(46)你烧的锅滚时,下上豆子。但滚的一霎儿,将这切了的草,豆子上盖覆了,休烧火,气休教走了,自然熟也。(《老乞大》)
(47)那般呵,俺明日早则放心的去也。(《老乞大》)
(48)窦娥也,你这命好苦也呵!(《窦娥冤》)
明代:
(49)这们时,我明日早只放心的去也。(《翻译老乞大》)
(50)驼驮都打了也,咱们行着。(《翻译老乞大》)
(51)张鸾道:“这番少不得贫道行了也。”(《三遂平妖传》)
(52)妇人道:“买卖不与道路为仇,只依奴,到家打发了再来也。往后日子多如柳叶儿哩!”(《金瓶梅词话》)
上述的“也”是一贯的,意思也完全一样。有人会提出疑问,说其中有的“也”到了明代都用“了”来表达了,意义与“了”相同。其实这正是语言发展的结果。
3.2 “也”字的两个走向
就书面材料来看,现在一般都认为近代白话的“也”字(是“也”字,不是“也”词)清代之后就消失了。其实不然。就字面上来看,“也”字的发展实际有两个走向,一是有的方言中消失了,二是有的方言中还在沿用。
3.2.1 “也”的消失
北京话中,“也”的意义,全都由“呀”或“啊”来承担了。用到“也”字的情形也有,但那只是在转文的时候。文康(注:文康,生年不详,大约卒于清同治(1862-1874)初年。)的《儿女英雄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用到“也”字的都是文绉绉的句子,甚至是直接引用文言。看例子:
(53)天尊道:“……这便是今日绣旗齐展,宝镜高悬,发落这桩公案的本意也。”
(54)那先生道:“‘寻常’者,对‘英雄豪杰’而言也。”
而用“呀”或“啊”的句子,都是自然交际的白话。例如:
(55)太太道:“老爷,这话又来了!他舅母去,也只好照管个大面皮儿呀,到了小子自己身上的零碎事儿,怎么好惊动长辈儿去呢!”
(56)店主人走后,他便向公子说:“大爷呀!真应了俗语说的:‘一人有福,托带满屋。’”
(57)那邓九公道:“哦,舅爷面上来的!舅爷到这里,我邓老九没敬错啊!”
(58)老婆儿听了,向他女儿道:“听见了,儿啊?这位姑娘敢是好意!”
“也”的这种转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语气助词“也”的地位最早受到“呀”、“啊”的冲击是在元代。在元杂剧中,“也”、“呀”、“啊(阿)”(“呀”、“啊”实际上是同一个形式的变体)这三个表示语气助词的字都出现过。从数量上来看,“也”的使用频率很高,而“呀、啊”出现的频率很低。就句中的分布位置来看,“也”与“呀、阿”基本上呈互补分布,但也有参差现象。“也”只出现在句末,没有在句子前的用例;“呀、啊”主要用在句子前,也有少数用于句末。
(59)刽子:天色阴了,呀,下雪了!(《窦娥冤》)
(60)末背云:呀,声息不好了也!
旦云:呀,俺娘变了卦也!(《西厢记》)
(61)净做拖卢云:好呀。好呀。你在城外将那婆子要勒死。好的是你来。你只说我不认的你哩。我拖你见官府去。(《窦娥冤》)
(62)做跳墙科云:阿,可绰我跳过这墙来。一所好花园也。(《王闺香夜月四春园》)
(63)王员外云:好阿!两手鲜血,还不是你里!正是杀人贼。(《王闺香夜月四春园》)
从意义上看,位于句末的“呀、啊”与“也”的意义相同。这一点还可以通过实例来证明。关汉卿的作品中,在语境相同的情况下,“也”、“呀”可以互换。如例(61)中的“好呀”,有的地方就写成了“好也”。例如:
(64)周怒云:好也!将纸笔来,写与你一纸休书,你快走。(《救风尘》)
在《三遂平妖传》中,“也”、“呀”也可以互换。比如:
(65)众畜道:“苦也!俺们怎理会得?全仗老公公教导。”
(66)李二嫂出来看见,吃了一惊道:“苦也!苦也!我丈夫如何得下来?”
(67)妈妈道:“苦呀!我儿先前那几日,有一顿无一顿,这两日有些柴米,不知饥饿,只顾吃滞了。”
(68)卜吉道:“苦呀!苦呀!我命休矣!”
意义相同,是二者互换的条件之一。发生互换,还有音韵上的解释。“也”在《广韵》中为羊者切,马韵三等宇,在《中原音韵》中属于车遮韵。“呀”在《中原音韵》中属于家麻韵。值得玩味的是,《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叫人们注意区别几对字音,其中有:“车遮:爷有衙,也有雅,夜有亚”。“衙、雅、亚”都在“家麻”韵。这透露出了一个信息,在日常语言生活中有人把“爷、也、夜”说成了“衙、雅、亚”。这也正好印证了上文所说的“也”、“呀”互换的情况。“呀”是元代才出现的字,它是适应当时的实际发音而产生的新字,记录的是语气助词当时的实际读音,而这个实际读音应是从原来语气助词“也”变来的。今天的方言中,“也”字也还有说成[ya]或[a]的(刘勋宁1985)。在元代,语气助词“也”既已分化出“呀”的读音,文人们就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呀”来记录了。到后来.语气助词“也”原来的读音层次逐渐消失,再用“也”字记录语气助词,就与实际语言相违了。所以,元代之后,“也”字用得越来越少,代表新的读音层次的“呀、啊”字逐渐占了主导地位,但所记录的语气助词还是同一个。因此说,“啊、呀”是近代汉语语气助词“也”的直接后裔。
3.2.2 “也”的沿用
清代以后,有的方言中,语气助词“也”字的走向不同于北京话。它并没有消失,而是继续沿用下来。如在蒲松龄(1640-1715)的《聊斋俚曲集》中,语气助词“也”使用就比较多。《聊斋俚曲集》使用的是当时的淄川方言口语。例如:
(69)张老啀哼出来,说:“饿死我也!”(《墙头记》)
(70)公子上,长叹介:“咳!我好苦也!只爱他俊模俊样,谁知人面兽心。”(《禳妒咒》)
(71)公子上:“呀,那事决撒了也!……适才樊子正来,必然说破机关。爷娘呼唤,必然要受气也!”(《禳妒咒》)
(72)呀,春香俊了也!这不是衣服?你拿了去穿上,去那穿衣服镜前照照你自家,看看俊也不俊?(《禳妒咒》)
(73)秀才喘吁吁的说道:“如今院中签票已到,要拿做呈子的人。想是天明就有差人到了,你也该犯个打算。我待去也。”(《磨难曲》)
为什么在蒲松龄的作品中语气助词“也”没有消失?我们认为,这是由于语气助词“也”与“也”字的发音完全一致,所以才能继续沿用“也”来记录语气助词。但是,《聊斋俚曲集》中也已使用语气助词“呀”。从层次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也”、“呀”体现了语气助词“也”的不同层次。按刘勋宁(1985,2003)的分析,马韵三等的“也”读音为:iε/ε,这是最底层的音;“呀”读ia/a,是一个新的层次。今天淄川方言也还是这样。我们可以这样表示:
层次Ⅰ=ia/a:呀
层次Ⅱ=iε/ε:也
淄川方言中的层次Ⅰ也许就是新的权威方言——北京话影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