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代神灵“崔府君”及其演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元代论文,神灵论文,崔府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956.9;K89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7)03-0131-08
南宋的高宗赵构、孝宗赵昚,当其即位之前,都曾有同一个神灵予以征兆。这个神灵,就是始于河北磁州祭祀的“崔府君”。《咸淳临安志》卷13:“靖康间,高宗皇帝出使至磁州,神马引而南。建炎初,秀王夫人梦府君拥一羊,谓曰:以此为识。遂诞毓孝宗皇帝。由是,累朝祠祀弥谨。”①《显应观》:“昔高宗靖康北使,至磁而还。建炎初年,王夫人梦神人,自称崔府君,拥一羊,谓之曰:以此为识。已而有娠,遂产孝宗,亦异矣。”②《中兴显应观记,奉敕撰》:“百神在天地间,昭布森列,皇朝咸秩无文,非有功不祀。其间灵效显著,远迩奔走者,不过数处,而护国显应真君其一也。真君崔姓,庙在磁州,旁为道观,河朔人奉之,五百余年矣。靖康中,高宗由康邸再使金,磁去金营不百里,既去谒祠下,神马拥舆,肸蠁炳然。州人知神之意,劝帝还辕。孝宗诞育于嘉兴,先形绛服拥羊之梦,生有神光烛天之祥,此皆其最著者也。”③ 因为有以上尊神的“护佑”,使高宗不再完成北使的任务,才使其日后有可能南渡保住半壁江山;因为有以上尊神的“安排”,使孝宗顺利降生和过继,才使其日后有可能承嗣祖宗开拓的部分基业。
宋高宗之与“崔府君”,初始的态度,并不虔敬。《建炎进退志总叙下》:“余到行在,[宗]泽适至,与语衮衮可听,发于忠义,至慷慨流涕。故余力荐之,上笑曰:泽在磁,凡下令,一切听于崔府君。余奏曰:古人亦有用权术,假于神以行其令者,如田单是也。泽之所为,恐类于此。京师根本之地,新经扰攘,人心未安,非得人以镇抚之。不独外寇为患,亦有内变可虞,使泽当职,必有可观。上许之,乃除延康殿学士、知开封府兼留守。”④ 所言磁州太守宗泽以神的名义行事,确实无疑。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64:“磁州城下,望见百余人执兵,文身,青纱为衣,以伞遮马,绣其鞍鞯,如市里小儿迎鬼神之状者。王顾怪之,磁人谓:应王出迎康王耳。应王者,磁人所事崔府君,加应王者。顷刻,马相就,有吏呼应王揖者,泽请王举鞭答之,又呼曰:应王请康王行。马入至府舍正寝,犹未进食,吏特谒入云:应王参见。泽已于正厅设两位,具宾主仪。泽恳王曰:应王灵,邦人听之,如慈父母。唯愿大王信之勿疑。王不得已,戎马而出,吏揖应王就坐,二庙吏绯衣,其一手相持各一手平展外向,若拥应王之状。既云就坐,茶汤如常礼。吏赞应王不肯就厅上马,泽前请应王上马,即退。少顷,应庙二将军入谒,如前仪。王徇泽之请,从之。”⑤
在“崔府君”庙中的“掷珓”,阻止了康王的继续北行;此举“歪打正中”,使之逃脱了被扣留的命运。《三朝北盟会编》卷64:“康王徇宗泽之请,乃谒应王庙当州之北,乃入邢、洺之路也。磁人以王遂欲北去,遮马号呼泣涕,劝勿往,且言:金人自李固渡河矣,不如起兵援京师。马不能前,惧,使人告谕百姓曰:大王谒庙耳,非北去也。众不听,王使谕泽告之,乃开道谒庙。泽奉珓于王,王勉为一掷而得吉,乃退谒二将军讫,王就小次,泽赞呼本庙诸案吏参,泽所使人又赞云:谢到。顷之,王欲乘马归,有紫衣吏二十人,舁应王所乘轿神马在后,拥而前曰:应王乞大王乘此,以就馆舍。王顾视其轿,则朱间金装座椅,及竿蝙首施红褥。”⑥ 回想过去的经历,高宗不得不暗自庆幸;于是,答谢神灵的感情油然而生。一代理学名家朱熹,就曾对其学生委婉地提到过这位君主堪称“微妙”的心理变化。《朱子语类》卷127:“太上(高宗)出使,时至磁州。磁人不欲其往,谏不从,宗忠简(泽)欲假神以拒之,曰:此有崔府君庙甚灵,可以卜珓,仍其庙有马,能如何。遂入烧香,其马衔车辇等物,塞了去路。宗曰:此可以见神之意矣。遂止不往。后太上感其事,以为车辇是即位之兆。”⑦
宋孝宗之与“崔府君”,缘其受孕前已有“托梦”并预示“吉征”,似乎神人之间真有非比寻常的感应。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0:“初,太祖少子秦康惠王生英国公惟宪,惟宪生新兴侯从郁,从郁生华阴侯世将,世将生东头供奉官令譮,令譮生子偁,中进士第。至是,为嘉兴丞。”⑧ 熊克《中兴小纪》卷2、卷12:“初,艺祖六世孙选之子偁,娶张氏,梦绛衣神人,自言崔府君,拥一羊,谓之曰:以此为识。已而有娠。戊寅,子偁次子生于嘉兴县。是夜,赤光满室,如日正中,子偁以岁在协洽,其属为羊,故字之曰羊。”“上(高祖)以宗室子偁之子,生有圣质,鞠于宫中,赐名瑗,盖默契于崔府君之名也。”⑨ 难怪后人在追述这段往事的时候,特地在所作诗中,将上尊神与“阜陵”之“潜跃”联系起来。《二十五日,雨中入嘉兴城学中,见鲍仲孚、马新仲二先生。马先生赠羊背皮官酒二瓶,与诸进士共享,作古诗》:“晓憩北丽门,高下望阡陌。曩闻嘉禾生,祯祥照图牒。煌煌宋阜陵,名藩记潜跃。怀哉崔府君,神灵何赫赫!”⑩ 陈贽《崔府君庙和韵》:“东汉明神护宋都,深宫曾有梦相符。试看殁后昭灵贶,定是生前著显谟。”(11)
在“崔府君”是何许人的问题上,时人的说法很不一样。系年于钦宗在位的记载,说是“东汉”的“崔子玉”。《中兴小纪》卷1:“辛巳,至磁州。初,王云使金归,过磁,相劝二郡为清野计。二郡从之,悉撤近城民居,运粟入城。洎金人再至,果以磁、相无粮,由他路入。二郡人怨云,以为云通于敌。磁有崔府君祠,乃东汉之崔子玉也,封嘉应侯,号曰应王。上至,州人拥神马,谓应王出迎,守臣秘阁修撰义乌宗泽唘上,宜谒其庙,云上入。上既出,云为百姓所害,上檄泽捕得害云者,斩之,乃定。磁人力请上毋北去,谓离北门五六十里即有敌兵,知相州、直龙图阁祁门汪伯彦蜡书至,亦言金遣五百余骑,沿路问上所在。于是,[耿]延禧等皆劝上回相州。”(12) 成作在南宋孝宗在位时的著述,又说是“崔瑗”。而前代太宗朝所作的记文,则将之说成是已佚名的唐滏阳县令。《嵊县嶀浦庙记》:“正如磁州崔府君,国家奉之甚严,《[宋]会要》以为后汉之崔子玉,《孝宗圣德事迹》谓赐名从玉从爰,盖以始生符瑞,默契其名,而《昭陵实録》乃谓唐贞观中滏阳一县令也。幽冥之事,不可究知,传记亦有谓:灵祠间,有以刚方之士代之者。惟其血食有素,授职于朝,故封爵之报,与臣子不殊也。”(13)
若论“东汉崔子玉”,其与“崔瑗”盖为一人。《后汉书·张衡传》:“崔瑗之称平子(张衡)曰: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斯致可得而言欤?”《晋书·天文志》:“崔子玉为其碑铭曰: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高才伟艺,与神合契。盖由于平子浑仪及地动仪之有验故也。”这个“数术”精通者,出任过汲县令,临民有惠政,且于“藏形骸”有自己的看法。《太平御览》卷268、卷554:“《崔氏家传》曰:崔瑗为汲令,乃为开沟造稻田,薄卤之地更为沃壤,民賴其利。长老歌之曰:天降神明君,锡我慈仁父。临民布德泽,恩惠施以序。穿沟广灌溉,决渠作甘雨。”“谢承《后汉书》曰:崔瑗为济北相,光禄大夫杜乔为八使,徇行郡国,以赃奏瑗。征诣廷尉,瑗乃上书自讼,得理出。会病卒,临终,顾命子实曰: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藏形骸?勿归乡里。实奉遗令,遂留葬洛阳。”(14) 正是这样的履历,当元中叶仍有人指称其为所祀之“崔府君”。《古卫城崔府君庙里门记》:“卫之汲,有古卫城,在其境。庙于东北隅者,汉崔府君祠也。府君讳瑗,字子玉。顺帝时,以茂才为汲令,居七年,数言便宜,开稻田数百顷,民祀之至今。庙屡废辄兴,累朝皆有封号。”(15)
云莅“滏阳令”之“崔府君”为“无名氏”者(16),理由似乎很充足。《中兴显应观记,奉敕撰》:“窃考神之所自,不知者以为北魏之伯渊,其知者以为后汉之子玉,虽皆名公,而实非也。续会要等书,亦不详谛,或误后人。唐武德元年,置磁州。贞观元年,州废而以滏阳属相。至永泰初,始复旧。《仁宗实录》:景佑二年,封崔府君为护国显应公,且言:府君,贞观中,为相州滏阳令,再迁蒲州刺史。史失其名,在滏阳有爱惠,民为立祠,后因葬其地。咸平二年,始赐府君之庙,而京师北郊及郡县,奉之如岳祠。至是,因民之所信向而封崇之,故诏曰:惠在滏邑,恩结蒲人。又曰:按求世系,虽史逸其传,尸祝王官,而民赖其德,使果为子玉与伯渊,安得谓史逸其传欤?”“又言:唐太宗梦得之碑,诏入觐,刺蒲州,河北采访使因命刑曹曹弋编录神之灵迹五十余条,传于世。”(17) 其云仁宗朝即已不知其名,也有书籍可以证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7:“景祐二年秋七月,封崔府君为护国显应公。府君,唐贞观中,为滏阳令,再迁蒲州刺史,失其名。在滏阳有爱惠,名立祠后,因葬其地。咸平三年,尝命磁州葺其庙,而京师北郊及郡、县建庙宇,奉之如岳祠。于是,因民所向,而封崇之。”(18)
生活于金中后期的元好问,曾提到了别一个也叫“子玉”、在唐为“长子令”的“崔府君”。《崔府君庙记》:“唐崔子玉府君祠,在所有之。或谓之亚岳,或谓之显应王者,皆莫知其所从来。府君定平,太宗时,为长子令,有惠爱之风,本道采访使与长子尉刘内行弗俻,且有赃赇之鄙。时县有名虎,府君谓二人者宜当之,已而果然。及一孝子为所食,乃以牒摄虎至,使服罪,一县以为神,而庙事之。世所传,盖如此。”(19) 这一说法,在元中叶有了很大的“补充”,如其名为“珏”。王仲安《重修崔府君庙记》:“夫府君神者,本祁州鼓城人也,姓崔名珏,字子玉。出自寒门,幼而聪敏,长而从学,祇良德义,乡里推重。唐贞观间,进士取应。凡仕为令尹者三,始任长子,次滏阳,次卫县。其守职也,廉介无私,治端有异,省刑罚,民无怨讟以虐,□均赋役,吏无夤缘以巧法,福善祸淫,弭贼息盗。至于除虎害、告水灾,绝飞蝗、远强暴。”(20) 关于“檄虎服罪”,《潞州崔府君庙灵应记》:“其地万山环列,险而多虎,尝有采樵者,道触虎死,其母泣诉于府君。君遣使投檄城隍祠,顷之,正昼雾塞,阴崖风生,虎自林薄出,震栗为俯伏状,遂縛以归。君立命磔之,自是虎屏迹无遗类。”(21)
“崔府君”祀典的开始,即以磁州者为例,仿佛也在入宋以后的太宗淳化、至道中。高承《事物纪原》卷7:“显应公,在京城北,即崔府君祠也。相传唐滏阳令,没为神,主幽冥。本庙在磁州,淳化中,民于此置庙。至道二年,晋国公主石氏祈有应,以事闻,诏赐名护国。景祐二年七月,封护国显应公。”(22) 其封赠,自仁宗景祐为“公”,神宗元符为“王”,徽宗加封字,而光宗又改号“真君”。《中兴显应观记,奉敕撰》:“元符二年,即旧号封王。大观,赐庙额。政和,赐冠冕。七年,加封护国显应昭惠王。宣和三年,郡守韩景朝辞承上命葺治,祠曰敷灵,观曰显应。”“淳熙十三年,奉光尧圣旨,改封真君,然至今以府君为号者,尤见其本于为令也。”(23) 与此同时,霸据北方的金朝,则使“代享”南岳衡山之祭。迄于元混一“天下”,至元中,又恢复以“王”的称呼。《齐圣广佑王庙碑》:“宋景佑、元符、宣和、绍兴、嘉定增封爵,前贤纪言,昭著详悉。金国以宋祀未絶,江淮未庭,奉神代享衡山之祭。至元十五年,中书省奏:先是,南岳阻于长江,不获致礼,以崔府君摄享,金残、宋灭,南北五岳通祀,府君封号难袭故常,圣旨增封齐圣广佑王,守土备礼告庙,仍大书深刻门额。”(24)
当北宋之时,民间奉祈“崔府君”,已由磁州传至首都开封府。《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六月六日,州北崔府君生日,多有献送,无盛如此。”(25)“六月六日”庆祝神灵“生日”,延至南宋的临安府,成为惯常的“避暑之游”。《都人避暑》:“六月六日,显应观崔府君诞辰。自东都时,庙食已盛。是日,都人士女,骈集炷香。已而登舟泛湖,为避暑之游。”(26)“降香设醮”,“登舟泛湖”,君臣同乐,士庶共娱,成为一岁中佳节之一。《六月》:“六月季夏,正当三伏炎暑之时。内殿朝参之际,命翰林司供给冰雪,赐禁卫殿直观从,以解暑气。六月初六日,勅封护国显应兴福普佑真君诞辰,乃磁州崔府君,系东汉人也。朝廷建观在阁门外、聚景园前、灵芝寺侧,赐观额名曰显应。其神于靖康时,高庙为亲王日,出使到磁州界,神显灵卫驾,因此官建观宇,崇奉香火,以褒其功。此日,内廷差天使降香设醮,贵戚士庶多有献香化纸。是日,湖中画舫俱舣堤边,纳凉避暑,恣眠柳影,饱挹荷香,散发披襟,浮瓜沉李。或酌酒以狂歌,或围棋而垂钓,游情寓意,不一而足。盖此时烁石流金,无可为玩,姑借此以行乐。”(27)
南宋最大的“崔府君”香火地,当数在临安府的“显应观”亦“昭应观”。《中兴显应观记,奉敕撰》:“中兴驻跸钱塘,初置观于城南,寻徙于西湖之滨,分灵芝僧寺故基为之。祠宇宏丽,像设森严,长廊靓深,采绘工致。铁骑戎卒,左出右旋,戈鋋旗葢,势若飞动。敞西斋堂,以挹湖山之秀;为崇佑馆,以处羽衣之流,称其为大神之居。高宗脱屣万乘,尝同宪圣临幸,以丹垩故暗,赐金藻饰一新。既又三十余年矣,皇帝、皇后聿追祖考之意,载命兴葺,复赐缗钱二万,俾都监右街鉴义主管教门公事明素大师陈永年买田,以增斋供之费。”“初命延福宫使、安德军承宣使张去为为提举官,传子及孙延庆,复庀此职,宣力于观为多。道士初止十余人,今益以众,田止百余亩,今益以广。启观门,而许士庶祈禬,咸有定期。”(28) 观有殿,殿有列帝亲笔。《咸淳临安志》卷13:“为显应之殿,其神位曰护国显应兴圣普佑真君。高宗皇帝为书殿扁,且揭以御名,昭其敬也。孝宗皇帝为书宝章琼藏,理宗皇帝书洞古经以赐,刻之石。”“嘉定三年,参知政事楼钥奉诏撰观碑,宁宗皇帝御题其额。”(29)《湖中胜槩》:“显应观,祀磁州神崔府君,六月六日生朝,游人甚盛。咸淳间,改昭应,今归灵芝寺,旧有萧照山水及苏汉臣画壁,今不复存矣。”(30)
“显应观”之易地而建,自城南通衢而移于较为偏僻的西湖之上,为的是不使金朝使者觉察到崇祀“崔府君”的主旨,即表彰其扶助赵氏“复延国祚”于南中国。《咸淳临安志》卷13:“显应观,在涌金门外。始绍兴十八年,诏有司建观于城南包家山,以奉磁州崔府君。二十四年,分灵芝佛刹之半,移建今处,在湖之东。湖水四面绕。”(31)《朱子语类》卷44、卷127:“太上在河北,为虏骑所逐,祷于崔府君庙,归而立其祠于郊坛之旁。桧一日奏事,因奏北使将来,若见此祠而问,将何以对?遽命移于湖上。”“一日,北使来,秦出接过玉津园,见归之奏,所见太庙,不知是何神?太上因语之。秦曰:金以为功,今却归功于神,恐金使见之不便。即日,拆之。秦全是倚金胁太上,每取□时,只是说过。”(32) 由此,可以窥知高宗对于这位尊神的矛盾而又无奈的心态。不过,也有人说是权臣秦桧与在潜的光宗“争胜”所致。《本朝》:“桧末年,皆与光尧争胜。光尧作崔府君庙于玉津路上,桧设计移之。曹筠言:水涨,光尧逐之,桧除他从官。周葵欲言梁汝嘉,桧不待光尧,应便改除。”(33) 除“行在”外,其它地方也多有相关的祠庙。如《景定严州续志》卷4:“崔府君祠,在[睦州]子城西巷内。”(34)
犹如前文所涉及,君临北中国的金朝和大蒙古国,对“崔府君”同样礼敬有加。当世宗在位,南宋使臣楼钥路过的时候,磁州的庙宇依然如故。《北行日録上》:“少西百余步,入磁州城门,与州治相近,篆牌字甚稳,大定五年所立。过惠政门,入礼宾坊,又有东溪,在驿之东,闻其中是郡庠,有士人十余人。夜宿滏阳驿之东北,望见崔府君庙、灵星门并庙栋,使、副以下,焚香遥谒。”(35) 此后,当地的“十月十日”庙会也时常开场。王德渊《角抵说,寄崔左丞》:“至元十七年作。余幼从先大夫寓居磁州,磁有崔府君祠,岁以十月十日社,四方乐艺毕来献其能,而以角抵之戏殿。角抵中复择其勇且黠者,殿号曰首对。当时,众人指在东者一人,相语曰:此人前年获胜于泰安庙下,去年获胜于曲阳庙下,今日又将胜矣乎?”(36)“泰安”、“曲阳”,分别为“东岳”、“北岳”的祀地,“磁”则“南岳”的临时祭处。而“十月十日”,传说中的“崔府君”之“朝元日”或“上升日”。《中兴显应观记,奉敕撰》:“季夏六日,相传以为府君生朝,都人无不归向骈拥,一夕尤为一时之盛。孟冬十日,又谓为府君朝元之节,或云以是日上升,禁庭皆设斋醮。北人之寓居者,是日亦必至焉。”(37)
不少“崔府君”祠庙,建在各总管府路的治城亦“警巡院”、“录事司”或“倚郭”县的辖内。见在大都路者,《至正析津志辑佚·祠庙》:“崔府君庙,在南城圣安寺东、火巷街南。今玉虚宫道士看守,前朝(金)所建。”(38) 见在北京路者,《乾隆热河府志》卷82:“《大元一统志》:崔府君庙,在大定府世恩坊,甲申歳(元太祖十九年)建。”(39) 见在彰德路安阳县者,乃贤《河朔访古记》卷中:“安阳县治之南,护国显应庙西隅,亦有公(韩琦)庙。盖宋敕建者,郡人称为双庙也。”(40) 见在卫辉路汲县者,《古卫城崔府君庙里门记》:“庙屡废辄兴,累朝皆有封号。至元中,封灵惠齐圣广佑王。皇庆二年,居民吴德建里门以表之,子实益加藻丽焉。”(41) 见在东平路须城县者,《崔府君庙新垣记》:“须城有祠,岿然宅北郭之阜,曰崔府君庙。阖境有祷,辄应如响,民事之谨。庙建国初,殿宇中峙,丹碧炳焕,而崇墉缺焉。负贩者得以憇,刍牧者得以游,曾不若折柳以樊吾圃也。噫!渎甚矣,虔奚以揭、灵奚以妥哉?故赠郓城县大夫王君汝楫惧焉,乃垣以缭之,伐石命工,皆已赀出。既成,而致密坚整,截然矗然,称神之居。过者加肃,非祈谢洁斋而来者,不敢入,其知所严奉者哉!”(42)
部分州、县,各是“崔府君”的“灵应”所在。见冀宁路平定州者,揭傒斯《重修崔府君庙记》:“平定州,古上艾。距州治东三里,曰长乐坊,有崔府君庙,勅封护国显应王,不知何代赐也。俗传庙建自宋宣和间,重修则金泰和间也。州里远近之人,疾疠瘥札,水旱灾害,凡祷于庙者辄应,犹谷之于声形之于影,断断然必著者也。至正初元,自春讫夏,六月不雨,境内土龟拆,禾稼殆稿,民嗷嗷。承务郎、同知平定州事{巴拜}[伯八],字国卿,召僚属告曰:我軰有此土之寄,而坐视其旱,年榖不登,上匮国家赋入之储,下罹人民饥馑之苦,可乎?乃于是月丁巳,斋沐,率若干人冕冠跣足,走庙焚香,罗拜于像前。明日,雨大降,不淫不缩,拆者以合,稿者以苏,嗷嗷者而怿怿也。然禾或秀而未实,或实而未坚,犹颙然望一雨之至,而弗获也。复祷于庙如初礼,雨亦如初降,秋乃大熟。”(43) 在冀宁路潞州者,《潞州崔府君庙灵应记》:“乃涓日,命工设色肖像,用展岁时之祭,兼述其莅官之异政,为神之灵感,以传不朽焉。”(44) 在大名路冠氏县、亦冠州者,《崔府君庙记》:“庙之在阳平者,有年矣。贞祐之兵,烧毁几尽。东平副元帅赵侯,以其父之志,为完复之。其成也,侯命予以岁月记,故为书之。”(45)
值得注意:河东地方的“崔府君”庙自有其“出处”,即辽州和顺县的温源里。李大亨《重修崔府君庙碑》、王仲安《重修崔府君庙记》:“次至唐朝升闻,累加谥号,护国显应侯、威灵公、西□王也。肇自嘉祐年间,创建灵祠于温溪之左,佛□□之阳,名温源之胜境也。”“和顺县温源里,古有庙像于温泉之阳。谚曰:水旱愆期祷于斯,寒暑乖候祷于斯,祟殃厉疾祷于斯,咸若有应答焉。历年□多,掾栋朽坠,檐瓦崩摧,风雨相仍,几毁神位。然有岁时香火,于能尽如在之诚。至元三年丁丑,里人赵从□、李□者,恻然有起废之心。于是,共备酒肴,会集乡里间耆德,恢度旧制,协力重修。未获完功,岁值大疫,呜呼!赵、李二妙,亦以疾没。故疫气方炽,加以年饥,目睹菩缘中道而废,瓴甓瑠璃,材值之用,狼藉满前。疫气既歇,俸吏赵□丁忧之际,与李□侄讳庆者握手相谓曰:神之灵,不可诬;父之志,不可违。庙缘之愿,可复继乎?庆曰:诺。是以再议于众,以绩前功。里中长幼,少不从服。愿输楮币者有之,愿输粟布者有之,愿输功役者有之。至于髫童缺齿,踊跃执役,喜无少怠。几及半载,功乃落成。是岁千灾殄灭,百榖丰登,神意感而宣灵,人心悦而致和。”(46)
纵览宋、元代“崔府君”神灵的演化,可以归纳作二点:一是指代人物的多元性,含东汉的“汲县令”崔瑗、唐的“滏阳令”崔某和仍是唐的“长子令”崔珏等;二是信奉背景的复杂性,具南宋诸帝以及金、元地方的士人、民众等。就三个“崔府君”之承认而言,以南宋宁宗为界限,之前为“汲县令”崔瑗,之后南方为“滏阳令”崔某,北方则同时列“汲县令”崔瑗和“长子令”崔珏。及元后期,三者被混淆起来。而当混淆起来的时候,其就有了生前“昼理阳、夜理阴”,死后入围“五岳”僚吏、通管“冥界”等更多的“神道”内容。而加爵,也径被挪到了宋前的唐朝。揭傒斯《重修崔府君庙记》:“按府君者,祁州鼓城人。父母祷于北岳,而生府君。唐贞观,举孝廉,仕磁州滏阳令,昼理阳、夜理阴。一日,与杨叟奕罢,见黄衣执符言曰:上帝命以玉珪玉带冠衣,召赴五岳,卫兵百余人。拜毕,奏箫韶之乐,又取白马至。府君命二子取纸笔,曰:吾将去矣。遂书白字以逝,世传以为白字碑。安禄山叛,上梦府君见曰:驾弗别往,禄山必灭矣。驾还阙,立庙,封显圣护国嘉应侯。武宗朝,天下大水,祷之即止,封护国感应公。真宗时,封护国真济王。”(47)
追溯“崔府君”祠的开始,虽不能相信发生在后来所说的“唐贞观中”,但断自北宋初年即已存在,则是完全可以的。《护国显应公庙开启保安催生道场青词》:“伏以正阳旅月,载育开祥。式因灵宇之严,交荐精衷之洁。仰冀众真之贶,敷昭百顺之休。永祚皇图,实希道荫。”(48) 大约不久以后,即以磁、洺等州为中心向四方扩散。《张次元行状》:“时河朔水灾,洺州尤甚,遂改知洺州。俗祀崔府君尤敬,亦或乘之济其诡谋。一日,方退食,遽闻百余人拥一黠者,直入据黄堂,曰:我府君也,来为太守福。公命左右缚于庭,状立见,悉诛之,其俗遂革。”(49) 尊神的勘同,当世或推楼钥为是。《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崔府君庙食甚盛,而逸名氏。多以为汉之子玉,或曰:此魏之伯深尔。及公奉诏作显应观碑,推寻其实,始知其为唐之贤令。”(50) 之所否定“汉之子玉”,或许是因为知其还是个著名的书法家,不符合“习惯”中的形象。《怀素上人草书歌序》:“夫草稿之作,起于汉代,杜庆、崔瑗,始以妙闻,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恣性颠逸,超絶古今。”(51)
迨至后世,传说中的“崔府君”,生平越来越详细,个性却越来越模糊。木易《白族本主崔君考》录作于景泰三年的《崔君景帝庙碑序》:“崔公乃{沂}[祁]州[鼓]城人。隋大业三年六月六日降生,讳子玉。丰神秀异,幼而勤学,日诵千言。唐贞观七年,任潞州长子县令,正直无私,除雕黄灵虎之害,邑人感德祠之。十七年,移磁州滏阳县令,整太宗阴阳府君在之事,决杨叟二子负债之冤。又移卫州卫令,除巨蛇□田之害,邑人亦立生祠焉。年六十四,一日,忽有神骑白马召崔公,遂辞世。玄宗建庙,封灵圣护国侯;武宗加封护国威应公。宋真宗又加封护国西齐王。”(52) 核对明代的“胜过”元代的说法,非常明显,既有“因袭”又有“发明”。有的“发明”,可能也产生在金末以前。如“西齐王”,《史良臣碑》:“晚节居潞州上党,一愚民以财雄一方,率数村之民九十人迎西齐王,以赛秋社。仪卫之物,颇僣制度。利其财者,构成其罪,县狱具闻于州。”(53) 再比较南宋时的诵诗,简明扼要,存在着提出疑问和想象的空间。《中兴显应观记,奉敕撰》:“北方之人兮,谨庙食而自唐。膺累朝之封赐兮,诚有赫乎龙光。功在社稷兮,著明效于靖康。神马乘舆兮,实显佑于高皇。始孝宗之方娠兮,梦绛衣而拥羊。”(54)
注释:
①《宋元方志丛刊》影印道光振绮堂刊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488页。
②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甲2,《唐宋史料笔记》徐规点校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1页。
③楼钥:《攻媿集》卷54,《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武英殿聚珍本,第1页。
④李纲:《梁溪集》卷175,《宋集珍本丛刊》影印道光刊本,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735页。
⑤⑥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64,四库全书本,第3、5页。
⑦《朱子语类》卷127,四库全书本,第24页。
⑧《宋史资料萃编第二辑》影印光绪广雅书局校刊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第482页。
⑨《宋史资料萃编第二辑》影印光绪广雅书局校刊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第59、60、343页。
⑩郑真:《荥阳外史集》卷97,四库全书本,第19页。
(11)《西湖百咏》卷下,四库全书本,第19、34、35页。
(12)《宋史资料萃编第二辑》影印光绪广雅书局校刊本,第13页。
(13)楼钥:《攻媿集》卷55,第13、14页。
(14)影印宋刊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255、2506页。
(15)程文海:《雪楼集》卷13,四库全书本,第18页。
(16)李纲:《梁溪漫志》卷10《伏波、崔府君庙》,《历代笔记小说集成》影印本,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5页。“景祐二年七月诏曰:眷是灵祠,本于外服。且以惠存滏邑,恩结蒲人,生着令猷,没司幽府。案求世系,虽史逸其传,尸祝王官,而民赖其福。崔府君宜特封护国显应公,有司遣官祭告,然迄莫知其名字。”
(17)(23)楼钥:《攻媿集》卷54,第2、3页。
(18)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7,中华书局标点本1980年版,第2745页。
(19)《遗山集》卷32,《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弘治刊本,第21页。
(20)《山右石刻丛编》卷35,《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光绪刊本,第68页。
(21)李继本:《一山集》卷5,《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康熙钞本,书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40页。
(22)《和刻本类书集成》影印明历二年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75页。
(24)胡祇遹:《紫山集》卷17,四库全书本,第19页。
(25)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8,《历代笔记小说集成》影印本,第253页。
(26)周密:《武林旧事》卷3,四库全书本,第9页。
(27)吴自牧:《梦粱録》卷4,《宋史资料萃编第四辑》影印知不足斋丛书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第85、86页。
(28)楼钥:《攻媿集》卷54,第1、2、3页。
(29)(31)《宋元方志丛刊》影印道光振绮堂刊本,第3488页。
(30)《武林旧事》卷5,四库全书本,第2页。
(32)《朱子语类》卷44、卷127,四库全书本,第32、24页。
(33)黄震:《黄氏日抄》卷38,四库全书本,第28页。
(34)《宋元方志丛刊》影印光绪《渐西村舍汇刊》本,第610页。
(35)楼钥:《攻媿集》卷111,第24页。
(36)《天下同文集》卷26,四库全书本,第1页。
(37)楼钥:《攻媿集》卷54,第3页。
(38)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7页。
(39)《乾隆热河府志》卷82,四库全书本,第4页。
(40)《河朔访古记》卷中,四库全书本,第25页。
(41)程文海:《雪楼集》卷13,四库全书本,第18页。
(42)王沂:《伊滨集》卷21,四库全书本,第3页。
(43)《雍正山西通志》卷205,四库全书本,第30、31页。
(44)《一山集》卷5,《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康熙钞本,第740页。
(45)《遗山集》卷32,《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弘治刊本,第21页。
(46)《山右石刻丛编》卷35,《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光绪刊本,第72、68、69页。
(47)《雍正山西通志》卷205,四库全书本,第31、32页。
(48)欧阳修:《欧阳文忠集》卷87,《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元刊本,第6页。
(49)邹浩:《道乡集》卷40,《宋集珍本丛刊》影印成化刊本,第304、305页。
(50)袁燮:《絜斋集》卷11,四库全书本,第29页。
(51)颜真卿:《颜鲁公集》卷12,四库全书本,第4页。
(52)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第65、66页。
(53)赵秉文:《滏水集》卷12,《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清汲古阁钞本,第3页。
(54)楼钥:《攻媿集》卷54,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