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内核电厂压水堆型号机组大修中长期规划的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两次十年大修之间的年度大修采用长短交替安排、另一种是两次十年大修之间的年度大修采用平均规划安排。长短大修交替安排有助于提高电厂能力因子及增加机组发电能力,但短大修的实现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结合核电大修多年的大修管理及实施经验,总结出一种适合电厂短大修实现与工期创优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核电厂短大修实现;工期创优;方法策略
1.概述:
国内核电厂压水堆型号机组大修中长期规划的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两次十年大修之间的年度大修采用长短交替安排、另一种是两次十年大修之间的年度大修采用平均规划安排。两种大修方案各有优缺点,长短大修交替安排的优点主要有:大修累计工期最短,增加机组发电能力、有利于提高电厂能力因子、长短大修交替,有利于大修重大项目的优化安排、有利于大修工期创优及降低年度大修平均时间;长短大修交替安排的缺点主要有:长大修工作量较集中,工作负荷大、奇数周期项目安排较频繁、长短大修人力投入均比较大,成本高;大修平均工期规划安排的优点主要有:工作量平均,工作负荷低,大修年度成本支出比较稳定、有利于奇数换料周期项目的安排、大修年度业务量比较稳定,更有利于检修资源配置;大修平均工期规划安排的缺点主要有:大修累计工期长,平均大修天数长,发电少。综合比较长短大修交替规划更有优势,对于长短大修交替安排,短大修的实现更为重要,本文结合核电大修多年的大修管理及实施经验,总结出一种适合电厂短大修实现与工期创优的方法策略。
2.短大修实现与工期创优的方法策略
实现短大修工期创优,涉及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归纳总结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分析:短大修规划、短大修实现。
2.1 短大修规划
短大修规划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大修中长期规划的合理性,一般情况下都是提前5年进行规划,主要是对预防性维修工作、定期试验、在役检查及工程改造项目进行合理安排。
预防性维修工作:首先讨论预防性大纲项目,一般情况下短大修只安排1C的项目,不安排低低水位阀门检修、不安排SG传热管涡流检查项目,A列或B列应急盘停运检修等工作。对于检修周期大于1C且对短大修工期影响较大的项目,在设备状态良好的前提下周期不超过维修大纲的要求,设备管理及专业评价通过后在周期范围内进行调整,对于某些调整到下轮大修执行可能会超期的设备就需要专业根据设备的状态进行评价是否可以进行延期。
定期试验:对于周期大于1C的定期试验,在可调整的范围内可以调整到前一轮长大修安排,对于不可调整影响大修关键路径的定期试验要充分讨论试验条件及风险,做好相关的预案准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役检查:尽量不要安排RCV002BA/RCV001EX,RRA001/002RF等容器的水压试验,不安排需排空到低低水位的焊缝射线探伤,将这些项目在周期内合理调整;
工程改造项目:对于工程改造项目制定合理的长期规划,将这些项目安排在合适的大修,不安排影响短大修工期的工改项目。
2.2 短大修实现
短大修实现的受制因素较多,主要有主线计划的编制、实施大修优化、检修工艺优化、各专业人力资源配置、机组运行期间设备状态、大修三级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主线计划的编制:正常情况下主线计划来源于参考计划,参考计划工期取自于各自电厂已经实现的次优值,但短大修的主线计划关键路径工作计划工期必须采用各电厂的最佳值,以计划最优值为导向引导大修关键路径工作;另外主线计划编制时还要对现有的PM项目、纠正性维修工作、在役检查及改造项目进行梳理,清理出对大修影响比较大的项目,针对此类项目需专项讨论并编制专项计划。
实施大修优化:将各电厂已经实现过的大修优化落实到短大修项目中,如:申请特许申请,在装料期间可以隔离一列SEC/RRI进行检修、实施高低压贯穿件窗口优化、实施动态刻棒优化、实施SEC加压排水优化等、挖掘和讨论可以实施的优化项目,如:组织分析机组氧化净化时间偏长的原因,缩短净化时间。
检修工艺优化:开发新工艺和新方法,获得大修项目取得工期、成本等方面收益;
各专业人力资源配置:短大修具备各检修项目工期短,工作安排紧凑,工作节奏快等特点。缩短大修检修项目工期主要的抓手是合理配置检修专业人力资源,安排合格的工作负责人(技术能手)及充分的人员进行倒班作业。在合理安排各检修工作的工作外,还要充分考虑运行的人力资源配置,短大修会碰到系统隔离、在线及设备再鉴定扎堆的情况。我们通过合理安排检修工作把运行的系统在线及设备在鉴定工作错开安排(例如在卸料期间将RIS/EAS一列系统进行在线,RIS/EAS泵安排再鉴定工作、一台柴油机进行再鉴定、一列SEC/RRI在装料的RCS模式可以使用通用特许等),达到分担运行工作量,合理安排运行人员的目的。
机组运行期间设备状态:机组运行期间设备的状态也是决定短大修工期实现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在大修准备阶段通过每天查询运行人员值班日志及值长日报了解机组的状态,在发现重要设备缺陷时先判断对大修的影响,在准备期间与专业充分讨论检修工作窗口、工艺及风险,做好预案,以减少对大修工期的影响。
大修三级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大修准备期间做好充分的三级风险分析,主线计划逻辑图及专项计划逻辑图要充分讨论,针对机组上下行的定期试验要分析可能遇到的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3.结束语
结合多次核电厂短大修实际实施情况,可以看出短大修的规划与实现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具有工作安排紧凑,节奏快等特点,受影响因素很多,每项工作都需要精心谋划,一个细节考虑不到均有可能导致短大修不能实现规划目标的可能,因此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准备。上述方法策略可以开阔思路,以便短大修的规划及实现更加顺利。
作者简介:程帅(1986-08-15),男,汉族,河南省商丘市,副主任工程师,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核电大修管理。
论文作者:程帅,宁戈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工期论文; 工作论文; 项目论文; 机组论文; 长短论文; 计划论文; 核电厂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