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药大学经贸与管理学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摘要:面对“一带一路”的热潮涌动,这不仅是新形态下我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布局策略,而且而且是加快与多国合作互利共赢,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同时,我国传统医药事业也面临着蓬勃的机遇和巨大挑战。本文旨在探究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从其中医药发展贸易的现状、机遇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及相关战略对策几方面作以综述。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1“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基本现状
随着全球服务贸易日渐飞速趋势化大发展,我国也成为到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参与者,据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服务贸易占全球毛衣的比例占40%左右,而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约占世界份额的8%[1]。其中,中医药服务贸易则是构成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重大组成部分。
1.1“一带一路”和中医药服务贸易
追溯到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已经通过张骞出使西域时发展为联系亚欧大陆和非洲的重要贸易渠道和人文通路,并承载了千百年磨炼的丝路精神和互利共赢薪火相传的历程。2013年,我国提出的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合作举措[2],并得到了相关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发扬。在2015年3月,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商务部联合外交部共同商讨发布了《推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3],被作为我国开展“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行动导向和工作要领。主要包括以下几大重要合作要点,法律对接、政策融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文化相通。其中对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规范包括医疗、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商务服务等,从而搭建起中医药跨境服务为内容的重要文化传播和贸易服务桥梁。
1.2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由于我国服务贸易市场的迅速扩张,以商业形式和境外医疗消费的贸易模式也逐渐壮大并走进人们的视野。例如:中医药在蒙古国已经深深地受到了认知和重视,近年来,有很多蒙古国的患者千里迢迢来中国中医院就诊看病,获得了患者的一致赞同和信赖。再者,我国与俄罗斯有着绵延3000多公里边界线相邻的黑龙江省[4],目前已经开发了15多个设有口岸的边境中医医院治疗站,主要是针对于俄罗斯患者地域差异特点及对针灸、火疗等治疗方法特殊喜爱的诊疗机构,从而加强了我国中医贸易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大量同仁堂、针灸火疗馆等机构在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等地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销售的中草药产品高达3000多种。
2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机遇和挑战的参半面临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方案的规划和落实,我国与沿途国家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经贸服务伙伴,经济服务互通来往相对频繁,打下的经济和友谊基础也与日俱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医药事业发展也不断加快进程,国家标准组织ISO并将传统医学列入其标准的专业目录,形成了相对独立系统的中医药贸易服务平台,并发布了关于《人参种子种苗》、《针灸学》[5]等10个规划提案进入最后的审核研究阶段。再加上,中医药不单是我国传统医学构成的重要宝藏,还是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得到了国家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努力扩大文化、中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新型服务”得口号,并于2013年,《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项目骨干企业和重要区域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上政策和制度均对我国中医药对外贸易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关键契机。
但是我国中医药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例如:多国设置的服务贸易壁垒等。抛开国际因素,自身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土地资源供不应求,生态环境也不断破坏,致使我国纯野生中草药加剧短缺和枯竭,再加上我国药材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产业链相对薄弱,使中药材生产经营管理系统阻滞不前,也给中草药市场带来了巨大障碍。
3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对策
3.1构建整体框架,并排推进
虽然中医药服务贸易面临着千古难逢的给予,但同时也需要有法律、文化、经济等的磨合过程,任何一个挑战,都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阻力。理论上,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不仅具有自主知识权能够担负其中华民族文化交流的重担,而且确实有广泛的发展空间,但由于自身缺陷未能及时得到解决,导致发挥作用时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相关部门应该针对中医药事业面临的诸多阻碍搭系统发展框架,以市场机制为核心,发挥政府和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增加适当的福利待遇,从而增加贸易交流的基本动力,为中医药发展提供根本保障,从而逐渐扫除我国中医药贸易发展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3.2加强对当地资源的科学借力
对于沿途国家的经济伙伴来说,中医药服务是外来的贸易行业,需要发挥“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精神,注意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以现有的资源优势,充分融合到东道主国的基本建设中去。根据每个国家国情的需要和对中医药认知及需求程度,建立相应的中医院发挥其作用优势。利用当地的中药资源,采取合理科学的中医院布局规划,从而共同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进程。
3.2加强各国人才培养和合作
企业发展关进是靠人才。随着一带一路的打通,精通“中医药外语、国际投资”等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下市场急需的人才。故,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强强联合”,发挥各企业优势特点,使人才遵循“引进来、走出去”的流通模式,针对中医药事业的崛起组建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同时,各国应加强高层顾问互访,扩大与国外政府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区谈判等切磋平台,在夯实经济基础的前提下,使我国传统中医药服务贸易在国际上“活”起来。
参考文献
[1]杨逢柱,王芳.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刍议——以“一带一路”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7(4):116-118.
[2]刘殿刚,毛和荣,顾赤.“一带一路”战略视野下湖北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5,(8):1961-1963.
[3]李玫姬.“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16,39(4):130-133.
[4]孙银屏,胡凯文,王伊光,等.我国“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构建初探[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2):84-88.
[5]Smith GF,Figuetredo E,Moore G,et al.English and Latin as alternative languages for validating the names if organisms cover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algae,fungi,and plants:the final chapter[J].Taxon,2011,60(5):1502-1503.
论文作者:林雪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5
标签:中医药论文; 贸易论文; 我国论文; 经济论文; 丝绸之路论文; 战略论文; 医药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