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传输的技术分析论文_屈克城

实现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传输的技术分析论文_屈克城

屈克城

黑龙江省北安市电视台

摘要: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传输技术体系的有效构建,能够确保在现有城市数据交流环境中提供相对稳定和便捷的数据输送条件,同时也能够保障数据环境能够被有效统筹,既满足了用户体系内部对信息内容的保密性需求,更在此基础上巩固了广播电视传媒行业自身的社会积极性,为后续功能环境的构建提供了良性延伸的基础。本文基于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传输的技术展开分析,确定实际技术特性和要点能够被贯彻同时,期望为后续广播电视传媒行业提供良好的参照条件。

关键词: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传输技术;分析

一、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传输技术概述

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传输技术是基于光纤网络环境下提出的新型数据传导理念,在实际功能贯彻环境中,能够满足容量、跨度、覆盖和信号稳定方面的优势,同时更能够依据光学传导的条件,将数据环境赋予传导效率优势,从而满足实际数字化信息管理的有效开展,并在后续广播电视传媒行业中提供稳定的功能输送平台,避免数字化信号受到城市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更能够将电视传输质量和相应节目质量有效提升,从而真正将经济效益全面贯彻,满足信号环境的稳定渗透条件。

其中,针对光纤数据传导网络在广播电视系统中的应用,能够确保数据信号传导、制作、覆盖和监测多方面进行有效统筹,既满足了现有网络信息化环境在城市可持续化经济构建中的优势,更促使了技术条件在现有功能平台内部具备协调的功能,以便实际节目信号能够被有效统筹同时,更能够基于信号发射、传导、接收三个方面提供稳定的数字化条件,从而将现有广播电视传媒体系地位进行有效体现,并为后续功能环境的有效渗透打下扎实基础。

其次,在管线数据传导环境中,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够确保实际用户信息和节目环境的稳定性构建,当出现特殊节目放送问题的同时,能够基于相应信号节点进行恢复工作。由此可见,此种光纤数据传输技术不但满足了信号功能的稳定性,同时也为整体数据管控提供了完善的协调平台,以便在后续功能环境中具备全面数字化分析的条件同时,更能够有效将网络信息化条件渗透,从而确保广播电视传媒体系发展的经济有效性。最后,在光纤线路发生中断后,应当检查是否有备用光纤,应由调度部门组织按照预案跳纤。线路维护管理部门应根据机房测试仪表配备情况,明确哪段实施调纤操作。在确认主用系统或通道存在故障,同时又有备用系统或通道的情况下,由机房启动应急处理程序,以至排除故障。

二、信号传输安全技术组成和影响因素

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是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一点对多点的无线传输。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大、传输质量高、容量大、经济和社会效益高等优点。卫星通信一般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同时它建设快投资少,又具有覆盖面大的广播特性,因此卫星广播电视信号源被广泛使用。

1.信号传输安全技术的组成

一个卫星传输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卫星和卫星转发器,地面站﹙包括上行站和接收站﹚,监控管理系统,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卫星转发器由天线分系统、通信系统组成。卫星转发器与地面站用于信号传输;跟踪遥测、监测分系统用于卫星的监控,保障卫星传输的正常运转。

我台作为一个卫星地面接收站,其工作过程是:通过卫星天线接收到卫星信号后,传到卫星接收机DVR-1000,卫星接收机输出电视节目的视频信号VIDEO和音频信号AUDIO,视频、音频信号再通过VAS-401切换器送到电视发射机激励器调制,再通过功率放大器放大,由发射天线辐射出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信号传输安全技术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

(1)地球公转对卫星地面站的影响

地面站的作用是向卫星发射或接收电磁波信号,太阳活动对卫星上行没有影响,但对卫星接收影响显著,即日凌干扰。

每年春分和秋分前后,在静止卫星进入当地中午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卫星处于太阳和地球的连线之间。这时地面站天线在对准卫星的同时也会对准太阳,地面站在接收卫星下行信号的同时,也会接收到强大的太阳噪声,从而使接收信噪比大大下降,严重时甚至使信号完全被太阳噪声淹没,此即为日凌现象。春分期间,地面站越靠北发生日凌的时间越早,秋分期间,地面站越靠南发生日凌的时间越早。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日凌现象每天出现的具体时间由地面站和卫星的相对位置而定。

为了减小日凌对广播电视传输的影响,地面站可适当增大接收天线口径,以减少日凌持续干扰时间,同时发生日凌时使用备份手段,如光纤、微波传输信号作为有效节目源,以克服日凌造成的中断。

(2)对流层对卫星电视信号传播的影响

对流层对卫星通讯链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吸收衰减。对流层对卫星传输常见的影响是雨衰、雪衰。当电磁波信号穿过对流层时,其能量会因雨、雪的吸收和散射而受到衰耗,衰耗的程度因信号频率、雨雪的大小及信号穿过雨雪区的路程长短而不同。

减少雨、雪衰影响的有效措施,在上行站补偿上行链路的雨、雪衰损耗,通过卫星转发器部分补偿上行链路的雨、雪衰,在下行站留出足够的雨、雪储备余量,在馈源和主反射面处除雪等,都可降低因雨、雪衰造成的损失。

(3)卫星地面接收站的防雷接地保护

卫星接收天线安装在室外开阔地带,雷电非常容易击中它,雷电从天线引入将损坏高频头和卫星接收机。在天线规定范围内,应架设避雷针,也可安装防雷网,卫星接收机应加装相应的防雷保护器,可最大限度地防止雷电对接收设备的破坏。

三、数字微波通讯系统概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模拟微波已被数字微波所取代,因为数字微波传输容量大,每30MHz波道可传15~20套视频节目;数字微波采用了前向纠错技术,能保持信号传输质量不变,而模拟微波的视音频受损后无法恢复;数字微波信道采用了码流再生技术,抗干扰能力强,整个线路噪声不增加,而模拟微波的信道噪声逐步积累;数字微波保密性强,便于加密。

其次,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是由一条数字微波通信线路由终端站、中继站、再生中继站、终点站及电波的传输空间构成。终端站的任务是将复用设备送来的基带信号,调制到微波频率上并发射出去;反之,将收到的微波信号解调出基带信号送往无线发射台,送到电视发射机激励器调制,再通过功率放大器放大,由发射天线辐射出去。线路中间的中继站的作用是完成微波信号的转发和分路。

四、结语

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传输技术体系的构建,转变了传统数据信息获取的方式,在有效的光纤传导、微波传导和卫星传导环境中,为数据形式和信息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统筹平台,同时也满足了现有城市针对广播电视数字信号的质量需求,为后续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延伸优势。故而,在展开信息安全传输技术论述过程中,应当确定数据传导的特性和可协调的因素,通过现有网络信息环境进行有效渗透分析,这样才能够确保后续广播电视传媒企业环境具备经济优势。

参考文献:

[1]李正芳, 侯清兰. 信息安全技术分析与探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16):206-207.

[2]姚国洪. 广电系统中的信息安全技术分析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7(3):230-230.

[3]任勇, 苏平. 对有关数据信息安全保密技术的分析[J]. 中国新通信, 2016, 18(23):84-84.

[4]袁涛. 计算机信息传输安全及防护技术探讨分析[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7(1):00314-00314.

论文作者:屈克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2

标签:;  ;  ;  ;  ;  ;  ;  ;  

实现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传输的技术分析论文_屈克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