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化学竞赛试题特点谈竞赛培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题论文,高中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竞赛试题特点
我们早在十年前就开展了化学课外活动,有意识地培训化学竞赛选手。同时我们组织全校化学教师研究分析各省市的竞赛试题,归纳出竞赛试题具有如下特点:
(一)题量大,覆盖面宽。非竞赛试卷为36题左右,而一份省级竞赛试卷,题量在45题左右,内容除了中学阶段的化学知识以外,还涉及到大学无机、有机、物化等内容及一些科普刊物上的知识。
(二)阅读量大,考查学生阅读速度,一份省级竞赛试题,两小时内完成,须阅读的文字约为5000个字,平均阅读速度要求在40字/分左右,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取得好成绩,必须阅读能力强。
(三)试题的题型和材料非常新颖,注重考查学生的适应能力。例如1993年陕西省化学竞赛试题有一道题是:本世纪七十年代研制出的锂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能量密度已达到430W·h·kg[-1],理论值可达到2520W·h·kg[-1],根据所学知识试说明锂电池的以下特点:
1.金属锂在电池中应作为_________极,该电池具有很大能量密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
2.该电池的电液特点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3.Li-I[,2]电池常作为心脏起博器电源,原因是___________,其原电池总反应式___________。
象这种题型在非竞赛试卷中是很少见的,因此,竞赛选手必须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四)试题中常出现信息给予题,分数占20%以上,这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例如1996年江西省化学竞赛试题有一道题是:根据臭氧化的还原水解产物可确定烯烃中双键的位置,如,某烃分子式为C[,8]H[,8],在催化剂存在时与氢作用生成C[,8]H[,16]。某烯与臭氧化作用后,在锌粉存在下与水作用只得到C[,2]H[,2]O[,2],后者可发生银镜反应,某烃的结构式为_______。它要求考生以信息给予中接受“陌生”知识,然后对信息进行推理归纳,进而解题,没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会束手无策。
(五)联系生产实际,生活实践的题型分数为10%左右,这是为了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1995年陕西省竞赛试题有一道试题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汽水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和柠檬酸B.果树灭菌剂波尔多液中含有CuSO[,4]
C.医用磺酒是由I[,2]、水和乙醇配制而成D.瓶装啤酒中溶有大量CO[,2]
如果缺乏对生活实际的观察,无疑会是一只不小的“栏路虎”。
(六)试卷中出现的实验题,分数占16%左右,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例如1992年湖北省竞赛试题有一道试题是:为了得到高级工业的和食用的盐(NaCl),必须将盐卤中的Mg[2+]、Ca[2+]、重金属离子,SO[,4][2-]等可溶性杂质进行沉淀分离,现有下列药品可供选用,H[,2]SO[,4]、HCl、HNO[,3]、NaCO[,3]、石灰乳、BaCO[,3]、BaCl[,2](可溶性钡盐有毒)、NH[,3]·H[,2]O、K[,2]CO[,3],分析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应选用的药品为_______。②加入药品的顺序为_______。
③按加入药品顺序,沉淀几种离子的离子反应式为_______。
④与重金属离子反应的离子是________。这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试剂的选择,实验的设计和结果的表达等能力,除此之外,竞赛选手还应具有正确组合实验的能力,进行基本操作的能力,仪器条件的选择能力,现象的判断,数据的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
(以上特点是从大多数省级竞赛试题中归纳出来的,与少数省级竞赛试卷特点不尽相同)
2、竞赛培训的方方面面
2.1竞赛选手的选拔
选拔学生参加培训的原则是:(1)对化学学科有浓厚的兴趣。(2)竞赛选手应具备以下素质:①顽强的毅力②较好的自学能力 ③良好的适应能力 ④敏捷的思维能力 ⑤较强的实验能力。(3)学习总成绩在中等水平以上。竞赛队伍素质好,除能完成非培训任务之外,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参加竞赛培训,不至于参加化学培训而影响其它学科。
选拔培训学生的主要过程是:首先根据高一新生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采用由任课教师推荐自愿报名相结合的办法初步确定一批学员,然后进行统一考试,择优录取40人左右作为高一化学竞赛小组学员。经过培训在期末考试前一段时间举行一次“化学竞赛考试”,考试后淘汰九个学生,再根据期末考试成绩,任课教师推荐和学生是否自愿再吸收几个成绩好的新学员进入高一化学竞赛小组,以后每学期采用类似方法进行筛选。到了高二下学期,人数压缩为20几人,再经过七、八、九、十月份的强化培训后,参加全省化学竞赛。
2.2竞赛选手培训内容及方式:
2.3竞赛培训的管理
为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专门成立校长总管,教务处分管,教研组具体落实到有丰富教学经验,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身上的三级管理。培训教师先制定出每学期培训计划,由化学教研组组长根据各培训教师的计划,制定出总的培训计划,学校再根据教研组计划提供经费,培训场所,并规定培训时间,使培训工作中的“定教师,定时间,定地点,定学生,定内容”真正落到实处。
近几年来,我校采用以上做法培训化学竞赛选手,并取得一定成绩,以下将近几年的一些成绩列出来,权作结尾:
1993年获全国化学竞赛江西赛区团体总分第一,1994,1995年连续二年在同一竞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三。其中1994年朱洪庆获个人第一,1995年王满辉获个人第二,1996年张建国获个人前三名。今后我们将不断改进培训方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化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