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区新庄水库工程管理处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城乡发展建设中,黑臭水的防治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但由于其工程量较大且具备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展时会出现多方面的问题,再者,导致黑臭水形成的原因极为复杂,因此在进行防治时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本文对黑臭水形成原因进行说明,并结合某个地区对城乡黑臭水治理思路及控源截污总体方案进行探讨。希望城乡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黑臭水体;治理;控源截污
前言
水体出现黑臭现象,实际属于生物化学范畴内的生化现象,一旦水体在进行实际运行时,若遭到有机污染物的侵害,则会出现有机物内,好氧物质在水体内进行分解,导致水体氧气复原速度小于氧气消耗速度,从而出现供求不平衡的情况,水体则会呈现缺氧状态,有机物无法进行降解反应或是出现降解速度大大降低的情况,水体内厌氧有机物则会在降解进程中,散发出各种硫化物、氮气等具备难闻气味的物质,还会生成硫化铁这类物质,从而导致水体发黑、发臭。黑臭水会给水体带来极大的影响,一旦此类问题出现水体会慢慢失去原有的作用,还会在此基础上,对于人类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黑臭水体进行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1.黑臭水形成原因
黑臭水形成原因具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内在原因。一旦水体遭到污染,很多污染物由于长时间的存在,会利用各种方式从而沉入到水体底泥之内。通过还原、酸性等反应,氮气、氨气以及污染物会从底泥内部向外扩散,形成臭味。此外,氮气致使底泥上浮以及厌氧发酵生产的甲烷也是造成水体发黑、发臭的主要因素。相关数据表明,某些污染水体内,底泥内污染物扩散力和外在原因导致的污染源扩散量一样[1]。另外,城乡河道内因为营养物质匮乏,致使河道内藻类得以过度繁殖。该类藻类虽会在生长阶段为水体提高氧气供应,但藻类一旦死亡则会分解出氨气、氮气以及耗氧有机物,致使水体季节性发黑同时伴有极为浓烈的腥臭味。其次,外在原因,城乡水体在对外源性有机物进行接纳时通常有一定的限度标准,若一旦超出这个标准加之在动植物腐殖质的催化下,比如各类粪便、生活污水、各类污染物等,会导致水体内的溶解氧被迅速消耗。一旦溶解氧降至极低的水准,在厌氧菌的促进下大部分有机物就会出现分解的现象,从而生成氨气、胺气、硫化氢以及某些带异味且不易挥发的化合物,进而使水体发臭。此外,沉淀物在厌氧条件的作用下,会生成硫化氢、氮气、甲烷等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从而向上飘散并夹杂污泥投入水相,从而造成水体发黑。最后,水温升高以及水体不流动,伴随水温升高,会使得水体内藻类残余及微生物对于氮气、氨气以及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加快,溶氧量在这一过程消耗极大,从而加快了水体黑臭的速度。另外,不具备生态功能的水体,通常情况下流动性极慢甚至全然消失,从而致使水体不具备复氧能力或复氧能力减弱,部分水层或是水域存在亏氧情况,为绿藻、蓝藻等藻类的快速繁殖提高环境空间,从而导致水体水质出现恶化,水华爆发风险也大大增加。图一为黑臭水图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图一 黑臭水图片
2.城乡黑臭水治理思路
单从黑臭水形成量来看,城区因为人口数量多具备人口密度大的特点,对于黑臭水进行控源截污治理,应从污水漏接、错接、未接等方面进行着手。但农村和城市不一样,农村人口数量少、人口密度小,对于黑臭水排放具备总污水排放量大、单体污水排放量小以及污水排放口多的特点[2]。所以,要想降低水体污染的程度就需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作为污水治理重点工作。从污水分流改动整体工程量及难度来看,住户排水管、小区排水管、合流管渠、污水排出口上游,工程量逐步减小,相应改造难度也逐步减小。利用控源截污的形式来降低水体内污染物的存在量,同时要遵守效率之上这一原则。结合该地区实际特点,首要工作是保证污水收集系统具备科学性及完善性,此外污水排放主管道务必对城市建成区进行全方位覆盖,同时随水系安置截污设备,对于污染物排向河内这一问题彻底进行解决。其次,要确保污水收集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防止出现收集到的污水向外排放,导致“集中污染”。最后,对于城区污水进行解决的同时对于乡村的生活污水问题进行重视。
3.总体方案
3.1对破损管道进行修复
依照管道CCTV检测报告的展示,该地区某路段污水管道被破损存在质量问题,并且需要立刻修复的管道比例为15%,尽快修复的管道比例为10%,作为污水主要运输管道,由于该管道出现损坏导致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污染问题。但该路段不属于交通主干道,因此交通压力极小,加之当前该路段雨水管道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出现了极大的损坏,所以,本路段污水管道维修工作可和道路改造工作相结合,选取开挖的形式对其一一进行修复。处于旧城区中心位置的某路段,修复管道比例占总比例的12%,由于其是交通主干道,因此平日车流量极大,加之处于市政道路区域因此地下管线布置及其复杂,包含:通信线路、燃气线路、电力线路等,因此进行修复时难度极大[3]。同时该路段的污水管道处于较深的位置,若选取传统的开挖形式对其进行整改,一定会对另外的几类管线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它们无法正常运行。依据该路段的具体情况,对于该路段进行污水管道修复时采取非开挖方式。先利用超声波检测和CCTV等技术,来对污水管道实际位置以及损坏程度进行确定,从而为后续工作提高数据支持,非开挖管道维修方式在近年来逐步趋于成熟,同时自身具备施工速度快、环境效益显著等优点。先对污水管道进行检测随后制定修复技术可为管理者在面对状况各异的施工条件时,要诸多的施工方案可进行选择。并对社会成本、间接成本、直接成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于检测方式、施工措施、施工方案进行选择,从而使污水管道维修工作得以高效率的完成。
3.2 农村污水治理
首先确定治理原则,在农村进行生活污水收集时需突破区域限制,依据当地实际地形、农户住宅特点来对污水收集范围进行确保,原则上应尽可能避免利用倒虹管、污水提升泵站这类设施。和市政道路相比农村道路具备高低起伏的特性,符合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接入条件同时邻近市政管网的村庄,可城镇污水管网来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某些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村庄,进行生活污水处理应选取自行设置污水处理设施的方式对于生活污水进行局部集中处理。要依据服务区域内常驻人口数量来对污水设施规模进行确认,并依照配套污水管网设计要求进行分段建设。其次,污水处理工艺的选取,由于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污水管理人员且经济基础不如城市丰厚,因此污水处理设施需具备便于管理、操作简单、长久稳定等特点,污水处理设施要以及一个村庄的特点,对于处理工艺进行选择,进而在全区进行传播。依据各村庄具体状况,污水处理工艺应选取有以下几点建议:人口密集度高,且土地资源缺失的村庄,污水处理工艺应选取地埋式微动力一体化的形式[4]。人口适中且规模较大具备闲置沟渠及自然池塘的村庄,污水处理工艺应选取厌氧池、人工湿地、厌氧塘相结合的形式和厌氧池辅以人工湿地、氧滤池相结合的形式,以及氧化塘、人工湿地、厌氧池相结合的形式。最后,确定排水体制,某些村庄由于地基不牢固、住宅规划不合理、房屋质量较差、房屋彼此间距过窄等问题,在对雨水进行分流改造时困难极大,因此适合采取先截流后合流的形式来对雨水进行外排。首先确保截污的效果。某些村庄地基牢固、住宅规划合理、房屋质量较好、房屋彼此间距合理、自然条件较好,则可在各家各户的厕所、厨房等位置,采取统一标准来对污水管道进行建设,从而在源头出将生活污水进行分流,进而达到对于生活污水进行治理的目的。由于各个村庄地质条件及建筑布局均布一样,因此面对复杂的管道建造情况,要结合实际情况相应制定合理的改造措施,从而确保污水管道改造工作顺利开展。
4.总结
综上所述,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其具备系统性及复杂性,控源截污仅是对于黑臭水体进行治理的首要步骤,不但要对污染源进行处理,还要利用适当的管理措施及相关技术来对污染面进行控制,对于水体内源治理工作进行强化,只有彻底将水体生态系统进行恢复,才能确保黑臭水体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参考文献:
[1] 李骏飞,周炜峙,杨磊三. 大型截污渠箱在广州某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 中国给水排水,2018(1):99-102.
[2] 赵振焕,郭春燕,孙凤娟,等. 从清水河的治理过程分析北方黑臭水体治理方案[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4):228-229.
[3] 李骏飞,周炜峙,杨磊三. 大型截污渠箱在广州某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 中国给水排水,2018(1):99-102.
[4] 王少林.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中控源截污改善措施的思考[J]. 净水技术,2017(11):1-6.
论文作者:周卫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9
标签:水体论文; 污水论文; 管道论文; 污水处理论文; 有机物论文; 路段论文; 污染物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