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园林管理处 山东 潍坊 261000
摘要:屋顶绿化创造了一个更具新意的活动空间,不仅增加了城市自然感,美化了环境,改善了城市景观,还提高了城市的绿化面积,有益于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屋顶绿化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屋顶绿化的主要功能以及屋顶绿化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对屋顶绿化的生态规划要点及其植被选择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屋顶绿化;功能;生态规划;原则;要点;植被选择策略
一、屋顶绿化的主要功能
屋顶绿化是指植物栽种在建筑平屋顶的一种绿化形式,又称为第五立体绿化面。其作为一种不占用土地的空中高科技绿化形式,运用范围越来越广,其价值不仅体现在给城市增添绿色和美色,还能减少房顶建筑材料的热辐射和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
屋顶绿化是指在各类建筑物的顶部(包括屋顶、楼顶、露台或阳台)栽植花草树木,建造各种园林小品所形成的绿地。屋顶绿化与露地造园植物种植的最大区别在于屋顶绿化是把露地造园和种植等园林工程搬到建筑物或构筑物之上。其种植土是人工合成堆筑,并不与自然大地土壤相连。屋顶绿化与地面绿化相比有其特殊的功能,其主要表现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美化环境,调节心理;改善屋顶炫光、美化城市景观;改善屋顶绿化的防水和调节室温效能;发挥独特的蓄雨水作用。
二、屋顶绿化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
屋顶绿化生态规划既有园林工程的普遍性,又有在建筑物屋面的特殊性。屋顶绿化生态规划中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保护建筑物的原则。屋顶绿化不得破坏建筑物的结构、防水和排水等设施;应注意与设置在屋顶的其他设施相协调,为风机、冷却塔等设备预留维修通道和通风通道,并规划隔断减轻风机、冷却塔等设备对绿化种植的影响; (2)建筑结构承重安全原则。屋顶绿化生态规划应预先全面调查建筑结构等相关指标和技术资料,根据屋顶的承载能力,准确核算各项施工材料的重量和一次容纳游人的数量,并通过结构验算; (3)种植比例适宜原则:屋顶绿化要发挥绿化的生态效益,保证有足够的绿化面积,简单式屋顶绿化绿化种植面积宜大于85%以上,园林式屋顶绿化绿化屋顶面积宜大于 60%; (4)屋顶绿化与建筑物相协调原则:屋顶绿化宜与建筑物同步规划,容入大自然,与建筑物的景观协调;(5)屋顶防护安全原则:屋顶绿化应设置独立出入口和安全通道;为防止高空物体坠落和保证游人安全,还应在屋顶周边设置高度为自站立平面起110 cm以上的挡墙或防护围栏。
三、屋顶绿化的生态规划要点分析
1、屋顶绿化平面生态规划要点分析。屋顶绿化平面生态规划是根据建筑物的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的大小、使用功能和要求进行绿化小品和设施的平面组合和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的形式有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和式。梯屋是屋面园林的总入口,是屋顶绿化的起点。平面布置中宜布置6~20平方米的休息休闲平台,其次依次布置架空的交通道、种植池、集水池、小台阶和花台,种植池约占天面总面积的60~70%,交通道宽600~800mm。
2、屋顶绿化的种植布局生态规划要点分析。屋顶绿化种植布局,应与屋面结构相适应,荷载分布要均匀,宜将亭、雕塑、水池、小品等荷载较大的部件设置在承重墙或柱的位置,大树须种植在承重的柱和大梁上,并不得迁移变更位置;屋顶绿化的种植土配比、植物选择及各类设施应按照轻量化的要求进行生态规划,控制种植槽高度和蓄水层深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屋顶绿化的排水与防水规划要点分析。屋面园林绿化适用于坡度不大于3%的平屋顶,屋面防水等级为1~2级,耐用年限为25年以上。平屋顶宜采用结构找坡,天沟、桷沟纵向坡度不应小于2%,沟底落差不得超过200mm。种植屋面四周应设围护墙及泄水管、排水管和人行通道。种植屋面上的种植介质四周应设挡墙,挡墙下部应设泄水孔。既有建筑屋面防水检测合格的,宜增加铺设具有防水功能的隔根层。铺设防水材料应向建筑侧墙延伸,如遇建筑侧墙时,泛水应高于种植基质面15cm以上。
4、屋顶绿化的园林小品生态规划要点分析。园林式屋顶绿化可根据屋顶荷载和使用需求,适当设置亭、廊、花架、景石、水景等园林小品。园林小品应在保证牢固、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轻质结构和轻质材料,并根据建筑荷载的分布的要求安排位置,高度不宜超过5米。园林小品的基础,应在建筑结构设计时统一考虑,在防水层施工前完成或单独做防水处理。
5、屋顶绿化的浇灌设施生态规划要点分析。园林式屋顶绿化必须设置浇灌设施,简单式屋顶绿化应尽可能设置浇灌设施。一般宜采用节水设施,有条件的尽量安装微灌或滴灌系统;同时可安装蓄水装置,收集降水和灌溉水,过滤后再次利用。
四、屋顶绿化的植被选择策略
屋顶绿化中的各种植物分布特征就是地带性分布,在各种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下,植物生长具备明显的的地带性特征。因此在不同地区发展屋顶绿化,应该选择适合在当地生长,并且适应屋顶特殊的气候条件的植物类型。建筑物的屋顶的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屋顶上的日照、温度、风力等都远比地面恶劣。首先,屋顶不仅光照强度比地面更大,光照时间也比地面更长,强烈的阳光及其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其次,屋面的地势高且风速大,这就造成屋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地面更强,土壤的水分蒸发的更快;还有,为了减轻对屋顶楼板的荷载,屋顶花园的种植土层的厚度一般控制在15到40厘米之间,相对地面比较薄,这就将导致土壤蓄水能力相对的比较差,土壤就易干燥。而且,屋顶花园种植土层与大地完全隔离开,种植土层无法通过毛细作用吸收地下深层土的水分,仅能够通过不多的自然降水来补充水分含量,容易导致植物大旱大涝。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为了创造丰富的景观,选择植物时除了要考虑屋顶花园的生态条件,还要兼顾植物的美学效果,多样化的植物选择是创造优美花园景观的必备条件。总之屋顶因为其特殊的位置,生态的条件是比较恶劣的,屋顶的温度、日照、风力条件都比地面恶劣,这些都是不适合于植物生长的因素。同时,由于屋顶的种植土厚度不可能很厚,所以植物基本无法像在地面上那样从土壤中吸收全部的生长需要的水分和养分,这也是不适合于植物生长的因素。因此在植物选择上,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能适应以上恶劣条件的植物种类,具体选择要点表现为:第一、适合生长在贫瘠地的品种。选择根系浅但侧根和须根发达,比较耐贫瘠的植物。第二、耐大温差的品种。屋顶没有遮蔽物,因此极端温差比较大,选择的植物应该能抵抗屋顶较大的温差。第三、耐大风的品种。建筑物顶层风力较大,因此要求植物固着性好,树体应较矮。第四、耐短期积水的品种。屋顶绿化在大雨后的一段时间内土壤湿度较大,因而要选择耐短期积水的植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屋顶绿化是随着城市密度的增大和建筑的多层化而出现的,是城市绿化向立体空间发展,拓展绿色空间,扩大城市多维自然因素的一种绿化美化形式。屋顶绿化是加快城市绿化发展、促进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屋顶绿化的生态规划要点及其植被选择策略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牛俊丽.屋顶绿化设计与实践探究现代园艺,2016(16)
[2]王岩峰.浅析城市屋顶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J].中国房地产业,2016(01)
[3]刘汝婷.生态型屋顶花园的研究与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安立伟.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原则及配置方式研究[J].现代园艺,2013(10)
论文作者:王寿凤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屋顶论文; 植物论文; 生态论文; 屋面论文; 建筑物论文; 要点论文; 园林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