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浅析论文_焦建华

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浅析论文_焦建华

◆ 焦建华 日照市技师学院 276800

摘 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可以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教学,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使学生科学系统地学到比较丰富的语文知识。本文主要从现代文阅读课、写作课、复习课、试卷评析等四种课型探讨了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 课堂教学结构 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具有一定典型意义且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往往取决于课堂结构是否优化。

一、现代文阅读课

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现代文阅读课可以采用以下八个环节组织教学:

1.创设情境,导入教学。这一环节,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并将学生快速引入课文。

2.目标展示与解析。

3.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这一环节,学生在自主预习、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再次粗读或浏览课文,并就课文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内容可以是对字词句的理解,也可以是对人物的评价,或者是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质疑等。这是学生初读文章的收获,也是学生思考和认识的起点。

4.熟读课文,自主探究,理解课文内容。这一环节,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深入研读和欣赏课文。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或感受最深的内容(包括字、词、句、段)进行研读和赏析;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精彩段落采用包括分角色朗读在内的多种形式进行反复诵读,并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欣赏性品评。

5.研读课文,合作探究,加深理解。这一环节,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探究性问题。比如,学生可以针对理解课文的难点提出疑问,也可以就学习重点或写作方法等进行大胆质疑,甚至于还可以提出改写意见。具体地讲,学生的质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确有疑问,提出初读课文时发现的疑难问题,寻求他人的帮助;第二个层次是明知故问,提出初读课文时感到有价值的问题,师生共同思考;第三个层次是对课文内容或注释提出疑问或不同见解,希望通过讨论解决。

6.自读课文,熟读精思,赏析品评。这一环节,教师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深入赏析,延伸思考,及时迁移。具体地讲,可以是学生的继续“发现”,也可以是教师高屋建瓴地讲解,但一定要让学生比前面的学习有更为明显的收获。

7.课堂巩固与训练。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巩固性练习,切实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语文水平。

8.回读课文,评价收获,总结学习内容。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与归纳课堂教学涉及的知识与方法,升华学生学习课文后的认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课堂上教师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他们应该学会什么或应该记住什么,而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归纳出他们学到了什么和感受到了什么。具体地讲,既可以是情感认识方面的内容,也可以是知识积累方面的内容,还可以是写作技巧方面的内容。

二、写作课

1.定标拟题。每一节写作课,教师都要依据总的写作训练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给学生提供写作训练题目,或与学生共同拟定写作训练题目。

2.思路点拨。这一环节,教师要依据本节课的训练目标和训练题目指导学生独立审题或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审题,教师只提出写作要求,或只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点拨。

3.写作训练。学生明确写作训练目标和写作思路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以便使学生养成快速成文的习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写作速度,对学生提高写作应试作文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修改交流。文章不厌百回改,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并修改自己的作品,以便使学生养成主动修改作文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和相互模仿的机会,指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相互交流、修改、批阅、评点本组成员的作文。

5.教师评改。对于学生交回的作品,教师要在总体浏览的基础上抽取三分之一左右的作文进行批阅,以便发现学生作品中的精彩之处和优秀习作,以及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暴露出的普遍问题,为讲评做准备。

6.讲评指导。这一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互批情况以及批阅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

三、复习课

1.目标展示与解析。这一环节应不多于5分钟,且应以教师引导为主。

2.知识梳理与综合。这一环节应不少于15分钟,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教学步骤:

(1)学生自己梳理。

(2)小组讨论。

(3)大组交流。

(4)教师小结。

3.配套复习思维训练。这一环节也应不少于15分钟,且应以综合性较强的笔答训练为主。

4.课堂小结。这一环节应不多于5分钟,且应以学生归纳为主。

四、试卷评析课

1.试卷总体评价和答题分析。这一环节应不多于5分钟,上课前教师一定要对每一道题的得分情况做出数据性分析。

2.重点错误展示与分析。这一环节应不少于20分钟,且要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重在指导学生探求正确的答题方法和学习方法。分析讲解时,一定要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发现错误的思维过程并学会自主纠错,进而引导学生借助典型错误培养他们解决某一类问题。除此之外,分析讲解时教师还要推荐学生的优秀答题案例或提供标准答案,以便规范学生的答题格式与书面表达。

3.巩固与拓展性训练。这一环节应不少于10分钟,教师可以投影出示训练题目或要求学生作书面训练。

4.课堂小结。这一环节应不少于5分钟,且应以学生归纳为主。

参考文献

[1]安国华《对课堂教学结构的探析》.《文教资料》。

[2]赵大鹏《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3]孙春城《中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模式》.中山大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焦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8月总第16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9

标签:;  ;  ;  ;  ;  ;  ;  ;  

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浅析论文_焦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