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师德考评是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审视当前师德考评工作,主要体现出重惩戒轻激励、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等特点,从而使师德考评结果失真、作用缩水。
本文主要围绕师德考评中重形式轻内容这一现象来透析师德考评现状,并提出策略性建议,进一步完善师德考评体系,推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落实。
一、师德考评中重形式轻内容现象透视
今年自4月下旬以来,教育部部署开展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贯彻落实专项督查发现,师德师风建设整体工作水平得到有力提升,但也发现存在的问题:师德考核评价还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主体不明确。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师德考评改革的趋势。由于各个评价主体掌握信息不同、利益取向不同、价值意识有异,对师德的关注点以及标准要求就会不同。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操作有利于较为完整、公平地考评某一教师的师德水平。但目前看来,有的学校在进行师德考评时为了省时省力,评价主体相对来说比较单一,甚至有的学校只有教师和领导参与评价,造成师德考评的失真现象。
2.评价内容笼统。师德考评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师德问题是否仅限于校内范畴?……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由于“边界”不明确,导致师德考评内容主次不分、内涵与外延不清,本应该属于师德考评内容的被忽视,而不属于师德考评范畴的却被纳入其中,由此造成在很多情况下,师德考评就显得粗略、不科学。
3.评价标准模糊。在当前师德考评的具体操作中,由于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对参评人员也缺乏有效开展评价的相关培训,因此评价者在师德考评中最主要依靠的就是个人主观价值意识、“先入为主”和“晕轮效应”等现象常常会左右评价者的道德判断,以致评价者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尺度就难以准确把握,因此存在评价不规范的现象。
4.评价方式单一。在当前师德考评过程中,大多数学校仍然采用打分评价的形式。学生打分、教师打分、领导打分,以分数的多少来衡量教师的师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考评方式从形式上来看貌似民主,但由于师德考核与教师的利益相挂钩,为了在考评中获得好的分数,个别教师私下“各显神通”,打分掺杂了一定的不正常的“人为因素”,导致考评结果失真、师德评价在公正性上存在欠缺。
二、师德考评重形式轻内容现象的成因
之所以出现上述师德考评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学校师德建设主体责任意识还不牢固。有些学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师德管理“宽松软”的现象,个别学校主体责任意识有偏差,从领导阶层到一线教师,思想认识都不到位,师德师风建设责任落实不到位。
2.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还未完全落实落细。个别学校师德建设制度和机制过于“宏观空泛”,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内容,与新形势新要求贴合度不够、针对性不强。
三、改进考评工作的策略思考
师德是教师的素质之魂。科学考评师德不仅仅是教师成长的内在呼唤,更会影响在社会对整个教师队伍的评价。要科学评价教师师德,必须要建立科学准确的师德评价体系,把师德考准考实。具体来说:
1.重视他评与尊重自评。科学考评师德,要让更多的相关主体参与到评价活动之中,尽量引进包括学生及学生家长在内的校内外力量,让师德考核由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共同完成。在重视他评之时,也要充分尊重作为被评价者的教师其自评的意义和价值。二者结合,才有可能有效避免师德考评沦为学校的自说自话。
2.强化、细化师德考评指标。有关师德考评的全国性文件更多的是提出原则性、指导性的要求和意见,具体的实施细则需要各校自己来操作。这样一来,师德考评就缺乏应有的强度与清晰度。在某些学校,考评指标看似面面俱到,其实大而不实,缺乏必要的针对性与操作价值,容易导致师德考评搞形式主义。为此,应当尽可能把必不可少的考评指标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细化、量化考评指标,不给各校存在的各种“变通”留下空间。
3.将师德考评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师德考评只是加强师德建设的一种手段,而并非目的。因此,各校要把主要工作放在师德的过程建设上。强化师德的过程建设,一要制订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师德规范,让教师们易学、易践行;二要划分师德规范的结构层次,分层考评,既要守住底线,又要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师德要求,使教师有不断进取的前进目标与方向,从而促进教师产生积极向上的驱动力,努力成为一个师德完美的教师;三要注重教师日常师德方面材料的积累。学校应该为每个教师建立个人师德档案袋,通过加强教学教研教育等日常督查工作的检查,逐步积累起教师在师德方面的事实素材;四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环境,包括物化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师德建设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更是整个学校、社会都需要共同努力的事情。 师德考评不是简单地以分数来衡量每个教师的师德,也不是单纯地要褒奖谁和惩戒谁,而是为了有效促进师德的建设。因此要克服师德考评的短视思维,建立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师德评价长效机制。
论文作者:李玉亭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2月总第2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师德论文; 教师论文; 评价论文; 学校论文; 内容论文; 师德建设论文; 评价者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2月总第29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