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新问题和新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新问题论文,语文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语文学科——特别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要统一;突出的问题是对人文性的理解更为偏误
周仁良(以下简称周):我想先谈谈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定位已经是很清楚的了,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和原先的大纲明显不同了,但许多教师在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还是没有太大的区别。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如何在教学中理解和做到学科性质转变的问题。旧的教材,是配合旧的大纲的,大家都知道政治性和思想性的内容很多,就连古代诗文也不例外,所选的古代诗文大都倾向“反封建”的主题,即所谓“革命性”的主题。学生学到的古代优秀文化,就是反封建的文化。实际上古代的优秀文化,包括的内容很多,除了反封建,还有许多有关人文、人性的内容。比如,我国历来很注重孝道,注重亲情和友情,也非常注重对自然山水的感情,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很注重环保,但这类文章以前的教材里基本上没选。实施新课程后,教材内容的变化,无疑给落实教学的人文性特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性条件,使教材和课标有了更加高度的一致性。
储建明(以下简称储):但这只是教材的变化,也只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一个基本反映。我们把某种事物定位了以后,关键的是对性质的理解和分解,比如工具性包含了什么,人文性又包含了什么。有的人认为,以前一直是强调工具性的,对工具性的理解已经没有问题了,在教学中也驾轻就熟了,不需要深人研究了。其实不然,以前的工具性,我们注重的是作为思想的工具性和政治的工具性。新课程中工具性的含义,更多的是体现语言文字表达的工具性,体现的是和人文性结合的工具性。否则,不仅仅是工具性的内容不能很好地落实,更不会解决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问题。不能片面地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
赵宪宇(以下简称赵):现在可能是人文性的问题更为严重。人文的内涵实际上是很丰富的,但许多人在理解上有些褊狭。人文性强的作品中,我们要关注人文性。而思想性强的文章中,特别是一些议论性的文章里,是否就没有人文性了,或者说,就不需要挖掘其中的人文性了呢?例如江泽民同志的《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演讲稿,但人文性就很强。具体到这篇文章,江泽民同志既联系到北大学生的学习实际,又回忆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既关心青年学生的学习进步,又关注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心贴得很近。可以说,在青年学生面前,江泽民同志的演讲既是重要的指示,又是谆谆的教诲。
周:教材朝着富含人文性的作品变化,为我们在语文教学落实人文性的要求上提供了很好的载体。而实际上,人文性更有一个需要理解和挖掘的问题。以人文的眼光宽泛一点看,几乎所有的作品甚至是思想性强的文章也都有人文性。反封建的文章也有,关键是看理解的角度。真正落实语文学科的性质,既要看教师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观念的理解,更要看教师的应用和实践。
关于语文教师——特别强调:理性和感性的统一;突出的问题是感性更为匮乏
赵: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也要重新审视。我认为,传统的语文教学似乎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不是很在意。只要态度好、勤奋工作就是好教师。因为传统的语文课程特点不是很明确,语文教师的特性也就不是很突出。但新课程中语文教学特点和特性的凸现,确实在告诉我们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语文教师的。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语文课,该任课教师声音很低,听起来很吃力,且话语很短,面无表情,听下去简直是受罪。新课程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注重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学习,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类似上例中的教师肯定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周:这涉及语文教师专业化的问题。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理性和感性有机结合的人。要教好语文,需要理性的思想和思维,因为语文也是一门学科和科学,有知识性的内容需要传递。但同时语文教师也更应是一个感性的人,充满情感的人,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一篇篇文章都是有血有肉的,太冷静,就不能领会其内涵和实质,学生也就很难产生共鸣。数学教师教三角形的内角和,只要表述清楚就行了;而语文教师教《孔雀东南飞》,恐怕板着面孔讲就不能把真正的情感表达出来。讲到刘兰芝“举身赴清池”时,即使眼睛里没有充满泪花,但也不能面无表情。新课程是生成性教学,是开发性教学,是民主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教师的教学素质是新课程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赵:语文教师感性的缺失确实非常突出。在纠偏的同时,我认为还要进一步审视新课程背景下理性的内涵和如何做到理性和感性相统一的问题。在这方面储老师思考的比较多,可以畅谈一下。
储:语文教师需要文化素养,我觉得这是解决理性和感性相统一的关键所在。不仅因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一门文化综合学科,更因为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就活脱脱地成为又一个文化载体。语文教师一方面把已经融人在个体身上的知识、经验、道德、修养等精神文化传播给学生;另一方面又要和学生一起不断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在教学中共同激活和创生文化。因此,语文教师不单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文化的实践者和开拓者,只有具备了厚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素养,具备了深远的文化意识、文化视野和文化阐述能力等文化底蕴,才能胜任语文教师的崇高职责,才能使“文化的教学”成为一种自然的过程。
关于教学文本——特别强调:师生和文本的互动统一;突出的问题是互动中“文化”的更为缺失
储:近年来,随着语文新课改实验的不断推进,许多地区语文公开教学与研讨活动吸引了大批富有改革热情的语文教师,我也在这个过程中听了许多课,看了许多“表演”,我发现,在许多课堂上,在“华丽”的教学现象背后,看不到师生是如何进入文本境界的,有的教师往往在脱离文本的情况下信口开河,夸夸其谈,出现了严重的“人一本”脱离的语文教学。痛心之余,深感不安。语文教学怎样才能植根于文本世界,发挥文本的例谈作用,开展师生与文本的互动对话,实在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周:“互动”是什么意思?“互动”意味着互为主动。作为平等的对话者,在一种相互尊重、和谐友好的氛围中消除误解,摈弃成见,共同探讨和寻求语文教学中早就存在或已发现的问题。这种互动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全员的互动;互动的教学既是一种观念文化,又是一种行为文化。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一要选准对话话题,提高阅读质量;二要激发对话期待,营造阅读氛围;三要缩短对话距离,吸纳阅读创新。要当好“人—本”对话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既要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来,又要把学得的成果延伸到生活中去,在文本与生活的比照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语文走进学生生活,为课堂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
储:有人以为“教学互动”就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意思,以为这就是新课程全部的民主教学观,殊不知,在语文教学中,更讲究的是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只有接受者(师生)从文本中直接把握或间接获得理解信息,进而凭借文本信息唤起记忆、存储的语文素养并进一步探究文本的时候,语文教学才会展现出它的本然魅力。因此,“人—本”对话是语文教学永远的互动文化。我的理解是,文本是“话本”,是对话之本,阅读文本就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之间产生交流、碰撞、共鸣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一方面去探究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展开文本的新境界;另一方面要以个体的需要去自主选择阅读的信息,满足主观的阅读愿望,实现个性化的阅读。
于是,我以为,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就是一种文化教学。语文教学要站在文化的背景下,不仅传授基本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能力;更要把文学、艺术、生活、科学等融合在一起,吸收和体验人类的进步文化,在感受与感悟文化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质。
最近,我从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文化”的发展经历中体会到,“文化”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表现与确证,语文教学应该响亮地提出“文化互动教学论”的观点,因为“文化”是一种意志追求,“互动”是一种表现样式,“文化”是互动的指向,“互动”是文化的生命,通过互动的教学才能共享人类的文化。“文化互动教学”指的是基于课堂教学的特定场景和语文教学的特定学科,通过以师生互动、师生与文本互动为标志的教学形式开展面向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从而促使学生提高语文学力和文化修养,使课堂生成自觉的民主的开放的文化意识形态,达成师生的文化自觉行为。
关于课堂教学——特别强调: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统一;突出的问题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扭曲
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已日益深入人心。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一个统一体,两者从来就不曾分割,也不能分割。新课程强调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但很多人在教学实践中的认识上和做法上都有偏误。不少人以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削弱教师的作用,更有人把自主学习,误解为自己学习,把合作学习当成是纯粹的小组讨论,把探究性学习当成是不着边际的求新求怪。
周:的确如此,比如“讨论”作为合作的有效手段,常常被教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但是在课改实验中,也发现有的教师将“讨论”当作调味品,当作点缀物,为讨论而讨论。应该独立思考的问题也动不动用讨论来解决。有些问题缺少难度和可辩性,也动辄来一番讨论。课堂上人声鼎沸,人头攒动。有一人讲而三人听者,有四人都默不作声者,更有趁此机会闲聊一番者。总之“讨论”被泛化和庸俗化了。我想,这样没有目的、没有效果的讨论还是不要的好。
储:你提出的问题在实践中的确存在,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使在理论界也还有不同的看法,在操作层面的研究上还没有系统的规律或方法可供运用或借鉴,这只有靠教师的探索来解决。实际上要落实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还要靠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
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是新一轮课改的主要内容。就语文教学而言,培养起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被动转为主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确立与发展,并使他们在多边交往中全面、深刻地观照自身的潜在价值,做出颇有前瞻性和广阔性的自我设计。在操作层面上,认同了主体性教育理论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目标确立、教学流程设计、文本对话建构、多元评价量标实施等方面都会有新的设想和举措。但是毋庸讳言,在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的同时也应关注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学者提出学生在学习时是主体,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应是主体,也即是在教学的完整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交替成为整个过程的主体。这一理论既否定了过去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的做法,又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听任学生发展而自己手足无措的现象,这应是新课程的本义。
赵:单主体说和双主体说的立足点是一致的。单主体说也没有排除教师的主导作用。“放羊课”在实践中的确存在,原因就是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忘了教师自身作用的确立和发挥。这说明学习新课标要全面、正确,不能断章取义,不能想当然。
今天的对话基本上还是属于提出问题阶段,要进一步理解新课程还要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在实施中推演和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