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
1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1.1泥浆制备
(1)为使成槽质量达到要求,必须重视和加强护壁泥浆循环,这是使槽壁保持稳定、使冲孔的速度及混凝土质量都达到要求的关键所在。该工程所用泥浆的主要材料为膨润土,辅以适量粘土,在造孔过程中使用的泥浆应在通过检测确认合格以后才能使用。泥浆质量按以下标准控制:①新配制泥浆。粘性土与砂性土比重分别为1.04~1.05g/cm3、1.06~1.08g/cm3,粘度分别为20~24s、25~30s,含砂率分别不能超过3%和4%,pH值均为8~9。②循环泥浆。粘性土与砂性土比重分别不能超过1.10g/cm3、1.15g/cm3,粘度分别不能超过25s、35s,含砂率分别不能超过4%、7%,pH值都应大于8。③废弃泥浆:粘性土与砂性土比重分别大于1.25g/cm3、1.36g/cm3,粘度分别大于50s、60s,含砂率分别大于8%、11%,pH值均大于14。
(2)泥浆拌制方法与时间都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然后按照经审核通过的配合比进行配制,经计算得出的结果,其误差值应控制在5%以内。搅拌系统设于轴线下游,每个搅拌站配置6台搅拌机,同时设置容量不小于300m3的贮浆池。将配制好的泥浆由管线输送至中转站,最后分送到各个槽孔段。
(3)泥浆应先后经过三级处理,即制浆池、沉淀池与贮浆池,对于制浆场地,应按照便于现场施工的基本原则布置。
1.2成槽施工
待槽口板混凝土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开始进行成槽施工,施工方法为先借助冲击钻机进行端孔钻凿,然后利用抓斗将土体取出。为有效加快施工进度,针对处在土体区段中的槽孔,可直接利用液压抓斗进行成槽。对于单元槽段,其长度按地质、抓斗的规格、墙体结构和混凝土供应能力来确定,根据以上要求,将该工程的槽孔分成两段,长度相等均为8m。成槽是墙体施工重要工序,不仅控制工期,而且会对质量造成影响,以地质情况为依据,决定采用液压抓斗来成槽,在部分区段辅以冲击钻。对于上部土层与夹石层,采用两钻一抓的方法施工,而对于基岩段,采用冲击钻进行成槽[3]。抓斗沿导墙壁方向持续开挖,采用对抓斗垂直度进行动态调整的方法来讲控制成槽尺寸精度,开挖到强风化层后,将槽底部修整平齐,避免产生过大偏差。当成槽时突发事故时,可采取以下应急措施:以地质资料为依据,结合以往工程经验,如果由于无法提前预见的原因导致塌方与失浆,则应停止开挖,增加浆液的供应量,使液面处于稳定状态,也可向槽中倒入大量粘土或回填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另外,还要和各参与方积极沟通,找出原因,并制定处理方案。施工中必须时刻关注泥浆性能产生的变化,做好定期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补充满足标准要求的泥浆,使施工过程保持连续和正常。所有段落的墙体底部都要进入岩层1m,为掌握岩性情况,并确定墙体底线所处高程,需在墙体轴线上按一定间隔距离设置先导孔,其间隔距离一般为10m。当河床的地势较为平缓时,各槽孔底线应保持水平,而对于两岸的陡坡,应将槽孔底线做成梯坎型,两个相邻的槽孔,其终孔时孔深高差应控制在1m以内。施工开始前,需针对底线高程进行剖面图的绘制,以便为施工提供正确指导。在冲击、抓挖到设计确定的岩面后,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相关人员开展现场确认,确定终孔时深度能否达到设计要求,一般判定依据以岩样和进尺为主。
1.3混凝土浇筑
(1)运输至孔口处的混凝土应具备符合要求的和易性,采用专门的输送泵进行输送,要求生产率不能低于15m3/h,且功率应达到18.5kW以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浇筑方法为直升导管法,所用导管的内径为25cm,在浇筑开始前,先对导管做密封性试验和承压试验,以确定能否满足浇筑施工要求。
(3)对于一期槽孔,其两端导管和孔端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1.5m;对于二期槽孔,其两端导管和孔端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1.0m,相邻两条导管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3.5m之内。如果孔底高差超过25cm,则需将导管的中心放到最低点。
(4)在安装导管的过程中,其底部出口和孔底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25cm以内。在浇筑开始前,各条导管都要下入能漂浮的木球隔离球塞。刚开始浇筑时使用储料斗供料,然后使用混凝土泵进行连续供料。
(5)浇筑开始前,先向导管中加注一定量水泥砂浆,同时准备好充足混凝土,确保导管内木球完全挤出以后,使导管的底部处于混凝土液面当中。如果槽孔的底部存在高差,则先对较低处进行浇筑。
(6)浇筑必须连续,液面实际上升速度应达到2m/h以上,且平均速度以4m/h为宜,一次性上升到指定的高程。
(7)浇筑时导管下端管口应始终处在液面下方至少1m,但不能超过6m。通过连续、稳定供料,使液面平稳上升,高差不超过0.5m。按照30min的时间间隔对混凝土面进行测量,按照2h的时间间隔对导管中的混凝土液面进行测定,浇筑开始与完成后都要增加测量的频率。
1.4相邻槽孔混凝土接头
(1)槽孔之间的混凝土采用套接方法处理,即利用直径为400mm的接头管进行套接,通过套接能使槽孔稳定、可靠。管径为400mm,壁厚12mm,长3~6m。
(2)在套接施工中,砼早期强度不可太高,且管的表面应保持光滑与平整,连接紧固。
(3)接头管的起拔采用专门的拔管机进行,由液压泵与千斤顶两部分构成。在正常条件下,液压压力为25MPa,千斤顶在垂直方向上的起拔力为1600kN,提升和下降的速度分别均不小于600mm/min。
(4)待成槽完成,并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后,将接头管设于槽两端,随着混凝土不断浇筑,以控制时间和起拔力为依据对接头管进行起拔。
1.5特殊情况与处理
(1)在墙体造孔成槽时,若遇到硬物,如木头、孤石等,利用标准手段无法快速成槽,则应在保证孔壁稳定性的基础上,采用重锤法进行处理。
(2)当造孔成槽时产生塌孔与裂缝时,应立即进行处理,调整护壁泥浆的配比和成槽方法,使孔壁保持稳定,针对施工中出现的裂缝,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加固。
(3)成槽时做好泥浆漏失数量的检测与记录,如果经检测发现漏失情况比较严重,则应立即封堵与补浆。在施工现场要准备好各类堵漏材料。另外,需对泥浆的配比进行适当调整,减慢开挖的速度,在漏失量达到正常条件后恢复正常施工,在必要时可向泥浆中适量掺加堵漏剂。
2总结
总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应用建设地下连续墙以达到透水体防渗处理的一种技术处理方法。防渗墙施工技术的水平以及质量直接关乎了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筑项目的质量水平以及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江世勇.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6(31):278-279.
[2]吕明旸.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2):201-202.
论文作者:刘育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泥浆论文; 混凝土论文; 导管论文; 防渗墙论文; 抓斗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不能超过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