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联合中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马晓强,陈,红

成都市新津县武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新津 611430

摘要:目的:分析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联合中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均痊愈,无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联合中药熏洗、外敷等治疗肛裂具有确切的疗效,且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关键词:肛裂;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中药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artial internal sphincterotomy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nal fissure. Methods:90 patients with anal fissur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as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ernal sphincter amputation,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based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effect. Results:all patients were cured after treatment,no anal incontinence occur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wound healing tim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pain significantly ligh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partial sphincter cut operation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moked wash,topical treatment for anal fissure has exact curative effect,an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degree of postoperative pain.

[keyword] anal sphincter;partial amput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急性肛裂一般采取保守治疗,而慢性则通常要进行手术。本研究主要是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联合中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肛裂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中国肛肠病学》中的诊断标准被确诊为慢性肛裂,其中男47例,女43例,平均年龄35.7±9.2岁,平均病程13.6±5.4个月,术前使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指数,为7.40。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疼痛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采取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术前排空大便,行俯卧位,使用0.5%碘伏对肛管、肛周皮肤、直肠等处消毒,使用1%的利多卡因(5ml)对肛周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进行肛裂切除术,在后位内括约肌下缘0.5-1.0cm处切开。手术后口服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口服氨酚待因止痛,进行普通饮食,48h内控制排便。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接受中药治疗:(1)中药熏洗:15g黄柏、石榴皮、苦参、芒硝、赤芍药、五倍子、蒲公英、当归,加水煮沸,患者排便后坐浴直至伤口愈合。(2)中药外敷:0.5份紫草,5份当归、白蜡,1-2份白芷,3份甘草,1分份血竭、轻粉,90份芝麻油制成生肌玉红膏外敷于患者的肛门创面处,直至伤口愈合。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手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手术后VAS评分,以及手术后1个月内大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

治愈: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伤口愈合情况良好,排便正常,肛门功能正常,且无并发症出现;有效:症状显著改善,伤口缩小,无明显并发症;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伤口未愈合,肛门失禁情况仍存在。

1.5统计学分析

对记录所得数据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均完全治愈,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良好,无大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对照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22.0±4.2d,观察组为21.6±2.9d,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手术后VAS评分以及止痛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后VAS评分以及止痛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具体见表1.

根据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手术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疼痛药物使用剂量也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

3讨论

急性肛裂患者一般采取保守治疗,而慢性肛裂患者通常要进行手术治疗[1]。肛裂被认为和肛管内压力升高、肛门括约肌张力增加以及后正中线供血情况不好等因素密切相关。肛裂发生的机制主要是肛管内最大静息压升高,造成正中线缺血。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愈合困难,通常会使用局麻药物来缓解肛管压力,改善患者的症状。因此慢性肛裂的治疗重点在于降低患者钢管内过高的压力[2]。

肛裂患者手术后的创伤处一般会出现分泌物和水肿,这符合中医中热、湿和淤等特点,因此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使用了中药熏洗和外敷的治疗。中药熏洗中给予清热、利湿和活血的药物能够调节患者的气血,保证经络通常,具有活血、祛风、止痛和除湿的作用[3]。而外敷药物生肌玉红膏则具有活血、解毒、镇痛、祛腐、止痛、清热、去燥、生肌等作用,患者应用后能够显著减轻疼痛,消除水肿,并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和保留药物[4]。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治疗后均痊愈,无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联合中药熏洗、外敷等治疗肛裂具有确切的疗效,且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辉斌,苏晖,钱海华.肛裂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3):3754-3756.

[2]王兆春,王鹏飞.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50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8):6-8.

[3]李丽霞,张磊.清热类中药坐浴配合生肌玉红膏对肛裂术后创米娜PH值的影响[J].陕西中药,2012,31(1):49-50.

[4]顾俊,龚建明,罗志渊,等.自制中药方坐浴对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2,32(6):46-47.

论文作者:马晓强,陈,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  ;  ;  ;  ;  ;  ;  ;  

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联合中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马晓强,陈,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