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税收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思考_税收论文

加强税收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思考_税收论文

关于加强税收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于加强论文,税收管理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税收管理在税收工作中的地位

税收管理,是国家及主管税收工作的职能部门依据税收政策、法令和制度对税收分配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的管理活动。我国税收管理包括由制度管理、核算管理和征收管理三个环节组成的税收管理体系。制度管理是核算管理和征收管理的依据,核算管理是征收管理的工具和手段,征收管理是完成税收任务的保证,这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管理体系。税收管理是税收工作三个有机部分(税收理论、税收制度、税收管理)的核心,在既定的税收制度基础上,税收管理是保证税收发挥组织收入和调节经济作用的重要手段,没有管理就不可能有税收活动的实现。因此,税收管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国家进行税收分配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加强税收管理,逐步实现税收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奋斗目标,使税收管理基本适应现代税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当前税收工作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二、当前全面加强税收管理的意义

国家税务总局在提出世纪之交的税收工作重点中明确要求:要着力于全面加强税收管理;省国税局结合实际提出“要实施全方位、立体化的税收管理”,这对当前税收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首先,全面加强税收管理抓住了税收工作的主要矛盾。当前的税收管理水平与市场经济和现代税制的要求还不适应,税收管理仍停留在粗放型管理上。在立法上还不够健全,从宏观上讲,税制还不完善,如一些纳税人钻税法空子进行逃税,造成税收流失;从微观上讲,管理权限及配套措施规定得不够明确,如对欠税企业法定代表人出境,税务机关没有足够的审批权限,一些企业领走发票后,好几年不申报,出现走死逃亡后,税务机关无法对其处罚。征管基础还存在薄弱环节,如征管基础数据不准确,考核工作缺乏针对性等。管理主体的组织管理方面,在运用制度管人、制度约束和激励人上还缺乏严密、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税收管理的作用还远未发挥出来。在管理主体的人员素质及司法方面,还落后于市场经济形势的发展,偷、抗、骗税和税务干部执法不严等现象依然存在。在税收效益上,税收成本过大,一些征收单位存在着以较高的经费投入取得较少的税收,办公行政费用开支过大,影响了税收效益。这些落后和粗放的税收管理与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和现代税制不相适应的矛盾,已构成了当前税收工作的主要矛盾。当前税收管理矛盾多、问题多、漏洞多、新情况多,由此看到管理是税收工作的薄弱环节。税收工作只有通过税收管理,才能实现税收的宏观调控、调节分配、监督管理等职能。

其次,加强税收管理是完成党的十五大赋予税收工作繁重任务的关键,按照党的十五大的战略部署,我国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将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将取得实质性突破;国有大中型企业将逐步摆脱困境并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经济体制改革将更加深化,多种所有制形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将进一步展开。因此,我们看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对税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税收为国家改革和经济建设筹集资金的任务更加艰巨,税收在调节分配、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负有更重要的使命,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对税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跨世纪的历史时期做好税收工作,完成党的十五大赋予税收工作历史重任关键是全面加强税收管理。

三是加强税收管理,是巩固税收改革成果,推动税收事业不断前进的必由之路。目前,税制改革已初步确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税制框架,征管改革已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税制要求的税收征管运行机制,税收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尽管这些税收改革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还有不够完善的一面,还远未达到目标的要求。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新的情况,需要税收管理跟上形势发展的步伐,服从服务于改革的大局,及时研究改革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进和加强税收管理,才能巩固税收改革成果,推动税收事业的不断前进。

三、对健全完善税收管理的几点建议

税收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为实现税收管理的任务,必须坚持以法治税的原则、从经济到税收的原则、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和效益原则,通过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教育手段、经济手段来实施管理。下面,结合基层征管工作实践,谈谈对健全完善税收管理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要加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税收立法工作。在党的十五大后的跨世纪历史时期,我国国有企业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轨道,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以多种公有制实现形式发展,国有企业的转属、转制、破产、兼并等出现的涉税新情况,给税收管理工作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从而必然要求税收立法工作要跟上历史发展的步伐,制定出相应的配套的税收政策、法令及制度,解决税收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对征收管理工作中的执法权限及措施规定应进一步完善,例如实行纳税担保人担保金制度,堵塞一些企业利用走死逃亡手段偷逃税的渠道。明确税务机关审批欠税企业法定代表人出境的权限,达到阻止其出境、追缴欠税的目的。

(二)在管理机构设置上,本着全国九届人大会议精神,机构设置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为更好地发挥税收管理的职能,在新的征管模式的基础上,我设想,对现有的基层区县级国、地税局分别改设为稽查局和征收局,即在基层区县级征收单位只设一个稽查局和征收局,来分别担负工商各税的稽查和征收任务,税款按照税种和比例划分分别入中央和地方财政库。这样,可减少机构重复设置,提高税收效能,方便纳税人办税。合理使用并壮大稽查力量,强化税务稽查重中之重地位,使征、管、查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分工明确、专业性强、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征管机构。

(三)坚持依法治税要强化税务稽查的重中之重地位,加大对偷、骗、抗税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依靠法律手段加强税收管理,是税收管理的主要手段,居于首要地位。鉴于大型企业经营较正规,纳税意识较好,而中小型企业,私营企业偷、逃税问题较多,因此,税务稽查应侧重于中小型、私营企业,视为稽查的重点。在稽查工作考核上,既要考核绝对流失税款查补率,还要考核罚款率,既要考核大要案查结件数,还要考核曝光件数,形成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的震慑氛围。

(四)从税收实际出发,合理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效益。税收成本是指税务机关为征税而消耗的费用。研究税收成本有利于简化税制,增加税收收入,促进税务机关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税收效益。根据税收成本管理最少征收费的原则要求,应在保证税款应收尽收的前提下,合理减少或降低为征税而耗费的行政管理费用。从我局税收成本分析来看,税务所税收成本高于稽查科的税收成本。诚然,税务所是零散税收,比企业税收的税收成本高一些是正常的,但是,在国税系统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这种平时正常征收成本高,而再有改建、新建税所的一次性投入(我局大部分税务所是民宅改建的,亟待改善或新建),这就使居于城区的分局在经济上难以承受。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我认为应对一些税务所实行精简,对零散较小的税源,发挥协税、护税网络作用,实行委托代征。这样合理减少机构,可节省管理费用,集中有限的经费投入到基层重点税务所的建设中,又可集中人员转入到税收成本率较低的稽查系列中,增加税收稽查收入。

(五)要认真抓好税收管理基础性工作,完善税收征收管理体系。基础工作、基本制度和高素质人员是税收征收管理的基础。基础工作包括办税环境、工作环境、纳税资料档案、征管手段、办税设施、税务人员的业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基本制度是指为完成税收任务,提高税收管理水平而形成基本工作规范、准则和要求的统称,如征管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高素质人员指熟练掌握税收专业知识、技能,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事业心,能够胜任税收管理工作的勤政、廉政的税务干部。税收征收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就必须建立一个科学、严密的征收管理体系以保证其运转的正常进行。这个体系就是由上述三者构成的健全的征管法规、严密的征管制度、规范化的征管规程、现代化的征管手段、严密的监控网络和训练有素的征管干部队伍等各要素之间的最佳结合。加强税收管理就是要不断提高税收文明程度和干部业务素质,推进税收征管改革,把税收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们在税收管理的实践中感到,只有切实抓好税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才能为实现税收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目标提供坚实的保证。

在上述三方面的建设中,制度管理是税收管理的主要体系。一定的管理制度是保证管理活动有序运行的控制器。建立用制度管人的机制,是提高干部素质,实现干部队伍管理制度化的重要手段。要通过营造国税文化活动,建立健全各项干部管理规章制度,在制度管理下,提高干部素质。业务素质的提高要坚持培训、练兵、考核制度,采取集中辅导和分类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相结合、尖子培养和整体提高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在提高政治素质上,要充分运用税收管理的教育手段,建立一整套的人事管理制度,使干部在教育、考核、使用、奖惩等一系列制度管理机制中工作,培养税务干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工作精神,增强做好税收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大力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抓好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带动队伍建设的全面发展,塑造国税新形象,把税收管理的目标要求,变成广大税务干部的自觉行动,开创税收管理的新局面。

标签:;  ;  ;  ;  ;  

加强税收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思考_税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