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对小儿精神发育迟滞康复治疗的价值探析论文_朱诗苗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 423000

摘要:目的 分析引导式教育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期间住院治疗的68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以此为基础,研究组则给予引导式教育,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DQ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情程度不同的患儿(轻度、中度、重度)DQ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导式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智力水平,且病情越轻,其临床疗效越显著,值得使用。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引导式教育;效果

精神发育迟滞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智力发育障碍,和缺氧、围生期异常、脑损伤等原因有关,表现为社会适应、生活自理等能力低下,且心理活动较同龄小儿落后,对其危害性较大[1]。为此,本文对我院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提供引导式教育,激发患儿学习兴趣、培养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等,现对其具体情况作出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瓷料

共68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选自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符合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无听力障碍、精神障碍、癫痫、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等,在其家长知情同意情况下开展研究[2]。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下两组,即对照组34例,19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1-5岁,轻度21例,中度8例,重度5例。研究组34例,20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1-4岁,23例轻度,7例中度,4例重度。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均有可比性,且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如下:①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由治疗师以一对一方式开展,增强患儿运动功能、社交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等,0.5h/次,1次/d,连续进行3个月;②根据患儿个体差异以及存在的问题、不同年龄段涉及的社会适应能力需求等方面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计划,如认知、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能力训练。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引导式教育,具体如下:①以评估结果为依据,中和评价患儿的神经/肌力反射、运动功能、心理发展水平、姿势等,并制定引导式教育训练计划,加以实施;②根据患儿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正常发育规律等内容,有针对性地在引导式教育课程内列入社交、运动、精细动作、适宜性、认知、语言等方面训练内容,共同向患儿提供全方位、系统的干预;③以患儿的智力发育程度、年龄等信息随机分组;④由专人负责每个患儿的记录工作,并做周总结、月总结,掌握患儿进步情况,加以评估训练效果,适当调整训练计划,45min/次,1次/d,连续进行3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后智力情况、不同病情患儿的智力情况。

智力判定标准[3]:参照适应性发育商(DQ),即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50-69、35-49、20-34。

1.4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21.0为工具,计量资料表示为“”,结果以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两组DQ值的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DQ值为(61.5±10.47),对照组DQ值为(56.5±11.35),两组之力啊后DQ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两组治疗后病情程度不同患儿的智力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轻度、中度、重度的DQ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见表2-1

表2-1观察两组治疗后病情程度不同患儿的智力情况[()]

3讨论

相关研究指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年龄越小,其治疗依从性越差,加上5岁后患儿智力的提升有所难度,因此,认为1-5岁是改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智力水平的最佳阶段,达到良好预期效果[4]。

上世纪20年代,引导式教育被提出,其实建立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教育学、神经精神发育学、音乐、哲学基础上,结合康复治疗、教育,以引导、诱发、教育等方式调动患儿自主运动潜能,实现以教与学互动为中心的训练指导,加速器康复进展[5]。本文结果得出,研究组DQ值较对照组高(P<0.05),且研究组病情不同程度患儿的DQ值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和崔喜红等[5]人研究成果相符,是由于常规康复训练(语言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的单一性特点难以帮助患儿多方面障碍(语言、感知、思维等)的改善运动。而引导式教育则可以通过娱乐性、节律性意向,激发患儿的学习兴趣以及增强其参与意识,即在训练期间,由引导员通过节律性意向口令、游戏等方式诱发患儿自主完成动作,最大限度的降低直接外力帮助,从而增强患儿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并全方位掌握社交能力,逐步改善社会生活能力。比重,通过综合分析患儿DQ值、病情程度不同患儿DQ值,笔者认为,尽早设计科学的干预措施,并以丰富的环境刺激、有计划的训练进行有效落实,能够促使患儿正性发展,大幅度提高预后发展。

综上所述,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采取引导式教育,有助于患儿智力水平的提高、身心健康的发展、日常生活能力的增强,从而尽早融人社会,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大力宣传、运用。

参考文献:

[1]李文英,彭小燕,张宗红.引导式教育对精神发育迟滞(智障)儿童的影响[J].华夏医学,2016,29(6):70-72.

[2]王素丽,李文妍,岳保珠,等.可视音乐治疗对小儿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25(7):718-721.

[3]杜杨.综合性康复疗法治疗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0):28-29.

[4]杨宁,李丹丹.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精神发育迟滞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4):423-425.

[5]崔喜红,尚清.引导式教育对28例小儿精神发育迟滞康复治疗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100-101.

论文作者:朱诗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引导式教育对小儿精神发育迟滞康复治疗的价值探析论文_朱诗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