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管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论文_潘普及1,刘小娟2

淋巴管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论文_潘普及1,刘小娟2

(1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影像科 广东佛山 528061)

(2佛山市第一人民 医院禅城医院儿科 广东佛山 528061)

【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管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共26例通过手术病理证实淋巴管瘤患者。采用16排CT检查,先进行平扫在进行增强扫描,结果:6例淋巴管瘤发生病变位置:左颈3例,颈部外侧区10例,右颈4例,颌下区3例,胸壁2例,腹膜后2例,盆腔2例,平均病灶大小为(9.26±0.11)cm。8例肿瘤为分叶状,顺着疏松组织间隙生长,出现不同程度包绕或者压迫周边肌以及血管包绕的情况。8例为多囊性,形状不给做,长管状,类圆形,内部可观察到纤维分隔,边界清晰,囊腔大小不一。5例为单囊,形状为新月形、类圆形以及梭形的薄壁囊性病灶。囊内密度均匀2例,CT值在5~14Hu,2例囊内密度不均匀,1例为液-液平面,手术证实为实囊内有出血。结论:对病灶的发生部位、多囊性、顺着疏松组织间隙生长等特点和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从而可有效对淋巴管瘤进行诊断和鉴别。

【关键词】CT诊断;淋巴管瘤;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136-02

淋巴管瘤属于淋巴源性疾病,发生率比较低,是因为扩张、内皮细胞增生的淋巴管和结缔组织形成良性肿瘤,肿瘤内部含有淋巴细胞、血液以及淋巴液。有相关研究得出:诱发此疾病的因素尚不明确,但多与机体免疫能力缺陷、病毒感染、地理环境有所关联。对淋巴管瘤的治疗方法可采用激光手术,激光治疗可清除淋巴管瘤,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1]。本文就针对淋巴管瘤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像学特点,从而提出相对应的鉴别诊断,达到提升诊断水平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共26例通过手术病理证实淋巴管瘤患者。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2至44岁,平均年龄(32.44±1.43)岁。

1.2 纳入标准

(1)确诊为淋巴管瘤患者;(2)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无痛性肿块、压迫等情况;(3)无精神系统疾病、认知障碍;(4)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5)非妊娠、哺乳期。

1.3 方法

采用16排CT检查,先进行平扫在进行增强扫描,设定层距、层厚为8mm,对肘前静脉注射欧耐派克60~100ml,流速设定为2ml/s,延迟50~150s扫描。

2.结果

2.1 CT扫描结果

26例淋巴管瘤发生病变位置:左颈3例,颈部外侧区10例,右颈4例,颌下区3例,胸壁2例,腹膜后2例,盆腔2例,平均病灶大小为(9.26±0.11)cm。

2.2 淋巴管瘤的CT表现

8例肿瘤为分叶状,顺着疏松组织间隙生长,出现不同程度包绕或者压迫周边肌以及血管包绕的情况。8例为多囊性,形状不给做,长管状,类圆形,内部可观察到纤维分隔,边界清晰,囊腔大小不一。5例为单囊,形状为新月形、类圆形以及梭形的薄壁囊性病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囊内密度均匀2例,CT值在5~14Hu,2例囊内密度不均匀,1例为液-液平面,手术证实为实囊内有出血。

3.讨论

淋巴管瘤因为淋巴管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淋巴囊无法向中央静脉引流,区分对良好的淋巴结果异常和正常引流通道建立联系从而进行隔离的淋巴管或者淋巴囊异常增生扩大[2]。也可发生在实施外科手术对淋巴产生损伤,诱发淋巴液引流不畅发展而成的。

诱发淋巴管瘤的因素尚不明确,但多与淋巴管发育不良或者继发性淋巴管损伤而导致的,淋巴管因为发育不全、错构、淋巴引流梗阻、管腔异常扩张从而导致淋巴管瘤样增大,从而出现囊性肿块的情况。

在组织学上淋巴管瘤可分为3种类型[3],毛细管型:由细小淋巴管组成,多发生在皮肤或者粘膜位置。海绵状淋巴管瘤是由偏大淋巴管构成,多发生在上肢或者腋部。囊状淋巴管瘤,是打淋巴管组成,同时伴有平滑肌和胶原,在纵隔、颈部以及腹部发生率较高[4]。

淋巴管瘤用肉眼观察可看到多房性囊性肿块,处于半透明状,质地较软,并且有波动感,切面为大小不一的多房性囊,内部无色或者有黄色清液,并且在出血时为血性浆液,和淋巴管相通情况为乳糜液。镜下淋巴管瘤多在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大淋巴管腔生长,囊壁内衬扁平内皮细胞,周边有支持相连的结缔组织为基础。

淋巴管瘤的生长部位多在神经血管轴分布,机体任何部位均可发生,颈部发生率最高。颈部多发生在胸锁乳突肌后,颈外侧或者锁骨上窝处,向上可达到面颊、口底肌肉以及腮腺等部位,向下可达到肩部、腋下以及胸上部,甚至还可到纵膈内。本次研究中:左颈3例,颈部外侧区10例,右颈4例,颌下区3例,胸壁2例,腹膜后2例,盆腔2例。淋巴管瘤的生长方式主要在疏松组织间隙生长,形态与局部间隙相吻合,属于分叶状。本次研究中有8例肿物生长为分叶状,沿着疏松组织间隙生长倾向,出现不同程度的包绕或者压迫周边肌、血管包绕。

CT表现特点:多囊性;囊壁和分隔轻度强化、出现感染时强化明显;并发出血情况,可观察到液-液平面特征;顺着疏松组织间隙生长,为分叶状。本次研究8例为多囊性,可观察到其内部纤维分隔。5例为单囊,囊壁和囊内间隙偏薄,增强时扫描为轻度强化,囊内无强化。囊内密度均匀2例,CT值在5~14Hu,2例囊内密度不均匀,1例为液-液平面[5]。

腮裂囊肿是颈外侧区比较多见的囊性病变,多发病于蛇骨平面胸锁乳突肌中的1/3前端附近,肿物为椭圆形或者圆形,单囊性,罕见发生出血情况。不沿着组织间隙缝隙生长。淋巴管瘤多为房性,从而出现出血的机率较高发生液-液平面征,生长反应为钻缝特点。淋巴管瘤需要和囊性转移癌鉴别。肿物和周边血管分解不清晰,血管经常受到压迫、侵犯以及闭塞。淋巴管瘤应和神经纤维鞘瘤囊变、卵巢囊肿进行鉴别,神经纤维鞘瘤囊变、卵巢肿瘤囊内间隔对淋巴管瘤比较少,多顺着疏松组织间隙成长,神经纤维鞘瘤囊变囊壁比较厚。同时,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治疗,从而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提高生存率。对患者实施实施心理疏通,保持良好的心态利于疾病的好转。

综上所述:对淋巴管瘤患者应用CT诊断,可以对病灶的发生部位、多囊性、顺着疏松组织间隙生长等特点和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从而可有效对淋巴管瘤进行诊断和鉴别。

【参考文献】

[1]张建梅,陈孝柏,岳云龙,等.四肢淋巴管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对照[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2):235-238.

[2]范淼,李子平,成艺,等.儿童颈部淋巴管瘤CT及MRI诊断[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11(2):68-70.

[3] Shaffer K,Rosado-de-Christenson M L,Patz E F Jr, et al.Thoracic lymphangioma in adults:CT and MR imagingfeatures[J].AJR, 1994, 162 (2):283.

[4] Wadsworth D T,Nenman B,Abramson S T, et al.Splenic lymphangiomatosis in children[J]. Radiology,1997, 202(1): 173.

[5] Fisher D,Hiler N.Case report:Giant tubercuous cystic lym-phangioma of posterior mediastinum,retroperitoneum andgroin[J].Clinic Radiology, 1994, 49(3):215.

论文作者:潘普及1,刘小娟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9

标签:;  ;  ;  ;  ;  ;  ;  ;  

淋巴管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论文_潘普及1,刘小娟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