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年美德存在世界的探索--社会转型期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分析_中学生论文

对青年美德存在世界的探索--社会转型期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分析_中学生论文

探究青少年美德存在的世界——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型期论文,思想道德论文,美德论文,青少年论文,青少年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道德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成年的公民如此,对未成年的青少年也是如此。我们在有关学校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对上海市闵行区6所中学的近9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试图通过调查分析,了解中学生的道德现状,并为加强青少年的道德建设提供一些可借鉴的资料。

一、一份道德调查问卷的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上海市闵行区6所中学,其中初中3所,高中2所(其中一所是民办学校)。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59份。学生年龄在13~17岁。初中学生共有472人,高中生共有387人。问卷涉及政治道德理念、个体价值取向、公共道德、社会评价和交往等方面的价值判断、道德选择和行为倾向等。

1.政治道德理念

在对“你认为升国旗有必要吗”问题的回答中,近八成的中学生做了肯定的回答。当问及当祖国遭到外敌入侵时,是否能主动参军,报效祖国时,有六成的学生愿意主动报名参军,有近三成的学生在万不得已、被征召的情况下,才去参军;还有7.8%的中学生“尽量避免参军”。

当问“你的理想信念是什么”时,53.0%的人选择“找一份好工作”,只有31.2%的人选择“为中华崛起而努力”,由此可见,与国家的政治前途命运相比,他们更关心个人的成功与命运。

而当进一步问及“你入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只有13.0%的同学选择“为其他同学起模范带头作用”,有20.1%的同学选择“为升学就业捞取政治资本”,可见他们的政治道德已带有世俗性倾向。

2.个体价值取向

在对“你学习的最主要目的在于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30.3%的中学生选择“为社会作贡献”,“为实现自己的价值”占到45.3%,另有20.4%的中学生选择“为找工作,挣大钱”。

当提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您认为应该如何处理”,认为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的占27.9%;集体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的占57.5%;个人利益为主,兼顾集体利益的占11.6%;集体利益无条件服从个人利益占3.1%。数据表明,大多数中学生认为,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集体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调查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集体观念和实际的集体责任感上,初、高中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低年级的同学具有更强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

闵行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问卷调查汇总表(一)

题号选项 初中

比例 高中比例 合计

比例

(人)

%

(人)%

(人)

%

有必要

378

80.1

29074.9

677

78.8

你认为升国没必要102.16 1.6161.9

旗愿意参加 88

18.68022.2

174

20.3

不愿参加

61.3 5 1.3111.3

你的理想为中华崛起而努力

202

42.86617.1

268

31.2

信念是 找一份好工作

186

39.4

26960.5

455

53.0

挣大钱 81

17.26115.8

142

16.5

为进一步培养和 318

67.4

24362.8

561

65.3

提高自己

你认为入团 为其他同学起7616.1

36 9.3

112

13.0

的主要原因 模范带头作用

是 为升学、就业7616.1

9725.1

173

20.1

捞取政治资本

在市场经济下,金钱的价值在人们的心目越来越重要,中学生对此也有肯定的认识。有9.6%的中学生同意“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51.7%的中学生同意“金钱是对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的应有回报”;但同时,他们并没有以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指标,只有4.3%的学生认同“钱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的观点。能够正视金钱的作用,是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的一种进步。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人物,而中学生时代正处于人生英雄崇拜的黄金期。调查结果显示,他们最崇拜的人依次是艺术家、科学家、文体明星、企业家、自己、大款、教师、政治家。初中学生最崇拜科学家,高中学生最崇拜艺术家;文体明星居于第三位,足见明星的成功之途令他们梦寐以求。再如初中生有11.2%的人崇拜教师,而高中生只有3.6%的人崇拜教师,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在削弱,传媒、网络、社会氛围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中学生。

他们爱看的电视节目,排列最前的是娱乐类,占51.5%;最喜欢看的书籍,依次是中外名著占44.4%,武打(言情)小说占20.5%,连环动画类占19.3%,与学习有关的课外书籍占15.1%,政治理论和思想修养类占14.0%,其中政治理论与思想修养类书籍仅列末席。

闵行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问卷调查汇总表(二)

题号选项 初中

比例高中

比例

合计

比例

(人)

% (人)

%(人)

%

你学习的 为社会作贡献 19942.2 6115.826030.3

最主要目 实现自己的价值17737.521254.838945.3

的在于找工作,挣大钱 7716.3 9825.3 7520.4

让父母老师满意 22 4.7 22 5.7 44 5.1

个人利益无条件15132.0 8923.024027.9

当集体利 服从集体利益

益与个人 集体利益为主,24952.824563.049457.5

利益发生 兼顾个人利益

冲突时, 个人利益为主, 5211.0 4812.410011.6

你认为应 兼顾集体利益

该如何处 集体利益服从

22 4.7 5 1.3 27 3.1

理个人利益

金钱是万能的

33 7.0 18 4.7 51 5.9

没有钱是万万 12125.621956.634039.6

对金钱的 不能的

看法,你 金钱虽对为社会29863.114637.744451.7

比较认同 作出贡献的回报

钱越多,人生

26 5.511 2.8 37 4.3

价值就越大

艺术家 91 19.310527.1196

22.8

科学家 97 20.6 7318.9170

19.8

你最崇拜 政治家 32 6.8 30 7.8 627.2

教师

53 11.2 14 3.6 677.8

自己

60 12.7 33 8.5 93

10.8

文体明星

87 18.4 6917.8158

18.4

大款

21 4.4 4912.7 708.4

企业家 31 6.6 6617.1 97

11.3

父母5 1.1 5 1.3 101.2

新闻时政类144 30.520853.7352

11.0

你爱看哪 娱乐类174 36.926869.3442

51.5

些电视节 纪实类148 31.421455.3362

42.1

目广告

26 5.511930.7145

16.9

案件聚焦 127 26.919750.9324

37.7

MTV 53 11.210126.1154

17.9

偶像剧125 26.519851.2323

37.6

动画片132 28.022056.8352

41.0

3.公共道德意识

乘地铁时看到抢座位的现象,有76.1%中学生“感到很不文明”;在十字路口碰到红灯,而此时没有车辆通过,有70.8%的中学生会“等待绿灯亮时再过”;在与人交往中“经常使用文明用语”的达62.6%;班级或学校有同学家发生意外,请同学们募捐,会“积极响应”的占72.4%;对学校组织的敬老、助残、环保等志愿者服务活动认为“很有必要”的占66.4%。

但实际行为与观念略有差距,如“看到教室里的扫把倒在地上,你会怎么做”,有50.1%的中学生会“主动捡起来放整齐”,也有40.2%的中学生要“看心情决定,心情好捡起来放好”,还有4.7%的中学生认为“与我无关”。再如对“学校开运动会,你不是运动员,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的回答,有37.4%的中学生愿意“积极为班级同学服务”,有50.4%的中学生选择“班级需要我做事,我会乐意去做的”,还有8.1%的中学生会“乘机溜出去玩”。

闵行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问卷调查汇总表(三)

题号选项 初中

比例

高中 比例 合计 比例

(人)

%(人) %

(人)

%

乘地铁时,感到很不文明

355

75.2

299

77.3

654

76.1

你看到有抢没有感觉57

12.174

19.1

131

15.3

座位的现象自己也曾抢过座位62

13.1246.286

10.0

主动捡起来放整齐

276

58.5

154

39.8

430

50.1

看到教室里看老师进来了316.6123.1

4435.0

的扫把倒在我去捡起来放好

地上,你会看心情决定,心情

141

29.9

204

52.7

345

40.2

好就捡起来放好

与我无关245.1164.1404.7

积极为班级同学 203

43.0

118

30.5

321

37.4

学校开运动服务

会,你不是班级需要我做事,

203

43.0

230

59.4

433

50.4

运动员,你我会乐意去做的

会找个安静的地方 347.2 51.3394.5

看书

趁机溜出去玩347.2369.3708.1

4.社会评价和交往

社会评价和交往反映了道德个体对社会总体道德的判断及对交往道德选择。认为现在社会的道德生活“真善美与假恶丑相交叉”的占52.6%,认为“真善美多于假恶丑”的有26.4%,初中与高中差异较明显,高中学生认为“真善美多于假恶丑”的只占初中学生的一半。

在公共场所看到打架斗殴或其他违法行为,会“挺身而出”的有19.7%,而有53.9%的中学生选择“走远点”。

“你对同学到游戏机房去玩游戏有何看法”这一问题,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业,无所谓”的占61.5%(认同这一点的高中生的比例高达80.6%),持“坚决反对”态度的有32.2%,表示“自己也经常去玩”的有6.2%。

对作弊的态度,持“坚决反对”态度的有64.7%,认为“偶尔作弊也无妨”的有26.7%,“有机会自己也会作弊”的有8.6%,而高中生选择后两者的接近五成;对于“在教室或宿舍里拾到钱或饭卡时(无人在场)你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回答“主动上交老师”和“主动找失主”的超过八成,但有11.9%的人选择“留着自己用”。

闵行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问卷调查汇总表(四)

题号 选项 初中 比例

高中 比例

合计 比例

(人) %(人) %

(人)

%

 真善美多于假恶丑 169

35.858

15.0

227

26.4

现在社会的 真善美与假恶丑218

46.2

234

60.5

452

52.6

道德生活相交叉

 假恶丑多于真善美

85

18.094

24.3

179

20.8

在公共场所看挺身而出 142

30.1277.0

169

19.7

到打架斗殴或看看热闹 131

27.885

22.0

216

25.1

其他违法行为走远点196

11.5

267

69.0

263

53.9

你对同学到 只要不影响学业, 216

45.8

312

80.6

528

61.5

游戏机房去 无所谓

玩游戏你有 坚决反对 227

48.150

12.9

277

32.2

何看法 自己也常去玩

296.1246.2536.2

坚决反对 362

76.7

194

50.1

556

64.7

对作弊的态 偶尔作弊也无妨 81

17.2

148

38.2

229

26.7

度,你认为 有机会自己 306.444

11.4

7448.6

也会作弊

当你在教室或  主动上交老师 301

63.8

268

69.3

569

66.2

宿舍里拾到钱主动找失主 96

20.382

21.2

178

20.7

或饭卡(无人

留着自己用 69

14.6338.5

102

11.9

二、对青少年道德现状的基本判断

笔者认为,上述的思想道德调查结果,基本反映了当代中学生真实的思想道德风貌。也许有人看到这样一个调查结果感到并不满意,认为这是近年来整个社会“道德滑坡”在中学生身上的体现。我们的看法正好相反,尽管目前社会道德风尚总的来说不尽如人意,但是相对来说我们学校道德教育总体上是成功的。

政治道德的高低表现了对国家、民族的热爱,是对执政党、政府合法性的认同程度。国旗是象征政治的符号,有78.8%的同学认可升旗仪式的必要性,这就是说,绝大部分的人对祖国、民族、党和政府充满了认同感。也许有人会说,难道没有看到有40%的人在祖国的领土遭到威胁时,不愿意参军和保卫祖国吗?笔者认为这确实反映了目前一个普遍的政治道德困境,这不仅存在于我国,同样也存在于其他国家。我们怀念共和国初期保家卫国波澜壮阔的恢宏场面,我们也应该相信60%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目。

我们在政治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隐忧还有:如只有三成的中学生选择了理想和信念是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入团的主要原因仅有13.0%的同学选择“为其他同学起模范带头作用”,倒有20.1%的同学选择“为升学就业捞取政治资本”。但是,从更深一层意义上来说,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政治道德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升学、就业过程中是否存在着过于看中是否有光荣履历,不能全面衡量一个人政治道德水平的偏颇。上海市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一个班级的30多位学生,有26位在自己的履历表上填写曾经有过当班长的经历,因为“用人单位十分看重这个”。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竟有40%多的中学生认为,政治课上学习的内容不太有用或没有用,而其中高中生的这个比例近六成。

个人价值取向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话题。我国传统的个人价值观具有明显的他人取向,这种儒家文化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时代精英和仁人志士。但我们必须承认,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世俗化、多样化的价值观念正日益取代传统的价值理念。传统的价值理念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结构具有同质的、未分化的特征,内在地需要一种把社会成员凝聚和结合起来的“粘合剂”,需要一种统一的精神力量来协助政治力量实现社会整合,而道德正承担着这样的使命。儒家的文化精髓正是要求个人与主流社会保持一致性。而现代社会结构的典型特征恰恰是“异质性”和“分化性”。这种“异质性”和“分化性”充分表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从原来的以政治领域为绝对核心逐渐转向各领域的相对独立和自主,从而实现了从“领域合一”向“领域分离”的转向;二是个人的“私人生活”从社会的“公共生活”中分离出来,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存在空间。这就是“道德共识”难题,它是社会结构从传统向现代变迁过程中的产物,完全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现象”。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45.3%的中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目的是“为实现自己的价值”,并有20.4%的中学生选择“为找工作,挣大钱”。同样,有53.0%的学生的理想信念是“找一份好工作”,16.5%的中学生是“挣大钱”。而当问及:“你入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有20.1%的同学选择“为升学就业捞取政治资本”。

笔者同样认为,担心这样的个人价值观会产生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道德形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就认为过去彻底的利他主义价值观能适用于现代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吗?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打破了旧的传统观念,包括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价值观。黑格尔有一个困惑不已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是那样辉煌灿烂,而后两千年却一直踏步不前?我们认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两千年来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伦理道德观一直是以儒家为代表的利他主义。邓小平同志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思想,就是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承认个人自我发展的价值观。当代伦理道德进步的一个标志就是在道德的终极标准上达成了一致。一言以蔽之,“增进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所谓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也就是他人与自己的利益总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利己增进了自己的利益,也就增进了自己和他人利益总量,因而符合道德之真正目的、道德终极标准。

现代社会是一个公共社会,公共道德也就成为当代道德的一个关键词。本次调查的结果我们同样感到非常欣慰,遵守公共道德秩序,履行公共道德已成为当代中学生的基本共识。志愿者服务在大部分同学看来是必要的,愿意参加的;对地铁抢占位置的现象有七成以上的学生表现出正确的态度;学校召开运动会,即使不是运动员,也有绝大多数的同学愿意帮忙出力;大部分的同学也表现出积极、自觉地遵守交通秩序的良好的道德观念。这里,我们将引入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提出来的“伦理实体”或“实体性伦理”概念。他认为,伦理实体是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所,人不能长期处于无伦理或伦理实体破碎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聚集在一起,就像一袋子相互外在的马铃薯。只有伦理精神才能把分散的、相互争斗的人们整合起来,成为伦理实体。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资本,同样也需要社会资本,在某种程度上说,社会资本起的作用是经济资本无法企及的。这是现代社会的根本要求,公共社会需要我们建设一个全新的伦理精神来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社会资本。

本次调查我们感到不安的是,青少年学生在社会评价和交往方面存在缺憾。首先,社会评价指数过低,如高中生对当前社会“真善美与假恶丑相交叉”的选择达60%多,对“假恶丑多于真善美”的选择达24%,两者相加竟达84.8%。其次,社会交往责任的缺损,如在问及“在公共场所看到打架斗殴或其他违法行为你会怎么做”时,53.9%选择了“走远点”,还有25.1%选择了“看看热闹”,有19.7%选择了“挺身而出”。我们无意鼓励尚未具备自卫能力的中学生“挺身而出”,在这里我们有意让“挺身而出”这个词宽泛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报警也是一种挺身而出。又如在对待同学作弊、去游戏机房、主动捡起倒在地上的扫把等态度上也显示出这方面的不足。当然,在社会评价和交往责任方面,我们不能过于苛求13~17岁的青少年,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责任意识越是在“退化”,这就不能不使人深思了。

三、追寻青少年美德存在的世界

对我们国家来说,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性和特殊性。第一,是我国未成年人数达到3.67亿,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的,“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第二,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个时期原先既有的那种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有的失却了存在的合理性根据,社会生活方式本身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它意味着曾经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对社会生活发挥有效调节作用的社会价值规范体系的合理性受到强烈冲击,意味着一个新的社会价值规范体系诞生的必然性,于是容易出现“道德失范”现象,正如《意见》指出的:“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通过本次调查,应该肯定我们的道德教育总体上是成功的,但我们也不应忽视存在的问题,更应该反思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我们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对策:

1.全社会动员起来,自觉营造道德氯围。本次调查一个重要的收获就是我们发现越是低年级的同学,其在某些方面的道德素质却要比高年级的同学要高。究其原因,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有些社会上不正确的道德观对学生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我们传统的理念较为重视教育在品德成长中的作用,却忽视了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西方道德理论界的一个重要概念,即“道德风险”。所谓道德风险是指人道德行为的不确定性,这种道德行为的不确定性可以指作为行为主体本身的可能行为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道德的落实是需要内在化的,即外在的道德只有内在化才是真正意义的道德。道德这种“由外入内”的过程需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诸如道德传播、道德宣传、道德教育、道德认识、道德模仿、道德移情等。在道德内化的过程中,人的心性的变化和道德环境的影响是主要的。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也难以保证他在任何时候、地点都会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一个勇敢的士兵,在兵败如山倒的阵势下,难说他一定会勇往直前。一个非常有正义感的人,在恶劣的道德环境中,其道德行为也是难以实现的,即使是实现了也可能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所以麦金太尔认为,道德在罪性世界中没有力量。我们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而这个环境需要我们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来营造和保护。英国一位心理学家曾在伦敦1565名12~17岁的男孩中调研电视暴行对他们的影响,结果发现有47%的学生失去自制力,走上犯罪道路。(注:彭在羹:《国内外中学生道德状况比较及对策》,《现代中小学教育》1996年第3期)最近广电总局发出通知,禁止有关凶杀、暴力等涉案题材影视剧在黄金时段播出,就是为营造这样一个道德文化环境所作的努力。人大代表提出电影分级建议,也有利于培育青少年道德成长的环境。

2.学校要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青少年是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学校成为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责无旁贷。我们认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首先,学校要重视“德育投资”。这个投资除主要指为了加强道德教育而进行财力上的投资外,也包括道德教育方面的“教材投资”和“人力投资”。要改变政治课单打独斗进行道德教育的局面,各个学科应该全面渗透道德教育的内容。比如,我们的语文教材在传统选材上较为注重个人亲情的题材,如《背影》、《母亲的回忆》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在二期课程改革中是否能多选一些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提高公共道德方面的篇章。1981年台湾学者李国鼎提出了“第六伦”的概念。我国传统是五伦,他认为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什么是第六伦?第六伦就是个人与社会大众的关系。因为五伦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简单的传统社会,第六伦的社会文化背景则是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复杂的现代社会。使青年学生真正体会到“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现代社会的发展依靠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人力投资”即是学校的每个教师员工都是道德榜样,改变目前“榜样饥饿”的现象。

其次,学校要改变道德教育的方法。我国的道德教育对学生的内心和情感重视不够,注重的是“灌输式”的道德教育。讲到底是我们没有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我们的道德教育对象看成是简单的物件,而不是有血有肉的个体。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心的教育”、“态度教育”的国家,如他们在教育大纲中对初中生提出的道德教育目标是:形成好的生活习惯,调节适度,能身心健康地生活;有更高目标,有理想,有勇气,有踏实的干到底的意志;重视自律精神,独立思考,具有责任感;爱真理,求真实,期望实现理想,展开自己的人生;总结回顾自己进步的同时,发展个性,以求充实人生等。与我国“显性”道德教育相比,美国显然更加重视“隐性”道德教育,如他们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倡导学校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影响学生的思维和思想;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艺及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社会交往以及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自信、自立、开朗的人格品质和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些道德教育的方法都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第三,不断开阔道德教育视野。以往我们对道德教育的理解较为狭窄,政治思想往往成为道德教育的大部分内涵,其实道德教育的内涵十分广阔,不仅包括政治思想道德,而且还包括了生态伦理道德、人文道德和社会关心的道德等。

标签:;  ;  ;  ;  

对青年美德存在世界的探索--社会转型期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分析_中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