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生态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绿色城市的建设象征着一个城市更高水平的发展。我国近年来虽然对绿色城市规划设计方面进行饿了一定的研究,其研究应用在实际的绿色城市规划中也取得了十分有效的成绩。但是,随着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对绿色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在此,本文主要对绿色城市规划与设计重点进行讨论。
关键词:绿色城市;规划;设计
1绿色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绿色城市指的不仅仅是节约能源还包含了城市环境以及空气质量等方面,现代城市很多城市尾气污染都非常的严重,所以,有必要落实和提倡绿色交通。城市在进行绿化设计的时候还必须根据城市将来的发展进行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绿化设计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部分,在进行建筑物颜色选择的时候,根据其位置进行设计和施工,能够让人们更好的体验到生态,并且还能够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方面的要求。进行绿色城市设计和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节约能源,社会经济发展是离不开能源的,所以必须重视能源的开发以及节约,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重视位置、居住情况以及交通方面的规划,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城市更好的进步和发展,城市将来的竞争力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2 .绿色城市规划设计的特点
2.1坚持以人为本
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是城市规划设计的使用者,因此,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设计就应该做到以人为本。规划设计工作应该有机融合居住的环境条件与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
2.2保留当地的生态和人文形式
在人类对空间的适应和创造过程中要将自然保护放在首位,并使其更好的融入城市规划中。在中国做规划必须采用“四因二应”手法: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山而起,因水而回,响应历史和呼应未来。在绿色规划中,水资源、生态保护和人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住宅讲究依山傍水,人们选择适宜居住的环境,城市因为人们的迁入而兴起,因为人们的迁出而衰败。“四因二应”的规划在以人为本的同时,有效的利用和保持了原有的生态和人文特点,将其融入到规划设计的思想里,以绿色思维为导向,将可持续发展进行到底。
2.3遏制城市蔓延
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蔓延表现出了恶性循环的状态。很多人认为,城市的发展意味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但从整体上来看,目前的很多城市,不仅雾霾、沙尘暴严重,同时在水资源方面的污染也相对严重,无法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对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绿色城市的建设,就是为了更好的遏制城市蔓延,适当的保留乡村镇的数量,平衡社会的城市数量,防止造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遏制城市的蔓延,还表现在绿色城市的优化方面。现今的部分城市,正在积极的建设绿化带、修建公园、改善环境,但收效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周边城市污染较为严重。所以,遏制城市的蔓延,可以为绿色城市建设,提供较好的外部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绿色城市规划与设计重点
绿色城市在现阶段的建设中,虽然明确了方向和目标,但在建设过程中,总体的进度相对缓慢,未能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导致国家的综合国力未得到持久的提升。在绿色城市的建设中,规划与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两项工作。规划方面,应保证与周边城市的协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高贴合度;设计方面,需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在此,本文主要对绿色城市规划与设计重点进行论述。
3.1城市规划中必须严格执行统一的规划标准
对城市的绿色发展很多地区缺少统一的规划标准,并且在标准的执行过程中一直是由环境规划部门牵头,与市政部门形成不了合理的默契,这使城市的规划设计十分混乱,经常造成重复工作的问题发生。所以从城市发展的整体格局进行考虑,要对城市规划中的问题执行统一的标准,并且做到统一行动,集体规划,最大限度的提升规划的合理性。
3.2绿色城市规划设计指标体系的确定
指标的选择要综合考虑使用角度、理论层面的要求以及操作的有效性,同时与国际、国内、地区、城市的层面都能够衔接。各种指标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规划类指标和管理类指标。在项目的城市设计阶段,规划指标是首要的。指标体系遵循着“一体化网络”模式建立,是基于综合性和多学科的方法基础之上,其概念模型如前面章节所述,这一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在设计中确立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的基本原则。
各个领域的专家在各自的专业范围内确定了一些最重要的指标和适用于本项目的合理的目标数值。这些数值是经过了中国与国外的法规和最佳实例经验的对比选择,此后又用一体化网络的综合方法,集中并逐个评估这些指标。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一方面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基于各种有关的技术方面,以及考虑到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其他因素上的合理性。目标应确定为实现主要的目的和总体期望需要达到的数值标准。目标应具有可度量性;避免重叠的指标;以及与项目可持续目标的很好的相关度。
3.3 交通方式的绿色转变
在绿色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出行的交通方式也是一项重点内容。不同的交通方式,其在能源消耗、土地资源消耗以及污染排放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对于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进行城市交通的规划设计,应该引导转变出行方式,从高能耗出行方式逐渐向低能耗的出行方式转变。交通方式的绿色转变,对降低污染排放和优化城市内部交通结构有着方向性的引导。
3.4深化技术研究
绿色城市在设计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城市的交通规划、建筑布局等等,这些都需要较多的技术来完成。例如,在交通规划方面,需通过GPS等技术,对各区域的交通进行定位,搜集较多的信息与数据,以此来优化设计交通路线,减少交通拥堵,实现交通流畅。同时,根据得到的数据与现实情况结合,增强道路或者是桥梁的建设,在固有的空间上进行优化,实现绿色城市的良性发展。日后,需进一步的深化各方面的技术,满足绿色城市建设的要求。
3.5增加城市的土地收益
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需要合理科学地评估土地资源的收益,做好开发时序,把握地块的开发时机。对于条件成熟的土地,可以先规划开发。对一些条件还没有成熟,有潜在价值的土地,可以随后进行规划,使土地资源实现应有的收益。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政府可以获得一定的土地收益,并将其使用在城市的开发建设工作当中。
4结论
现代城市的发展,加剧了生活环境的污染,严重威胁到了市民的生活健康。除了依法制止环境污染外,有效可行的办法就是用设计手段去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利用绿色植被净化空气、治理污水,为市民营造出一个安静、温馨、健康的生活空间。因此,在今后的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发展中,要不断的加强对绿色城市建设的重视和研究,坚持环保节能、加强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进一步提高绿色城市规划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文娜.基于战略数据平台的上海城市空间发展质量指数(SQI)探索[J].上海城市规划,2014,05:30-34.
[2]隆容君,朱一中,曹裕.增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探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
[3]杨涛.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探究[J].建筑?建材?装饰,2013,(11):104+97.
论文作者:栗莺慈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8
标签:城市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交通论文;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 指标论文; 方式论文; 目标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论文;