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农村论文,理论研究论文,我国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意义与内涵
1.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意义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背景,在学术界的认识基本上是统一的。大多数学者认为,目前我国城乡差别较大,城乡二元结构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三农”问题非常突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历史任务已基本完成,中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新阶段,完全有能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张梅龙等,2006;邱家洪,2005;曾业松,2006;李炳坤,2005)。
尽管大多数专家学者在我国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方面的认识是一致的,但是在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的学者(如郑立新,2006;温铁军,2006;贺雪峰,2006;等)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的形成和实施,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说明了中央政府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和完整的思路。但是也有的学者(如史啸虎,2005;胡景北,2006;等)对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和后果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目前我国所提出和实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很有可能演变为一次运动,未必就能触及到困扰中国农村的深层次问题。要想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只能从体制上和制度上寻求突破口。
2.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孙津等人(2006)认为新农村的创制也是一种社会形态的变化,其核心问题是农民与土地的新型关系。在中国,土地并不仅仅是农民的生产资料,甚至对于全社会来讲,土地也从来就不是纯粹作为生产资料来使用的。土地和农民的紧密关系,在于土地同时是农民的生产资料、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因此,新型生产关系的创制必然会在各个方面改变农村的社会形态,产业化、城镇化、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包括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合作医疗、合作经济等方面创制,都是这种社会形态变化的构成内容。简括地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实含义是以《决议》所说的“新的阶段”为前提的,这个新阶段,主要就是指农村的发展已提出了新的生产关系创制的要求,从而使新农村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土地关系与农民个体(或单户)的利益增进一致起来,而这个根本的变化不仅必然带来,而且也需要社会形态其他方面的协同创制。这种观点与其他一些学者的观点相似,如郑立新(2006)认为,新农村建设既包括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也包括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既包括农村经济基础,也包括农村的上层建筑,涵盖了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
不过,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也有另外的理解。如简新华等(2006)认为,目前所倡导的新农村建设和20世纪50年代的新农村建设是不同的。20世纪50年代的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关系背景是人民公社制度下的公有制,其核心是发展生产力。而目前的新农村建设是在生产力有很大提高的基础上,来解决“三农”问题、城乡差别和收入差距扩大以及其他一些社会问题。简新华等还认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只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的简单概括,还不是对新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的内涵和标志全面、准确的界定,并没有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特征,没有体现出新农村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生产力所要达到的新的水平。因此,他们认为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涵是:中国实行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农户的发展前景,不应是私有制家庭农场,而应是以集体经营为基础、实行合作经营、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郭立宏等(2006)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途径,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建设新农村。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最终实现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叶汉生等(2006)认为,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绝不仅仅指“三农”(农村、农业、农民)的一个侧面——“农村”的建设,其目标也决不仅仅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而是涵盖“三农”,涉及经济、生态、社会、文化、政治以及党的建设的全面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多元化目标体系。
二、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重点
就当前学界及政策部门发表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章和谈话的中心观点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代表性的意见:
一是以林毅夫为代表的“拉动内需”说。这种观点认为,从短期来看,通过国家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拉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同时又可以拉动内需,消化国内制造业尤其是彩电、冰箱、洗衣机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防止经济紧缩,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从长期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必须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城市。为了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中国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
二是以温铁军为代表的“农民合作”说。这种观点认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能有效应对市场和国家政策。更重要的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农村人口都是十分庞大的,不仅农民缺少转移进入城市的就业机会,而且那些已经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因收入太低,而无法在城市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在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必须立足现有城乡的二元社会结构,来解决保持农村稳定和改善农民生活的问题。
三是政策部门的观点。相对来说,政策部门较为务实。例如,陈锡文(2005)认为,新农村建设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发展农村生产力,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经济不发展,农民收入不提高,新农村建设肯定搞不下去;(2)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完善农村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如乡镇机构设置、职能设置必须与农民要求和承受能力相适应;(3)通过城乡统筹解决农民最无奈、最无法解决的问题;(4)要建设一个好的农村环境。陈锡文认为,衡量新农村建设好坏有三个标准,一是经济上要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要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二是要依法办事,建立法治政府;三是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从落脚点上看,陈锡文关注的焦点问题依然是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中央政策研究室郑新立(2005)则更加注重村庄建设,他认为,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包括三类:一是农村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该类项目覆盖乡镇和有一定规模的中心村,与城市基础设施共同构成比较完整的国家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网络;二是直接面向村庄的公益类建设项目,如村庄整治规划、村庄道路、供水设施、村庄排水沟、公用水塘、公共厕所、垃圾站、村民活动室建设等;三是农户自主参与、农民直接受益的项目。
以上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观点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其中林毅夫将新农村建设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周期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是将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紧缩的权宜之计,侧重在其投资拉动的方面。温铁军注重从农村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地位来讨论新农村建设,尤其注重农民合作的问题。陈锡文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而郑新立注重村庄基础设施的建设。总的来说,当前学界及政策部门的主流意见是将新农村建设定位在技术层面,较少从战略层面考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有学者认为,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远比当前学界及政策部门认识更深的含意,其核心就是,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其中9亿在农村)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城市化和市场化并不能在短期内解决中国9亿农民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和办法来建设并形成一个稳定的农村社会,从而使农村和9亿农民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器和蓄水池(贺雪峰,2004)。尤其在当前中国现代化进入高风险时期,通过各种可能的办法,保持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的满意,将成为决定中国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性工作。
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由于人们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的理解不同,因此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问题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通过城市化来带动新农村的建设。谢扬(2006)认为:“城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式可以有这样那样的选择,但是唯一不能动摇的是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决心,因为过去对城镇化政策的摇摆曾经给我们的发展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新农村建设历史上有过这样那样的经验教训,但应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不可能奢望重新将农民留在农村来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最终‘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继续实施和完善推进城市化的战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上的转移和调整,实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改革。唯有如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可能积累起发展资金,国家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才有财力支撑。另外,许经勇教授(2006)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所以“新”,就在于它已经超出农村这个界限,突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框架,即新农村应当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
第二种观点是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熊清华(2006)认为,目前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存在着如下问题:首先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困境;其次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从而制约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三是农村社会事业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外,我国农村新阶段还存在着公共事业落后和公共服务缺失等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因素。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同时,侯军岐、任燕顺(2006)也认为,农村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管理直接关系到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成效。王再文(2005)也认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进而提出通过非市场供给和市场供给相结合的方式,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允许多种资本进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市场,在必要时还应积极鼓励外资参与经营。
第三种观点是通过制度改革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许多学者认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障碍根源在于制度的缺失或不完善,特别是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土地制度产权不清晰、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收入分配格局等是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进而导致农民增收困难的根源。因此,深化农村各项政策制度改革,不断创新农村机制和体制,把农民的潜在活力激发出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一般认为,阻碍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集中体现在城乡之间的矛盾上。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进行制度上的改革和体制上的创新。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大多数的学者主要关注的是户籍改革、农民工的待遇问题、农村金融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以及乡村治理模式改革等几个方面。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观点。如简新华等(2006)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至少应该包括五个方面:(1)必须坚持和发展集体经济,否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并认为实行家庭责任制的农村经济还不是集体经济。(2)内部的公司化管理和外部市场化运作是制度保证。实行公司化管理这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农民具有股东和职工的双重身份,既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有利于激励和监督新农村的经营管理者。(3)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村城市化是根本途径。农业产业化就是用工业生产经营的方式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将农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除此之外,还必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4)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府大力帮助是必要措施。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有必要也有能力以工促农、以城促乡的阶段,通过工业多渠道支持农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价廉的农用生产资料,帮助农业实现产业化。另外,城市还要采取多种措施支援农村,特别是要善待农民工,不要歧视农民工。(5)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农民,建设工作也必须依靠农民,而目前我国农民的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总的来说不是很高,因此必须花大力气提高农民素质。白永秀(2006)认为产业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载体,新农村建设也应该围绕着这一载体来进行,具体说就是从“产业布局——城镇布局——教育布局——基础设施布局”四位一体的整体框架来考虑问题,并关注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郭铁民等(2006)认为,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建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主导是乡(镇)政府。因此,构建职能明确、机构精简、运转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另外,鉴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还很不成熟,因此,借鉴和学习国外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也是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在这方面大多都是从与我们临近的韩国和日本建设新农村运动来总结经验教训的,以期对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有所帮助和启迪。如郑文燮(2006)认为韩国的新村运动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仅成功地解决了农村、农民和农业的问题,还极大地提高了综合国力以及国民的自信心。
四、评述及结论
以上学者及政府机构、相关部门的专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探讨,同时也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这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但是这些研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陷。首先对于目前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仅仅是从中央文件的“20字要求”的字面意思去理解,缺乏对“20字要求”内在联系的理解。这样就难免出现理解上的肤浅,进而影响所得结论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其次,从研究的角度和内容来看,研究者大多站在农村外部来看,如新农村建设应该“实行城乡统筹”,“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等,而忽略了农村和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第三,上述研究均是研究者从理论的角度讨论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出现了许多不尽相同的意见和结论。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对新农村建设内涵的深刻理解;二是忽视了农民自身的发言权。其实真正知道怎样建设新农村和应该建设什么样新农村的是农民自己。最后,过分强调国外农村建设经验。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固然很重要,但是正如俗话所说的“天下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那样,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程度、文化背景、地域的广阔程度以及人口数量方面,均与日本、韩国,乃至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因此照搬照抄国外的做法显然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