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做秀”现象扫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界论文,做秀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仿佛是一夜之间,我们猛然发现已身不由己地置身于一个做秀时代。商界“做秀”五花八门,不妨看看一些流行的模式。
人体秀:想入非非的诱购“欲”
为了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大大小小的商家对卖点的寻求,几乎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更不会轻易放弃在我们这个国度里,最能吸引无数眼球的“性”事,于是除了久盛不衰的美女广告外,形形色色的人体秀纷纷出笼。
内衣展示激发偷窥欲。
某服装市场开业的广告上,一位身着玫瑰色上衣的女性,第二个扣子开着,露出里面的绿色文胸,旁边有两个大字:开了!结果引发了不少女性的抗议!
前不久,南京某商厦内衣专柜搞促销活动,只要年满15周岁的女性穿上任何一款内衣,在专柜四周走上一圈后内衣就归其所有。据了解,尽管商厦进行了广而告之,但最终却只有两位“敢吃螃蟹”的小姐戴着墨镜走上舞台,令主办者大失所望。
去年,黛安芬香港公司推出系列名为“果味内裤”,分别有鲜橙、青苹果及柠檬三种味道,让女士们穿的内裤散发“果味”,堪称一绝。但愿意让自己内裤散发出果味的女士却寥寥无几,市场反应出奇冷淡。
事实上,通过超常规的内衣展示引导窥视别人隐私的“创意”,追求的是庸俗情趣,包含的是对女性的不尊重,迎合的是低下的格调,是难以取得促销预期效应的。
人体彩绘的商业滥用。
来自异域的严肃的人体彩绘艺术被引进我国以后,便一下子受到商家的空前追捧。
在杭州,2002年4月15日,一家俱乐部里,一位画家手执画笔,朝一位上身只穿肚兜的模特背部奋笔疾书,据策划人介绍,这是他们第三次成功举办人体艺术秀。
在成都,前不久,一家手机商店里,四位女郎背上描绘出各种手机款式及功能,进行产品展示。
在长沙,2003年中国湖南汽车博览会主题活动之一的人体彩绘秀4月15日下午在车博会场隆重举行,来自省内的6位新锐画家以人体为画布,或运用西洋手法,或运用传统方式,在6位模特的身上自由挥洒,现场创作了一幅幅车、人合一的“艺术晶”,整个活动进行了近两个小时,有100多名摄影爱好者参与了拍摄,引来近500名车迷围观。据称,这些活动“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对人体与汽车的全新感受”!
在南昌,今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江西一家消费类都市报,以整版的篇幅,刊登了这样一则广告:美少女回眸露笑,光洁的背部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广告图:青瓷色的庐山、迎客松和南酸枣,居中推出了广告主体——“千年南酸枣糕”,旁边还配有广告词“亲亲一口回味千年”。据了解,这一广告刚一露面,便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今年4月被江西省工商局以“不符合中国传统善良习俗和社会道德,违背社会良好风尚”为由而明令禁止。
形形色色的人体艺术展出,或是服务于车展,或是伴随着房展,其当场脱衣活动、现场绘画过程、高台展览方式,甚至警察出场维护秩序,也被作为色情暗示推荐给观看者,无一不是拿路人皆知的“色”素,打法律的擦边球,以赢得公众的广泛关注。这样的做秀形式,即便是取得了一时的轰动效应,但商家必然会为此付出道义上的沉重代价,最终必然是得不偿失。
性骚扰的准色情广告。
不少人在电视上都看到过“清嘴”口香糖广告、听到“清嘴”的广告词“想知道亲嘴的味道吗?”
近来,荧屏上又冒出一个更富挑逗性的口香糖广告:画面上一外国女性斜躺在床上亮相说:“感觉还不够,我还要!”然后是一威猛男士骑着摩托车登场:“我要更有劲一点!”接着是女子娇滴滴的声音:“更有劲,我会更喜欢。”这时才打出口香糖的标志。画面和对白一步步诱导过来,谁也说不上这与口香糖有什么联系?!
广东某方便面品牌封面是一个半裸女郎,其广告词低级下流:“泡的就是你”!
如此这般赤裸裸地把性暗示作为广告手段,只能证明,那些所谓的企划专家、策划大师们江郎才尽,穷得只剩下在女人身上大做文章了!鲁迅先生曾说过:“迎合与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事实上,促销广告如果一味地迎合低层次观众的喜怒哀乐,围绕脐下做文章,只会自毁长城。作为高明的商家,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提升大众审美水平上来,多策划一些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打动公众灵魂的有社会影响力的正面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打造良好的公信力和亲和力。
名人“秀”:拉大旗做虎皮
名人是芸芸众生中的凤毛麟角。名人效应早已被古今中外的商界所开发利用。在国际上,最令人瞩目的名人广告当数著名摇滚歌星迈克·杰克逊为百事可乐、篮球飞人乔丹为耐克运动鞋所作的广告。在我国,尽管觉醒得迟,起步较晚,然而,自从李默然打头为三九胃泰拍广告后,名人广告便迅速升温,构成了一抹瑰丽的风景线。然而,这其间也不乏败笔和邪招。
争炒院士当花瓶。
院士属于国家级顶尖科学家,是我国学术界的重量级人物,往往是一言九鼎,其社会影响力不言而喻。正因如此,不少单位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各种渠道,挖空心思向院士借光。去年底,药理学院士秦伯益先生,写了篇文章——《莫把院士当花瓶》,说他当选院士以后,不下十几家机构请他当兼职教授或顾问。“那时,大部分邀请我都接受了,也努力想把工作做好。久而久之,发现事情远不是原来想像的那么单纯。”因为他觉得有些“受邀工作”是“无效劳动”,有些不过是别人想利用他的“院士”招牌而让他“做秀”,有的甚至只是与人家见见面、照个相,给人家颁个奖……总之,逢场作戏而已。为此,秦院士呼吁社会各界爱护院士,不要再“炒”院士了!事实上,一个有远见的企业或机构,向学界权威人士借名的同时,更应该真正从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角度来借脑,只有这样,才能名至而实归。
免费特招名“贪”。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产业化进程的加速,高校运作模式的市场化色彩也越来越浓,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校开始费尽心机寻找各种扬名的机会,其中手段之一便是借名人出名。不久前,重庆某大学便通过一次“名人”效应的炒作,取得了轰动效应。不过,这次炒作的“名人”是有臭名的“名人”——人称“万州第一贪”的易兴权。易兴权因犯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不想该公在狱中居然想起攻读MBA函授课程来!一个重犯、一个服刑后个人财产已被全部没收、封存的人,这种愿望尽管是可以理解的,但一般情况下几乎是不现实的。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该大学将其作为一名特殊学员进行了“特招”——免费让易兴权攻读该校的高级管理人才进修班的MBA函授课程。校方解释说,易犯罪无力支付全额学费,学校愿意承担起这部分社会责任!正如有人所评论的那样,“学校就这样借了易兴权的知名度和减免学费的争议事件大大地做了一把广告”。一时间,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毁誉参半,该大学一下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知名度”骤然提高!
然而,这种借臭名而扬名的做秀行为,尽管省却了请明星所必须支付的高额广告费,但却同时付出了道义上的代价:由于普通人没有名贪那样大的轰动效应,当然不可能获得同样的“优待”,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不应该优先获得这种爱的人,这就在客观上发出了这样一个危险的信号:人必须有名气,哪怕是恶名,才能受到优待,监狱外享受不到的待遇,反而进了监狱之后,才能享受到那种特权!由此,人们便会对提供这种特权的单位的公正性产生怀疑!
耻辱秀:丑作美时美也丑
将耻辱作为卖点的耻辱秀在商界也有不少典型。
“脸面”公开招商。
当今社会,靠脸蛋“吃饭”的大有人在,但从古至今,却从未听说有人公然明码标价“卖脸”的。最近郑州闹市街头却游荡着一位20多岁的打工仔,“我卖脸,谁买脸?在我脸上做广告,保你产品能畅销”,他成天找商家到其脸上做广告,额头上写着“卖脸”,脸庞的两边各写一字“招——商”,下巴上是电话号码。然而,偏偏就有这样的商家看上了那块巴掌大的脸面,先是一个汽车修理业老板愿出一万元在其脸上彩绘汽车修理厂的地址和联系电话,让他在郑州的大街小巷连续不停地转悠一个月;后是一家卫生巾厂商准备出5万元在他的脸上做广告。尽管由于卖主考虑到作为“中国脸上做广告‘卖脸’第一人,不能贱卖这张脸”而一时未能成交,但这一闹剧所折射出的一些人的变态心理和一些商家见利忘义、不择手段的世相却令人为之心寒!
人乳摆上宴席。
湖南省会长沙的“杨××酒店”是杨家3兄弟经营的,为了在“竞争相当激烈的餐馆饮食业中杀出重围”,他们要“创新”,1月25日,他们将6名“奶娘”变成“营养师”,每个人的姓名、籍贯和照片被张贴出来供食客挑选。开发了“精品、极品、凉拌、家常”4个人乳系列60多个菜品。一举推出了震撼国内外的“人乳宴”。据透露,该店还准备过年前在深圳推出标价高达28万元的极品人乳全宴,打算大赚一把。然而,由于人乳宴“把母亲踩在脚下”,践踏了人伦,一经推出,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谴责,湖南省妇联及时制止了这一践踏人性和道德的丑剧。2月8日,卫生部也作出明确规定:搞人乳宴属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追究!
民族耻辱成为卖点。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堪回首的悲惨一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了教育后人不忘历史,有关部门推出了电影《五月八月》,对日军在南京犯下烧杀奸淫暴行的历史事实,以电影形式进行揭露,以警醒民众、牢记耻辱。然而,当这样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将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上映的电影,在惨案发生地南京却被商家炒作成“第一部揭露中国女性被奸杀的南京大屠杀电影”。印有这样一行醒目字眼的宣传画就张贴在当年国人惨遭屠戮地之一的水西门附近某影院门口,结果自然激起了广大市民的强烈义愤!
无独有偶,前不久,上海出现了某房地产开发商在广告中大肆宣扬所谓的“法租界区”等以耻辱作卖点的做秀现象,尽管或许一时吸引了眼球,但由于这些商家置民众感情和民族尊严于不顾,利令智昏,最终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一事实警示我们:促销必须守住正确的底线!
概念秀:众人皆醉商家醒
在当前我们所置身的感性消费时代,消费动机往往呈现出非理性的特点,其购买欲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商品的诱导性。商家主动突破传统的“适应需求”的营销思想,应主动根据客户或潜在市场的需要,“引导消费,创造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概念营销也自然应运而生。然而,一些居心不良的企业和商家,却在利益的驱使下,却干起了狸猫换太子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非典”成为万能招牌。
“非典”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非典”考验着企业和个人的良知。但在一些商家的眼里,在这一非常时期,硬是将自家的产品贴上“防治非典”的应时标签,挂羊头卖狗肉,出现了一股伪“抗非”产品广告宣传活动,以期鱼目混珠,发国难财。正是由于一些投机者的恶意炒作,“非典概念”一时泛滥成灾。不少本来与预防非典关系不大的产品,却拼命往“非典产品”概念上靠。有人将香菇、茶叶、蜂蜜、人参、水果、维生素、药皂这些常规产品贴上了“防非典”的标签,在产品宣传上刻意打擦边球。前些日子,许多地方抢购食盐、大米,也是因为它们被绑上了“非典概念”,日前,国家工商总局曝光了借“防非典”名义的江苏省吴中大自然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10起虚假违法广告案例。
国难当头,一些商家不是通过在产品功能开发上下苦功,却通过概念的炒作,与消费者玩弄文字游戏,制假售假,混水摸鱼,牟取暴利,终将受到社会谴责,被消费者抛弃,被市场淘汰。
卵巢“美容”神话。
卵巢作为女性主要的性腺器官,其主要功能在于排卵和分泌女性激素功能。有人正是瞄准了这一市场空白和消费心理,从去年9月开始,在广西南宁等地平地刮起了一股“卵巢护理”热。南宁市多家美容院打出了“卵巢保养,让女人更像女人”的炫目广告,吸引了许多爱美女士的好奇目光。据说,只要在皮肤表层抹上一种“精油”,然后加以按摩,就可以保持容颜不衰老!据了解,做一次这样的“卵巢保养”需花600元,一个疗程是8次。然而,据内分泌专家分析,这种办法根本起不了护理卵巢的作用。另据药监部门披露,那些所谓的“芳蕾蒂”精油系列产品都是没有经过国家卫生管理部门批准许可的非法或走私产品!
众所周知,“概念”的基础是产品创新,这是建立在对产品的核心技术的掌握上,建立在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研究上,我们不反对建立在货真价实基础上的概念营销,我们反对的只是徒有虚名的假概念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