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血标本护理相关因素原因分析与对策论文_纪祥菊,薛洪范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117)

[摘 要]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方法:选取山东省肿瘤医院普外科2014年6月-12月入院患者的血标本,对不合格血标本进行原因分析,2015年1月-6月针对分析的问题进行改进,计算血标本不合格率。结果:通过分析上半年不合格血标本的原因并实施相应措施,下半年血标本不合格率由0.83%降低到0.54%。结论:根据检验科室筛选的不合格标本分析,规范护理人员操作,缩短物业人员运送标本的时间,避免途中剧烈震动,可以有效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

关键词:护理质量;血标本采集;不合格标本;护理措施

The nursing-related factors analysis and stategies of unqualified blood samples

Ji xiang ju ,Xue hong fan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Shandong 25011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asons of the unqualified blood samples in clinical examination combined with our clinical practice, and work out the appropriate measures aimed to decrease the unqualified rate of blood samples. Methods:The blood samples are collected from the in-patients of the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 in Shandong Tumor Hospital from June to December in 2014. Analyzing the reasons of unqualified blood samples, the appropriate corrective measure have been worked out from January to June in 2015 and finished counting the unqualified rate of blood samples. Result: After analyzing all the statistics about unqualified blood samples and making properly measurements in the first half , it is showed that the unqualified rate is decreased from 0.83% to 0.54% in the second half.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bout unqualified blood samples sifted by clinical laboratory, the unqualified rate of blood samples will be decreased from the following ways. The operation of nusing staff should be specified. The property officers should shorten the time to deliver the blood samples and avoid the severe vibration on the way.

Key words: nusing quality;lood samples collecting ;unqualified samples;nursing measures

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们共采集血标本11016份,针对护理人员采集血标本和物业人员运送的两大环节进行分析,以探讨血标本不合格的因素。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山东省肿瘤医院普外科2014.6—2015.6的11016份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共收集血液标本11016份,前半年其中血清2867份(26.03%),血浆836份(7.59%),全血1782份(16.18%)。其中不合格标本46份,占总标本的0.83%(46/5485)。后半年血清3007份(27.29%),血浆844份(7.66%),全血1680份(15.25%)。其中不合格标本30份,占总标本的0.54%(36/5531)。见表1

1.2方法 分别对上半年、下半年的不合格标本进行统计分析,从上半年血标本采集、物业人员的运送过程中造成的标本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下半年针对原因分析制定相关的整改措施并落实。见表2

1.3统计方法 采用 SPSS15.0 软件分析资料数据。

2.结果

2.1上半年、下半年血标本不合格率 见表1

表1 上半年、下半年不合格血标本对比

3结论 血标本不合格标本产生原因分析

3.1护理人员:护士采血的规范与否严重影响血液标本的合格率,我们总结了主要的因素:(1)反复多次的重抽(2)标签错误(3)检验项目与标签不符,选择错误容器(4)采集血液的量过多、过少(5)未仔细检查空管空盒无标本(6)标本保存不当,存置时间过久(7)输液的同侧肢体抽血(8)从中心静脉导管中抽血(9)护士抽血负压过大(10)护理人员操做不当(11)责任护士宣教不到位,未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抽血前注意事项(12)采血针采集标本的操作不熟练。

3.2护送血液标本的专职人员:护送血液标本的过程途中是至关重要的,在此过程中(1)标本存放及保存不当(2)标本送检过程中损坏(3)标本送检途中血液标本受到剧烈震荡(4)漏收、错收血液标本等因素都是造成血液不合格因素的重要原因。

3.3医生:(1)医嘱错误(2)医生下医嘱后未告知护理人员(3)医生未问清患者是否饮食就急忙催促护理人员抽血。

3.4患者及其患者家属:(1)患者私自进食、患者忘记抽血(2)患者不能耐受饥饿(3).患者体质较差导致抽血失败(4)患者及其家属拒绝抽血。

4.护理措施 根据以上原因,我们制定了以下措施:

4.1护理人员: (1).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正规的操作和掌握熟练的技能,避免血液标本溶血现象发生,溶血原因主要在于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导致多次反复穿刺,血流量小采血时间长,血液注入试管时速度快或者产生气泡,标本采集后用力震荡以及分离操作不当等造成[1];(2)规范化操作对采血人员,使其各种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全面了解,进行规范化采集血液标本,才能提高检验质量,为在采血前要核对好所采标本的项目,对采血量、是用血清还是全血、血浆标本、该标本是要抗凝还是不抗凝、要不要隔绝空气等做到心中有数[2];(3)采血时注射器、试管必须干燥清洁,注射器及针头不宜用酒精消毒。采血部位皮肤必须干燥,止血带不可缚扎过久,抽血时速度不可过快,以免血细胞破裂,如果使用空针,采血后应卸下针头再将血液沿管壁徐徐注入试管内;如果使用采血针,应将穿刺针直接刺进标本试管管口的橡皮塞中,试管本身存在负压,血液顺试管壁注入试管内。每种专用的试管均标明有需要的血液量(或刻度标记),这些均应熟悉并认真对待,避免因量不准而成为不合格标本[3];(4)为避免凝血,抗凝的标本要正确选择抗凝剂,对抗凝剂与采血量 的比例要准确,否则会造成标本被稀释或因抗凝剂量不够而凝血。使用抗凝管时,迅速轻轻摇匀5~8次,采用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的方式避免凝血现象发生,若在操作中发现凝血现象,及时与采集者联系,重新采集标本贴签人员的工作态度对于标本的标识的清楚与正确有着很大的影响,责任心是降低不合格率(或缺陷率)的重要因素,所有标本都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4];(5)由于被检验者本身的饮食、生活习惯等对标本质量也有的影响,因此,在采集标本前,医务人员应告之有关注意事项,减少脂血等不合格标本的出现[5];(6)将发现的不合格标本通过电话及时通知 给临床科室,并说明标本退回的原因,得到了临床的理解和认可,避免了因反馈不及时造成患者住院日和费用的增加、减少了诊断和治疗中的麻烦,减少了医患纠纷[6];(7)定时检查采样仪器,保证试管质量[7]。

4.2护送血液标本的专职人员:(1)检验科派专职人员到临床科室收取血液标本,严格禁止病陪人送检标本,特殊要求的标本,采集后由专人立刻送检;(2)检验科规定收取标本的专职人员每天三次,分别七点、九点、十点半前往临床科室收集,避免采集完标本放置过久;(3)收集标本时,清点标本数并需各科室签字,明显的不符合要求标本,将不予收集,由科室及时处理。

4.3医生:(1).由医院检验科和信息科共同组织培训学习,加强医生下医嘱的准确性;(2)提高医生下医嘱的规范性、准确性。

4.4 患者的准备:(1)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肌肉运动明显影响体内代谢,引起血中某些成分浓度的改变;(2)注意合理饮食一般主张正常饮食3天后采血,应避免暴饮暴食及戒酒。应在空腹12小时后第二天清晨采血[8];(3)情绪影响紧张、情绪激动,可以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检验项目。急促呼吸可使血清乳酸等升高;(4)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工作,做好抽血前的宣教,取得配合[9]。

5讨论

临床常规的血标本检验是反映疾病状况的根据。检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临床医生对该病做出诊断以及治疗等。而检验结果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误差。目前,我国血液标本采集与运送主要由护士操作, 而护理管理体系尚未按检验质量管理要求对这一技术质量进行规范化管理,采集的血液标本有时存在一定的质量偏差, 这种偏差会导致检验结果与患者病情不相吻合, 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10-11]。

参考文献:

[1] 阮洪, 江燕.医院护理人员培训发展体系的建立[J].上海护理, 2004, 4(5) : 47-49.

[2] 王建荣, 张黎明, 马燕兰, 等.分层次护士培训的实施与管理[J].护理学杂志, 2005, 20(8) : 50-53.

[3] 张丽萍, 陆赋生, 张秀华.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引入循证护理[J].中国医院, 2006, 10(1) : 72-73.

[4] 林金狮, 徐剑兰.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影响的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07, 12(1): 99.

[5] 张立红, 周素鲜.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1998, 33(9) : 528.

[6] 张智慧, 许素菊, 白云, 等.急诊血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临床误诊误治, 2002, 15(3) : 217.

[7] 张小洁, 刘建芝.真空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护士进修杂志, 2001, 16(3) : 180.

[8]. 王燕, 徐灵玲, 杨梅.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浅析[J]. 中外医疗, 2014,NO.05:23-24

[9]. 曹晓涛. 体检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及检测质量诸多因素探讨[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29(1):110-111.

[10]徐莉.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于生化检查结果的影响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4,46(1):51-52.

[11]容桂荣, 张萍萍, 赵利民, 等. 血液标本采集与运送的质量控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7):645-647.

论文作者:纪祥菊,薛洪范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0

标签:;  ;  ;  ;  ;  ;  ;  ;  

不合格血标本护理相关因素原因分析与对策论文_纪祥菊,薛洪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