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常识看“政治文明”_政治论文

从政治常识看“政治文明”_政治论文

联系政治常识 解读“政治文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文明论文,常识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创新概念,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深刻总结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把它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并列,突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的三个完整目标。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含义,并用以指导政治常识的学习,是中学政治教学的当务之急。

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传统、政治结构、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益成果。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即政治意识、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政治意识指的是人们以思维的形式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政治现象的反映,简单地说,也就是人们的政治态度和思想观念。在这一点上,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道德方面是相通的。政治制度包括国家的管理形式、结构形式、选举制度等。结合现行的高三《思想政治》教材学习,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把握应主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协调好各方面的社会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把政治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第二,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点,在于实行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在于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保障。只有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从制度和法律上为人民行使权力提供保障。

第三,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政治文明的程度取决于民主的开放程度和完善程度。因此,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保障公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建设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径。要使上述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必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程序化,让“规则看守一切”。

第四,要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公民的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政治文明建设的程度,只有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才能促进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法定义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标签:;  ;  

从政治常识看“政治文明”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