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南京 2115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过程中,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4年08月~2016年08月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99例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 观察组33例、对照组1 33例以及对照组2 33例患儿的分组依据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的不同;观察组: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对照组1:全血C反应蛋白;对照组2:血常规;通过对比诊断准确率,以突出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临床联合检测价值。结果:在最终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准确率方面,三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在实施疾病诊断的过程中,有效实施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测,最终获得的疾病诊断准确率显著,可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于医院儿科中,感染性疾病属于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并且发病率极高,同患者出现了支原体感染、出现了病毒感染以及出现了细菌感染的情况等表现出密切的关系。针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在实施临床诊断过程中,主要选择实施血常规诊断,但是因为受到检测温度以及日间变化等系列因素对其进行作用,从而较易表现出诊断误差现象。临床通过实施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针对机体内是否出现了感染源可以进行准确判断【1】。为了探讨在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实施疾病诊断过程中,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临床联合诊断价值,本文主要将我院儿科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临床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测的方法对观察组33例患儿加以疾病诊断后,最终获得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2014年08月~2016年08月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99例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 观察组33例、对照组1 33例以及对照组2 33例患儿的分组依据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的不同;观察组(33例):男20例,女13例;患儿的年龄分布范围为3个月~11岁,平均年龄为(6.26±2.22)岁;患有肺炎疾病患儿7例,患有肠炎疾病患儿8例,患有脑膜炎疾病患儿10例,患有泌尿系统疾病患儿8例;对照组1(33例):男21例,女12例;患儿的年龄分布范围为4个月~12岁,平均年龄为(6.29±2.25)岁;患有肺炎疾病患儿8例,患有肠炎疾病患儿9例,患有脑膜炎疾病患儿9例,患有泌尿系统疾病患儿7例;对照组2 (33例):男22例,女11例;患儿的年龄分布范围为5个月~13岁,平均年龄为(6.31±2.26)岁;患有肺炎疾病患儿9例,患有肠炎疾病患儿10例,患有脑膜炎疾病患儿8例,患有泌尿系统疾病患儿6例;观察三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的基础资料,均衡性明显(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于本次研究全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在其准备进入到医院之前,临床对患者实施尿液检查、对患者实施痰液检查以及实施脑脊液检查等。对所有患儿静脉血进行抽取,共包括剂量为2毫升。之后于EDTA-K2试管中,将血液标本有效放入并且有效摇匀,完成后冷藏【2】。临床主要选择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实施血常规检验,对患儿血液中白蛋白类型以及具体的白蛋白含量等进行准确记录,与此同时有效展开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临床主要选择全自动特定蛋白仪有效完成【3】。
1.3 统计学方法
临床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完成所有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临床检测数据统计学分析,诊断准确率实施X2检验(以%表示),当P<0.05为差异,以及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最终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准确率方面,三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对照组1以及对照组2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临床诊断准确率对比 [n(%)]
组别 n 诊断准确
观察组33 32(96.97)
对照组13325(75.76)
对照组23321(63.64)
注:同对照组1以及对照组2比较,*P<0.05
3、讨论
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灵敏指标,通常情况下,人体自身表现出的C反应蛋白水平较低,当机体表现出炎症的情况后,人体内部含有的C反应蛋白无法正常运作,受到炎性因子的影响后,会使得C反应蛋白的合成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通常在完成后的6小时与8小时之间,针对人体肝脏合成C反应蛋白会产生刺激。作为一种炎性标志,针对细菌性感染疾病在实施临床诊断的过程中,此种指标可以进行明确诊断。在对患者实施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过程中,可以有效排除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影响,针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检测可以发挥显著的效果,表现出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针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实施血常规检验,表现出较为广泛的适用范围,但是此种方法最终获得的诊断准确率较低,在饮食因素以及患者运动量的作用下,最终会对诊断结果产生影响。
本次研究中,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的观察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同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的对照组1患儿以及采用血常规检验的对照组2患儿进行比较,观察组最终的诊断准确率表现为极为显著的提高。
综上所述,针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在实施疾病诊断过程中,有效实施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测,最终获得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率较高,可为疾病治疗方案的创建提供可靠依据,在实施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检测过程中,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瑞芬,黄丽芳,曾厚生等.WBC联合hs-CRP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4,9(2):38-39.
[2] 隆元英,刘永胜.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7(40):179-179.
[3] 王晓瑞,李彦娜.全程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临床医学,2015,9(5):270.
论文作者:刘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患儿论文; 性疾病论文; 细菌性论文; 蛋白论文; 对照组论文; 准确率论文; 血常规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