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产运营管理在风电场管理中的作用分析论文_崔艳飞

区域生产运营管理在风电场管理中的作用分析论文_崔艳飞

崔艳飞

(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6100)

摘要:随着风电技术的发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已位于世界前列。但风电场自身有着与传统能源不同的特点,因此需对风电场的特点进行剖析。现阶段,实施风电场区域生产运营管理是风电场发展的趋势,能保障风电场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区域生产运营管理;风电场管理;作用

1风电场管理的问题

作为风能资源大国,我国的风能资源很丰富,但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我国的风电项目大多处在偏远地区,较为分散且环境很差,电厂的工作人员需要长时间的待在现场工作,所以这些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很差。因为这些原因,各电场在招聘人才时都很难,技术人才和专业队伍的建设不完善,风电场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极度匮乏。当今,人才的缺失、生产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各风电场的共性问题,大多风电场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而这些问题间接上就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和管理难度。所以,为了风电场企业的效益,为改进企业的管理工作,改善人才稀缺困境和工作环境,进而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如今各风电场急需改变生产管理模式。另外,必须做到对各个风电场的工作情况实时监测,对各风电场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但是我国现在的一些风电场的的地理位置十分分散,就现有的监控手段而言以上的要求很难实现。所以根据当前风电行业的情况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走向,风电场管理必须实施区域生产运营管理。

2区域生产运营管理的功能

2.1基本功能

区域生产运营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可以实现对风能源设备和数据进行搜集、监控、统计分析和报警处理等。而风电场管理的重要环节就是要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和监控,实施区域生产运营管理可以提高风电场的管理效率,弥补人才不足的缺陷。

2.2人才培养功能

区域生产运营管理还拥有人才培训功能,在实施区域生产运营管理的工作中,风电场可以对各网点的值班职工和设备的维护人员定期培训,通过这种学习培训的方式提高其专业技能,努力做到各负责人员可以独立做好风电场设备的维修工作,培养出故障处理的专业人才。

2.3生产技术支持功能

通过集控系统数据的集中采集、处理和分析,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开展故障分析诊断,辅助开展设备检修维护,及时发现风电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提高设备可利用率,实现增发电量,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2.4区域维检管理功能

区域生产运营管理还具有维护、检修和管理功能。区域生产运营管理是一个大的集控系统,可以在这个系统内实现设备和物资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通过区域生产运营管理模式,采取区域维修检查方法,可以在检修更换部件时,组织区域内的专业人员进行故障处理,将工作零碎化,区域化,实现精细化和效率化。分区域的维检工作的进行,在提高维修工作的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避免风电场维修工作不平衡的状况,提高风电场的整体效益。

3区域生产运营中心集控系统业务功能

3.1系统结构

集控系统本着区域化集中管理的思想进行方案设计,分为电站子站、运营中心主站两层,对风电场进行远程监视与远程控制,并实现集中管理。系统采用分布式框架,功能应用可在系统内任一节点上配置运行,具备高性能、可扩展、容错强等特点。集控系统应为冗余数据架构,实时数据采用分布式设计,历史数据库采用备份冗余设计。

子站层:按照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要求,各电站子站按照安全分区分为安全Ⅰ区、Ⅱ区分别采集场内信息。Ⅰ区与Ⅱ区分别配置通信服务器采集各安全区内信息,并分别传输到主站系统的Ⅰ区和Ⅱ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安全Ⅰ区配置数据服务器,具有断点续传功能,续传期间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主站层:部署运营中心的主系统,由各种功能服务器、工作站、网络交换机及相应的软件组成。安全Ⅰ区实现升压站及风机的监视、远程控制、告警等功能以及电能量计量系统监视;安全Ⅱ区建设风功率预测系统;安全Ⅲ区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及利用办公网络的IP电话系统等功能。网络结构采用双网冗余结构。为保证系统安全性,严格执行“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加密”的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要求。

3.2系统功能

(1)实现数据采集及处理。集控系统能通过子站实时采集模拟量、开关量、电能量以及其他相关数据,数据电气特性符合GB/T13729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需打破厂家技术壁垒,避免产生大量数据接入费。采集数据后对输入的模拟量信号进行数据合理性检查、越限判断及越限报警、数字滤波、误差补偿、工程单位变换、信号抗干扰等处理。在经过数据处理后,在集控中心实现所辖子站的各系统数据、状态友好监视画面,并达到远程控制功能,对于报警信息实时显示提供处理意见。

(2)建立与维护数据库。系统应建立实时数据库,不断更新采集到的全部实时数据;建立历史数据库,保存需要长期存储的数据,保存周期可调,存储时间不少于两年。留有至少200%的裕度,当存贮容量余额低于总容量的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息。

(3)控制操作。集控系统能远程操作所管辖子站的所有远程操作,包括风电机组的启停、复位和有功、无功的调节;断路器以及隔离开关的分、合;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位置的调节;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和出力调节等。控制操作分为两级,并支持相互切换,控制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站内控制、集控控制,两种控制级别应相互闭锁,同一时刻只允许一级控制。

(4)报警处理。报警分两种方式:一种是事故报警;另一种是预告报警。前者包括非操作引起的断路器跳闸和保护装置动作信号,后者包括一般设备变位、状态异常信息、间隔层单元的状态异常等。报警处理应分类、分级、分场站进行,并应以列表、光字牌、语音等方式提供给用户,重要报警应提供确认操作。重复报警不能互相屏蔽,并应具有报警次数自动统计功能。

(5)时间顺序记录及事故追忆。事故追忆的范围和采样周期能自由设定,至少记录事故前1min到事故后3min的所有相关模拟量和开关量,并能反演事故过程。事故追忆可由定义的事故源触发,也可设置为由人工触发。

(6)软五防功能。集控中心对子站一次设备远程控制应具有防止误拉、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合刀闸,防止带电挂接地线,防止带地线送电的功能。系统能对运行人员的电气设备操作步骤进行控制、判断和分析,以确定该操作是否合法、合理、安全、正确。

(7)运行管理。集控系统能根据运行要求,实现事故记录检索、运行操作指导、在线设备管理、操作票开列、模拟操作、运行记录及交接班记录、参数配置、权限设置等管理功能。通过上述集控系统的各项功能实现对区域风电场的集中控制,现场保留少量检维人员完成接受生产运营中心指令、就地操作、安全措施实施等工作,逐步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4结语

文章阐述了实施区域生产运营管理,建设区域生产运营中心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区域生产运营中心集控系统业务功能,对推进风电场的管理工作有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童瀛.风电场运营与维护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28).

[2]杨文华.风电场监控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J].宁夏电力,2017(04).

[3]李刚,刘峰.风电设备监控管理与信息化[J].风能,2017(07).

[4]梁宏.对风电场运维管理的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17(05).

作者简介:

崔艳飞(1988.02.18—),男,河北,汉族,本科,初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新能源行业。

论文作者:崔艳飞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区域生产运营管理在风电场管理中的作用分析论文_崔艳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