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会同县人民医院 湖南怀化 418300
【摘 要】目的:研究二联用药在脑血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本科在2016年7月-2018年6月间接诊的脑血栓病人86例分成两组,当中,实验组43例接受二联用药治疗,对照组43例接受单一用药治疗。分析两组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为(11.18±1.53)分,比对照组的(16.04±4.17)分低,P<0.05。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7%,比对照组的72.09%高,P<0.05。结论:采取二联用药法对脑血栓病人进行治疗,有助于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病情控制效果。
【关键词】脑血栓;二联用药;神经功能;临床疗效
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是脑血栓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1],本病的致残率非常高,且后遗症多,患者在发病后通常会表现出乏力以及一侧肢体偏瘫等症状,并伴有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从而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2]。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二联用药方案在脑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7月-2018年6月本科接诊的脑血栓病人86例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43)。实验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在56-78岁之间,平均(67.24±3.18)岁;发病时间在1-6h之间,平均(2.49±0.32)h。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在55-79岁之间,平均(67.85±3.49)岁;发病时间在0.9-6h之间,平均(2.31±0.42)h。患者无药物过敏史,依从性良好,签署此研究知情同意书,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的发病时间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3]
(1)慢性炎症者。(2)近期接受过手术治疗者。(3)自身免疫性疾病者。(4)外伤者。(5)不能配合完成治疗者。(6)过敏体质者。
1.3 方法
患者病情一经确诊后立即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吸氧,强心,神经营养药物,利尿,卧床休息,限盐等。实验组采取二联用药法,详细如下:阿司匹林,100mg/次,经口服用,2次/d;普伐他汀,10mg/次,经口服用,1次/d。对照组采取单一用药法,所用药物为阿司匹林,用药量为100mg/次,口服用药,每日2次。两组都维持治疗4w。
1.4 评价指标
利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价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分值越高,提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5 疗效判断[4]
根据如下标准对疗效作出判定。(1)治愈,颈动脉斑块面积的缩小率>80%;NIHSS的减分率>90%;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2)显效,颈动脉斑块面积的缩小率为40-80%;NIHSS的减分率为45-90%;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缓解。(3)有效,劲动脉斑块面积的缩小率为20-39%;NIHSS的减分率为18-44%;症状和体征有好转的趋势。(4)无效,不满足上述任何一个标准。对总有效率进行计算按照如下公式进行:[(治愈+显效+有效)/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x±s),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分析
实验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如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对比分析表(分)
2.2 治疗效果分析
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7%,比对照组的72.09%高,P<0.05。如表2。
表2 两组疗效的对比分析表 [n,(%)]
3 讨论
临床上,脑血栓为多发脑血管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主要是活动障碍、乏力与一侧肢体偏瘫等,能够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在发病初期,机体中的血小板受疾病影响被激活,释放出了大量的血栓素,从而形成了固体物质,被大量储存在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当中,并由此形成了血栓。故,抗血小板凝集在脑血栓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尤为重要。
阿司匹林为脑血栓的一种常见治疗药物,能够对TXA2的生成进行有效的抑制,并能起到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有助于降低血栓的形成几率。而他汀类药物则能对脂质代谢进行有效的调节,不仅能够降低胆固醇浓度,还能有效减少血管中胆固醇的聚集。有报道称[5],他汀类药物能够通过抑制相关蛋白酶分泌的方式,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采取二联用药的方式对脑血栓病人施以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取得比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更为显著的疗效,除了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之外,还能有效改善其日常活动能力,提高预后效果。此研究中,实验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提示二联用药方案对提高脑血栓病人的疗效疗效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具有显著作用。
综上所述,于脑血栓的常规治疗中,合理应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二联用药方案,可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且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建议采纳。
参考文献:
[1]陈默.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血栓可行性及方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1):169-170.
[2]张海萍.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价值探究[J].中国处方药,2018,16(1):90-91.
[3]张海萍.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及血小板参数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8,16(3):59-60.
[4]赵洪泉.急性脑血栓患者联合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46):125-126.
[5]慕玉莹,孙振永,刘以举等.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6,1(6):23-24,27.
论文作者:兰宣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脑血栓论文; 实验组论文; 疗效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