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常见的问题分析与处理探究论文_易西杰

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常见的问题分析与处理探究论文_易西杰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三公司 上海市 201900

摘要:预应力管桩施工的全部工序相对较少,但对施工工艺的要求比较高,只有保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才能有效提高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分析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即引发原因,重点阐述解决这些不良问题的措施,希望帮助施工人员规避安全隐患,切实增强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

关键词:锤击 预应力管桩 桩身位移

前言: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物使用安全,施工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必须明确发现并及时解决常见问题的重要性,结合现代先进科学与信息技术对传统施工工艺进行革新优化,如此可为保证成桩质量、增强管桩承载力奠定基础,同时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性,有利于避免桩身位移、爆桩等不良现象发生。

一、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常见问题及引发原因

(一)桩身位移

桩身位移是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桩顶位移、二是桩身倾斜,该问题对建筑物的承载力具有较大影响。桩身位移的引发原因是:第一,采用的施工工艺不正确,锤击桩身未达到垂直标准,桩身桩帽没有保持在同一直线上;第二,对施工工序认识错误,若是施工人员未能按照正确工序开展工作,必然会导致桩身应力无法均匀扩散,使得承台一侧出现孔洞,另一侧桩身滑动;第三,在应用预钻孔技术时,钻孔垂直角度出现较大偏差,导致管桩在沉入时沿着钻孔方向倾斜。

(二)爆桩

锤击预应力管桩之所以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爆桩问题,主要引发原因有内部缺陷和外部缺陷两种,其中端板不平、混浆属于外部缺陷,桩身配筋不符合施工规范、配料中风化碎石含量较高、桩身混凝土不密实等表现属于内部缺陷。外部缺陷可以通过使用科学技术与有效手段解决,但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对桩身内部进行检测,所以暂时无法解决由内部缺陷引发的爆桩问题。外部缺陷引发爆桩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桩模合口处的间隙过大,合桩桩模螺栓未拧紧,使得桩身出现合缝漏浆现象,不仅破坏管桩外观,还会降低桩身的耐打性,导致在锤击过程中爆桩;第二,混凝土强度不符合国家标准与施工规范,使用未经过加工的不平整端板,在此条件下施工人员使用重锤对预应力管桩进行锤击,会造成桩头混凝土碎裂、端板破碎等问题,降低桩头的传力性,无法与桩身有效对接[1]。

二、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一)科学选择符合要求的打桩锤

施工人员在开展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当科学选择与施工文件要求相符的打桩锤,由于柴油锤拥有较强的爆发力,所以锤击力量相对较大,取得的施工效率比较高,因而在现阶段的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众多柴油锤中,同时柴油打桩锤的实用性最强,目前市面上流通的筒式柴油打桩锤的油门主要有四档,其中1档力量最小,4档力量最大,施工人员在捶打时为了保证控制水平、准确估算锤击能量,主要使用2档或3档。在选择打桩锤时,施工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桩基的承载力、施工场地的土质与岩性、管桩的具体分布情况、建筑基本结构、混凝土强度等影响因素,深入了解并全面分析影响管桩下沉深度的因素,将管桩破损率控制在1%范围内,通常情况下柴油锤的最大锤击力量是其型号的100倍,因此施工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分析结果,选择在管桩极限承载力以内的打桩锤。

(二)对打桩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1.提高捶打控制水平

努力提高捶打控制水平是保证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的关键手段,施工人员只有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才能切实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随着施工进程的推进,预应力管桩的成桩数量不断增多,地面各层土体密度在此条件影响下会不断增大,导致桩身表面与土体之间的摩擦阻力逐渐加大,如果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不足以满足后续施工,选择的压桩路线不正确,便会引发部分管桩出现桩身位移现象。为了避免不良问题发生,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对中,在管桩被打入土中约300毫米至500毫米时,需要对桩身的顺直方向、垂直度进行调整,确保桩帽、桩身、桩锤在中心线重合,如此可将桩位偏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不大于0.5%),有效规避偏心锤击或桩头破碎等问题[2]。

2.做好接桩与收锤工作

接桩环节主要出现在当底桩桩顶露出地面长度在0.5米至1米之间时,施工人员要停止锤击,使用钢丝刷将桩头上的油污、泥土、铁锈等污染物清洁干净,在确保桩头露出金属光泽、垂直偏差度符合标准规范之后,在底桩桩头上安装特制的接桩夹具,随后将上桩吊入夹具内,对上桩具体位置与方向进行调整,顺直之后使用电焊枪将接缝处均匀焊上,一般出于美观度与严密性考虑,会采用对称焊接法,焊接点数为4到6个。由于接桩施工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所以这一环节通常由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较强且职业素养较高的施工人员完成,为了加大熔深,可以适当增加电流,以此保证焊缝的完整度,若是想要减少施工时间,应选择两至三名工作人员同时开工。焊接施工结束后需要静置一分钟,然后进行沉桩,为了保证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质检人员要采用科学性与可靠性较强的检测方法对成桩效果进行检查,比如采用低应变检测法开展单桩竖向静载实验,重点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特征值,将检测结果完整记录在案,要求不符合标准的管桩重新返工。至于收锤工作,施工人们要明确桩基具体节数、每节长度,计算总锤数,在锤到最后1米时停止施工。全部工作结束后,要总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参数和技术资料,将其整理成册送至监理处检查。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因为材料、人工、技术等因素影响出现桩身位移、爆桩问题,既降低了施工质量,又对建筑安全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必须选择符合施工文件要求的打桩锤,致力于提高捶打施工控制水平,做好接桩与收锤工作,技术研究人员需要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亓立刚,于海申,胡居中,等.与围护结构同期施工的软土地区大面积群桩管桩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9,41(04):573-575+578.

[2]陈迎.预应力管桩在高等级道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分析[J].福建建材,2019(04):76-77+118.

论文作者:易西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  ;  ;  ;  ;  ;  ;  ;  

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常见的问题分析与处理探究论文_易西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