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及对应策略浅谈论文_冯 莉

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及对应策略浅谈论文_冯 莉

 冯 莉 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211102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很多一线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但总是收效甚微。纵观高中作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作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分离。我们的作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社会实践相脱离的。写记叙文,题目稍为“玄虚”一点,“大而空”的作文就滥;题目一旦指向或贴近生活,“小而假” 的作文就多。写议论文,只有现象的并列,满足于人事的一致性,不能从一致中发现并揭示其前因后果,并将它们升格为“观念”(理性的层面)。用现成的、浮泛的概念或提法,大而化之地来应对和搪塞指向明确的命题题旨,只会在道理的是非上概括,或者以华美的辞藻来掩盖思维的乏力和苍白。

2. 高中作文教学备受冷落,师生“畏惧”作文。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性较强,就是它是直接为高考服务的,课堂教学的重点还是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课堂上很少有作文教学的时间;加之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轻视和对其它科的重视,也很少有课余时间自觉进行作文训练和写作素材的积累。而作文本身所具有的“悟性”、“长期见效性”又使得教师们变得“无为而治”,作文真正成为一个难题。如同张志公先生所言:“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

3.高中作文教学盲目混乱。在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中师生们往往把眼睛瞄向高考,历年来的高考作文题成了日常作文训练的导向,机械地搬来作文题目,机械地训练。一个刚刚考过的作文题会被高三学生拿来模拟,也会被高二学生作为作文练习的材料,高一刚入学的学生同样忙得不亦乐乎。不管高一还是高三,今年考“命题”作文大家一律写“命题”作文,明年考“新材料”作文大家又一起写“新材料”作文,犹如“夸父逐日”,不断在一个平面上反复机械操练。高中作文课堂教学围绕高考的指挥棒原地打转转,究其实质,还是一种无序状态的体现。

4.作文评价仍然存在不足。部分教师的评语缺乏真情投入,不讲究艺术,多是空话套话;不注意学生水平、阅历、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只凭自己喜欢的文章形式、语言特点等评改作文,或者按成人化的要求拔高评改,不是平等交流,而是居高临下大加挑剔,把一篇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不但不能起到指导作用,反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禁锢了他们活跃的思维,使其个性、创造力逐渐丧失。学生渴望得到外界对自己作文的及时反馈,但是由于他们的作文缺乏“读者”,“作者(学生)——读者(教师)”的格局注定了这种心理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对高中作文教学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思考人生、开启心智。

我们不能总是围绕高考转,作文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利用已有生活素材所进行的深入思考和集中书面表达,可见,生活的基础是作文教学的来源,作文则是生活的反映。语文作文教学一旦离开生活,特别是高中生所熟悉的生活,写出来的作文肯定言之无物。 可见要将作文写好,一定要以真实为前提,这就要依靠学生平常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 拥有了生活基础,作文才会有理有据。

二、以阅读为吸收,充分利用阅读教学将读写结合落到实处。

阅读是学生获得间接知识经验最重要的手段,是实现作文从“物”到“意”转换的前提条件。然而,制约课外阅读的因素太多太杂,非教师人力所为,因而本文所说的“阅读”指的是“课堂上的阅读教学”。首先,利用课堂阅读教学,不断积累关于字词句等作文需要的陈述性知识;其次,利用课堂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积累作文所需的文史素材;最后,充分利用课堂阅读教学,体悟并积累联文成篇的程序性知识。著名的语文教师于漪曾说过:“让学生进行一定数量不同类型范文的篇章结构的剖析,对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很有好处。”

三、形成科学、合理的作文教学序列。

作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写作能力是一个含有多种因素的复杂结构,其中的每一个方面都要多次反复与循环,方能奏效。所以作文教学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目标,让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高中三年,六个学期,将作文教学按学年分成六个训练阶段,这六个学年按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综合进行,结合教材的作文训练设计,这种设计符合作文写作的基本技能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即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刻、由部分到整体的过程。

四、构建合理的高中作文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要做好定量评价。我们的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就是一个详细的定量表。在这个量表中,具体规定了作文评价的各个要素、学生在每个要素中所达到的等级以及在这个等级上所应得到的分数。这个量表越详细,分数的评定就越趋于公正,帮助教师对学生说明期望,帮助学生参与他们自己的学习,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努力方向。其次要做好定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注意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不能不评,不能慢评,不能多改”。“不能不评”,是说学生的作文需要教师的点拨,学生才能领悟。“不能慢评”,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价要快,要趁热打铁。快评价,能加深学生对教师评价的理解;如果拖得过长,学生的感受就会淡化,教师的评价就很难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评价的效果就会差一点。“不能多改”,是说多改是有诸多弊端的:一是加重教师的负担,影响其它教学任务的完成;二是过多过细的修改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弊大于利。因此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尊重学生的原作原貌,多批少改。

论文作者:冯 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  ;  ;  ;  ;  ;  ;  ;  

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及对应策略浅谈论文_冯 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