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校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构想_课程设置论文

21世纪高校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构想_课程设置论文

面向21世纪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调整的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内容论文,课程体系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高校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直是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重大问题和复杂问题,愈来愈多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依赖理论课加以解决。总结建国后高校公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理论课现存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深化理论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重大意义。

一、建国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历史回顾

(一)建国3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设置

全国一解放,即取消了旧学校的法西斯式的训导制度和国民党“党义”等反动课程,开设马列主义的政治理论课。最初,高校开设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简史,某些文科院校开设政治经济学。1953年调整后的理论课设置依次是: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增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56年9月, 高教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对四门政治理论课及学时进行了调整,规定各专业一律开设马列主义基础和中国革命史课,而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两门课在某些专业可以不开或选修外,其他专业一律开设。

1957年9月,高教部规定,1957—1958 年全国高校各年级普遍开设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课,原定四门政治理论课一律停开。1961年4月, 教育部制定了《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规定文科各专业一般三门政治理论课,即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理、工、农、医和艺术、体育等专业一般开两门,即中共党史和马列主义概论。1964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明确指出:今后高校共同政治课,除继续开设《形势与任务》课外,设置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课。“文革”期间,各门政治理论被“老三篇”、“老五篇”所代替。“文革”结束后,按教育部规定,高校本科各专业一律开设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文科各专业增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一直执行到80年代中期。

(二)建国3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从新中国成立至80年代初,高校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积累了许多经验,也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教训。

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1.坚持了马列主义教育阵地。30多年来高校马列课虽然伴随着政治气候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但大部分时间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教学。对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建国后,高校政治理论课继承了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教学的基本方针,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961年9 月的《高教六十条》明确要求:“正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980年7 月教育部发布的《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试行办法)》强调:“教师必须按课程的科学体系,讲清基本原理,并和客观实际密切联系起来”。3.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极大的关注与指导。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统一的布置与安排,不同的院校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不搞一刀切;定期举行全国和各大行政区高校暑期理论课讨论会;定期不定期举办研修班;组织校际之间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交流;甚至对有分歧的考试评分问题(如算不算平时表现分)也都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教训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建国初期在改造旧教育的过程中基本上照搬了前苏联模式,所开设的政治理论课也是如此。将政治理论课作为“一切专业教育之基础。”学习苏联经验无可太多非议,因为当时搞社会主义只有前苏联经验好学,问题在于当时采取照搬的做法,“主要不是考虑苏联的教学大纲是否适用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运用苏联的教学大纲”,未能将前苏联经验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二是实用主义的影响。理论联系实际是对的,但有些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口号下搞实用主义一套。课程设置上为了搞“社会主义教育”而一度停开系统的马列理论课;“文革”期间搞所谓“以战斗任务组织教学”,马列理论课被糟蹋得面目全非,声誉被严重破坏。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时往往结合全国历次政治运动进行,1957年则把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简单化地变成主要是大鸣大放和反右派斗争暴露出来的思想问题;以后联系实际的方针又曾被曲解为实用主义的“活学活用”,强调“急用先学”、“立竿见影”。三是缺乏稳定性。我国高等院校课程设置,变动最大的属政治理论课。以中国革命史为例,建国初开“新民主主义论”,1953年改“中国革命史”,1957年至1958年停开而改上“社会主义思想教育”,1959年恢复“中国革命史”,1961年后改上“中共党史”,“文革”期间被“中共两条路线斗争史”取代,“文革”结束后改回上“中共党史”,1985年后又改为“中国革命史”。课程名称变动大,内容变动也大。

(三)80年代中期以来马列主义课课程建设的成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校理论教学在消除林彪、“四人帮”流毒,从根本上拨乱反正的同时,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马列课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新形势。1985年8月, 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理论教育的若干决定》,提出“为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现行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必须进改革”。从1985年起,原国家教委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在课程设置上将“老三门”改为“新三门”,用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以下简称“社建”课。)、马克思主义原理(文科院校增加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代替了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和哲学,力求使理论教育更紧密地结合当今世界和当今中国的实际,以便更好地发挥理论课在培养“四有”新人方面的作用。

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1985年以来课程设置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是正确的,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将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通过大量生动具体的历史事实,全面地讲述中国革命赖以发生、发展的客观社会条件,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发展规律和基本经验;既讲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也讲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既讲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也讲各派政治力量的政治主张,通过历史的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更有说服力地使学生了解中国是怎样根据历史的必然走上了以共产党为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将原来分别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师范院校及有关文科专业开设)合为一门——“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综合的研究和学习,有助于大学生尤其是理、工、农、医等专业的大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与中央领导提出的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ABC的精神是一致的。而且,马克思主义原理作为一门新课, 无论是在教材体系方面还是课程内容方面,都作了可贵的探索。从总体上看,教材力图从揭示历史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主线,打破三个组成部分的板块式结合,紧密联系社会思潮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着力于解决学生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这门课程的开设对解决上述三方面深层次思想问题起了一定的作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的开设,主要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中,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使学生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和崇高的责任感。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各门课程都从自己的学科特点出发,更新、充实、调整教学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新三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现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如前所述,1985年以来课程设置改革总体指导思想是正确的,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现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主要问题是:内容重复,高校马列课与中学政治课历史课的重复以及各门马列课之间的重复;学科内容偏多,容量太大;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甚紧密,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不强;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还落实得不够。

从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来看,设置本课程的初衷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观点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和现代发展(包括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课程内容包涵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学科体系容量大、内容庞杂,不仅学生不易掌握和消化,教师也难以适应。马列主义原理课作为一个学科实际上是三个学科的综合,它要求教师对这三个学科都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深入的研究,即是精通三门综合学科的专门人才。全国高校是按专业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这是符合科学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也是不好改变的,这样马列课师资来源便始终是某一专业的,而不是综合的,课程的综合性与师资培养的专业性的矛盾,使大多数教师难以适应。有的采取变通的办法,将“原理”课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不同的教师授课。能按课程设置系统讲授的教师中,有的能够较好地讲授“三个组成部分”,有的则侧重于自己熟悉的学科专业,熟悉的内容精雕细刻,不熟悉的内容轻描淡写,影响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

从中国革命史课来看,《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史是高校学生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但教学大纲以及根据教学大纲而编写的教材都采用历史编年体系,这就出现了课程性质与教材体系的矛盾。按照大纲和教材体系进行教学,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重复过多。民主革命的内容——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与中学有较明显的重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内容与“社建”课有重复。二是理论教学不突出。中国革命史上限比中共党史提前80年,下限则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延伸,加上中华民国史、国民党史、民主党派史、中美关系史和中苏关系史史料的发掘课程,史实占幅有增无减,在学时数不变的情况下,史实占幅越大,理论阐述和分析占幅就少,注重了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叙述,减弱了理论系统性和完整性的阐析,甚至出现“史实淹没理论”的现象。学完这门课程学生连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都未能把握,这与中国革命史的“理论课”性质是不相称的。为了解决重复过多与理论性不强的问题,许多院校不约而同采用了“专题教学法”,减少了史实阐述加强了理论分析,效果尚好,但由于专题的划分仍受历史框架的约束,因而也不能彻底按逻辑关系来阐述理论。

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来看,其教学内容庞杂,面面俱到,理论主线不明显;教学体系上,它实质是原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部分内容的组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拼凑”的感觉,重点不突出;教学内容重复现象也比较严重,不少教学内容象在“炒冷饭”。这些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建设课教学缺乏理论逻辑性和理论深度。

尤为突出的问题是: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与“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现实要求不相适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所面临的时代环境和中心任务决定了他们的理论是以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为核心的,其理论体系突出了“革命”的理论特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对马、恩来说是一个不可解的方程,列宁和毛泽东也没留下可行的具体方案,过分强调“马克思主义原理”体系并以之为重心,必然使高校政治理论课内容滞后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1992年基本形成,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逻辑。早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就指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994年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又明确要求:“教育系统要编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材,作为学校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1995年,原国家教委下发10号文,强调“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这些指示无疑是正确的,各校都有落实的行动,但总的说来效果不甚理想。问题在于现有三门(文科四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无论从单一的课程还是从总体上都无法完整系统地将邓小平理论体现出来。“把邓小平理论的有关内容有机地渗透,溶合到已有的相关课程中”,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是,这种做法如果没有总体规划就容易因各取所需而造成重复,如“一国两制”、“精神文明建设”各门课程都涉及到;即便有一总体规划有分工地讲授,也难以体现邓小平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容易给学生造成邓小平理论不是系统的科学理论而是现实“方针、政策”的误解。

(二)面向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面临的挑战

第一,步入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仍未能走出低谷。前苏联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受到严重挫折而走入低谷。就目前而言,存在三个严峻的事实:从社会主义力量与资本主义力量对比来看,资本主义占居巨大的优势。搞社会主义的国家寥寥无几,资本主义国多势众,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上占有优势。从社会主义自身来看,其发展举步维艰。尚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一面在斯大林模式严重弊端暴露后正在艰难地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一面承受着帝国主义强大的政治经济压力和和平演变的威胁;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有不少改弦易辙,在纲领中放弃共产主义目标;亚非拉地区原来一些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民族独立国家逐渐放弃社会主义,接受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模式。从意识形态来看,作为社会主义运动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正面临严重的挑战。有来自资产阶级理论家的攻击,他们断言马克思主义是错误的,也有来自机会主义的攻击,他们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试图以民主社会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空气四处弥漫。可以预见,进入21世纪时,社会主义在短期内还不能走出低谷而出现迅速高涨局面。

第二,步入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仍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要在一个落后的大国内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一场伟大而深刻的革命和前无古人的创举。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前面仍有许多困难:经济基础差,起点低,要跻入世界经济强国之列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马列主义虽在意识形态中占指导地位,但封建残余思想、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仍严重存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同国际敌对势力相呼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和健全;党内腐败现象的遏制仍未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共产党仍面临着执政的考验;国有企业改革步履艰难,社会主义公有制面临挑战。

第三,21世纪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竞争更为激烈。竞争不仅是资源、市场、资金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它要求高等院校培养出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面向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我们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德育与科学教育相互渗透,这是全国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跨世纪的系统工程中,在新世纪激烈的竞争中,我们需要有成千上万的政治思想过硬道德品质高尚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调整大思路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调整应遵循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通过调整和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相互衔接、功能互补、时代感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保证教学根本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应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现实结合得更加密切,更加活跃,更具有时代气息。在具体的改革中,一方面强调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完整性,另一方面突出现实性和针对性,既要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又要联系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学生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阐述。

第二,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马列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一定要体现这统一的科学体系,将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心内容。

第三,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少而精”不是简单的数量概念,更不是指学时多少和课本的厚薄,而是一个质与量的综合要求,是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得到最本质最有用的东西,这些东西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长期效用。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调整的思路

围绕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中心,调整原有课程设置,重构新教学内容体系。

1.将原来“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部分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资本主义论”部分改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划入新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中。改变“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学科体系过宽,内容庞杂的状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原理的教育,学习毛泽东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此外,为避免与十年前开设的“哲学”课简单重复,为增强本课程的时代感,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 )与我国正在进行并必将深入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相适应,加重市场经济的哲学思考的内容,或者说加重经济哲学的份量。应该说这是过去的薄弱环节,这使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社会功能没有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很难培养。(2 )与我国“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地位”的客观要求相适应,“唯物史观”部分应设专章探讨社会文明尤其是精神文明以及人的现代化问题。(3)与公共基础课地位相适应, 本课程应协调好与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内容上既要注意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适度放宽,又要避免太过简单太一般化。(4 )与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本课程应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问题,在吸收具有普遍真理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现代西方哲学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在解决现代中国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在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理论课课程构架中,本课程除了讲授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外,还应主要讲授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以及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应把时代精神与哲学理论的结合作为主要关切点,阐述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原理的应用、丰富和发展,将邓小平哲学思想渗透到各个章节之中。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主要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部分基本原理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和基本矛盾,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和现状,了解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变化新特点,懂得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不能丢掉老祖宗,也不是简单回复到80年代中期以前的体系,更不能照搬西方的东西,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科学的总结和分析,着力于发展和创新,在基本范畴、理论、体系上进行新的构建。其中心内容应该是讲述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并以其为指导,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根本特征,在阐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着重揭示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新特征和新发展的内在本质联系,揭示其固有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动发展的新趋势和客观规律。在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理论课课程构架中,本课题主要讲述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外部环境。

2.将原来的“中国革命史”改为“中国革命的理论与实践”或“毛泽东思想概论”。即改“历史体系”为“理论体系”,变“以史为主,论从史出”为“以论为主,以论带史”,以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为主干,把近现代中国革命史融入毛泽东思想原理之中进行阐述,这样做既可避免与中学重复,又能增加理论深度。本课程通过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与建国实践和理论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重大成果,掌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灵魂,懂得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革命运动的规律,认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主要内容包括: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与中国革命的发生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新民主义革命的思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革命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政权由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由“中国革命史”改为“毛泽东思想概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博大精深, 课程体系无须全面阐述,主要阐明有关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内容。(2 )突出两条“特色道路”: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便和后面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相衔接。突出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与现实联系密切的思想内容重点介绍,如“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党的建设”理论、“统一战线”理论。(3)本课程虽然“以论为主”,仍要做到“史论结合”, 把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融入毛泽东思想原理中去阐述,才生动、富有感染力。在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理论课课程构架中,本课程负责讲授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前提、思想前提和经验基础。

3.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和“中国革命史”1956年以后的部分调整合并,开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或“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帮助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邓小平理论概论”与“社建”课的不同有以下几点。(1)定位不同。 “社建”课是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以及三者的有机结合;“邓小平理论”则是完整、系统地讲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 )内容比重不同。“社建”课经济建设占较大比重,其他方面内容比重较小;“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力求全面反映邓小平理论,各方面内容所占比重相对平衡。(3)重点不同。 “社建”课的重点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邓小平理论”课则重点突出理论性和思想性。把握上述三个不同点,对实现课程转轨有重要意义。课程内容以邓小平理论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理论基石,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理论主题,以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理论支柱,系统讲述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理论。在公共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处于中心或核心地位。

4.原来文科开设的“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改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将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放在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与国际关系阐析上。通过本课程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世界经济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和我国外交政策教育,使学生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观察世界问题。在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理论课课程构架中,本课程主要讲授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

5.课程设置采用“主辅制”。围绕着四门主干课开设若干选修课作为辅助课,旨在从现实的角度和更广阔的领域使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一般可采取“一主二辅”制。第一组,主:“马克思主义哲学”,辅:“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评析”、“中国传统文化导论”。第二组,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辅:“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研究”、“当代西方经济理论评析”。第三组,主:“邓小平理论概论”,辅:“社会主义运动史”、“中外现代化道路比较研究”。第四组,主:“毛泽东思想概论”,辅:“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史”、“近现代中国社会思潮评析”。采用“主辅制”课程设置好处有二:一是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解;二是可以使学生拓宽相关学科的知识面,提高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化素养,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当属必需。当然,辅助课作为选修课,不必每门都选,主课与辅课比例为1∶1或2∶1为宜。而且,辅助课一般采取专题讲座形式,不必追求系统性。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建设的思考

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调整紧密相关的一个问题是教材建设问题,教材建设抓得好坏,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建国以来高校马列理论课教材建设中曾出现过两种偏向。

一是不敢编,由于政治氛围的约束和影响,不敢轻意编写马列课教材。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基本上没有教材或没有统一的正式教材。建国初期,基本没有编教材,而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和艾思奇的《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授提纲》为基本参考书,有的课程用翻译过来的前苏联教科书。1962年曾规定:哲学可用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用于光远、苏星主编的《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则以胡乔木的《中国共产党三十年》作为教学提纲,选读毛泽东有关著作。“文化大革命”中更是没有人敢编写统一的政治理论课教材了,直到“文革”结束,马列理论课教材的编写工作才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二是滥编。80年代中期以后,理论课教材编写一度出现过多过滥的现象。由于课程设置的变动(“老三门”改为“新三门”),各地各高校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很高,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统一组织编写的,甚至一个学校就有几种版本,有自己搭起一个班子就编的,推销1000本可以当主编, 推销500本可以当副主编,有的教材主编副主编达七八人之多。 有人作过粗略统计,“中国革命史”教材多达270多种版本,“原理”、 “社建”的教材达100多种,重复劳动、劳民伤财。

不敢编的现象成为历史,滥编现象也已受到遏制,就目前的状况而言,马克思主义课教材建设的问题主要是质量问题。教材总体水平较前大有提高,也不乏上乘之作。但不少教材学术水平不高,多是低层次上的重复,千人一面,缺乏特色;有些教材缺乏严谨的科学体系,内容杂乱,文字水平较低;有的教材只是观点的罗列、语录和史料的堆砌,缺乏逻辑性和科学阐析;有的教材编得太厚,洋洋数十万言,不便学生学习把握。

教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对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同时,必须花大力气狠抓教材建设,今后应着重抓好两方面工作。

第一,编写教材规范化。公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与其他教材不尽相同,有自己的内在要求和特殊规律。要编出高质量的教材,必须做到五性。

准确性。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忠实于原著,反映革命导师思想的本来面目,经得起历史的推敲和岁月的考验,不能把自己的理解和学术观点强加在导师身上。

系统性。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还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教材的编写要注意理论本身的系统性,贯彻“少而精”原则是对的,但不能零碎地实用主义地各取所需。

现实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把内容侧重点放在与现实有比较紧密联系的事情,使教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简明性。教材不宜编得过厚,应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列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要义,这样,既可为学生提供明晰的线索和重点,又为教师讲课留有可供发挥的余地,符合公共课教学特点,也符合“少而精”原则。

可读性。理论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而革命实践是丰富的生动的多姿多彩的,理论课教材不仅可能而且应该编得有血有肉生动活泼,有较强的可读性,避免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

第二,教材发行市场化。教材编写可以“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具有示范性的教材供全国选用,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条件的组织力量统编教材。教材编写可适当控制,但教材发行却应该市场化。因为教材(只要是正式出版和公开发行的)也是一种商品,应该推向市场,接受消费者——教师和学生的检验,优胜劣汰,而不宜采用行政命令,规定只能用某本教材,这样不利于竞争,不利于教材质量的提高。

标签:;  ;  ;  ;  ;  ;  ;  ;  ;  ;  ;  ;  ;  ;  ;  

21世纪高校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构想_课程设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