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接触网检修模式的研究论文_邱勇泰

(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518035)

摘要:介绍接触网检修管理系统,系统包括巡视结果输入、检修计划的安排、检修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和设备质量评定等模块。系统采用C/S(Client/Server)结构,软件采用Delphi技术,具有跨平台,便于维护和升级,安全性好等优点。

关键词:接触网检修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设计;系统结构;数据库

前言:接触网检修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修前设备状态和修后设备状态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然后及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用图形用户的界面形式将结果反映出来,供工作人员参考和查询。本文接触网检修管理系统的软件部分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结构上采用的是具有客户机 / 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它可以对接触网现场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以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来。

一、接触网检修

1.1检修方式

接触网的检修贯彻“修养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巡视设备技术状态,检查取流情况,按周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接触网检修的内容有巡视检查和维修调整两项内容。巡视检查有步行巡视、车梯巡视和带电测量(乘车巡视);维修作业有停电作业、远离作业和带电作业等多种方式。我国现行的接触网设备维修基本上采用原苏联的计划周期修模式,坚持“预防为主,修养并重”的方针,按照“周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的原则。即根据运行经验安排检修周期。目前,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检修制度为“周期修、状态修”相结合的方式。那么对设备周期检修的分析与统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是体现接触网设备运行状态、设备质量状态的重要结果。因实际运输所能提供的检修天窗影响因素较多,时间较短,这就对接触网的检修质量、效率、作业安全都提出更高要求,在原有的作业方法上有必要进一步细化、改进。研究接触网设备的周期与维修特点,采用固化检修单元的模式,探索科学的接触网设备维修策略,不断地提高接网设备的质量和检修分析的质量。最大限度的提高展示接触网设备状态的手段和措施。对铁路接触网检修有着特殊的意义。

1.2存在问题

(1)因为供电专业设备特点,接触网支柱沿铁路线分散布置,设备巡检是否到位,巡视人员是否认真巡视,通过巡视能否发现问题,完全凭职工个人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对此,传统的巡视作业组织方式对此缺少有效的约束手段,造成设备巡视工作一个职工一个干法,巡视行走的路线不固定、巡视重点不统一,从而造成巡视质量不高,甚至对个别设备的漏巡。

(2)因铁路行车特点及牵引供电专业设备运行检修工作的要求,网工区实现“两班倒”的24小时不间断值班,检修作业一般在星期一至星期四的图定“天窗”内进行。①停电检修作业时,每个作业组必须设置驻站要令、行车防护、装设接地线、推扶车梯等辅助人员,而工区人员数量固定,从而造成真正进行设备检修作业的人员太少,因此导致作业效率低下。②星期五、六、日,因无图定“天窗”作业时间,无法安排设备检修作业,工区安排设备巡视作业,而设备巡视工作又不需要太多的作业人员,导致作业力量的闲置浪费。

1.3 解决方案

(1)通过细分巡视单元、固定巡视路线、确定巡视重点、明示安全风险,不断提高接触网设备巡视质量,做到对设备隐患的早发现、早处理,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 ①细分巡视单元,根据点外作业时车站的给点时间、给点行别情况,并结合上道口作业门的具体位置及分布情况,合理确定一个巡视组从上道作业到作业结束下道所能巡完的设备数量,将一组巡视人员一次点外作业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设备作为一个巡视单元。②固定巡视路线,根据划定的巡视单元,结合作业门位置,对每个巡视单元上下道位置、行走线路均进行固定,巡视人员巡视过程中严格按巡视路线进行巡视,确保对重点设备、重点处所不会出现遗漏。③确定巡视重点,在划定巡视单元的基础上,对每个巡视单元内的锚段关节、中心锚结、补偿下锚、上网点、电联结等重要设备进行标注,对上跨桥、上跨线、隧道、高架桥、临近施工、侵限树木等重点处所进行明确,分单元确定各个单元的巡视重点。④明示安全风险,根据巡视单元,对巡视作业过程中的劳动安全风险结合固定的巡视线路中高路堑、曲线等具体作业环境进行明示,对设备安全风险结合确定的锚段关节、上网点等具体设备进行明示。

(2)结合天窗时间、作业任务等具体情况,在网工区作业组织方式进行了优化调整,在网工区内部成立运行小组和检修小组,进一步提高检修作业效率。 在维持既有工区人员不变的前提下,对网工区“两班倒”的班制进行优化调整,将每个网工区的人员分为2个运行小组和1个检修小组,实行“1×2+1”的弹性工作制。两个运行组仍然执行两班制,检修小组执行一班制,在周一至周四有“天窗”检修作业时上班。

二、基于 C/S 结构的接触网检修系统

2.1系统的结构

C/S 体系结构作为先进的计算模式将分布式处理与集中的数据操作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所开发的系统开放性好,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互操作性和一致的人机界面支持多平台和跨平台,其服务器对用户是透明的,并且具有更安全的存取模式,大大降低了网络流通量;相对于B/S 模式,C/S模式速度快,具有强壮的数据操纵和事务处理能力,以及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约束,更有利于处理大量的数据。因此,基于 C/S 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并表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

2.2系统软件的功能设计

根据接触网检修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需求,可以设计软件的结构,图1中给出了接触网检修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功能框图。

图1

根据接触网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功能框图,可以将系统分解为 3 个模块:原始数据输入模块,结果显示模块和处理模块,它们分别实现原始资料的输入,合成后的结果显示,结果处理与报表功能。

2.3系统的主界面设计

接触网检修管理信息系统主界面的设计是由强大的面向对象编程软件 Delphi 自带的控件制作而成,从图2中可以看出它的总体结构。

图2

三、基于 C/S 结构的接触网检修系统

3.1体系结构

利用Delphi提供的套接字组件Socket组件来实现一个C/S系统数据库的编程,核心组件是TServerSocket和TCientSokcet组件,这两个组件将分别处在两个窗体上——即客户机和服务器上,其中客户端程序将利用TClientSocket组件实现对服务器端数据的提交,而服务器端程序则通过利用TServerSocket组件对客户端程序发送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然后返回客户端一个成功信息。通过该程序,可以让数据库的修改操作驻留在客户机上进行,而对于数据则必须通过服务器端的验证才能通过。

3.2C/S系统编程的基本步骤

1)新建一个工程,用来开发客户端程序,在客户端,需要用到一个数据源,其中主要包括一个公司的各种信息,包括Company、Address、Email、State、Country、Contact、Compid等字段,在进行程序开发前,需要建立这样的一个数据源。

2)在客户端程序程序中,注意Compid字段的值不是有用户添加的,需要通过服务器验证后由服务器端返回,所以在客户端程序中,改字段为不可操作状态,并注意在创建数据源时设置为可为空。

3)在客户端,组件的核心方法是在“发送所有数据”按钮的单击事件中处理的,在该事件中,需要用户添加的数据信息发送到服务器端,可以通过创建一个字符串对象来保存该信息,然后调用ClientSocket1空间的SendText方法将该信息发送出去,在该字符串列表中,所保存的数据信息是以”fieldname=fieldvalue”格式保存的。

4)在Actions上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选择“Add Item”命令,添加一个ActionItem,可以在ActionEditor中看到该对象的各种属性。在网络模块中,事件比较少,各种方法的实现都是基于ActionIcem来实现的,其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OnAction事件。

5)现在一般的网页计数器都采用图形来显示数据,通过建立一个TBitmap对象可以让程序绘制内存位图并返回给前端网页。让后将该位图附在TjpegImage对象上,在通过该对象将图片转换为流式对象,保存该流式文件对象,让后将它赋给Response对象,让后利用Response对象将该文件写入网页文件中。

6)保存该工程文件。为了看到实际效果,可以建立一个html文件,在该文件中,建立一个超链接,指向所开发的程序。在浏览器中浏览该文件并打开链接,就可以看到程序的最终结果。

3.3系统软件的功能设计

用户首先需要将检修区段的一些原始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这些现场采集的数据成为正式的检修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用户可以进行查询。为了更好的反映接触网状态,还需要对检修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以报表的形式反映给工作人员。系统分解为3个模块:原始数据输入模块,结果显示模块和处理模块,它们分别实现原始资料的输入,合成后的结果显示,结果处理与报表功能。

四、结束语

本文指出了一种适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的检修管理系统,通过该检修系统的管理,能够快速的将检修出的接触网存在的缺陷反映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所反映出的情况与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比较,然后经工作人员反馈给工区,工区巡视人员将接触网的参数调整,使其能保持良好的安全运营状态,同时又能够提高接触线的使用寿命。该论文给出了系统结构并对系统各部分进行了分析,该检修管理信息系统正在测试中,它的实用性强,是集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为一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面向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其能最大限度的满足铁路系统供电段的需求,能较好的完成接触网设备的安全管理,保证电力机车在接触网安全状态下的运营。所以,基于 C/S 结构的接触网检修管理信息系统顺应了高速电气化铁道发展的进程,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朱德胜.德国接触网动态检测技术.2004.5

[2]陈维荣.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开关分布式微机集中监控系统.1996.12

[3]朱德胜.德国接触网动态检测技术.2004.5

[4]卢文忠.浅谈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维护与检修.2012.5

[5]张道俊,张韬.接触网运营检修与管理.2014.10

论文作者:邱勇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  ;  ;  ;  ;  ;  ;  ;  

改善接触网检修模式的研究论文_邱勇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